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唤醒学生“数学脑”

2022-09-30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表格数字游戏

◇沈 丹(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数学游戏相较于纯理论的数学知识而言,更贴近于生活,也更易于被小学生接受。学生对数学游戏十分感兴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学游戏融于日常教育中,助力开发学生的“数学脑”,帮助他们积累学习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形成必要的数学思维。

一、数字游戏,激发数感潜力

数字游戏,即与数字相关的游戏。游戏类型包括数字推理、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数字计算。通过数字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强化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一)简单的逻辑: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现今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学的教学和学生日常练习中,但总体而言,形式缺乏新意,类型结构较为普通。最常见的数字推理游戏是一字型填数,例如,2,4,8,16,()……它常作为填空题出现在各类练习中,但由于其形式普通,推理方式单一,学生对其兴趣平平。

因此设计和选用一些形式更丰富、难度呈阶梯式的数字推理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首先,简单数字推理可以采用花朵形、金字塔形,通过更奇妙的外形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效果更佳。其次,数字推理还有经典的“数独”和密码破译,它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敏捷的反应:数字敏感度

“对数字的敏感”是很多学生缺乏的一种重要特质。这在中高年级的简便计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家长和教师总会抱怨:为什么学生总想不到将数字拆分或整合来简化计算呢?这都是由于他们对数缺乏敏锐的感知。

因此在课前课后可以运用一些口头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例如,“逢5 起立”,学生一个接一个报数,报5 倍数的学生要站起来。这类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如,“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学生快速地从1 只往下数到10 只,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像这样的游戏十分适合全班开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增强参与感。

(三)巧妙的计算:百变算式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现在的家长和教师普遍关心但又束手无策的问题。学生计算能力差,一方面是由于理解能力差,因为无法理解算式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示的含义,学生只能运用陈旧死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旦转了个弯就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记忆力较差,对计算过程不熟悉。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经常会忘记自己刚刚算出来的数字,导致反复计算,浪费很多时间。

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计算类的游戏。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我们可以每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强度的记忆训练。例如,比赛用一分钟时间记一串数字,比比谁记得最多、最正确。只有找到计算能力薄弱的关键点,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提升计算能力。

二、图形游戏,走进抽象空间

抽象思维,是指脱离开具体形象,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进行的思维。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因此,除了日常教学中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外,还可以运用图形类游戏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更具体生动地认识几何。

(一)“小小建筑师”:趣味拼搭

学生所熟知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对立体图形的感知可以追溯至幼儿时期的拼图和积木,以及日常对各类事物的观察。“搭积木”类的游戏,例如,拼图、乐高,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在游戏中需要观察、思考、操作,并且这类游戏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极强,容易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兴趣。

将图形游戏融于数学学习中的例子很多,例如,最经典的七巧板,现在仍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这些游戏可以代替网络,成为学生日常娱乐的项目,也可以作为课外知识融入教学。学生既能了解古人的智慧结晶,同时,实际思考、拼搭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将图形游戏变成课后实践,布置给学生:生活中什么形状的建筑物最多呢?为什么?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发现,并了解设计的原理,是一次很不错的学习机会。

(二)“少年哥伦布”:趣味绘图

低年级学生学习东南西北、前后左右观察物体,中年级学习数对,这些教学都是从某一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方向感。方向感与数学的空间抽象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学生都向往到更远的地方去,他们有的会对着地球仪研究一下午,看看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些他们未知的远方,而这样的理想,有时候会扼杀在一句“你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话里。实际上,我们教材的安排自有它的道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能够辨别教室和试卷上的方位,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方位的判断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锻炼他们的方向感。例如,可以绘制一张学校某地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寻找到藏在某处的“宝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某个地方的平面图,设计“逃跑路线”,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这样的游戏贴近生活,让学生不仅从中提升能力,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积极性。

三、感官游戏,提升数学美感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言:“感觉到数学的美,感觉到数与形的协调,感觉到几何的优雅,这是所有真正的数学家都清楚的真实的美的感觉。”数学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计算和千篇一律的图形绘制和测量,也有它本身的美丽。然而,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缺乏一定的数学审美情趣,很难从日常单一的教学中体会到数学之美,因而一些通过感官来体验的数学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数学审美。

(一)和谐的演奏:听觉体验

《美丽的数学》一书曾提到过:音阶的发明要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实际上,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应用于音乐,还隐藏在美术里,潜伏于科学中……要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数学审美,教师的眼光就不能只局限于数学本身,还要了解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的其他事物。声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首先,我们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欣赏类的游戏。例如,学到圆周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音乐来演奏一段圆周率,感受音律之美,体会数学与音乐的紧密联系。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调查类游戏,让学生搜索资料,了解声音的形成,影响声音的因素,记录不同的因素下声音给人带来的多样听觉体验。只有对数学有更多的了解,才能体会数学的特别之处。

(二)自然的奥秘:视觉体验

数学在大自然中也有体现,如今学生总被禁锢于教室中,很少走出去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可以安排一些户外活动,例如,给学生介绍分形几何,利用休息时间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走一走,让学生观察、寻找自然界的分形几何,感知大自然造物之美。也可以借助美术颜料,让学生通过记录不同的颜色比例,调配出最让人舒服的颜色。通过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在观察和寻找中提升数学审美。

(三)美味的食物:味觉体验

数学的知识还蕴藏于日常的柴米油盐之中。学生对于“量”的把握十分薄弱,因此他们遇到填写单位的题时,通常手足无措。因此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游戏,例如,利用一周的时间每天炒一盘菜,看看放多少克盐最美味,记录下每次的放盐量;把水果切成不同大小的块榨果汁,水和水果块的体积比例为多少时,榨出的果汁最可口。在这样的体验游戏中,学生在生活中有了更大的存在感,体验到生活带来的幸福感,也对物体的“量”有了具体明确的感知。

四、统筹游戏,合理规划生活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分为四大类,其中有一项是统计与概率。它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意在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数学书中也有类似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记录一周上学所需的时间。但通常教师总会以“他们肯定都会”为由,刻意避开这类看似“浪费时间”的活动。然而事实证明,学生有时候连如何设计这类记录表格都不知道。

(一)表格规划生活

在日常观察中能够发现,大部分能力出众的学生,通常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地完成任何事情。而那些令人头痛的“钉子户”,有时甚至连一支铅笔都保管不好。这些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数学讲究简洁,不妨从开学第一节课开始,利用数学游戏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计表格,合理规划生活。

可以大胆地进行一个课程表设计比赛。开学初,把一周的课程安排简单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课程安排自行绘制一张周课程表,看看谁设计的表格最有条理、最实用。也可以把假期中每一天的活动安排做一个具体的预设,用表格形式呈现。学生在完成这类活动时,通常兴致勃勃,因为这给了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支配自己的生活。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这种条理性会渐渐地反映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帮助他们增强整理数量关系的能力。

(二)经济小达人

数字化生活给人带来的影响巨大,现如今仅仅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购物、付款的全部流程。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弱化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教学低年级“元角分”一章时,教师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现实中的人民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金钱观而言,简直是巨大的灾难。尽管如此,我们仍要与时俱进,用更新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

可以在班级中开设“小小商铺”,学生利用日常的劳动和突出表现获得“报酬”,然后用获得的“报酬”来购买“必需品”,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攒钱和花钱习惯;每个月安排一天让学生“当家做主”,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由他决定买什么菜,并与菜商进行交易,将当天的交易记录在表格中;可以在班级中设置“抽奖活动”,由学生设计抽奖转盘和抽奖箱,通过抽奖概率的计算,合理安排抽奖档次。这类活动与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他们日后踏入社会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同时,学生也会在活动中形成一定的金钱观。

数学游戏包罗万象,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形成“数学脑”的强大助推力。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游戏,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有效,让学生的数学潜力得到开发和提升。

猜你喜欢

表格数字游戏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答数字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数字看G20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