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研究
2022-09-28聂利霞
聂利霞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肿瘤内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不同类型的肿瘤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同时也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多有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之后,不仅会增加肿瘤患者的致残风险,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延长治疗时间,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临床应注意保持风险意识,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并做好早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此次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肿瘤患者实施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系统预防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收集,开展回顾性研究。纳入研究的15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8.11±2.03)岁;肿瘤类型统计:消化系统肿瘤35例,肺癌11例,妇科肿瘤9例,乳腺癌9例,淋巴癌11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1.35±0.11)年。观察组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8.31±2.01)岁;肿瘤类型统计:消化系统肿瘤35例,肺癌9例,妇科肿瘤11例,乳腺癌11例,淋巴癌9例;病程1~3年,平均病程(1.33±0.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可进行组间比较。本研究已获得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在18 岁以上;②可查询到完整的患者病历资料;③经临床综合性检查与病理诊断,确诊为肿瘤患者;④住院期间接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
排除标准:①入组时已经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②精神异常,无法与人正常沟通;③依从性不佳,不配合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观察,遵医嘱对患者用药,进行常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简单讲解等。
观察组联合实施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预防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人员培训。组织科室全体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和学习,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原因、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特征、临床危害,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等。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技能的强化训练,通过培训,提高其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水平,帮助护理人员加深对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危害的重视程度,提升其相关护理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对科室以往的相关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集体讨论和分析的方式,总结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预防护理要点。②患者风险评估。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汇总,包括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等,查阅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结合患者临床病情和治疗情况、年龄、性别等,科学分析患者的综合情况,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后得出具体的评估结果,将不同的患者划分为不同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等级。为每位患者制定风险等级登记表,放置在患者床头。针对不同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护理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以往的科室相关护理经验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等,制定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案。按照预防护理方案的内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有效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对其进行再次风险评估,结合患者情况对其风险等级进行合理调整,并对应调整相应的护理方案。③预防护理的实施。以具体的预防护理方案为依据,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在相关知识方面的需求等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在讲解中,可以结合一定的宣传册或者图片、视频等。帮助患者切实认识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性,引导患者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预防途径等。以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结合预防护理方案的内容,对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方案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局部肢体和皮肤的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在保证休息的同时,适当参与一定的锻炼。结合不同患者的肿瘤类型和临床病情、身体状况等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其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锻炼,包括病床上适当抬高肢体、膝关节屈伸运动以及床边短距离行走等。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出现。另外,在护理中,护士长还要注意及时观察、掌握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观察每位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情况,相关护理记录的填写情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并督促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改正。
1.4 观察指标
①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测评中使用的答卷为赤峰市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内容。答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掌握程度越好。②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或者下肢血管加压超声检查,了解其是否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对于经检查确诊的患者进行记录,统计最终的总人数。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③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计划完成后,患者出院之前,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中使用的工具为《患者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该表为赤峰市医院自制。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类型,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3 讨论
肿瘤患者极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其发病原因与多方面因素相关。李霞等通过分析指出,恶性肿瘤患者极易出现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问题,其发生率可以达到非肿瘤患者的6倍之多,同时,相关的危险因素也很多,例如肿瘤的组织类型和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各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患者肥胖、高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考虑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诸多危害,在临床治疗中,还需要积极的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模式下,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一些常规、机械的护理措施。各项护理措施的开展大多遵照医嘱,是一种被动、笼统的护理模式。这一模式下,无法有效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考虑到上述问题,近年来,赤峰市医院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这一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并积极的制定出系统的预防护理措施。此次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应用后发现,经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与数据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方面,统计后发现对照组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较多,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上述结果表明,各项预防护理措施的应用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对获得上述研究结果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因为在预防护理过程中,在对患者进行具体护理干预之前,护理人员即高度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这一问题,通过集体培训和学习方式,加深了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程度,全面了解其临床危害。并结合科室以往的护理经验,总结出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预防护理要点。之后,对入组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结合对患者临床情况的观察,展开对患者临床情况的科学分析。并针对其病情和年龄、临床症状等情况,科学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通过评估,可以得出不同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情况,帮助护理人员客观的掌握不同患者的情况。结合所得出的评估结果,可以制定详细的、有针对相关的预防护理方案。这一预防方案中综合了患者的实际情况、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以往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预防护理经验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与患者的临床情况十分契合。以具体的预防护理方案为依据,便可以按部就班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在护理中,护士长还可以及时观察、掌握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的耐心指导下了解、掌握更多与自身疾病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知识,提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水平。护理人员以科学的护理方案为指导,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这一过程中,患者也可以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良好照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系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预防护理措施可以获得理想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