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外美术交流与美术教育发展研究

2022-09-28王铖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美术交流学生

王铖程

(山东省青岛第十五中学(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山东青岛 266109)

引言

从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外融合是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国美术的近现代转型是从20世纪开始的,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美术在此阶段中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在此时就向日本、美国等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加强美术交流。我们在对国内美术教育予以研究时,必须要将中外美术交流历史作为关注的重点,如此方可保证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一、近代中外美术交流历史

1.传教士西方绘画技法的传入

我们从中外美术交流的历史进行分析可知,中国近代美术史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建立了许多教会学校,他们选课方向侧重美术教育,重点针对西方绘画技巧予以传授,培养了不少的西方画派人才,这就使得中国近代美术发展获得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人才希望自身掌握的美术知识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会主动投入到新式美术教育中,如此就会使得中外美术交流进一步深化,由原先的民间交流转变为美术教育。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传教士在对绘画技法予以传授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主动对教科书进行编辑。比方说,基督教北浸礼会在1899年建成了蕙兰中学,并设置了图画课程,而且教会传教士专门针对教学需要完成了教材编辑工作。此种方式对近代中外美术交流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得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2.中外美术的互通交流

从近代中外美术交流的现状来看,留学生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尤其是能够促使交流更加的深入[1]。我们国家向外派遣的众多留学生中,有些是专门学习国外美术知识的,在此过程中也接触到了大量的美术教育思想。在完成学业归国之后,留学生将西方美术思想带回,这就使得国内美术教育发生明显改变,西式美术学校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同时也建成了专门的美术机构。西方美术观念的融入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尤其是美术交流活动明显增多,这就使得一些国人的思想更加开放,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美术文化。随着中外美术交流日益增多,也为青少年互相学习助益。截至疫情之前,青岛实验高中与法国雷泽圣母高中组织了20人以上的师生互访13次,师生互访300余人次,参与交流师生及家庭超过两千人。2019年,学校承办了青岛友好城市青少年游学夏令营,来自4个国家的29名师生参与其中。夏令营中,青岛实验高中与白俄罗斯奥尔沙二中签订友好协议。2020年4月,青岛实验高中给雷泽圣母高中师生寄送了口罩,并传授中国防疫经验,送去温暖。2022年2月,在北京冬奥会顺利落下帷幕、冬残奥会即将开幕之际,“友城合作,共创未来”中外青少年友好交流系列活动顺利开展。冰雪知识、冰雪文化、冰雪氛围紧密围绕在青岛实验高中的学子身边,他们以绘画的形式积极参与“逐梦冰雪 祝福冬奥”活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用自己的画笔绘出心中的冬奥会。“共上一堂课”“共画冬奥”活动不仅擦出了艺术交流的火花,同时拉近了青岛实验高中和白俄罗斯奥尔沙二中的学生关系。

3.中国画展览在国外举办

近代中外美术交流的形式是较多的,其中的一种就是在国外举办中国画展览。众所周知,在20世纪初期,中日两国的美术交流是较为深入的,此时的日本美术展现出“学习”“吸收”特征,这对中国美术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使得美术的创作、交流显得更加谦逊[2]。当然,近代中国美术家的民族意识是较强的,域外国家在举办画展时会积极参与,比方说,林风眠就曾经在法国举办了个人画展。不同美术家在举办画展时采用的形式是存在差异的,而且风格有所区别,这就使得中外美术交流更加深入,外国人能够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美术,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美术人才也可对国外美术思想有正确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个人创作中,中外美术交流自然就能够有序展开。

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1.留学生的求学之路

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展开深入分析可知,对外国美术教育进行学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洋务运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式学堂在各地出现,留学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在20世纪初,我们国家指派的留学生中有近300名为美术学生,从这部分学生的选择来看,日本、西方是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完成学业回国后一般是进入到国内的美术院校担任美术教师,这对近代中国美术教育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留学日本、西方的学生接触到的绘画知识是不同的,掌握的绘画技巧也有所差异,尤其是吸收的美术思想有明显的区别,而这就使得中国画坛呈现出异彩纷呈特点,近代美术流派主要包括两个,一是留法流派,代表人物包括刘海粟、徐悲鸿等;二是留日流派,代表人物包括陈抱一、丁衍镛等[3]。虽然流派不同,但是均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起到推动作用。比方说,李叔同回国之后进入到浙江第一师范从事图画教学工作,是国内首位将石膏模型应用于教学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这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近代留学归国的美术人才中有不少是非常优秀的,这些人对国内美术教育作出的贡献是极大的,使得美术教育迈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2.国内新式美术学校的建立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师资人才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除此以外,新式美术学校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江师范学堂,这对国内美术教育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在两江师范学堂建成之初,图画手工科培养的美术人才是众多的,吕凤子、姜丹书等近代知名美术家均是由此诞生的,而且这些人才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时很多人对画家的认同度是较低的,甚至将其和普通工匠划上等号,这就导致其难以得到社会认可。新式美术学校在建成之后,除了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职责,而且要对美术教育展开大力推广,如此就会使得大家对美术教育的认知出现改观,更多人主动投入到学习、践行中。近代美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也出现明显变化,原先的宫廷绘画、消遣绘画不再是主流,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使得学生的观察、描摹等方面能力大幅提升,美术素养也会有大幅提升。美术教育涉及的基础学科是较多的,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均在其内,专业课程则包括油画、速写、水彩画等,整个课程体系越发完善,从此时起,美术教育制度构建起来。

3.国内美术馆的成立

新式学校教育、学生专业教育等对近代中国美术教育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使得美术教育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新式学堂数量持续增加,而且师资质量大幅提升后,全民艺术教育成为了可能,而且提高受重视程度,为了使其社会教育价值能够切实增强,美术馆、博物馆纷纷建立起来[4]。为了使得美术教育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不少美术教育家开始致力于美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徐悲鸿、林风眠等发表了一些文章,将自身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当时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制约是较大的,使得相关工作难以有序展开。徐悲鸿任教于中央大学时建成一个规模不大的美术馆,而且将个人搜集来的西方绘画临摹作品陈列于画室当中,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中央大学艺术科进行筹备的过程中,徐悲鸿还购入了一些闻名全球的雕塑翻版模型,并提供给学校用于美术教学。尽管规模小,但是这些美术馆的成立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美术教育、艺术熏陶等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并使得国内的美术教育和域外国家的距离逐渐靠近,进而使得中外美术交流更为深入,中国美术教育也能够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4.互联网优势下的教师网络授课模式雏形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速度之快,教育学家和美术人才功不可没。从师资培养的角度来说,中外融合是较为常见的,当时有不少的美术留学生到国外进行学习,接触到的专业师资较多,在他们的穿针引线下,不少的外国美术教师来到中国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也有许多中国教师到国外交流工作,传播中国美术,这对美术教育大融合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促使中西美术能够相接轨。对当时国内的新式美术学校予以分析可知,来自日本的美术教师是非常多的。比方说,在江苏师范学堂中,日本的高田九郎教授图画手工;在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来自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的松长长三郎担任图画教习;在河南全省师范学堂中,有饭河道雄讲授博物图画课。这些外籍美术教师的加入,不但实现了中外美术文化教育交流的渗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教师资源不足、美术教育发展受制约的问题[5]。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当代互通有无的新宠,通过网络平台,中外学生共赴饕餮盛宴,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和书法成为外国学生十分追捧的课程之一。优秀外籍美术教师同样在屏幕前授课,传播国外美术的精彩内容。疫情的席卷,让网络授课更加迅速成长,2021年开始,青岛实验高中开设“青实高中国文化空中走廊”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带领法国学生“云探校”,美丽的校园深深吸引着法国学生们。青岛实验高中的“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与法国学生开展结对子交流,开设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中法交流课程。互联网下的授课模式打破传统授课上地域的局限性,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中外美术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更加迅速推动中外美术在美术技法、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育系统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美术交流和美术教育发展史是一段丰富而具有启示意义的历史。从中国学生的留学学习与归国投入教育工作,到美术教育由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发展,再到今天互联网优势下中外学生以及教师的传播融合,都能看出专业人才在文化发展和教育推动中的重要作用。今天,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并且要积极地从中外美术交流和美术教育史中吸取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代美术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交流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