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观察

2022-09-28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9期
关键词:血常规计数血小板

贾 雷

(禹城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山东 德州, 251200)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贫血、乏力、头晕、淋巴结肿大、出血(牙龈、鼻、口腔等部位)、月经异常等,且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增高。临床上为AML患者选择治疗手段时,多选择化疗,其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缓解其各种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存概率、改善其生存质量的目的,但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低,患者治疗途中易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的为血小板减少。当AML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时,将导致其巨核细胞受到一定抑制,在影响化疗治疗效果与进度的同时,将对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临床在对AML患者进行治疗时,为有效改善血小板水平,可对患者加用一定的药物进行干预,其中较为常见的为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以上2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果有所不同,为验证两种药物的实际效果,现开展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禹城市人民医院化疗的80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1.00±2.21)岁;体质量60~64 kg,平均体质量(62.00±0.68)kg;化疗时间10~23 d,平均化疗时间(16.50±0.56)d。分析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1.50±2.14)岁;体质量60~65 kg,平均体质量(62.50±0.72)kg;化疗时间10~23 d,平均化疗时间(16.50±0.6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禹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化疗缓解后巩固强化者;②经常规诊断与检查后,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中对AML的诊断标准,且病情较为稳定,可全程参与研究;③均已接受1~2个疗程的诱导缓解化疗者。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与治疗信息有所丢失,查阅与参考难度较大,从而对后续研究的开展与进行带来了一定阻碍者;②伴有重度感染、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等疾病类型,身体素质较差,难以全程参与研究者;③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经期,无法接受治疗者;④精神状态较差,并患有精神类疾病,如狂躁症、认知偏差或存在一定的攻击行为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rhIL-11治疗。医护人员应于化疗结束后(24~48 h)或发生血小板减少时,给予患者适量的注射rhIL-11[生产企业: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14,规格:6×10U(0.75 mg)×5瓶],25 μg/(kg·d),1次/d,1个疗程为7~14 d,待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立即停止用药。

分析组给予适量的rhTPO注射液(生产企业: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48,规格:1.5×10U∶1 mL×10瓶)进行治疗,治疗时机为化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应根据其体质量情况对用药量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300 U/kg,1次/d,连续对患者用药14 d。治疗途中,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进行追踪与记录,若高于100×10/L,则停止用药。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常规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小板恢复时间。

①血小板计数。为比较2种药物对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 d、5 d、9 d、14 d、22 d与24 d)的血小板计数进行记录与比较,若血小板计数越接近常规值(100×10/L),则表明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越突出。

②血常规指标。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若以上指标越接近正常水平,则表明该组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越突出。

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乏力、膝关节痛、头晕、血压升高)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乏力+膝关节痛+头晕+血压升高)例数/总例数×100%。

④血小板恢复时间。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不同水平所需的时间,具体水平与标准如下:若患者血小板低于30×10/L,则表明其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存在自发出血的风险;患者血小板恢复至50×10/L及以上所需时间,则为其血小板恢复至安全水平所需的时间;患者血小板恢复至100×10/L及以上所需时间,则为血小板水平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

分析组治疗后5 d、治疗后9 d、治疗后14 d、治疗后22 d、治疗后24 d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分析组患者PL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时间比较

分析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3 讨论

AML为临床上常见的血液肿瘤类型,是由患者体内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所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具有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与异质性较高等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AML的患病人数与疾病占比后可知,患有该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加,并已成为成年群体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现阶段,临床在为AML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时,多选择化疗,该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长,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但患者血小板水平将有所下降,并伴有各种出血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多给予AML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但由于血小板具有价格较高、资源较少、生存周期较短等特点,临床提出了在化疗中应用rhTPO的措施。

本研究结果中,与rhIL-11比较,rhTPO在AML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更为突出,治疗后24 d,相较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而言,分析组的最终水平与数值更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分析可知,对接受化疗的AML患者采取rhTPO治疗与干预,可使其血小板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防止血小板水平进一步下降,且作用效果显著高于rhIL-11。有关研究指出,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可有效反映患者血小板水平,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大部分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9例(22.50%),而分析组则只有2例(5.00%),表明rhTPO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预后性,发生无效输注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治疗途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概率。

对照组与分析组血小板水平恢复至≥100×10/L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5.76±3.56)d与(13.21±2.05)d,分析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分析上述现象可知rhTPO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降低,维持其正常水平,从而缩短恢复所需的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rhIL-11,对接受化疗的AML患者采取rhTPO干预与治疗的效果更优,与陈列光等、苏玉璇等所得几乎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并为结论的进一步证明提供了科学的验证。但本研究中纳入的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与偶然性,为有效改善以上现象,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后续研究中将增加患者研究例数,并统一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对AML化疗后患者采取rhTPO治疗,有利于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应用效果较为突出,有利于患者各指标的恢复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血常规计数血小板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