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治疗
2022-09-29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谭桂军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谭桂军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势严峻,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超重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患病率和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看到这组数据,相信很多人心头一紧,恨不得短时间内就“瘦成一道闪电”。
如今减重也要量体裁衣,根据个体化的科学评估,制定相应的减重处方,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健康减重。
肥胖素有“万病之源”之称,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但是否肥胖需科学评估。
一、肥胖分类
肥胖分为显性肥胖和隐性肥胖。显性肥胖是肉眼可以看出的肥胖;隐性肥胖是肉眼看不出,但是身体内脂肪含量比例已超标。
二、肥胖的评估指标
体重指数BMI:即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BMI超过24是超重,超过28是肥胖。BMI一般适用于成年人,但要除外一些特定人群,如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孕妇、水肿患者等。
腰围和腰臀比:成年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可认为是肥胖,无论是BMI还是腰围都有其缺陷,都无法直接测出身体的脂肪量。亚洲正常男性的腰臀比应小于0.9,正常女性应小于0.85,超过该指标可考虑为腹型肥胖。
理想体重指数(%):一个男性的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5,女性的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0]×0.85。理想体重指数(%)=(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如果结果大于或者等于20%即为肥胖。
生物电阻抗分析:使用的工具是人体成分分析仪,它可以直接测量出身体各组成成分的重量,包括脂肪和脂肪占身体的比重,如果脂肪超标以及内脏脂肪量超标基本就可以定性为肥胖了。
在为每一位患者开出减重处方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减重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检测基础代谢率,能了解就诊人一天基本能量消耗;了解就诊人有无基础疾病以及肝肾功能情况;调查就诊人饮食史和生活方式,以便制定出能够被接受的减重方案。减肥不但是减重,更重要的是减少脂肪,最终目标是减重但不减健康。
三、肥胖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肥胖治疗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及手术疗法。医学减重公式一般为饮食疗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其中饮食疗法是肥胖治疗的基本方法。《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指出,肥胖有三种基本的饮食疗法:即限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和轻断食模式。
具体采取哪种减肥模式,需要用各种精细化、个体化的评估,比如有些就诊人通过评估,体内各种微量营养素、脂肪、肌肉含量都超标,那么这种就诊人就属于营养过剩型。为这类就诊人开出的减重处方就侧重于减少能量的摄入,同时通过有氧运动增加能量消耗,通过抗阻运动保持肌肉的含量。
有些就诊人,体重正常,通过体成分检测,身体内脂肪含量比例超标,属于隐性肥胖。因此减重处方在均衡膳食的基础上,侧重于增加运动。
对于那些BMI值超过32.5,且合并糖尿病,或BMI值超过35的肥胖患者,建议进行减重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合并慢性疾病的肥胖患者,还可以联合药物治疗。
如今开具减肥处方都是“量体裁衣”,必要时还会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我院营养科与外科、内分泌科及相关科室共同为肥胖患者制定最适合他们的减重方案。同时在减重的过程中,定期监测,随时根据就诊人的身体情况调整减重方案,帮助他们身体各项指标回归正常。
四、减肥方法应吃动负平衡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同样也不会“一天减成个瘦子”。最不推荐的就是快速减掉体重,这样减重不仅伤身体,还容易反弹。许多患者采用不健康的减重方式,快速减重,一旦回归减重前的饮食方式,便快速反弹,有些年轻女孩一月减重15千克,第二月甚至又反弹了20千克。
体重减得快的,其实掉的都是水和肌肉。事实上,减肥一开始就“卓有成效”的,往往减掉的是体内水分和肌肉——先是细胞外水分,接着是细胞内水分和肌肉。快速减肥轻则造成身体轻度脱水、头晕、低血糖等,重则内分泌紊乱,更有甚者,会因脂肪被异常消耗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
五、减肥误区
长期高蛋白饮食:效果明显,但是对肝肾功能有损伤,不利于健康。
不吃肉类食物:肉类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优质蛋白,肥肉可以少吃但是瘦肉尤其是白肉如鸡肉、鱼肉,每天定量摄入对减肥有益无害。
不吃晚餐:晚餐不吃会导致第二天食欲增加,反而会增加摄入,得不偿失。
迷恋减肥产品:肥胖是吃出来的病,通过日常饮食治疗可以取得很好效果,食物才是我们的根本,如果舍本求末,依赖减肥产品,很有可能因非法添加减肥药损害健康。
健康减重需要的是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方案,达到科学的“吃动负平衡”。通过养成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体重稳定地减少下来。一个长期减肥的过程,也是一个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过程,一旦做到了,不仅体重会平稳地减掉,也不容易反弹。合理饮食和运动,吃动平衡,预防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才是应该重视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