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分析
2022-09-30杨方敏贵州省兴义市顶效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文│杨方敏(贵州省兴义市顶效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家畜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养牛业越来越壮大,养殖的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很多地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推手。在饲养牛的过程中,养殖户必须重视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了解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并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在饲养牛的过程中暴发常见的疾病从而提高饲养的效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一、牛常见疾病及其发病特征分析
在饲养牛的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肠胃性疾病以及感冒。这些常见牛疾病的发病特征分别如下:
1.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是牛常见的疾病。在养殖过程中,牛传
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牛肺疫和恶性卡他热两种。其中,牛肺疫又被称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牛胸膜肺炎支原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染源来自病牛或者病菌携带牛,这些患病牛或病菌携带牛会随着自身的呼吸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排毒,导致病原体随之排出,从而导致其他健康牛染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特征表现为病牛出现浆液性纤维肺炎以及胸膜炎,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导致病牛死亡,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恶性卡他热疾病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染源也是病牛或病毒携带牛,暴发时间大都在冬季和早春时节,而患病牛大都为2~4岁的牛。其发病特征为牛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位置处发生卡他性炎症,并表现出神经症状。
2.中毒性疾病。中毒性疾病也是牛常见的疾病。在养殖过程中,饲养基地大都采用圈养的方式,但在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大都采用散养的方式,但不论圈养还是散养,都会因食物不当而引发中毒。一般来说,在牛饲养的过程中,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主要包括有机磷中毒与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其中,有机磷中毒往往是突发性的,大都是因为牛食用了喷洒含有有机磷农药的青草。其发病特征表现为病牛出现流泪流涕的现象,且表现得焦躁不安,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和瞳孔缩小的特征。此外,病牛呼出的气体和排泄的分泌物会散发出大蒜味。当中毒严重时,还会导致病牛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出现死亡的情况。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则是牛食用了含有较高硝酸盐的食物,或者是食用的饲料搭配不合理,使其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引发中毒事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疾病的发病症状一般表现为病牛的呼吸逐渐困难,体温降低,四肢逐渐变凉,导致其不能站稳,左右晃动,无法行走。严重时还会导致病牛昏迷乃至死亡。
3.肠胃性疾病。在饲养牛的过程中,肠胃性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牛肠胃性疾病主要包括瘤胃积食和胃肠炎两种。其中瘤胃积食主要是牛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饲草或饲料,也可能是由于继发性创伤性网胃炎或瓣胃阻塞等疾病。当牛发生了瘤胃积食这种疾病时,其主要的发病特征表现为呼吸速度加快,不断反刍且呻吟,同时还拱背。病牛的左腹部较为坚硬,同时左腋窝会呈现凸起状;而胃肠炎则是由于牛食用了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料,或者是饲养者忽然变更饲草的种类或加工方式。当牛发生胃肠炎时,其主要发病特征表现为体温升高,但表皮温度并不均匀,病牛的结膜潮红、呼吸速度加快、脉搏逐渐增加,甚至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逐渐停止反刍,但腹部十分敏感。同时,病牛的粪便较为稀薄且混有黏液,气味恶臭难忍。
4.感冒。感冒也是牛饲养过程中极易发生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当地气候发生了突变,气温骤升或突降,都会导致牛出现感冒症状。当牛发生了感冒时,其发病症状表现为病牛的精神较为低沉,不仅耳尖和鼻端的温度较低,表皮的温度也较低,同时被毛逆立、停止反刍、食欲不振。此外,病牛的体温逐渐升高,畏惧寒冷,有时甚至还卧立不起,同时粪便比较干燥。
二、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1.科学管理。在进行牛饲养时,要想有效防治常见疾病,避免疾病发生影响到牛的健康生长,首先应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养殖基地或养殖户应根据牛品种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散管理模式,即同一品种的牛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不要将不同品种的牛进行相互混合。因为不同品种的牛在体质、食性和习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不同病菌的抗性也各不相同,通过分类管理,能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从而更好地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此外,饲养者还要进行科学配料,在具体操作中,采用的草料不能太短,应以8~10厘米为宜。当添加饲草时,应将食槽内的草料进行均匀混合,散放无槽定位的牛,在饲养时也要注意精饲料的摆放,不能让一头牛吃过多的精饲料。此外,饲养者在投放饲草和饲料时,应确保投放的饲草和饲料没有被农药化肥所污染,同时不存在腐烂变质的现象,以免造成牛中毒,而且投放的草料内不能存在钉子、螺丝等坚硬的物体。最后,投放草料的时间还必须规律,且为牛准备足够的饮水,确保不让牛饥饱无常,以此有效避免牛发生消化不良等疾病。
2.隔离饲养。在牛饲养的过程中,导致牛患病的病毒类型较多,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防不胜防,导致防治工作很难开展,极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一旦发现牛生病时,饲养者应及时将病牛与其他健康牛群进行隔离,以有效隔绝病原体,避免健康牛群受到传染,同时还要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处理。对于隔离的病牛,要确保隔离的牛舍能保持通风、干燥、舒适,并及时处理病牛的排泄物,而当发现病牛没有恢复的可能时,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适度用药。在进行牛饲养的过程中,要想有效防治常见疾病,不仅要及时救治发病牛,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也要进行适度用药,从而保证牛的健康生长。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根据牛的不同成长阶段,采用合适的药物。例如,小牛在刚出生阶段以及3个月和6个月时,应及时应用防疫药物。因为半岁之内的牛犊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极易受到病菌的侵袭,从而感染各种疾病。通过应用防疫药物,可以有效提升牛犊的体质,避免受到病菌的侵袭,实现健康的生长。其次,在对牛进行用药时,还应该通过基层防疫站畜牧兽医来进行,不能由饲养员个人随意操作,以免用药的剂量、位置、方法和频率等方面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到牛的健康生长。
4.及时消毒。在养殖过程中,季节的转换以及气温的突然变化都会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此外,牛粪便也易招苍蝇、蚊子等携带病毒的昆虫。因此,在进行牛饲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构建宽敞、开放式的牛舍,还要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处理,以有效防止病菌的滋生。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基层防疫站兽医的指示,科学调配消毒药水,并定期喷洒。此外,在进行牛舍消毒时,还要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病菌产生抗性,从而保障牛的健康生长。
5.定期接种疫苗。在进行牛饲养过程中,要想保证其健康生长,还必须定期接种疫苗,以有效增强牛体的免疫力,避免受到各种病菌的感染。为此,饲养员应该熟悉各类常见的牛传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以及其他常见的疾病,并根据当地防疫站兽医的指示,科学接种疫苗,加强牛的健康管理,从而确保牛的健康生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养殖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牛饲养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疾病给养牛业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威胁。笔者阐述了一些养牛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及其发病特征,并探讨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养牛户提供参考,促进牛的健康生长,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