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播音主持与语音发声课程线上教学纾困路径

2022-09-28秦铭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发音课堂教师

秦铭哲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引言

播音学立足于哲学、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大学科支柱。不论教学环境如何改变,该学科始终坚持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的有声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张颂先生在《播音教学法研究管窥》中提到:最早的(播音)教学形式,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一带一”。这种教学形式虽然简单粗陋,却抓住了播音教学的精髓。播音学强调主体间性,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互补互动、彼此融通[1]。

赵俐老师在《语言用声能力的唤醒与充实》中提到:发声教学当中,师生合作的和谐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学中要通过交流思想认识,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切入,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这是培养能力、提高效率的保证[2]。

在线下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处于同一时空,老师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状态能够有全面的感知,而线上教学通过电子设备,将三维空间的人转化为屏幕镜像,虽然同样可以进行授课,但扁平而难以感知。播音教学方法也被称为“口耳之学”,当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被镜头削弱后,若将线下授课模式移植到线上课堂,回归一人讲、众人听的大课堂模式,老师辛苦,学生也难收获等量的知识。

一、语音发声课程线上教学现状

线上教学如今已成为常态,在线上课程中,师生通过屏幕实现面对面教学。电子媒介的介入使得师生二者从同一时空转变为同时异空,仅这一变化衍生出诸多新变化。如若仅将线下教学模式完全照搬到线上教学中,则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专业教师需及时调整并探索出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勇敢面对困境。

1.技术导向

传统的播音教学中,教师给学生面对面地讲授播音专业理论,指导学生在话筒前或镜头前依据正确的播音创作规律,使信息得到共享,认知达成共识。总体来说,就是一个讲授理论——指导实践——成果展示的递进过程。

在线上教学中,由于受到设备技术的影响,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受到限制。线下课堂,师生可以同时发言,并且能清晰明了地知道发言者和发言内容。但线上如若教师和学生们参与讨论,一旦人数过多,那么电脑输出的声音效果会驳杂不堪,使师生双方无法辨清信息,故使得从师生间多频互动的课堂变得单一。

“播音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语言功力。从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到表现力、鉴赏力、调检力、回馈力,都能夯实有声语言的能力[3]。”不论线上或是线下,教师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都不能改变,要通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2.空间改变

此处的空间改变包含两层意义,一为学校所提供的专业教学空间改变,二为日常在教室内师生共建的同一时空的教学空间改变。

专业化的教学空间是高校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重要场所,还原真实的工作场景,能够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和强化学生的播讲状态。教学空间中所包含的硬件设备包括灯光舞美、摄影器材和录音器材、提词器等设施,尽最大可能还原了播音员主持人一线工作的工作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还原了一线工作场景的教室中,学生们穿着职业服饰,甚至做好造型再进行专业训练,提升的不仅是业务上的能力,还可提升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教师在教学空间中制造出仪式感,使得课堂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3.身体缺席

由于空间的改变使得传播方式被改变,从面对面的口语传播模式转变为智能传播,这一变化所导致的变量对教学影响显著的便是身体的缺席。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提到“人类的存在既非离身的心智,也非复杂的机器,其主体性在于作为活跃的生物以人类所特有的生理结构介入世界。”“身体是在世界上存在的媒介物,拥有一个身体,对一个生物来说就是介入确定的环境,残余某些计划和继续置身其中[4]。”屏幕裹挟下的身体对现实空间的感受能力基本被截除了,改变了身体和在世空间的关联程度。在远程状态下,身体不再是现象学意义上主动的、富有感知能力的身体,而是成了终端,只是技术假体的承受者,消弭了不同身体之间的差异性[5]。

回归到语音发声课程中来,身体在同一空间,其所产生的细微动作、微表情、气息等具体可感的信号,这对于教师判断学生的专业实践是否标准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身体的起伏判断气息与情绪、通过微表情和微动作感知学生的投入状态、通过细微的摩擦声判断学生发音部位是否标准。而仅依靠屏幕上所截取的扁平化图像,由身体缺席所导致的问题难以解决,与此同时,身体不在场所造成即时互动、交流的丧失在线上课堂中难以弥补。

4.在线学习投入不足

线上课堂中,受线上教学技术、学习环境改变、身体缺席等原因影响,出现了目前线上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持续学习意愿不强、教学内容内化不足等实际问题,而探究其本质是在线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诸如学生们上课地点在家中,舒适熟悉的环境往往带来懈怠和对课程的不重视。常见学生们穿着随意,气虚声散,精神涣散,“瘫坐”在摄像头面前,影响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二、语音发声教学方法纾困

1.活用技术

语音发声课程中,学生需正确认识发音器官,从发音的生理基础进行学习。教师常用简略的发音器官简图作为参照,如图1所示。

图1 发音器官示意图

舌尖中音“d、t、n、l”的发音部位均是由舌尖和齿龈前部形成阻碍。四个音的发音区别依靠细微的变换所产生,如常见的发音问题“l、n不分”困扰许多同学。而此时,教师在讲授理论时,更加要注重言传身教,活用移动设备的摄像功能视作为“医学探针”来使用,通过镜头放大发音位置的图像,教师展示正确的发音动作,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屏幕放大发音位置的图像,使内容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2.因地制宜

线上课堂的教学空间虽然不在教室,但可存在于任何地点。借助于移动数据网络,信号所覆盖之地,均可成为课堂。不限制学生在固定空间进行创作,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不同区域甚至到大自然中强化观察力和理解力。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善用线上技术的优势,而打造更为高效的课堂。

比如,为训练学生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教师会提出一个名为“闻花香”的训练方法,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半身高的花坛旁,附身闻花香味,以此来训练专业的呼吸方法。但在线上课堂,设备可移动使学生的上课地点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内,学生可走出课桌和房间,找到自己喜爱的带有香气的物品,借助实物进行训练,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总而言之,虽然线上课堂使学生无法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但播音主持并非仅仅是在主播台前的工作。在业务方面,现场报道、直播等业务都是可以一台手机就可打造出专业的播出节目;在艺术创作方面,不再挤在教室中,而是走到户外真正感受自然,更能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线上教学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反而扩大到广袤无垠的大自然和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景中。

3.激励策略

为解决在线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治理效应,并做出最大成绩的最终目的,与激励理论不谋而合[6]。

激励理论的发展前景广阔,并且与多个领域单向和交叉发展,针对线上教学,本文借鉴凯勒的ARCS模型,借助该模型划分出“引起注意、创造联系、培养信心和奖励激励”四条创新路径,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上学习经验制定不同的激励策略,试图解决学生线上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

(1)知觉唤醒

知觉唤醒,即提供与学习者经验相冲突、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实例,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口腔开度会影响声音之美,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单元音a在普通话400多个基本音节中出现比较多,大约在150个音节中出现。a音发得好,可以使声音美化。a音发得不好,可以使声音偏前发嗲,男声女气,在朗诵、播音中不大方、不庄重。a音靠后,压舌根喉音重,吐字不清楚,男声显老气。a音口腔开大了,声音散,不集中。a音口腔开度小,声音扁,没力度。a音发音时,软腭挺不起来,气流通过鼻腔,带鼻音色彩……[7]张颂老师将几种口腔开度导致a音不好听的问题指出,可以让学生们规避错误。

当前,大众对有声语言作品的审美取向多样,一些音视频作品靠审丑博得眼球。比如,一些视频中主播运用变声软件或改变发音位置发出所谓“夹子音”等,而这些发音的位置都是通过改变正常发音位置,而发出不庄重、不得体的声音。老师可以选取这些素材为反面案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具体指出发音位置的问题,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和健康的审美取向。

(2)创造联系

将学生与所学内容建立多重联系,使学生明白所学内容与个人相关或有意义。寻找相关性在线上教学中不妨从自身关联、价值关联、职场关联等角度挖掘。

自身关联。所学内容与学习者若能搭建起相关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曾为西安一所学校远程授课,课堂上出现学生不配合,表现不积极的情况。在后期备课过程中,笔者在网上找到国家一级演员郭达用陕西方言朗诵的《将进酒》,同学们大部分都对陕西方言非常熟悉,加之郭达老师的精彩演绎,不少学生开始用陕西方言模仿。同学纷纷在课堂直播评论区打出如“大气”“自豪”等言论,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价值关联。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不同的时代会被赋予新的价值。当前环境中,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除了肩负党的喉舌这一重担,还承文化传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推广等新使命。比如,在进行字音纠正时,教师应告知学生不仅是为锤炼语言功力,也是为将来有能力承担文化传播这一使命,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念感。

职场关联。例如,邀请业界前辈、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们指明方向,带领学生提前领会职场与校园间的区别,使学生的目标更加明确。

(3)培养信心

线上教学中,教师借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将学生课后反馈中优秀作品进行课上赏析,以作品形式进行集体鉴赏,互相评判,以及培养学生自信心和鉴赏水平。

(4)奖励激励

教师通过奖励激励等手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趣味性,并且对这个过程感到满足。线上教学时,教师应更注重正向的奖励,着重考虑线上教学情况,也要避免作为监督者、威胁者的身份去迫使学生强制完成,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当前,线上教学已经普及且必要,并且接受程度较高。播音主持艺术线上教学应该着重思考技术、学生、教师三者间的关系,善用新媒介的优势,保持播音主持艺术传统教育内核,使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机结合,以激励为前提,使学生适应线上教学环境,培养良好的线上听课习惯和整体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发音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