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3岁婴幼儿探究式区域活动

2022-09-29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早教教养婴幼儿

李 郁

(大连市沙河口区早期教育幼儿园 辽宁大连 116021)

一、以养融教,创设探究式课程指导环境

遵循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确立了“以养为主,教养融合,潜能开发,促进发展”的0—3岁婴幼儿教养指导理中心环境和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家庭相衔接、相融合。特设“五屋、二室、二坊、二吧”专门的教育设施,满足不同月龄段婴幼儿探究需要,如小月龄宝宝以爬和走为主要的动作探索方式,因此设置了符合小月龄宝宝的爬爬屋和走走屋。随着月龄增大,肢体探索范围更广,因此设置了更具有挑战性的体能育乐室:挑战屋和母婴健身房;根据教育类别需要,特设促进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和艺术创造力发展的区域房间:巧手屋、创意坊、音乐123 教室等。总之,通过大量的环境物质刺激、有趣的游戏形式,能够促进宝宝的健康全面发展[1]。

除此之外,特设为家长教师培训指导的专家咨询室、家长沙龙室、教师茶话吧等。为保证婴幼儿活动环境的健康与安全,成人办公与婴幼儿教养活动区域分开;所有活动室设有鞋箱进入穿鞋套、穿袜子进入活动室内;严格卫生、消毒工作。为方便家长和宝宝的互动,适宜低月龄活动的场所设有妈咪哺乳吧台,每层楼都设有人文的亲子盥洗室、亲子休闲屋,为家长教养策略的迁移使用提供机会和条件。

二、自主研发,开创探究式区域课程模式

目前国家对0—3岁阶段教育还没有统一教育模式和统一的课程指导纲要及相配套的课程实施方案,我们借鉴国内外0-3岁早期教育课程研究成果,以在省十二五规划中的立项课题为牵引,探索适宜本地区0—3岁婴幼儿及家长的较为科学的早教指导策略;研究制定出本土化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8个月龄段)亲子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有明确的婴幼儿教育与家长指导目标,详细提供0—3岁亲子教育教玩具设置,包括早教环境设施设备配备等;继2010年《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案例》正式出版后,又自主研发了面向教师和家长使用的《0—3岁婴幼儿亲子教育活动设计》。(如图1)

图1

一周一次的一个小时的亲子教育指导活动是中心开展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预先设计整合一系列婴幼儿的游戏活动,并设置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区域游戏环境和材料,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观察并参与引导,与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获得教育孩子的直接经验与技能,是最直接最易被家长接受的教养指导方式。在课程设计中,秉承情境化、生活化、自然化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生活材料、生活情景、生活环节开展活动,寓教育与生活。中心环境和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家庭相衔接、相融合,教育中婴幼儿对接触到的真实物品(豆、米、毛巾、纱巾、夹子、沙、水等)的认知更为重要;诸如亲子楼梯、亲子卫生间、换尿布台、哺喂空间不是简单的服务设施,都是教养的课程教具[2]。

三、梯队成长,培养探究式优秀师资队伍

中心配备事业编具有本科学历及合格育婴资质的中青年教师8人(含接待学籍管理一人),每月稳定的0—3岁受教育指导的婴幼儿家庭数200余名,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家长带孩子一起来中心参加指导活动。在做好自身亲子教师教研培训的同时,还面向整个辖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扩大早教指导范围,并有效开展对辖区教师的培训研究。

1.专家引领、以研促教,多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定期邀请客座专家专门为全体教师进行婴幼儿保健、婴幼儿心理发展、亲子和家长教育等方面专业辅导;还与上海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定期选送教师到早教前沿地区上海进行0—3岁婴幼儿教育专项培训。根据早教指导特点需要,强化教师个别指导能力培养。首先熟练掌握婴幼儿每个阶段发育特点,系统掌握婴幼儿各个领域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教师实施个别指导的根本基础;

其二进行直观可操作性培训,通过观摩拉练,相互观察了解家长教养特点,提升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习教养的能力;

其三及时总结,研讨归类,形成针对性家长常见的教养行为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提升组织婴幼儿活动及解决婴幼儿教养问题指导的应变能力。注重做好教师自我挖掘和储备。在教师中选择已有育儿经验的妈妈教师,作为梯队后备力量,从助教做起,通过师徒传帮带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经验,不断磨炼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亲子教师,目前第二梯队的两名教师进入师带徒行列,并兼任早教指导业务的全面组织管理,和协同管理[3]。

2.请进来、走出去,有效开展辖区教师的培训研究

第一方面、切实开展对辖区教师的培训指导。中心在师资力量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每个月定期为社区片组指导站的教师组织一次教研和业务培训;每年选派一名优秀教师面向全区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至今中心有三名教师先后分别承担了对全区早教志愿团的教师每学期一次的培训工作[4]。

第二方面、扩大服务范围,机构上门指导,送教进社区。

2011年开始教育局在辖区九个街道建立了9个早教指导站,在全市率先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公益服务,每月选派两位教师到社区送教一次,几年来,中心教师的送教的足迹遍布八个街道九个社区。中心每年至少两次对辖区0—3岁婴幼儿家庭免费开放,利用节日举办大型亲子活动,吸纳辖区散居婴幼儿家庭参加活动,为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案例》,延伸对其家庭教养的指导。七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累计请进来走出去免费公益服务1400余人次,受到家长的欢迎,被誉为一项惠及于民的摇篮工程!

四、慧心巧思,自制生活化区域游戏材料

玩具是每个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不论是简单的轻粘泥还是复杂的电动玩具,都能使宝宝在游戏时促进大脑的发育,得到乐趣和成长。遵循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老师们结合教育目标,自制了大量的游戏材料,以供幼儿探究和发现。教育中婴幼儿对接触到的真实物品(豆、米、毛巾、纱巾、夹子、沙、水等)的认知更为重要,那些假想的、模拟的情景随婴幼儿表征思维出现才逐步进入使用。在组织亲子游戏时有效利用研发的生活游戏材料,探索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使得在开展亲子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更加顺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0-3岁宝宝适合的生活游戏材料的划分。(如图2)

图2

经过全体亲子老师的慧心巧思,有大量的自制生活化区域游戏材料运用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不同月龄段婴幼儿亲子活动系列教学具套组。由盖丽丽老师主持的,全体亲子参与的课题《0-3岁婴幼儿生活游戏材料的研发》被列为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QZ201808[5]。

五、成长追踪,建立婴幼儿探究成长档案

中心还为每个接受完整计时制教育的婴幼儿建立教育成长档案,不仅为宝宝未来潜能的开发提供可靠依据。档案的建立的过程中,双向的观察与记录促进了家庭教育的互动。

宝宝成长档案在运用过程中对0—3岁婴幼儿的发展是一种影响、一种帮助、一种支持,对宝宝成长档案的创建采取幼儿宝宝、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创建宝宝成长档案初始,我们让家长认识到了成长档案的价值,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鼓励家长记录宝宝在家的轶事图片和照片,加入档案中,以增进教师对宝宝在家情况的了解。宝宝成长档案成了帮助家长记录宝宝成长、认识宝宝教育的有效途径。宝宝成长档案中的材料,在连续制作、添加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

教师可以用宝宝成长档案来生动地描绘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和成就,并以此为依据对宝宝在家庭中的生活进行指导。

六、家庭指导,拓宽多类型家长服务方式

由于0—3岁婴幼儿生活大多时间在家庭中,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早教指导中心对于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意义,不仅是通过计时制亲子教育活动对婴幼儿身体和大脑的影响干预,更多的是通过在中心的亲子教育以及专家讲座咨询、家长专题沙龙等指导服务形式,对家长宣传正确的早期教养的理念,普及科学育儿的知识,提升教养技能,让家长在此获得有益的教育经验后能迁移回到家庭中使用,真正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拓宽家长服务方式,中心常年特聘大连市知名儿童保健、教育、心理三方面专家,定期为家长做更为专业、有理论层次讲座和面对面问题咨询,这项服务持续开展了5年;其次,教师每年自己组织6-8次专题性家长沙龙,如妈妈沙龙、爸爸聊吧、奶奶茶座等,根据他们不同的教养特征开展讨论。其三,每半年组织一次特色美食沙龙,现场体验、亲自品尝,真切地感受科学喂养婴幼儿技能。

七、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化拓宽教育范围

近年来,市场上的早教课程五花八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大连市第一所公办早教机构、辽宁省早期教育实验基地,我们有义务向研究型的早教机构发展,为早教事业的规范发展树立标杆。另外,原有早教课一节课最多只能有10位家庭受益,难以满足人们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因此,可运用微信公众号、网上微课堂等扩大适龄婴幼儿的教育辐射面。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家长和孩子不能进入机构面对面接受0-3岁育儿辅导,但我们停园不停学,亲自设计定期线上游戏直播活动,与社区若干适龄幼儿及家长线上互动,让社区婴幼儿家庭足不出户就能接受科学的育儿指导;继续开展公众号特色婴幼营养、系列绘本故事的定期发布,几千个家庭依然能通过网络接受公益健康早教指导。

坚持公益早教,云端温暖人心,我们正在逐步实现与本市卫计部门及上海早教平台信息联网和互动,使更多更好早教指导服务走进全市乃至全省适龄婴幼儿家庭。

猜你喜欢

早教教养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跟踪导练(三)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