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劲吹文明新风 共绘幸福画卷
——江苏省积极推进婚俗改革见闻

2022-09-27张娟

中国民政 2022年16期
关键词:婚姻登记婚俗婚姻家庭

☉ 本刊记者 张娟

碧空澄澈、绿草茵茵、荷花飘香,漫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沿途皆是美景。8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暨阳湖生态园的张家港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成双成对的新人们牵着手、捧着花正在排队办理结婚登记,幸福溢于言表。这里风景如画,设施齐全,集婚姻登记、颁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文化体验等功能一体,并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声、光、电一体化婚俗文化体验,实现了婚姻登记环境从“办公程序化”到“江南美学化”的蝶变。“没想到能在风景区里领证,感觉太浪漫了,领完证还能出去拍点美照。”聊起该婚姻登记处的服务,新人蒋海亮印象深刻。

近年来,江苏省从“婚姻家庭小切口”做好“幸福万家大民生”,用“家庭和谐度”绘就“美好幸福图”,不断推进婚俗改革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自民政部启动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无锡市滨湖区先后入选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江苏省民政厅也确定了24家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婚事简办新办的文明风尚在江苏大地上蔚然成风。“七夕”前后,记者实地探访了江苏南京、无锡、盐城、张家港等地,近距离感受婚俗改革带来的变化。

婚事新办——结婚大事简约“不简单”

8月4日,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在融创海世界举行集体证婚仪式。

人间七夕是佳期,喜见鸳鸯结荔枝。8月4日下午,在无锡市滨湖区融创海世界,8对新人体验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集体证婚仪式。新人们在海洋动物的环绕下、在周围游客的祝福中喜结连理。“这样的结婚仪式太有意义了,真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新娘戴璐激动地说,今天恰逢她生日,在这一天领取结婚证,参加证婚仪式,特别有纪念意义。

“爱情贵在真心付出,婚姻贵在相濡以沫,我们希望通过全新的婚姻登记服务形式,引导广大新人不慕奢华、感恩父母,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滨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服务,采取更多有力举措,鼓励新人婚事新办简办,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用新式婚嫁礼仪一改大操大办的传统,让文明简约的新式婚礼成为新潮流,正在江苏多地流行开来。

走进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甜蜜的味道扑面而来。手写婚书、刻“喜”字印章、穿上汉服集体颁证……新人们在诗情画意的温馨氛围中共同许下爱的誓言,完成终身大事。

这几年,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仅设置有中式、西式颁证厅,还免费提供礼服和化妆室。无论是墙壁上的诗词歌赋,还是创意装饰和摆件,处处藏着惊喜和浪漫,成为口口相传的“网红打卡地”。

中式颁证厅嵌入江南古典建筑元素,浓郁的中国红洋溢着传统的中式婚庆氛围;西式颁证厅清新明亮,花团锦簇,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实现蓝天、大海等沉浸式投影效果,满足新人个性化颁证需求。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栾雅晴介绍,“我们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同时,建立特邀颁证制度,邀请具有影响力的颁证嘉宾开展特色颁证服务,让新人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婚姻登记处是婚俗改革的前沿阵地。江苏省以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引领,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管理、优化服务体验。目前,全省共有74个婚姻登记机关的场地建设条件符合3A级以上等级评定标准,占机构总数的72.5%。

荷兰花海景区入口处,盐城市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格外醒目。为了给新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大丰区持续完善软硬件设施、规范办理流程,打造高效便捷的幸福“窗口”,丰富和拓展婚姻登记服务内涵。

“真方便,本来以为结婚登记要办各种手续,至少排队等半个小时,没想到不到5分钟,在自助终端上全搞定了。”看着刚领取的结婚证,新婚的刘先生和妻子开心地说。

婚姻登记自助终端具备人脸对比识别、证件真伪鉴定、智能采集数据、材料整拼彩印、智能语音提示等功能,将初审、受理、审查、登记等程序纳入自助终端,提高了登记效率和服务水平。“操作步骤很简单,插入身份证、人脸识别、扫描户口簿……按照自助终端的提示一步步操作,随后从人工登记窗口直接领取结婚证。同时,自助终端还融合了身份识别、婚史审查等功能,能有效避免冒领登记。”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陈思介绍,除了办理结婚登记外,自助终端还提供补领结婚证、离婚证,自助拍照等服务。

全面推广使用“江苏省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共享人口基础库数据、法院判决(调解)离婚、残疾人证等信息;全省婚姻登记窗口统一配备具有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功能的高拍仪,实现人证合一验证、实时电子归档等功能,推动实现婚姻登记、婚姻家庭辅导等婚姻家庭“一键式”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婚姻”服务,全省婚姻登记预约系统提供网站、APP等多渠道预约服务,并具备分时段预约功能……江苏省不断寻求创新,将新技术融入婚姻登记中,推进服务手段智能化。

破旧立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内涵融合发展

“很温馨、很浪漫!一张张婚书不仅折射出婚俗文化的变迁,还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时期婚姻的美好。”正拿手机准备拍照的李女士说道。

日前,百年婚书婚照收藏常州金坛展在金坛博物馆开幕,很多市民特意前来观展。展厅内共展出200余份婚书与婚照,年代跨越清代、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见证了媒妁之言与自由婚恋观念的交汇,也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婚姻、美满家庭的生动实践和历史画面。

常州市金坛区民政局局长潘明志表示,通过内涵丰富的婚书文化展,让大家了解中国婚书婚照的历史演变过程,有助于推动婚嫁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简办,促进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婚俗文化,是推动婚俗改革的重点问题。

南京市江宁区婚俗文化馆以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为新人带来更具仪式感的婚嫁习俗科普,让新人领略婚姻之责、婚姻之美。馆内围绕婚俗改革,倾力打造婚俗文化墙、婚俗文化廊、婚姻家庭文化展示厅,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婚俗历史溯源、华夏婚服变迁、现代婚俗探讨等诸多文化内容。同时,以婚俗文化馆为基地,江宁区积极开展文明婚俗宣导、文化雅集、婚礼艺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传统节日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传播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在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内,坐落着东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新人登记领证后,常常在景区内游览,拜老槐树、挂同心锁,让美好的爱情更具仪式感。

东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常乐说:“古镇西溪是全国知名的‘天仙缘’爱情小镇,我们将生态特色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紧密融合,创树西溪景区婚俗文化品牌,建设并完善婚礼中心、户外颁证‘囍广场’、水上婚礼游船等。同时,在七夕等特殊节日开展‘槐树做媒’‘汉代文化特色婚礼’等别具一格的婚俗文化活动。”

在婚俗改革中,江苏省推动传统婚俗礼仪和现代礼仪创新融合发展,丰富表现形式,注入新的时代元素,逐步创造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婚俗新礼仪。

“婚俗改革要坚持破立结合,‘破’就是要抑制拜金主义、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天价彩礼,革除陈规陋习、恶俗婚闹,减轻群众负担。‘立’就是引导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倡导简约、文明、体现时代特点的婚礼仪式,培育对婚姻的神圣感、家庭的责任感。同时又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中体现婚姻家庭伦理美德的仪式和内涵。”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说。

婚姻辅导——为爱“保鲜”让家稳固

不久前,在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沙盘游戏吸引了不少新人前来体验。心理咨询师引导夫妻双方一边做游戏、一边探索夫妻相处之道。

“沙盘上的每一次摆放和取舍都能体现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夫妻双方通过沙盘游戏,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建邺区民政局婚姻家庭辅导老师、积极心理学博士韩宛城介绍,在婚姻家庭辅导方面,一开始使用的是言语疗法,但是言语疗法有它的局限性,比方说言不达意、比较耗时。而沙盘游戏对婚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经营,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引入社会专业力量是提高婚姻辅导质量的重要途径。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共聘请了像韩宛城一样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和律师等30余名。定期开设“婚姻中的依恋关系”“如何建立高效的亲子关系”“如何用爱构建和谐的幸福家庭”等系列主题婚姻课堂,为步入婚姻的新人、婚姻遇挫的夫妻、育儿焦虑的家庭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三拜礼仪、梳头仪式、行结发礼、互喂蜜枣、互赠手环……玫瑰花瓣雨中,一场温馨浪漫的金婚银婚纪念活动在南京市溧水区举行,5对金婚、银婚夫妻身着红色秀禾服,重温传统婚礼仪式。仪式结束后,金婚、银婚夫妻现场分享了婚姻故事,传授幸福秘诀。

溧水区民政局副局长张红梅说:“金婚银婚纪念活动已成为溧水婚俗改革的品牌,我们以七夕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邀请金婚、银婚夫妻在言传身教中为新人传递幸福正能量。爷爷奶奶级别的模范夫妻用长久的相守,在年轻人心中树起模范婚姻的榜样,引导更多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让婚姻回归‘爱与责任’的本质。”

根据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江苏省婚姻家庭幸福护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省将深入开展家教家风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与树立模范婚姻楷模,传承良好家教家风。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市滨湖区持续探索更有效的婚姻辅导,从婚姻登记“前、中、后”三个阶段入手,为市民提供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和离婚疏导等服务。“婚前”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在“滨湖民政”微信公众号开设“滨湖幸福课堂”婚姻课程,引导新人探索沟通技巧。“婚中”通过“幸福+1℃”婚姻课堂、村(居)民议事会、妇女议事会等载体,倡导婚事新办。“婚后”特聘2名婚姻家庭咨询师常年驻场,为每对离婚申请夫妇提供情绪疏解、心理调适服务,帮助缓解家庭矛盾;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律工作志愿者,定期到婚姻登记处提供婚姻家庭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

如今,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在全省常态化开展。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何正标介绍,“各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扎实开展普及婚姻家庭知识、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提供心理和法律援助等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婚姻家庭辅导覆盖率达100%,自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后,已有2.56万多对申请离婚的夫妻放弃离婚登记,离婚调解成功率达30%以上。”

春风化雨——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里

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在婚俗改革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洪女士与李先生结婚时降低彩礼的故事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当时家境悬殊的两人准备结婚,洪父提出18万元的彩礼,认为“如果没有彩礼,女儿到婆家不受尊重”。而家境不算宽裕的李家因拿不出这么多彩礼,愁眉不展。村婚俗倡导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沟通。最终洪父不仅将彩礼降至6.8万元,还将彩礼和嫁妆一并给了女儿女婿,作为他们的创业基金。婚后,小两口经营着五金店,日子过得甜蜜幸福。

随着婚俗改革的推进,当地为办婚礼“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撑门面筑债台”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目前,东台市已形成以讲文明不低俗、讲传统不崇洋、讲内涵不攀比、讲孝亲不忘恩、讲自立不啃老,婚车婚房从简、婚宴从简、礼仪从简、礼金从简为主题的“五讲四简”婚俗改革新风尚。全市17个镇区建立家庭式文化宣传教育站,351个村居设立婚俗倡导会,重点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宣传工作。

为爱“减负”,为幸福“加码”。就在今年5月,江苏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措施清单》。这份集成式支持婚俗改革的“政策包”,切实发挥多部门协同作用,有效遏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共同推动形成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

此外,多地拿出实招、硬招,将婚事新办写进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聚焦解决高额彩礼、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问题,出台相关指南,对彩礼数量、婚宴水平等列出标准、规模和处罚措施,让群众办事有章可循。

2019年6月,南京市溧水区柘塘街道荷花社区经居民代表大会讨论,成立由社区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乡贤组成的红白理事会。“为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婚俗改革,我们制定了居民公约和荷花社区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居民积极参与签订承诺书,倡导大家自觉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新风正气的推动者。”荷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康龙介绍,目前,社区居民结婚彩礼一般不高于10万元,陪嫁不高于5万元,宴客在15桌以内,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婚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江苏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民政厅将加强对婚俗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跟踪指导,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婚姻管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全力推进婚俗改革落地见效。”我们相信,在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扎实有效的婚俗改革带给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婚姻登记婚俗婚姻家庭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论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全国首创!浙江义乌涉家庭暴力人员婚姻登记可查询
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分析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赴台慰问地震受灾两岸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