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地名工作焕发新气象
2022-09-27范佳富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全国共标准化处理不规范地名约9.5万个;互联网地图新增乡村地名达367.5万条,使全国200多万个乡村、超2亿人受益;《中国地名大会》两季节目共涉及各类地名2184个,累计覆盖全国电视观众超过8亿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规范地名管理,全面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力度,扎实推进地名工作在时代变革中焕发新气象。
管理“严”起来 推动地名更规范
不规范地名割断了地名文脉,损害了文化传承,也不利于人民群众的出行交往。针对这些问题,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期间,各地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求对不规范地名进行了整治。
2018年12月,民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持续推进专项整治。
2022年5月,新修订出台的《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的使用应当标准、规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在民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积极作为。广东省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江苏省对标注不规范地名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陕西省清理房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互联网地图、在线导航电子地图等载体上的不规范地名。
截至目前,全国共标准化处理不规范地名约9.5万个,有效清理了一批不规范地名,逐步健全了地名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我国地名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地名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在国家标准方面,现行标准有23项,涉及地名分类、地名信息服务、外语地名译写等内容。在行业标准方面,现有标准16项,涉及地名文化遗产、地名标志等内容,为科学规范推进地名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支撑。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地名工作力量薄弱、地名使用不规范等实际情况,民政部门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帮扶等方式,积极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地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加大对贫困地区开展地名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
为规范地名标志设置,加强地名标志管理,2017年12月,民政部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地名标志必须使用标准地名。汉字书写要以国家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禁止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和不规范简化字。”
如今,我国地名已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这些成就,不仅为国家行政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还有效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信息“用”起来 实现服务更惠民
“打开地图,找到果园所在地,点击‘新增’,按要求添加商户信息,上传果园照片……”2021年7月,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组建调研组,到陕西省眉县横渠镇横渠村,“手把手”指导村委会工作人员在高德地图上准确“点亮”地名。当地群众高兴地说:“猕猴桃已成熟,我们终于可以在网上推广产品啦!”
在距离眉县2000多公里的云南省西盟县,返乡创业大学生娜能和娜布拉两姐妹,也成功让自己的农家乐—革弄坞农庄在地图上“安了家”,客流量较之前多了不少。
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充分运用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技术方式,推动互联网与区划地名深度融合,建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1300余万条地名信息以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界桩数据,实现了地名、界线、区划信息“一张图”融合,手机、电脑“跨终端”查询,成为类型齐全、要素完备的标准区划地名权威信息平台。
民政部调研组指导陕西省眉县横渠镇横渠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上图”。
立足于发挥国家地名信息库优势,民政部门组织一线地名工作者、技术工程师等力量,深入大棚、果园、餐馆,指导乡村百姓自主上传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实现“落图一个、带动一片”,打通乡村地区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的数字“壁垒”,有力推动城乡人流物流数字化。仅2021年,互联网地图新增乡村地名就达367.5万条,新增地名累积点击查询量超10亿人次,使全国200多万个乡村、超2亿人受益。
在有效解决乡村地名“有没有”的基础上,区划地名司着力解决落图地名感知度、活跃度不高的问题,深化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点亮美好家园”试点活动,使之真正“用”起来,打通乡村地名服务的“最后一米”。与此同时,按照《“互联网+区划地名”行动方案》的要求,扎实推动区划地名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区划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持续更新完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上线发布2021年版数据。
各地也积极行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地名服务。浙江省衢州市上线“掌上办事”平台,推动“数字化+地名管理”,实现地名审批网上办、及时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湖北省宜都市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广泛采用二维码、语音等多种新媒体形式,打造“宜都市互联网+地名普查纠错平台”,将地名信息传递到群众手中。
在疫情防控中,使用标准地名描述疫情发生地、定位个人活动轨迹,对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强化精准追踪排查、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保障抗疫物资转运等具有重要作用。民政部及时下发指导意见,地方各级地名机构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对接、服务社会各界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地名信息的需求,充分利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及数据交换等多种途径,及时提供准确规范的行政区划、村(居)民委员会所在地、居民点、街路巷、门(楼)牌号等信息及标准地名图,为支撑精准防控、助力复产复工提供了重要数据保障。
文化“活”起来 保护地名更有力
“南阳诸葛亮”“陇西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名,串联起不同的风土人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方燕子衔一方泥,不同的地名,凝聚着人们相同的情感依托。2019年,由中宣部指导,民政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播出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
福建别称“闽”中的“虫”代表什么?西安有哪些曾用名?大槐树为什么是寻根的代名词?围绕“地名文化”,《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从不同角度呈现天南海北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特色美食以及非遗、民俗、名人等,展示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湖北恩施以“一曲龙船调,歌唱出民族文化的斑斓;一支肉连响,舞出了民族风情的浓郁”带来感动。重庆奉节以“一座大山,孕育出唐诗宋词的璀璨;一方沃土,滋养出奉节脐橙的美味”带来甜蜜。江西庐山以“一挂瀑布、一座书院、一杯云雾茶”带来雅致……2021年播出的《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新增了“地方展演”环节,挖掘不同城市最具特色的“名、景、人、物”,让观众全面了解地名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中国地名大会》两季节目共涉及各类地名2184个,累计覆盖全国电视观众超过8亿人次,微博阅读量超9.2亿次,提升了社会公众使用标准地名、保护地名文化的意识,激发了民众对地名知识的兴趣。
为让地名焕发生机、留住“乡愁”。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名录包括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街巷道路、园林古迹、纪念地等810个需要保护的历史地名。2020年公布了《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又有276个历史地名进入保护名录。凡列入扬州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历史地名,将予以长期保留。
“使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扬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扬州市仪征市在枣林湾地区地名命名规划中以原有历史地名命名新地名,让历史地名又“活”起来;宝应县为历史地名树碑立传,解读地名文化,恢复使用“白田路”“东阳路”等多个历史地名。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6位选手均正确答出“莒县”“黄陂”等生僻地名的读音。
“保护老地名的工作,从未停止过。”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负责人说。去年,武汉市民政部门收集整理了古镇、古桥、村落、景区、道路等地名181条,经征求意见和公示,172个地名被纳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和谐大道等。这既体现了新中国从成立前的探索到成立后的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和国家富强后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又从地域上、时间上反映了城市建设的扩展轨迹。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你们守护的国家一切都好”“愿我也能拥有披荆斩棘的勇气,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华”……去年国庆节期间,在安徽省合肥市,不少群众专程赶到延乔路,在路牌旁献上鲜花和卡片,告慰陈延年、陈乔年两位先烈的英魂。其中,火出圈的一句“延乔路短,集贤路长,都通往繁华大道”,更是让不少人泪目。在合肥市,还有不少这样的红色路名,如“邓稼先路”“王步文路”等。每个“红色地名”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革命故事。为讲好地名故事,合肥市民政局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地名的来历、含义、沿革及相关的红色故事,让地名文化立起来、乡愁记忆留下来。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很好地服务了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展望未来,地名工作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奋进,创造新业绩展示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