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28于小慧
于小慧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三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结肠黏膜上皮,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便血、腹痛等。结肠癌病因机制复杂,考虑是遗传、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长。腹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常见手段,其在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基于术中组织暴露、手术创伤及麻醉因素等的影响,术后多伴随胃肠功能紊乱,影响胃肠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因此给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随着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快速康复护理被应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其强调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上减轻围术期胃肠道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为探究其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观察组男37,女3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59±6.3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35±0.56)年;病变位置:左半结肠21例,右半结肠14例,横结肠15例,乙状结肠20例;疾病分期:I期23例,II期20例,III期27例。对照组男38,女32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5.31±6.57)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2.32±0.43)年;病变位置:左半结肠19例,右半结肠15例,横结肠16例,乙状结肠20例;疾病分期:I期21例,II期19例,III期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CT、超声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结肠癌者;②交流无障碍,可配合研究者;③资料齐全,年龄≥18岁;④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严重受损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③听力障碍或意识障碍者;④存在全身感染症状者;⑤护理期间配合度、依从性不佳或中途退出者;⑥凝血障碍者;⑦妊娠妇女;⑧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⑨存在消化道梗阻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护理。术前1 d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生产企业: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27,规格:68.56 g/袋)口服,备皮,术前7 h禁食、5 h禁水,置入尿管。术后予以镇痛处理,肠道排气、蠕动后将胃管拔除。术后给予少渣、流质类饮食,待患者恢复后过渡到普通饮食,加强营养支持。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①入院当天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通过视频或健康手册讲解手术流程,说明科室优势及技术水平,消除思想顾虑,并告知术后并发症风险,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前1 d指导流质饮食,术前1晚进行清洁灌肠。术前6 h禁食、2 h禁水。术前10 h给予5% 250 mL葡萄糖溶液口服,术前1 h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术前无需放置胃管。②术后当天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病房环境护理,保持适宜温度与湿度。仅在当天遵医给予抗生素用药。尿管拔出后可给予30 mL饮水,通气后指导患者少量饮水,并逐渐增加饮水量。护理人员保护好切口,协助患者床上活动。为患者按摩四肢,防止静脉血栓。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予以硬膜外自控镇痛,尽可能避免阿片类药物,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③术后出现肠鸣音后可少量清流质饮食,结合患者恢复情况3 d内逐渐过渡为半流质与普通饮食。营养师制定合理膳食计划,记录进食种类及进食量。④术后2 d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通过假饲法加快胃肠功能蠕动,30 min/次,3次/d。⑤术后患者清醒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指导床上翻身、四肢屈伸等,术后1 d由家属或护理人员搀扶床旁站立或下床活动,结合患者耐受程度及对疲劳的感知程度控制锻炼时间,20~30 min/次为宜。严格限制术后补液量。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随访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判断其类型,做好相应的记录。①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进食流质食物及住院时间。②指导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状态,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对血清予以分离。采用流式细胞仪(生产企业:BD Bioscience型号:FACSCalibur)对患者CD3、CD4、CD8指标予以检测,并计算CD4/CD8水平,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③满意度问卷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自拟,包括20个问题,每项按照1~5分评分,总分值100分,按照满意程度的不同划分为≥80分、60~79分、<60分三个级别,分别表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问卷信度0.846,效度0.793。④并发症类型包括肠黏连、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瘘,并发症发生率=(肠黏连+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瘘)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进食流质食物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检测患者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术后1周两组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术后,两组均有并发症病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总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3 讨论
在世界范围内,结肠癌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居于第5位,而且病死率居于第4位,是治疗非常棘手的疾病之一。结肠癌起病隐匿,通常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早期不易察觉,多数患者出现轻微的不适、消化不良及大便隐血等明显症状后就诊。中晚期临床表现一般是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消化道病变、腹部包块等,已经发展为进展期。随着肿瘤增大会对尿道、膀胱等产生侵袭作用,诱发下肢水肿,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及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增强预后。腹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常见手段,其主要优势为视野清晰、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配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研究报道,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腹腔镜手术尽管减轻了对患者的机体损伤,但由于解剖、麻醉操作等影响,患者胃肠道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术后肠麻痹等。胃肠功能受到抑制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及肠麻痹的风险越高,会导致菌群移位,刺激炎症因子释放,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传统护理模式下,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主要集中在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旨在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忽略了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随着护理服务的改进,快速康复护理被应用于结肠癌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常规护理强调术前留置胃管,该操作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及咽喉、食道损伤风险。快速康复理念下,术前无需留置胃管,减少了侵入性刺激,降低了对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术前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及焦虑感,缓解负性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患者依从性。常规护理模式下,为实现胃肠减压多在术前为患者留置胃管,排气后将胃管拔出方可进食,患者禁食时间过长,影响肠道功能恢复。快速康复护理理念认为胃肠减压尽管在缓解腹胀、呕吐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会延长术后进食时间,对并发症预防无明显作用。术前不留置胃管可以使患者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其次,术后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肌肉丢失,对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等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增加血栓风险。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下床锻炼,能够促进尽早排气、排便。本研究在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及进食流质食物、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体现了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饮食方面患者有肠鸣音后可少量清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质、普食过渡,术后进食早,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提升。本研究在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且并发症更少,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在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更为突出,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本研究由于病例少、随访时间有限,可能有所偏倚,后续仍需大样本研究,挖掘其临床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行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提升,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