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路径

2022-09-28顾莉亚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理念高职体育

顾莉亚

(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104)

一、OBE教育理念概述

(一)OBE教育理念内涵

OBE教育是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简称。美国学者斯派蒂于1981年首先提出成果导向教育概念,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必需的知识、技能、能力来反向设计和组织培养中的各个环节,打破了传统教育设计的具体思路,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获[1]。OBE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在指导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引入OBE教育理念并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2018年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组建专家团队对全校教师进行OBE教育理念培训,指导校内45个专业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标准研制、教学单元设计、教学目标制定等项目的改革,教师培训后表示受益良多。2020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所存在的教育理念缺失、培养目标概念混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借鉴OBE教育理念,实施反向设计,使课程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清晰映射,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OBE理念的体育课程内涵

传统体育教学侧重单一运动技术传授,而OBE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则以学生学习结果作为教学驱动力。教学设计与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教学目标在逻辑上相统一,强调体育教学是一种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过程。OBE视域下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到“知行合一”,学生既要明白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价值,又要养成平时乃至未来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育,推动了体育课程的改革。在体育课堂中渗透思政元素是当下体育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这与OBE理念倡导的体育课程要着力加强学生的健康素养、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相契合。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对建设和报效祖国能重新定位[2]。

二、OBE理念下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近年的扩招政策使得高职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经验,高职院校在面对激增的生源时,体育课程暴露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3]。为改变这一局面,本文致力于寻找症结所在,设计改革思路,构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如图1。

图1 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图

(一)融入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扩充底层基础知识点

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体育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协同作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共识[4]。每项体育运动都能给学生带来阳光、健康、自信的正能量。如何在体育课程中挖掘、总结、凸显项目中自带的思政元素,将成为每位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基于OBE理念的体育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穿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社交礼仪、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点。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终身受益的战略角度出发,构建“强身健体家国情怀”“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共创佳绩”“危难时刻方显身手”“思维创新文化自信”五大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模块,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拓展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5]。

(二)结合热点话题,以“功能性”为依托,构建中层主干知识点

基于OBE理念的体育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到两种运动技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承诺。可以说,终身体育能力是检验OBE教育理念实施效果的试金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也要了解运动对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益处。教师要善于结合“头条新闻”,留意学生追逐的“热点话题”,从语言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借用“明星效应”,从表现形式上抓住学生眼球。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以健身、减肥、塑形、保健等功能性需求为依托,以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专项运动技能传授、运动损伤与预防、体育保健学、大学生体质测试、高水平体育赛事赏析等知识点为主干,紧扣当下体育热门发展趋势,搜集体育明星的健身事例,主动对接学生多种锻炼需求,把教学的艺术融入到教案中,落实在实践上,构建体育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效能。

(三)契合职场多面手需求,以“1+X”形式为推力,打造顶层拓展知识点

职场竞争是综合能力的较量,单凭专业技能未必能在一开始就得到良好的发展平台,但具备一定的体育特长,可以帮助学生在关键时刻崭露头角,在职场环境占得先机。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忍耐力和毅力,这些宝贵的意志品质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鉴于体育对职场的特殊作用,高职院校在完成主干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可以以“1+X”的形式鼓励学生多掌握一门体育技能。“X”可以指运动类的项目,如:定向越野、马拉松、街舞、斯诺克、围棋、轮滑等;也可以是体育理论,如:体育心理学、运动竞赛法则;还可以是专项技能证书,如:教练员证、救生员证、裁判员证等。在打造顶层拓展知识点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鼓励学生以体育运动贯穿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时间的积累,让体育成为自己学习、生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OBE理念下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高职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为了让体育课程与时代背景相契合,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有效应对多样化的生源,设计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满足个人成长需求的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程内环境和外环境两方面切入,充分挖掘现代化高职体育的功能,实现高职体育的价值。

(一)课程外环境改革措施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层面,他们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更好的自己,这就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体育教师群体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传统观念影响职业声望、教学强度偏大、教学工作环境差、科研能力不足、继续教育机会偏少。为适应新发展需求,体育教师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寻找“充电”的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实施手段如下:(1)加强与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的联络,全面了解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对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的要求,围绕这些潜在的要求反向设计教学目标,保障体育课程的实用性,使体育课程的目的性更强。(2)掌握体育学科的核心理论知识,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答疑解惑,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教学风格[6]。(3)学校可以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学科领军人物,带动年轻教师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努力成长,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逐步培养、打造校级骨干教师、省级青年学者、全国竞赛能手等教学名师。

2.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是指体育教学场馆、场地设施等。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远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国家的扩招政策使得高职院校本就匮乏的体育资源更加捉襟见肘。体育场馆设施的多少、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学校体育竞赛能否正常进行。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有力保障。各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把体育工作落在实处,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为标准,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增加对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扶持力度,尽可能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对体育经费、体育场馆的标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高职高专体育专项发展基金”,做到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调动的经费与资源,增设体育选修课程的专用教室、增开时下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课程内环境改革措施

1.根据教学目标,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体育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通常体育课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阶段、结束阶段,见图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始终贯穿于这三个阶段。

图2 体育课程教学流程图

(1)开始阶段。点评上一节课教师预先布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查阅所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在授课时注重语言的引导、内容的衔接、背景的引申、问题的设置,通过语言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2)基本阶段。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与小组成员交流沟通,出现问题时先尝试在组内自行解决。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接收反馈信息,提炼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分清主次。教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重难点,巡回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动作,最终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鼓励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结束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组内点评,最后由教师对授课内容、学生学习行为表现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总结与点评,并针对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预习内容。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借助国家优秀运动员的事例,激励学生勤学苦练、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打造灵活多元的教学组织模式

根据OBE教育理念,体育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7],可采用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方式。对于有高中学习经历的高考生、高中提前招生的学生,这类学生有连续多年上体育课的经历,身体素质较好,在实施分类培养的策略时可把课程目标设定得稍高一些,课程内容安排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项目,如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2公里长跑、三级蛙跳等。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能说出动作的重难点。对于中专和职高对口单招的学生,这类学生性格比较自由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此前所经历的体育课多以自由活动为主,身体素质不如前一类学生。在实施分类培养的策略时,可以把课程目标设定为中等层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安排难度系数中等的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项目,如篮球定点投篮、百米跑、投掷实心球等,在授课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对于退伍士官、社会生,这类学生社会经验丰富且年龄跨度较大,身体素质两极分化,给这类学生授课时要兼顾两头,对基础差的学生以恢复、促进健康的项目为主,如健步走、集体项目、运球接力等。刚退伍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可以以运动员的标准或体育班学生的要求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着重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3.加强过程性考核,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考核体系

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反映教学成果优劣的主要途径,科学的评价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成效。当前的教学评价注重终结性教学结果评价,学生是否有效掌握几门运动技能完全根据最后的体育成绩来评判[8]。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评价、技术考评两方面,侧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考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培养缺乏有效的认定方式。体育课程中以单一的身体素质测验、运动技能掌握程度为主的考核评价既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运动技能水平,更无法确保高质量的人才输出。通过引入OBE教育理念,建立立体、多元的知识+技能考核体系,既要考虑生源的多元化,又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合理分配整个教学环节的考核分值比例,细化项目评分。学生的最终成绩应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可以采用随堂测验、期末考核、阶段性进步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长期且全面的考察,从量变到质变的角度对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观察,侧重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的过程评价,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9]。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最大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理念高职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