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的探索研究*

2022-09-29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艺术类任课教师

冯 伟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一、绪论

近年来,高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2018年8月21日,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强调,要把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普适性,是从高校教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立的,就艺术类专业而言,因其自身教学特点,适用性稍显不足。本文旨在建立符合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检查模式,有效避免在质量监控过程中“一刀切”情况的出现,以期艺术类专业教学能够呈现出新面貌[1]。

二、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

1.集中连续授课

集中连续授课是艺术类课堂教学的共同特征。一方面,在艺术类专业课堂上,学生需要保持学习与创作思维的连贯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也要持续地关注与指导学生[2]。因此,通过集中连续授课,才能保证学生集中精力在指定的一段时间之内有效地进行学习与创作活动。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艺术类课程之间,存在较强的先修后续的关联关系,上一门课程的学习是下一门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只有集中连续的学习好上一门课程,学生才能进入到下一门课程的学习。

2.教学方式灵活

教学方式灵活是艺术类课堂教学的另一个共同特征。一方面,艺术类专业注重从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格外重视对学生的创意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艺术类课堂教学要求授课教师采用工作室、小班化、课堂讨论、参加讲座、实践应用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实践性强,注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结合。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一般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中还设置了大量的实践学时。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开阔思路、强化技能,更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

三、现有质量监控体系在艺术类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监控指标与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不契合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一般遵循统一的原则,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专家听课、学生出勤、作业批改等环节上采用的统一模式,与艺术类专业教学存在不契合的问题,无法有效反映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因此,在制定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时需要充分结合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对于实践学时的监控指标,应增加示范教学、技能任务、作品展示、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2.质量监控时点与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不匹配

学校质量监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取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段进行教学检查的形式,这与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集中连续授课的特点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在学校进行教学质量检查的时点,只有一部分艺术类专业课处于开课状态,这种检查不利于对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对于艺术类专业,应建立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模式,以此来突破检查时点的限制。

3.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偏弱

艺术类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如果只是简单的采用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来管理和评价是不科学的,不利于激发艺术类任课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对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设立特有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特别是加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监控,以满足对艺术类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质量监控的需要。

4.质量监控信息的反馈不及时

质量监控的信息反馈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反馈任课教师当前教学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质量监控信息对任课教师改进教学的指导意义被弱化。特别是对于艺术类专业教学这种集中连续授课的上课形式,如果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不及时,甚至与在该门课程结束之后任课教师才收到反馈,那么这些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对任课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意义。

四、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模式的构建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在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模式构建中,除沿用现有的具有普适性的质量监控指标之外,更要充分关注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以及实践教学的灵活多样,适当增加适用于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观测指标,确保常态化质量监控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全面性原则

对艺术类专业进行质量监控,应格外重视全面性原则。对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采取全程质量监控,包括任课教师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对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也要从实习前准备、实习时的管理、实习后的成果展示等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监控。

3.可操作性原则

为确保对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化监控,在构建监控体系时应考虑观测指标的可操作性。根据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质量监控指标的观测在时间上、人力物力投入上、程序标准上,都应具备持续的可操作性,以避免质量监控指标确立后的随意变更。

五、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的观测指标设置

1.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观测指标

(1)课前准备环节

①教学文件准备是否齐全:

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讲稿、教材等。

(2)课堂授课环节

①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准备充分:

课程教学内容、资源、参考资料丰富,授课内容依据艺术类专业发展经常更新;

②任课教师授课状态是否饱满:

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讲课思路清晰,阐述准确,能加入任课教师自身对课程内容的分享与拓展;

③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合理:

授课方式多样,采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设备、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

④课堂教学氛围是否舒适:

积极传递正能量,无不良言论,小班授课注重课堂讨论与学生成果展示;

⑤课堂教学是否组织有序:

严格课堂纪律,按时上下课,能按照学生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⑥课堂教学是否注重启发学生:

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艺术创造力。

(3)课后辅导环节

①课后辅导是否及时:

课程中及时通过作业、练习、提问、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②课程考核方式是否合理:

开展形成性评价,考核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

2.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观测指标

(1)实践准备环节

①实践计划是否完整;

②实践目的是否明确;

③实践前是否组织学生学习实践任务要求、注意事项、安全须知等相关文件。

(2)实践展开环节

①实践内容是否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②实践要领是否讲解清晰,示范准确;

③实践设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④是否及时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以及学生实习计划执行情况。

(3)实践考核环节

①学生实践报告是否及时进行批阅和反馈;

②学生实践作品是否组织进行成果展示或分享。

六、构建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的工作模式

1.建立完善的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网

(1)校院两级督导

校级督导听课由学校统一安排;院级督导听课由学院自行安排,按督导听课计划有序进行,确保开设课程全覆盖。

(2)行业内专家听看课

艺术类课堂教学极具专业性,探索由学院统筹安排,不定期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进课堂听看课。

(3)领导干部听看课

校院两级领导深入课堂,从管理视角了解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4)专业教师互评

由各系主任牵头,组织教研室内部授课教师之间互相听看课,旨在专业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取其精华”。

(5)学生信息员

在校级信息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各年级各专业方向均匀分布,主要负责反馈当学期所有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情况。

(6)学生评教

在学校统一组织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评教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院级学生评教制度,根据艺术类课程教学安排集中的特点,选取分段方式对正在进行中的课程开展学生评教。

以上六种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收集途径不仅适用于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而且适用于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2.完善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与检查机制

在对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化监控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监控信息是促使任课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如何将这些极具价值的监控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到相关任课教师手中是一个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为避免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在反馈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需改革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可采用多种信息反馈途径与形式:一是第一时间反馈授课教师本人;二是各专业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中反馈;三是通过学院定期组织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专项座谈会进行反馈,尽可能及时地将收集到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于任课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

常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模式不应止步于将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给任课教师,同时要在反馈之后建立检查机制。在下一次教学质量监控中,比对本次收集到的监控信息,进行比对性检查,以此督促任课教师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将整改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意义。

3.构建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工作模式

根据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细化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和反馈时点的选择,力求将此项工作按照常态化工作开展。

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可分成三大模块: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收集——监控信息反馈——任课教师整改与检查,三大模块之间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性闭环循环。

教学质量监控时点的选择需科学合理,既能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效果,又不过多的给督导、各专业、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同时,应尽可能确保在同一个教学年度内,每一门课程、每一位任课教师均在教学质量监控范围内,并接收到来自督导、同行专家、专业教师、学生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评价。

结语

从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出发,优化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观测指标,科学合理选择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收集与反馈时点,建立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工作模式,能够真正达到对艺术类专业教学进行质量监控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完善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以此来提升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艺术类任课教师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