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效率
2022-10-21姚桠婷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姚桠婷(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一、有趣的新课导入
(一)问题情境导入
情境是影响学生行为变化的各种刺激所构成的以思维为核心的特殊环境,是人为优化的有一定目的性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创设一种真实的探究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学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维持学习的最持久、最稳定的动力。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利用、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科学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而在课堂的导入中,教师要善于在平淡的书本例题中埋下伏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空间,唤醒学生心底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刨根问底”的内心诉求下,接收到教师给出的信息,在课堂的最初时刻就实现最理想的状态。
(二)生活化导入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生活经验与生活体验再现,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并创设合作交流的时机。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教师在安排新的例题导入环节时,应充分联系日常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与例题相吻合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场景。要让学生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乐趣,更好地理解数学,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所见中引出数学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游戏导入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可以多运用游戏教学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认识方向》一课时,我对学生说:我们来玩寻宝藏的游戏好吗?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记忆小口诀,和学生一起寻找教室中的东南西北。找到之后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具体位置。给予学生适当的自我记忆时间,让其从不同的起点出发,根据教师指引的方向前进,开启寻找宝藏之旅。学生们个个踊跃报名,成功找到的学生获得了无限的喜悦和满足,失败的学生虽然懊恼却对自己的错误产生了深刻的记忆。宝藏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文具,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知识,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以游戏来检验强化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认识位置、寻找位置、记忆位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游戏中积累了经验。
二、点亮学习火花,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方面的调查发现,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或物品产生兴趣时,他将对此保持专一的目标,学习也会变得相对长久。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永恒动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地实践、总结、创新与完善。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熟练地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真正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自然也将随之提高。
天真、活泼、好动几乎是每个低年级学生的天性,他们有着强烈的表演欲和五彩的想象。要让学生在愉快、自在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一)拨动心弦,完成学习目标
完成同样一件工作对小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使他完成这件工作的内因究竟是害怕受伤害的情感,还是获得喜悦和满足感。低年级学生刚刚迈入校园,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说着天真无邪的话语,他们也喜爱着每一位教师。教师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可以采用温和的语态传达想要表达的信息。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喜欢、便于接纳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爱学、会学,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舒适的学习气氛,用和蔼的微笑吸引学生,用淳朴的语言感动学生,用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要体会学生的情绪,包容学生的小错误,耐心纠正他们的坏习惯,使之逐步完善。
课堂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让学生感知到课堂并不是那么沉闷枯燥,教师也不是那么暴躁,作业也就变得不再那么可怕。课堂是师生共同努力、进步的平台,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相处应是轻松愉快的。
(二)预留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在课堂中,教师应学会放手,留给学生空间,学生也需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来展示自我。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尽情地思考、探究。要营造这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当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学习态度也将得到积极的改善,思维会变得活跃,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应把握住学生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起学生的思维情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真正地变身为课堂的主人。
(三)适时赞扬,增强学生自信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认识到夸奖的重要性并且做到正确合理地夸奖学生,是一门必修课程。我们应以真诚的态度、正确的方式、温暖的语言夸奖与赞美学生,鼓励与推动学生,让他们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刚刚迈入校园的低年级学生,更渴望教师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也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劲头才会源源不断地获得补充。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乖巧、听话的学优生往往更容易获得教师的赞扬,其实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生活相处中用敏锐的双眼关注学困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他们赞扬与鼓励。作为教师,本不应该吝啬于对学生的夸奖,对学困生的表扬实现的效果,可能远超于对于学优生的效果。
不吝啬于对学生的夸奖,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扬,而不应该是生搬硬套、敷衍的走过场。赞扬要做到恰如其分:对学优生要注意避免让他们产生骄傲、自大的不良反应,防止“马太效应”的产生;对后进生,则要根据他们的问题所在选择激励性的语言进行点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强化其薄弱的部分。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扎实其基础训练,才能打造有效课堂。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走进学生内心,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碰撞,课堂教学就会充满魅力,课堂才会变成学生学习的沃土。在新课改的召唤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升级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有效教学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