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脊柱内镜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2022-09-28史海军孟祥玉卢文婷俞春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9期
关键词:单侧双通道椎管

史海军 孟祥玉 刘 真 何 丽 卢文婷 俞春霞

(1.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微创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引发腰腿痛。该病病理变化包括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中央椎管狭窄。传统的后路开放式手术是在开放状态下将椎板切除、切除和融合关节突,治疗LSS具有较好的减压效果,但是会严重破坏后柱结构。目前,“金标准”术式与传统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别,在椎板切除的同时,能够保留关节突关节。近几年,单通道脊柱内镜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成为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是将脊柱内镜的复古技术完美结合于开放操作,术中操作视野较广,减压效率比较高。本研究比较单通道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57±2.18)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3.88±0.53)年;病变节段数量:L3-4 13例、L4-5 37例、L5-S1 10例;狭窄类型:中央椎管狭窄27例、双侧侧隐窝狭窄33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08±2.32)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3.76±0.56)年;病变节段数量:L3-4 14例、L4-5 38例、L5-S1 8例;狭窄类型:中央椎管狭窄28例、双侧侧隐窝狭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均衡可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阿克苏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患有腰椎管狭窄症,符合手术指征;②年龄45~70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双侧侧隐窝狭窄或者中央椎管狭窄者;⑤未出现较为明显的节段性腰椎失稳者。

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腰椎手术者;②合并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侧凸等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异常者;④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者;⑤罹患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在全内镜下实施椎板间入路,选取穿刺点为正位中线旁开大约1.5 cm,在后侧黄韧带和椎板之间的间隙将工作套管置入,有效清理软组织,充分暴露关节突、黄韧带、椎板以及棘突基底。使用动力磨钻分别将同侧小关节内侧、对侧小关节复侧、上位(椎板下缘、棘突基底)以及下位(椎板上缘、棘突基底)磨除,打开椎管后,即可实施同侧减压,然后进行对侧减压。所选取的对侧侧隐窝减压标准如下:操作过程中能够探及到患者对侧椎弓根,并且神经根处于游离状态,暴露出硬膜囊之后,头部和尾部均不存在卡压,同时也不存在走行神经根松弛的情况。

1.3.2 观察组

选取椎间隙上下缘的水平位置、中线旁开约1 cm的位置做相应的穿刺点(2个)。选取头端穿刺点作为观察通道,然后置入关节镜,选取尾端穿刺点作为工作通道,然后置入减压手术器械。在确保操作视野清晰的情况下,将0.9%氯化钠溶液在观察通道内输送至术区,之后将其在工作通道内吸出。通过咬骨钳与磨钻等工具,对一侧半椎板进行相应的切除,并将外层骨皮质一一磨除。完成上述操作后,分离、咬除增生的黄韧带,并进行椎管减压。通过髓核钳等工具取出突出的髓核,之后对患者实施腹侧减压。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早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

②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显效:体征以及症状全部消失,正常参与工作与生活;有效:体征以及症状有所改善,偶有下肢疼痛或者腰痛,可完成基本活动;改善:体征以及症状略有减轻,下肢疼痛或腰痛仍存在,正常活动受限;无效:体征以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③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 iationscores,JOA)、欧式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JOA量表作为工具,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直腿抬高障碍,每项均为0~2分)、主观症状(腿痛或麻刺痛、步态、下腰背痛,每项均为0~3分)、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6~0分)、日常活动受限(行走、举重物、坐位、前屈、站立、洗漱、平卧翻身,每项均为0~2分),满分为29分,患者腰椎功能良好程度与分数成正比。以ODI量表作为工具,评估患者腰部功能,包括坐立、提物、社会生活、生活自理、疼痛强度、睡眠等,每个项目分值为0~5分。0分代表正常,5分代表特别差或者不能完成,满分为45分,腰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分数成正比。

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硬膜囊撕裂、神经损伤、感染等,并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硬膜囊撕裂+神经损伤+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两组JOA评分、ODI评分比较

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3 讨论

LSS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是导致腰腿痛的重要原因,我国LSS发病率达1.7%~10.0%。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常用手段是单通道内镜术,短期效果较好,但是存在操作技术要求高、对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减压不够彻底、手术视野受限、对侧减压难等局限性,使治疗难度增大,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有效地结合脊柱内镜的复古技术和开放操作,在关节镜的辅助下,另建一个常规手术器械通道,促使入路角度扩大,不仅可预防脊柱损伤,还能够发挥椎管周向及局部减压作用,避免肌肉出现牵张损伤现象,因此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实用性极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长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0.05)。分析原因,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手术操作时将工作通道扩大,利于实施减压操作,为精准、快速地完成手术操作提供便利条件,促使手术时间缩短。但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产生较多的工作通道,出现一定的创伤,部分患者增生比较严重,减压过程中会触及关节突关节,为避免出现神经刺激症状,因此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适当延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可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情况、改善腰椎功能。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不仅增加减压范围,且能够避免手术区周围组织遭受手术操作的损害,促使脊柱稳定性损伤程度减轻。除此之外,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便于精细化操作,能够进一步扩大侧隐窝,起到较好的探查、减压和松解的作用,可较好地保留棘突、棘上韧带、关节突关节的完整性,利于保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促使临床症状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说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有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主要是因为纳入的样本量少。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将手术范围和术中操作范围扩大,增大内镜可移动角度,促使减压效果增加,而且对椎旁肌产生的破坏作用较小,无需过度剥离多裂肌,利于术后维持脊柱和运动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由于显微镜辅助下实施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所以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下实施腰椎管狭窄减压是非常安全的。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为安全,得益于操作范围较大、操作视野开阔,在内镜下实施传统减压的操作手段,充分发挥既有的优势。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应用前景比较广泛。受限于本研究单中心、早期随访结果不足等,未来仍然需要更多的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对上述结果做补充以及证实。

综上所述,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相比于单通道内镜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运动障碍,且两种治疗方法安全性无差异,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单侧双通道椎管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单侧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600MW机组空气预热器拆装方案
椎管狭窄就应该手术吗
智典DDR2 800 2GB/4GB
双通道平行采集1H/19F二维相干核磁共振波谱新方法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重度完全性唇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