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2022-09-27乌日汉毕力格乌日罕阿如娜白梅荣
乌日汉,毕力格,乌日罕,阿如娜,丽 丽,白梅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川楝子蒙药名为巴茹日,性凉,具有清巴达干希拉、燥热性希拉乌素、杀虫止痛等功效。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附注为“藏楝”。《观者之喜》:称其“对巴达干希拉合并症、热性希拉乌素、皮肤瘙痒、新陈浊热等症有良效”[1]。川楝子有小毒,故使临床应用受限。研究表明,川楝子炒制和乙醇提取物可产生肝肾毒性,短期内大剂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容易蓄积中毒,肝毒性机制与自由基、炎症因子和脂肪酸的代谢轮廓有关[2-6]。目前鲜有川楝子生药对肝肾亚急性毒性的研究报道。
亚急性毒性为染毒期不长,或接触毒物时间数十天对机体的重要器官功能或结构引起的损害,估量发生毒性影响的剂量[7]。肝脏、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易感靶器官。由药物所致的肝肾损伤和急慢性肝肾功能衰竭日益加剧[8]。本研究以生川楝子为示例药物,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亚急性毒性评价川楝子的的毒性、剂量及对肝、肾组织的损伤程度,阐明川楝子的肝、肾毒性作用,为其毒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工作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动物 SD雄性大鼠,体重为(200±20)g,由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SCXK(辽)2015-0001)。饲养条件:自由进食饮水,光照12 h,室温24 h维持23±1 ℃。
1.1.2 药品与试剂 川楝子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药制剂室提供;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尿素氮(UREA)、肌酐(CREP)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1.1.3 仪器 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 c 311,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移液器(Eppendorf N13462C,德国Eppendorf公司);小型离心机(Eppendorf5430R,德国Eppendorf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川楝子溶液的制备 取川楝子药材,进行粗粉后,过80目筛,备用。
1.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样本收集 取SD大鼠3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川楝子高(2.5714 g/kg)、中(1.2857 g/kg)、低剂量组(0.6429 g/kg),每组8只。给药前禁食12 h,自由饮水。除正常组外给药组灌胃相应的川楝子溶液,每日灌胃1次,连续至21 d。末次给药24 h后,禁食不禁水的条件下,异氟烷麻醉各组动物,从腹主动脉取血,3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测肝、肾功能指标。采集肝、肾组织固定于10%甲醛,对其进行常规脱水、浸蜡、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 um、进水、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肾病理变化。
1.2.3 数据处理 数据应用SPSS 22.0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行为学表现 川楝子高剂量组大鼠自发行为减少、行动缓慢、毛发耸立、尿量多且发黄、个别死亡等;中剂量组体重无明显变化、行动缓慢、毛发耸立、饮食排便较正常、无死亡现象;低剂量组未出现明显反应。
2.2 肝、肾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高剂量组ALT、AST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AST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高、中、低剂量组CHO、TP显著下降(P<0.05);川楝子中剂量组TG显著升高(P<0.05),CREA下降(P<0.05)。提示,川楝子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血清TG升高,CHO、TP降低,可能是营养和吸收能力减弱,也提示肝功能受损,肾功能紊乱。结果见表1,图1。
表1 川楝子对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图1 肝、肾功能生化指标
2.3 肝肾组织脏器指数结果 采集大鼠相应脏器,进行精密称定,按脏器指数(mg/g)计算公式:脏器重量(mg)/体重(g),进行计算,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高、中、低剂量组肝脏指数明显增加(P<0.01),对肾脏指数无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川楝子对SD大鼠肝肾组织脏器指数的影响
2.4 病理检测结果 肝组织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肝小叶结构清晰,中央为中央静脉,肝细胞索和肝血窦大致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圆润、饱满,肝板排列整齐。川楝子高剂量组肝细胞明显水胀,可见大小不一的水泡;中剂量组个别肝细胞水胀,胞质疏松淡染;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
图2 肝脏HE图(HE×200)
肾组织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较清晰,肾小管排列紧密,上皮细胞形态正常。川楝子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明显水肿;中剂量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异常。见图3。
图3 肾脏HE图(HE×200)
3 结论
川楝子2.5714 g/kg剂量时具有明显肝毒性;在1.2857 g/kg剂量时未见明显的肝脏毒性,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在0.6429 g/kg剂量对肝肾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川楝子是蒙医临床疗效显著的清巴达干协日,燥热性协日乌素,新浊热等症的常用蒙药之一。药物的毒性成分即是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川楝子含小毒因而极大的限制其药用价值。
川楝子生药对肝肾亚急性毒性的研究报道较少,对肝、肾组织的损伤程度及肝、肾中毒剂量及毒性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9]。
血清AST、ALT是评价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关键指标[10]。本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高、中剂量组ALT和AST升高,低剂量组AST和AST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楝子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ALT、AST活性,说明川楝子的毒性已造成大鼠肝脏损伤和功能障碍。血清UREA、CREP是肾功能受损敏感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高剂量组UREA呈升高,中剂量组CREP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川楝子可引起肝功能病理损害,肾功能未出现明显的改变。提示,在不同等条件下对川楝子毒性肝脏敏感性要高于肾脏。
综上,川楝子亚急性暴露可引起大鼠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肾功能指标未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改变,表明在2.5714 g/kg,1.2857 g/kg剂量时川楝子可能会触发大鼠潜在的肾毒性反应,可能与其给药剂量紧密相关。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