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词呈现频率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

2022-09-29韩辰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音标频率词汇

韩辰璐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杭州 310000)

大学英语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随着5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中的单词软件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安排个性化学习进度。但杨桂兰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单词软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都知之甚少,[1]使单词软件无法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笔者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部分同学利用单词软件的重复特性,以一种高速浏览的方式记忆单词,即快速浏览并多次重复循环单词以实现记忆目的。记忆多储存模型认为,复述在信息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复得越多,信息保持的效果越好。而深度加工假说则认为,一个新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在于其加工的深度,加工的层次越深,记忆就越深刻,记忆效果越好,在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加工时间越长,则加工层次越深。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单词的重复次数意味着减少每个单词的单次加工时间,降低加工层次。可见,两种理论对高速浏览式记忆达到的记忆效果有着不同的预测。

识读音标和运用词汇策略是影响学生单词记忆效果的两大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对音标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国际音标知识与其记忆生词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2]王文宇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背单词时,往往运用多种增强记忆的策略,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意在考察这一“高速浏览”式记忆的有效性,以及它与学生识读音标能力和词汇策略运用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一、方法

1.被试

被试为随机选取的58名在校大学生,年龄范围18~23岁,其中男生20人,女生38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随机分配至低频呈现组(A组)和高频呈现组(B组),A组27人,B组31人。实验过程中由于被试流失和剔除没有按指导语进行实验的被试,第二次测试有效数据共46份,其中A组20份,B组26份;第三次测试有效数据共45份,其中A组18份,B组27份。

2.实验材料

(1)识记材料

实验中共使用英语单词28个,其中3个用于练习实验,正式实验的识记材料为剩余25个单词,A组与B组单词呈现顺序一致。实验所用单词均取自GRE词汇,共25个中等难度、中等形象性的生词,以保证识记材料陌生而不抽象,所选单词兼顾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单词以图片形式呈现,白底黑字,包括单词、音标、词性和词义,图片截自单词记忆App。

(2)单词测试表

测试阶段所用的单词测试表共有三份,分别用于识记后的三次回忆测试。测试方式统一使用英译汉的形式,并要求被试采用三级评分评价自己识读音标的能力(熟练、尚可、不熟练)和使用单词记忆策略与技巧的能力(未掌握任何词汇策略,掌握1-2种词汇策略,掌握3种及以上词汇策略)。三次测试中单词顺序随机排列,与实验呈现顺序不同。为贴近日常英文学习的需要以及各种考试对词义掌握程度的要求,本次实验的测试结果采用严格的评分标准:在此标准下,英文单词的汉语翻译必须是学习阶段所呈现的汉语或者是其同义词,且词性必须正确。

3.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3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单词呈现频率与回忆测试时间。其中单词呈现频率为被试间变量,分为两个水平,分别是高频呈现与低频呈现。在预实验中,笔者通过测量采用两种记忆方式的典型人群在单个单词上停留的时间,以确定高频呈现组与低频呈现组的单词呈现频率。高频呈现组为每个单词呈现三秒,低频呈现组为每个单词呈现八秒,为保证两组总时间相同,故而高频呈现组所有单词循环呈现八次,低频呈现组循环呈现三次。

回忆测试时间为被试内变量,分为三个水平,即每个被试在识记记忆材料后都需要接受三次回忆测试,分别是即时测试、一天后测试和三天后测试,以此检验不同时间被试单词遗忘的情况。

因变量是记忆效果,在本次实验中的操作定义为被试每次测试中正确回忆的单词个数。

4.实验流程

首先,所有被试接受标准化指导语,在确定被试清楚实验流程之后开始正式实验。被试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低频呈现组,每个单词呈现八秒,所有单词循环三次;B组为高频呈现组,每个单词呈现三秒,所有单词循环八次。

然后,进行第一次测试:在被试对所有记忆材料识记完毕后,进行即时回忆测试,对照测试表上给出的英文单词写出其汉语词义,测试时间不限。

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测试:召集实验被试再次进行回忆测试,并调查被试在实验之后是否重学记忆材料,以剔除无效数据,三天后,进行第三次测试。

二、结果

结果采用SPSS2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三次测试成绩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对识记音标的能力和运用词汇策略的能力与单词呈现频率的交互作用进行统计检验。

1.实验组与控制组记忆保持比较

对高频呈现组与低频呈现组即时测验、延迟1天和延迟3天的测试成绩比较进行描述统计与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 实验组与控制组记忆保持效果比较

表2 单词呈现频率与记忆效果的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测试时间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显著。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即时回忆的记忆效果与一天后、三天后的记忆效果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而一天后的记忆效果与三天后的记忆效果差异不显著(p=0.906)。组别与测试时间的交互作用呈现边缘显著,说明在不同的测试时间,两种呈现频率下的记忆效果不同。

2.音标对两种单词呈现频率的记忆效果影响

根据本研究中第一次测试时对被试识读音标能力的调查,结合其所在组的单词呈现频率对记忆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三次测试中识读音标能力的主效应均为显著(F(2,42)即时测试=3.723,p<0.05,η2=0.151;F(2,42)一天后测试=5.772,p<0.01,η2=0.216;F(2,42)三天后测试=4.964,p<0.05,η2=0.191),在事后多重比较中发现,识读音标能力尚可的被试与不熟悉音标的被试在记忆效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熟悉音标的被试与识读音标能力尚可的被试(p<0.005)和不熟悉音标的被试(p<0.001)在记忆效果上差异显著。三次不同时间的测验中,单词呈现频率与识读音标的能力的交互作用均为显著(F(2,42)即时测试=4.386,p<0.05,η2=0.173;F(2,42)一天后测试=3.345,p<0.05,η2=0.137;F(2,42)三天后测试=4.390,p<0.05,η2=0.173),说明识读音标能力不同的被试在不同单词呈现频率下的记忆效果不同。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对于熟悉音标的被试而言,高频呈现单词的记忆效果好;而对于识读音标能力尚可的被试而言,低频呈现单词的记忆效果更好。

表3 单词呈现频率与识读音标能力的方差分析

3.词汇策略对于两种单词呈现频率下被试记忆效果的影响

根据本研究中第一次测试时对被试运用词汇策略和技巧能力的调查,结合其所在组的单词呈现频率对记忆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单词呈现频率与运用单词记忆策略和技巧的能力的方差分析

从表中可见:第二次和第三次测试中运用词汇策略的能力主效应显著(F(2,42)一天后测试=4.931,p<0.05,η2=0.190;F(2,42)三天后测试=4.131,p<0.05,η2=0.164),说明无论使用哪种呈现频率,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词汇策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随后的多重比较中发现,掌握3种及以上词汇策略与掌握1-2种词汇策略的被试在记忆效果上差异并不显著,而掌握1-2种词汇策略与未掌握任何词汇策略的被试间记忆效果差异显著(p<0.05)。

三、讨论

1.“高速浏览式”记忆法行之有效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高频呈现组和低频呈现组的记忆效果无显著差异,两种呈现频率下的单词保持量基本相当。因此,“高速浏览式”的记忆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

2.“高速浏览”并非人人适用

本研究表明,并非每个学生都适合高速浏览的记忆方式。熟练掌握音标知识的学生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在头脑中形成单词的发音,结合短时间内快速多次的单词图片呈现,充分发挥视觉编码在短时记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语音编码在长时记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习者来说,如果跟风采用“高速浏览式”记忆法,则很容易因为加工深度浅、印象模糊、理解不足、编码形式单一等问题造成错误的回忆与再认,从而在应用时无法正确辨识和使用该单词,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

3.重视即时复习,巩固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印证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应当在识记单词当日安排多次复习,使记忆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4.词汇策略对于单词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词汇策略在单词的保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掌握任何词汇策略的被试回忆成绩显著低于其余被试。但是,掌握3种及以上词汇策略与掌握1-2种词汇策略的被试在记忆效果上的差异却并不显著。这说明,具备一定的记忆技巧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是必要的,但学习过多的记忆方法所带来的词汇量的提升未必显著,反而可能耗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加重学习者的负担,使得学习者缺少对于日常积累单词的重视,舍本逐末。

猜你喜欢

音标频率词汇
处理器频率天梯
振动与频率
重视音标教学打好英语基础
魔力音标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Playing with “g”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