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管理研究脉络演进及热点趋势预测

2022-09-27孟春雨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开放式发文聚类

周 洋,孟春雨,陈 鑫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0 引言

自1921年经济学家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及其管理问题始终是业界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近年来,创新理论及创新管理研究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流派和分支,例如,Rogers从传播视角关注创新扩散问题;Christensen基于观察到的大企业时常被来自边缘市场的后发企业所颠覆的现象,提出并深入研究颠覆性创新及其管理问题;Chesbrough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并引发一系列对开放式创新机理及管理模式的讨论等。面对海量的文献以及错综复杂的研究脉络,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对于了解研究现状、把握研究热点等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学者通过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对创新管理领域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陈劲和郑刚等[1]通过对创新管理领域相关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概括了当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从个体创新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的发展阶段,梳理出了技术创新研究中的三大主要流派,从突破、均衡和复杂动态特征等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屈家安和刘菲[2]对国际四大顶级创业期刊中的1 329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了创新创业国际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热点和前沿。吴晓波和付亚男[3]选取1962—2019年间创新管理领域的43 828篇文献,基于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梳理了创新管理国际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演进脉络。但现有创新管理领域文献综述类文章多从整体层面探究研究脉络的演进,尚缺乏从时间线视角对该领域中不同研究流派研究焦点演进变化的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不同研究流派演进脉络进行研究,将更有利于对具体流派之间研究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清晰认知。

鉴于此,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视角,选取1975—2020年的相关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对创新管理领域45年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从研究分布、研究基础、研究流派及演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研究热点趋势进行预测。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选取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与重要文献回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科学知识图谱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的结果,能够以更加清晰、科学的方式展现研究结构、规律以及分布情况,可以用来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4]。

首先,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创新管理领域45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国家分布、高被引期刊以及高被引作者的分析,以了解创新管理领域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随后,为了对大量的被引参考文献进行梳理,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能够有效的定位创新管理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献和作者,能够使创新管理领域的知识基础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接下来,进行共词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以及时间线图谱,梳理创新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流派以及演进脉络。共词分析可以统计一组词在同一组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并以此来描述它们之间的亲疏关系[3]。基于共词分析,可进一步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但若仅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可视化只能描述文献关键词之间的联系,难以明确相关联文献研究主题以及文献之间的关联程度,因而,研究中进一步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将文献按研究主题关联程度分类,形成不同研究流派,再通过绘制时间线图展示和分析不同研究流派的研究演进脉络。最后,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生成了突现词及突现时段。突现词反映的是某个时间段内关键词引用量的兴衰变化,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可在突现词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未来研究趋势的预测。

1.2 数据选取

所有研究数据均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WoS数据库收录了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是公认的全球范围内最权威的引文检索数据库之一,选择WoS数据库可以保证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在高级检索模式下,使用主题词“innovation management”进行检索。由于创新管理有多个研究视角,在多个领域都有关于创新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而本文着重关注的是创新管理在管理领域的研究流派与研究演进脉络,因此选取了“management”“business”以及“economics”3个类别,时间范围设置是1975—2020年,共获得了2 305条数据,检索时间是2021年12月18日。

2 创新管理研究概况

2.1 科研力量国家分布

绘制国家之间的合作网络图,如图1,其中Q=0.384 5,S=0.815 4。对创新管理领域45年来发文量前十的国家进行统计,见表1。对国家的中心度进行排序,如图2。

表1 国家发文量排名

由表1可知,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学者从1998年开始进行创新管理研究,22年来一共发文305篇。美国是最早从事创新管理研究的国家,自1982年至今共有发文260篇,排在第二位。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研究起步最晚的是法国和西班牙,均是从2002年才开始相关研究。由此可见,研究起步的早晚不会显著影响研究成果的数量,中国虽然不是起步最早的国家,对创新管理的研究具有极高关注度,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并在该领域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影响力。

中心度是反映科研合作程度和开放度的重要指标[5]。从表2可知,在创新管理领域中,中心度最高的是英国(0.28),其次是美国(0.18)、澳大利亚(0.13),这些国家在科研合作方面呈现更加开放的状态,在整个科研合作网络中发挥重要影响。且从图1中可知,这些国家之间的连线错综复杂,表明这些国家的学者在研究创新管理时与国外的合作非常密切。

表2 国家中心度排名

图1 国家间合作网络图

2.2 现有研究成果期刊分布

期刊发文量以及共被引频次是反映期刊在某一研究领域重要性的指标。在创新管理领域,某期刊拥有较高的发文量以及较高的共被引频次,说明该期刊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核心期刊。对高发文量期刊以及高共被引期刊进行统计,分别得到了前十的期刊排名,见表3、表4。

表3 期刊发文量排名

在创新管理研究领域中,一共有847本期刊曾刊登过相关研究文章,其中刊登量最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刊登数为92篇。该期刊是美国出版的管理学领域的杂志,影响因子1.696,并且该期刊的共被引频次为705次,排名第二位,可见该期刊在创新管理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除此之外,同时拥有较高发文量和较高共被引频次的期刊还有《Technovation》,发文数为69篇,共被引频次为576次。这些期刊为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通过对比表3和表4可以发现:发文量多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普遍侧重于应用研究,而被引频次更高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更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

表4 期刊共被引频次排名

2.3 现有研究成果作者分析

统计某一作者在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并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产出水平以及贡献程度;对作者的被引用频次进行统计,可以反映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表5、表6列出了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以及被引频次排名前十位的作者。

表5 作者发文量排名

由表5的高发文量作者排序可知,中国浙江大学的许庆瑞院士发文量最多,有24篇。但是通过进行高被引作者分析,发现发文量的多少与被引用频次的高低无直接关系,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并没有出现在被引频次前十的排名之中。这是因为,发文量指标更多的反映的是作者的产出情况,而被引频次的高低则是反映某个作者科研影响力的大小,二者有较大不同之处。

在创新管理领域,被引频次更高的作者说明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甚至这些作者往往就是某一细分流派的开拓者,在此之后的许多研究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由表6可知,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是Cooper,他通过研究产品创新以及绩效的前因变量,确定了9个可能的创新驱动因素,包括战略、流程、组织设计和气候等,以及4个关键的绩效驱动因素,即高质量的新产品流程、业务部门的新产品战略、资源可用性和R&D支出水平[6]。Teece在《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一文中拓展了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探究了商业模式与商业战略、创新管理和经济理论的联系[7]。HOPKINS等解决了开放创新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在实际应用中的两个缺点,发展并说明了生成性互动的概念[8]。CHESBROUGH在2003年出版的《开放式创新》一书,是开放式创新领域的奠基之作,开启了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研究[9]。

表6 作者共被引频次排名

3 创新管理研究基础

为了深入了解创新管理领域的知识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共被引分析。当两篇或者多篇文献被共同引用时,说明这些文献的关联程度以及学者认可度较高。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表7列出了共被引频次最高的5篇文献,同时得到了文献共被引图谱,如图2。

图2 文献共被引图谱

表7 文献共被引排名

根据文献共被引分析,梳理出了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包括开放式创新、个人创造力、团队创新、数字创新等。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是《Managing Innovation》,著作通过实验、经验验证、模型以及客户“视图”等方法,介绍了管理创新时面临的挑战[10]。并且第7版书中扩大了相关主题的覆盖范围:包括了数字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开放创新、用户创新、众包、服务和社会创新等新的研究热点。HUIZINGH等以案例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的局限性,回答了开放式创新的内容以及创新过程等问题,并建立了路径模型来理解开放式创新的影响链[11]。ANDERSON等基于组织心理学以及管理科学的学科背景,详细讨论了关于工作场所创造力和创新的两个特殊的“分析层次”,包括个人创造力和工作角色创新以及工作小组创造力和团队层面的创新[12]。NAMBISAN和LYYTINEN认为创新过程和结果的快速和普遍数字化已经颠覆了现有的创新管理理论,这也就意味着创新边界、创新代理以及创新过程和结果之间关系的基本假设可能已不再成立[13]。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以4种新的理论逻辑或元素的形式为新的数字创新管理理论提供了建议,在数字世界中重塑创新管理研究提供更广泛的基础。

此外,通过对共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该领域更多的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HUIZINGH以案例研究为基础回答了开放式创新的内容以及过程的相关问题[11]。YIN的《Applications of Case Study Research》一书主要有3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如何将理论关注点整合到不同方法的案例研究中;第二部分通过教育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例子讲述了案例研究的步骤;第三部分审查了案例研究作为评价工具的使用情况,包括不同定性研究战略之间的区别和评价高度复杂的干预措施[14]。这些共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在创新管理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为后续研究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上的支持,得到了较高的关注。

4 创新管理主要流派与演进脉络

关键词可以用于反映文章主题,利用关键词聚类深化主题共线关系,再将时间维度加入其中绘制时间线图,以探究不同研究流派的演进过程,帮助研究人员更好了解该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焦点转移情况,从而更好地把握研究发展方向[5]。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一共得到了36个相关聚类,其中Q=0.324 6,S=0.664 6。在所有聚类中,规模较大的聚类,如图3。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聚类结果中有部分聚类在内容上有相互关联性,为了更好的体现出聚类的特点与内容,重新对聚类进行划分,将相似的聚类进行合并,见表8。

表8 合并后聚类表

聚类1的研究主题是组织变革。随着组织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许多关于组织变革的研究。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组织自身的内部环境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这给组织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同时还伴随着各种挑战,这就要求组织高管层面对组织面临的困难与阻力有清楚的认识以及对组织的要素具有灵活的调控能力,包括及时对要素进行调整、改进以及革新,这也就是组织变革。关于组织变革的研究,从这一理论提出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20世纪70年代,星座组织结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15];20世纪80年代,HANNAN和FREEMAN在文章中试图从一个显式演化模型中导出关于结构惯性的命题,并提出高度的结构惯性是选择过程的结果而不是选择的先决条件[16]。进入到21世纪,对于组织变革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不同的领导方式上。JUDGE和PICCOLO在文章中利用87个来源的626个相互关系,全面考察了变革型、交易型和自由放任型领导,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与或有报酬和自由放任领导密切相关;变革型和或有奖励型领导通常能够预测控制其他领导维度的标准[17]。王永伟等为了探究影响组织惯例的前因变量,选择了202家企业并对这些企业的高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影响组织惯例的前因变量有多个,包括了变革型领导行为以及组织学习倾向等[18]。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变革型领导逐渐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如图4所示。

图4 组织变革发展脉络

聚类2的研究主题是产品创新。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各国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维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把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19]。最早提出突破性创新是在1934年,SCHUMPETER将其定义为:运用与从前完全不同的科学技术与经营模式,以创新的产品、生产方式以及竞争形态,对市场与产业做出翻天覆地地改造[20]。但是由于突破性创新带来的风险较大,所以在初期并没有引起各行业领袖公司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小公司的突破性创新成果问世,他们的成功使许多行业的领袖公司在竞争中失败,这才使得突破性创新进入到大众视野。1995年,以RENSSELAER教授为主导的研究小组开始了大规模的关于突破性创新的研究。2001年,BEOR和DURING对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3种类型进行了比较和对比,从这3种类型的异同中,得到了关于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启示[21]。2004年,CORMICAN和O’SULLIVAN通过对高级研发经理进行调查,试图找到有效产品创新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并成功开发了最佳实践模型和记分卡[22]。进入到信息时代后,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不但催生了知识社会,还使得创新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图5)。Living Lab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产品创新应用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并且真正的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创新。DELL’ERA和LANDONI通过对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认为Living Lab现象的独创性在于引入了一种新的方法,文章根据用户参与的开放性和采用的平台技术确定了该方法论的4种不同规范以及4种不同类型,丰富了Living Lab的概念[23]。

图5 产品创新发展脉络

聚类3的研究主题是技术创新管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学者的关注重点主要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上(图6)。EISENHARDT和MARTIN在文章中探讨了企业的动态能力,文章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组特定的、可识别的综合素质,在企业间有显著的共性,同时文章得出了结论:传统的REV错误地识别了动态标记中长期竞争优势的轨迹,过度强调了杠杆的战略逻辑,并在高速市场中达到了一个边界条件[24]。MARTN-DE[20]在文章中提出企业想要在知识型和高科技产业中持续生存并保持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的资源和动态能力,也就是知识和技术创新[25]。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被提出,陈劲和陈玉芬试图基于这一理论寻找到避免创新陷入两难境地的方法,并以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6]。同时,区块链概念的不断发展也引起了技术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了研究当中。FRANCISCO和SWANSON为了研究区块链对供应链的影响,将技术创新采纳的概念融入其中,开发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将区块链和供应链联系到一起[27]。随着多学科结合研究趋势的发展,其他领域的新知识、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不断发展出新的研究分支,扩展了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视角。

图6 技术创新管理发展脉络

聚类4的研究主题是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理论一经提出就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封闭式创新不同,开放式创新更注重外来因素,强调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引入企业外部力量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依靠企业内部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使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保持差异性,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如图7所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03年,CHESBROUGH的著作《开放式创新》中概述了工业创新的新模式[9],随后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CHIARONI等提出实施开放创新的变革涉及四个主要方面,即网络、组织结构、评估流程和知识管理系统[28]。随后,LAURSEN和SALTER的研究通过大规模工业企业样本验证了搜索战略与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为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实证证据[29]。2020年,CHESBROUGH等基于中国“一带一路”的背景环境之下,通过对中国高铁和半导体行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明确了政府作为开放创新和发展动态能力的协调者角色[30]。

图7 开放式创新发展脉络

聚类5的研究主题是持续性。进入到21世纪,如何保持发展的持续性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传统的创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将其他领域的观点和方法引入到创新管理领域进而探索新的符合持续性要求的创新管理方式成为了当前该研究流派的主要研究趋势,其中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现代技术已被很好的融入到创新管理领域(图8)。DAVID等对124篇采用文本挖掘技术的期刊文章进行系统综述,评估了迄今为止文本挖掘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查询方法在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应用[31]。BLACKBURN等通过对相关文献、专家的采访以及使用大数据的组织案例进行研究,根据大数据在4个维度(战略、人员、技术和流程集成)上为研发管理提供信息、支持、转变或破坏的潜力,发现大数据将对创新管理产生重大影响[32]。这一发现也使得大数据成为了创新管理领域新热点。

图8 持续性创新发展脉络

5 创新管理研究热点与趋势预测

通过挖掘突现词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来探索某一学科领域的新兴趋势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5]。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之上,进行突现程度计算,得到11个突现词,如图9所示。突变权重高的词反映了某一时期内突发的研究热点,并且学界认为这些词在短期内有增长势头,同时,突现词的变动体现着创新管理领域在不同时间段研究热点的变化,可以进一步用以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33]。

图9 突现词分析

由图9可知,在1994年之前并没有突现词,说明从1975年到1994年这20年间,对于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一直较为平稳,主要是处于理论完善和发展的阶段,学者们的关注度较低,没有形成突出的研究热点。最早的突现词“failure”出现于1994年,突现状态一直维持到2009年,说明在这一阶段,创新的过程并不顺利,大量失败的案例为后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突现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communication”,一共持续了18年,说明沟通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中一直保持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突现词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结束了突现,当前只有“involvement”和“big data”这两个突显词,显示着创新管理领域现阶段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也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创新管理与数字化相结合在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会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信息和沟通的数字化为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提供巨大便利条件,如何在数字经济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管理也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6 结 语

通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与重要文献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梳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创新管理领域1975—2020年的2 30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国家分布、高被引期刊以及高被引作者分析描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的分布特征;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厘清了创新管理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利用关键词聚类与时间线图梳理了研究流派以及演进脉络;利用突现词分析对未来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预测。

1)已有研究成果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心度最高的是英国。英国在创新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开放度,而中国学术影响力还有上升空间。

2)《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和《Technovation》是创新管理领域影响力较高的期刊。

3)开放式创新、个人创造力、团队创新、数字创新管理理论等被该领域学者广泛引用,构成了创新管理研究的知识基础,相关文献具有较高影响力。

4)创新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流派包括组织变革、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开放式创新、持续性等方面。目前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变革型领导、数字创新、living lab以及大数据等方面。

5)“involvement”和“big data”等突现词描述了当前创新管理的研究前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未来的研究方向将向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创新管理研究以及多主体协同创新这两个研究主题倾斜。

猜你喜欢

开放式发文聚类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