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控制与环境暗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2022-09-27马小勇王永杰魏风信袁晓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警示牌控制能力矿工

马小勇,流 程,王永杰,魏风信,袁晓芳,张 萌

(1.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核桃峪煤矿,甘肃 庆阳 745306;2.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 引言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频发的生产事故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煤矿事故由人的因素所引发的比率高达96.5%[1]。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已成为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是从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展开。导致不安全行为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等内容。刘铁松[2]提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内部原因中,心理因素有思想不集中,性格缺陷,情绪不稳定等;生理因素有生理机能缺陷、疲劳或体力、视力、年龄等,其中导致不安全行为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囊括了组织、环境和管理因素等方面。

在内部因素方面,王浩[3]等研究发现,矿工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矿工的个人行为,导致矿工产生不安全行为,进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林泽炎[4]等通过分析导致煤矿事故的影响因素发现,矿工的冒险行为与煤矿人为事故的发生有极高的关联度。在外部因素方面,WAGENAAR[5]等提出,环境是导致人发生人误行为的重要原因;此外曹庆仁[6]发现,矿工行为也会受群体环境暗示的影响,群体行为对员工的个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李磊[7]提出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会受同事行为的影响。余萍[8]指出,若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或处理,那么他的行为很容易暗示其他人,从而出现从众现象,给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LEWIN[9]早年首次提出B=f(P,E)公式,主张个人行为(B=behavior)是个体特质(P=person)及所处环境(E=environment)两项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个体特质方面,李玥[10]提出自我控制能力在不安全行为意向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外在环境暗示方面,WINTER[11]等研究发现,是否有同事发生不安全行为以及所处环境中是否有警示牌是外在环境暗示中的两项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以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拟从矿工内在因素的自我控制和外部环境因素中的环境暗示两个角度出发,探究自我控制与环境暗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1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1.1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自身行为,使其符合自己或他人的期望,同时自我控制能够使个体产生一些好的行为或者阻止个体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12]。BRIDGETT[13]等提出自我控制的核心在于抑制自己的冲动意向以及改正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TANGNEY[14]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个体,能够使自身在面对诱惑时,抑制自己的冲动;而自我控制能力低的个体,经常不能抵制诱惑、抑制冲动,所以容易做出一些不利于自身的决定。

此外,HOFMAN[15]等指出,低自我控制除与遗传及人格特质有关外,亦与所处环境及环境内其他人的行为有关。高自我控制者容易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与正向的休闲兴趣,受到外在不良诱惑吸引及需对抗诱惑的机会较少,因而不易有偏差及违法行为;相对地,低自我控制者有较多机会面对外界诱惑,意志力与诱惑常处于冲突中,当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时,即容易发生偏差及违法行为[16]。因此,减少外在环境诱惑和增强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同样重要[17]。

具有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能控制自己去抗拒欲望及诱惑,较不容易有偏差行为;反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容易追求眼前立即的快乐而不假思索地马上行动。因此,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者在发现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时,他们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进而做出同样的行为。据此做出假设

H1: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越低,不安全行为意向越高。

1.2 环境暗示

环境暗示指环境影响人类的心理及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个体会接收所处环境的自然景象、社会习俗、行政规定、以及此环境下其他人的行为等信息,根据个人的知识与过往经验,在心理产生一定的认知与情绪,知晓在此环境下被限制及可被允许的行为,进而做出适合的反应[18]。本研究主要考察环境中的警示牌与其他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

1.2.1 警示牌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

警示牌系以符号、图案或文字,绘于一定形状于标牌上,用以告知民众信息并促使民众遵守规范的一种解说设施。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警示牌扮演传递讯息、安全教育、安全宣贯的角色,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提出假设

H2:警示牌会负向影响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意向。

1.2.2 他人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

他人行为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会引发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思想与行为,以与其他人一致的现象[19]。从众容易使个体在认同压力下,不加思考地放弃自己的态度与信念;且多数人的意见与行为不管是正确或错误,个人仍可能盲目地跟从多数人的意见与行为[20]。另一方面,信息不足也是个体从众的原因之一。人类在日常生活常需面对不熟悉的情境,当无法获得足够信息时,通常会透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找到自己行为的依据[21]。特别是在信息不足、情况模糊不明、经验不够、不知应如何反应、不敢肯定对或错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跟随其他人的决定,产生从众现象[22]。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他人与环境的影响,个体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以及环境给予的信息,做出适合的行为,以适应内隐或者外显的行为规范。已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的环境容易传递出此处允许有违规行为,容易引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据此做出假设

H3:他人行为会正向影响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意向。

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问卷设计

调研问卷以煤矿工人为对象,结合上述研究假设进行设计。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岗位信息等),第二部分为低自我控制量表,第三部分为情景问卷。

2.1.1 低自我控制量表

低自我控制能力的测量是采用GRASMICK[23]等编制的《低自我控制量表》,共24个题项,包括冲动性、简单任务、寻求冒险、肢体活动、自我中心及情绪等6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4个问题。研究以Likert五点量表进行评价。

2.1.2 情景问卷

本文探究的环境暗示包括他人行为与警示牌等两项因子。他人行为以是否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为例,以实验设计的概念区分为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和无人发生不安全行为2个情景。警示牌同样以实验设计的概念区分为有警示牌和无警示牌两类。环境暗示中他人行为与警示牌组合后,一共可分为4种不同情景内容,见表1。

表1 情景组合表

调研筛选出煤矿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横穿轨道、搭乘矿车、吸烟、睡岗、不带安全帽等。

为便于情景设计和数据收集,采用横穿轨道、搭乘矿车、吸烟3种不安全行为分别设置4种不同情景,共设计出12种情景进行调研分析。

情景设计采用心理学中的投射法,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设计情景。研究参考GRAMANN[24]等的研究设计,共设计3个题项,测量矿工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问卷情景设计如图1所示。研究所涉及的12个情景见表2。

表2 情景信息表

图1 问卷情景设计内容示意图

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共发放调查问卷1 427份,全部来源于煤矿在职矿工,其样本规模达到预期要求。通过审核、筛选、排序等进行预处理,得到有效问卷1 361份,问卷有效率为95.37%。KMO值为0.946(>0.5),并通过了Bartlett球形检验(Sig=0.00<0.05),表明问卷有良好的效度。由表3可知,问卷中低自我控制量表的α系数为0.919,情景问卷中的α系数大部分都大于0.7,其中情景四的α系数最低,但也是接近0.7,所以问卷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表3 各变量及情景Cronbach’s Alpha系数

3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后可知,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6~40周岁(66.4%),且多数为已婚(89.9%),平均有1~2个子女(84.9%)。多数职工工作时间为8~10 h(70.4%),工作类型分布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多数矿工都曾有过不安全行为,如图3所示。

图2 工作类型分布图

图3 不安全行为意向发生概率

对12种情景进行分析,由图4可知,情景六的均值为6.664,是12种情景之中得分最高的情景。说明受访者在情景六之下的环境中不安全意向最高。由图5可知,情景一、五、十(他人有不安全行为/无警示牌)的均值较高于情景二、六、十二(他人无不安全行为/无警示牌),情景三、七、九(他人有不安全行为/有警示牌)的均值较高于情景四、八、十一(他人无不安全行为/有警示牌),说明无论是否有警示牌,在有他人行为的环境暗示情景下受访者的不安全行为意向较高;情景二、六、十二(他人无不安全行为/无警示牌)的均值较高于情景四、八、十一(他人无不安全行为/有警示牌),情景一、五、十(他人有不安全行为/无警示牌)的均值较高于情景三、七、九(他人有不安全行为/有警示牌),说明有警示牌会对不安全行为意向有小幅度的降低。

图4 12种不同情景下的受访者不安全行为意向

图5 4类不同情景下不安全行为意向

3.2 不同情景下受访者同构型检定

由表4可知,不同情景下受访者低自我控制显著性为0.528,说明在十二种不同情景下的受访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排除某情景问卷的受访者有较多高自我控制或低自我控制个体所造成的抽样误差。

表4 12种不同情景下受访者低自我控制同构型检定

3.3 不同情景下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差异性

对环境暗示中他人行为、警示牌两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由表5可知,环境暗示中的他人行为与警示牌在双因素方差分析中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环境暗示中他人行为和警示牌两个因素都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此外,分析发现,他人行为与警告牌交互作用对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并不具有显著影响力(p=0.180>0.05)。

表5 不同情景下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双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他人行为、警示牌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对他人行为、警示牌和低自我控制3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自我控制、环境暗示、不安全行为意向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

由表6可知,低自我控制与他人行为的交互作用在0.05水平下显著,即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和是否有他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对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低自我控制与警示牌的交互作用在0.05水平下显著,即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和是否有警示牌对矿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另发现他人行为和警示牌与低自我控制三者的交互作用对不安全行为意向无显著影响,他人行为与警示牌交互作用对不安全行为意向无显著影响,此结果显示即使在设有警告牌的情景下,若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对其他矿工违规的意向影响不显著,此意味着管理的必要性。在访谈中,部分矿工认为,若处于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的环境中,设立的警告牌同时也在暗示矿工经常有人违规发生不安全行为,因此矿工会心存侥幸认为此情景并不一定真的危险,可予以忽略。

3.4 自我控制、环境暗示与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关系

对不同情景下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不安全行为意向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低自我控制、环境暗示与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低自我控制、他人行为对不安全行为意向呈现显著正相关,警示牌对不安全行为意向呈现显著负相关。

表7 自我控制、环境暗示与不安全行为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上述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做关于不安全行为意向与低自我控制、他人行为、警示牌的回归分析,用以验证假设。将不安全行为意向设为因变量,低自我控制及环境暗示设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

表8 低自我控制、环境暗示与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回归系数结果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低自我控制正向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即自我控制负向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即自我控制能力越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越高,自我控制越高,不安全行为意向越低。即假设H1成立。

此外,环境暗示中他人行为和警示牌对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显著性小于0.05,说明他人行为与警示牌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他人行为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即有他人行为则不安全行为意向越高;警示牌会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即有警示牌会降低不安全行为意向。因此,假设H2、H3成立。

4 结论

1)自我控制能力越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越高,自我控制越高,不安全行为意向越低。因此,煤矿应组织尽可能多的有关煤矿安全教育讲座,提高矿工对违规的危险认知。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矿工之间的约束与影响,使具有高自我控制的人员带动和影响低自我控制人员遵守规章,由此来降低不安全行为事件的发生。

2)在他人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暗示下,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愿较高。且在研究中显示,他人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效果高于警示牌的影响效果,可见他人有不安全行为时,矿工潜意识形成了这种行为并无影响的心理认知,体现了执法的必要性。因此,管理人员应重视他人不安全行为对于矿工违规行为造成的影响,可安排巡视员及时巡视矿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行为,及时消除负面环境暗示的信息,以避免类似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在警示牌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设立警示牌能显著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一般而言,当有警示牌时,矿工对于违规行为会有所顾忌,知晓违规作业的危害性。管理人员应注意在煤矿易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场所设立警示牌,以有效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警示牌控制能力矿工
金牌挖矿工
剑龙是武士吗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发光无线三角警示牌
新型汽车故障警示牌的设计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矿工老李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