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2022-09-26李科科于文兵李硕奇焦乾鑫鞠明晓高丽丽王彩霞

中国全科医学 2022年33期
关键词:聚类社交文献

李科科,于文兵,李硕奇,焦乾鑫,鞠明晓,高丽丽,王彩霞*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却呈现焦虑化、平庸化趋势[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林森浩事件、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事件均曾震惊全国,给高校的教育工作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社交焦虑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有87.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患中、重度社交焦虑大学生比例高达22.4%[2]。社交焦虑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个体幸福感甚至增加大学生自杀意念[3]。因此,探索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发生机制和干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CiteSpace是美籍华人陈超美基于JAVA语言研发的一款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快速对某一学科或主题的大量研究文献进行科学的计量学分析,可视化地展示某一学科或主题研究的热点领域、前沿和未来研究趋势等关键问题,其在科学计量学软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本文利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未来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核心集为数据来源,时间跨度设置为2000-01-01至2021-08-27。英文检索方式为:TS=(“social anxiety”) AND TS=(“college student*”OR“university student*”),中文检索式为:主题=(大学生OR本科生OR研究生)AND 主题=(社交焦虑OR交往障碍OR交往焦虑OR社交恐惧)。检索日期为2021-08-27。为保证文献研究的质量与可信度,文献来源类别选择“ARTICLE”与“REVIEW”进行精炼,然后进行人工筛选,剔除无作者文章后,最终获取有效英文文献643篇、中文文献166篇。

1.2 研究方法

1.2.1 可视化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以获取的有关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对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究近二十年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高产作者、国家和机构等,探索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的研究趋势。

1.2.2 参数设置 导入数据,时间跨度为2000—2021年,时间切片设置为2,将每个切片时间选择Top50/100 per slice,英文文献分别以年度文献量、作者(author)、国家(country)、机构(institution)以及参考文献为节点类型,中文文献以关键词为节点类型,依次单击Go运行软件生成可视化图谱。

1.3 数据分析及判断标准 在可视化知识图谱中,节点大小表示节点出现的频率,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表明其联系紧密程度,节点中心性大于0.1即被标注紫色,表示该节点重要性较高。在知识图谱中模块值Q值>0.3时认为聚类结构是显著的。当平均轮廓值S值>0.5时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S值>0.7表示聚类结果非常显著。对文献共被引进行聚类分析,可探究该领域的热点与前沿;在被引文献突现图谱中红色线段部分是相应年份出现的暴发性引用时间,可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预测。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可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2 结果

2.1 年度文献量分析 发文量的变化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发展程度[5],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该领域的动态发展趋势、受关注程度以及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领域的英文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自2009年起,英文文献发文量年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见图1。

图1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相关研究英文文献年发文量Figure 1 Published year and quantity distribution map of English articles 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000 to 2021

2.2 高产作者分析 英文文献高产作者可视化知识图谱见图2(彩图请扫描正文首页二维码),共有1 636个节点和1 429条连线,整体网络密度为0.001 1,作者节点的大小与发文量成正比,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线段粗细与合作程度呈正相关关系[4]。BUCKNER 发文量最多(30篇),其后依次是ZVOLENSKY (16篇)、MADSON(13篇)、LOUREIRO(13篇)、CRIPPA (13篇)、OSORIO (11篇)、NEIGHBORS (10篇)、ECKER (10篇)。英文文献发文量10篇以上的高产作者共发文116篇,占英文文献总发文量的18%。

图2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英文文献高产作者可视化知识图谱Figure 2 Visual knowledge mapping of high-yield authors of English articles 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000 to 2021

2.3 国家/地区分析 利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英文文献的国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图谱(图3)(彩图请扫描正文首页二维码),共有50个节点和87条连线,整体网络密度为0.007 1,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国家,节点的大小代表相应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文献的产出量,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外周为紫色的节点表示中心性较高。美国节点的紫圈最大,中心性为0.77,是中心性最高的国家,在大学生社交焦虑领域的研究中位于领军地位,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澳大利亚与西班牙这两个国家的节点外周也呈现明显紫圈,中心性分别为0.16、0.14,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第三。美国是大学生社交焦虑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发文数量325篇,我国在该领域发文量61篇,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节点中心性较低,为0.04。

图3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英文文献高产国家可视化知识图谱Figure 3 Visual knowledge mapping of high-yield countries of English articles 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000 to 2021

2.4 研究机构分析 为确保研究机构数据计量的准确性,对于同一机构下不同部门的节点进行合并。大学生社交焦虑英文文献的研究机构可视化图谱如图4(彩图请扫描正文首页二维码),共有756个节点和663条连线,整体网络密度为0.002 3。节点大小代表机构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不同机构间有相关合作,连线的粗细表示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6]。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休斯敦大学与圣保罗大学其发文量分别为31、21、13篇,位居世界前三。大学生社交焦虑领域内机构中心性普遍偏低,耶鲁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是该领域内中心性较高的三大机构,中心性分别为0.07、0.06、0.06,发文量排名前10位机构及发文量情况见表1。

图4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英文文献高产机构可视化知识图谱Figure 4 Visual knowledge mapping of high-yield institutions of English articles 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000 to 2021

表1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英文文献发文前十的机构Table 1 Top 10 institutions of social anxiety English articles 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000 to 2021

2.5 文献共被引与关键词分析 “文献共被引”即2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一篇或者多篇论文所引用,那么这2篇文献构成共被引关系,文献共被引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某一主题研究的热点领域、前沿以及未来趋势[7],是当前可视化分析的主流范式。因中文数据不包含参考文献,本研究采用关键词聚类探索研究的热点方向,见图5(彩图请扫描正文首页二维码)。

2.5.1 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 英文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文献共被引聚类,共形成12个聚类,图中数据显示,5A中Q值=0.755 5,S值=0.936 1,该聚类结构显著,有高信度。S值>0.7的聚类共计12个(图5A),聚类标签分别为:social anxiety mechanism(社交焦虑机制),internet addiction(网络成瘾),negative evaluation(负面评价),problematic internet use(问题性网络使用),role of drink(饮酒的作用),brazilian university student(巴西大学生),negative schizotypy(消极的精神分裂),uncertainty scale(不确性量表),university student(大学生),alcohol consequence(饮酒后果),cultural difference(文化差异),cannabis use vulnerability(使用大麻的危害)。对文献聚类图谱结果进一步分析,国外近20年大学生社交焦虑领域主要研究热点领域包括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手机网络成瘾、负面评价恐惧、种族差异的关系几个方面。

2.5.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中文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形成11个聚类,图中数据显示5B中Q值=0.601 6,S值=0.868 7,该聚类结构显著。S值>0.7的聚类共计10个(图5B),聚类标签分别为:核心自我评价、大学生、网络成瘾、团体辅导、新型冠状病毒、智能手机成瘾、青少年、交往焦虑、负面评价恐惧、大学新生。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进一步分析,国内近20年大学生社交焦虑领域主要研究热点方向包括: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智能手机成瘾、负面评价恐惧、新型冠状病毒,以及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

图5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中英文文献聚类Figure 5 Clusters of social anxiety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21

2.5.3 文献突现分析 将CiteSpace 6.1.R2的显示选项设定为“Burstness”后点击“View”,得到近年来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引用的关键文献(图6)。近五年内有8篇文章出现暴发性引用,除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HAYES 为工具类文献,BAKER,BLANCO,HEIMBERG,BUCKNER,SCHRY,KEOUGH 6篇文献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的机制研究2个方面。

图6 2000—2021年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文献共被引突现图谱Figure 6 The network visualization with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in studies regarding social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000 to 2021

3 讨论

3.1 发文量及作者、国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根据大学生社交焦虑相关文献发文量趋势预测,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一个热点研究主题,其相应的发文数量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下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形势严峻,已经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也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根据作者合作网络图可以看出,部分高产作者节点之间存在连线,说明高产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研究关系;但整体网络密度较低,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待提高,共同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根据国家合作网络图来看,美国是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领先的国家,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次是澳大利亚和西班牙。我国发文量虽然较多,但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我国学者应加大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来看,各机构之间连线较少,说明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不够紧密,此现象不利于学术研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高产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该领域内知识的流通和共享,推进整个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在该领域内发文量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机构。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该领域内有较高权威性的机构。

3.2 研究热点前沿分析 研究的热点领域是一定时间段内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这些研究领域对应着该时间段内联系紧密的相关文献[8]。对高被引文献的聚类分析是对当前该主题相关研究的高度提炼,体现出社交焦虑研究的热点问题[5]。每个聚类表示该研究主题的一个热点领域,而研究前沿是由每个聚类中的施引文献集合组成,其代表了该热点领域的思想现状。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对相似关键词的科学汇总,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探索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对文献共被引聚类及关键词聚类图谱的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图5A中#4(role of drink)、#9(alcohol consequence)、#12(cannabis use vulnerability)是有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饮酒、吸食大麻等物质滥用的相关研究。SCHRY等[9]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酒精依赖程度呈正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对酒精依赖的风险更大。该研究结果在TERLECKI等[10]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高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长期饮酒不仅会对酒精产生依赖,还会面临更多与酒精相关的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个月至少饮酒一次[11],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酒精使用频率会更高。对于焦虑大学生来说,长期饮酒会导致酗酒问题的出现[12],大学生酗酒对个体学业、职业、人际关系、生命安全以及校园秩序均会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除酒精外,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一些药物也会形成依赖甚至滥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麻的滥用上。大学生是吸食大麻的高危群体,研究表明:大学生之所以吸食大麻可能与大麻可以帮助睡眠、暂时缓解焦虑有关[11],但吸食大麻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例如:容易上瘾、难以戒掉、影响学习等。BUCKNER等[13]研究显示:焦虑大学生对大麻的使用要高于香烟与酒精,吸食大麻会进一步增加社交焦虑水平。在另一项有关研究中发现,社交焦虑大学生使用大麻前焦虑水平较高,吸食大麻后其社交焦虑水平并未明显降低[14]。

物质滥用也是我国大学生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西方一些国家将吸食大麻合法化,但我国对大麻严格管控,因此我国大学生物质滥用主要表现在对酒精的滥用上。国内学者刘玲佩等[15]调查了浙江省大学生饮酒行为,发现在过去一年中大学生暴饮行为比例高达42.68%,远高于往年研究的结果(24.5%~41.0%),说明大学生饮酒问题的严重程度在逐年上升。徐赞等[16]对湖南省8所高校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做了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饮酒率为47.5%,单次大量饮酒率为24.5%,危险和有害饮酒率为7.4%。吴欢等[17]对齐齐哈尔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对酒精的危害认识不足,有饮酒行为的大学生高达43.6%。与国外研究相比,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与酒精依赖的相关研究较少。彭建明[18]对我国酒精滥用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孤独可能会导致焦虑大学生酗酒,酒精滥用可能是其应付社交焦虑的手段。该结论需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可见我国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酒精依赖相关调查与研究上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社交焦虑大学生在物质滥用上的动机研究。BUCKNER等[19]研究发现:社交焦虑大学生吸食大麻的频率与正常大学生无较大差异,但吸食大麻的动机存在差异。TERLECKI等[10]对大学生酒精使用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社交焦虑大学生饮酒动机与非焦虑大学生不同,社交、从众、应对负面情绪等是焦虑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动机,这为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3.2.2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成瘾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成瘾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图5A中#1(internet addiction)、#3(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是关于社交焦虑大学生在手机、网络使用上的相关研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对手机的使用人们已经从使用工具发展到依赖性行为,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与手机、网络的使用呈正相关[21]。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求心理平衡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沉溺其中会造成网络成瘾[22]。网络成瘾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研究发现其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网络成瘾障碍会引起包括社交焦虑障碍在内的多种负面障碍[23]。NI等[24]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手机、网络成瘾属于行为成瘾范畴,行为成瘾会对焦虑患者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一旦停止使用手机、网络,焦虑大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恐慌或者不适;手机、网络成瘾会导致患者注意力下降;大学生长期使用手机不仅会影响学业还会严重影响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25],导致更严重的焦虑。

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成瘾问题,我国学者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图5B中#2(网络成瘾)、#5(智能手机成瘾)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聚类。郭庆童等[26]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宿舍人际关系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社交焦虑和归属需求在宿舍人际关系困扰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滕雄程等[27]观察了大学生社交焦虑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发现意向性自我调节在社交焦虑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侯娟等[28]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社交焦虑和抑郁两两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且社交焦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上述均为近一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成瘾也是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前沿是社交焦虑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自我情绪的调节以及与周围环境关系上的研究。手机、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是一种非化学的行为成瘾[29]。MARZILLI等[30]构建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社交焦虑大学生在自我情绪上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冲动、有较高的抑郁心理,在与周围人际关系的问题上表现为家庭情感参与质量较差,在人际交往中较孤立,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FOERSTER等[31]的研究中发现对手机、网络使用频率较低的大学生自我感知良好、与父母关系较好、对学校环境也容易适应。这一方法较好的评估了大学生手机、网络的使用与生活质量之间的潜在关系。

3.2.3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评价恐惧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评价恐惧是研究的另一热点领域。图5A中#2(negative evaluation)是学者们对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评价恐惧有关研究的聚类。PRESTON等[32]的研究表明:对负面评价恐惧(FNE)是社交焦虑的一个关键特征,这可能与孤独感和自尊有关,FNE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自杀已经成为美国新一代成年人仅次于车祸的第二大死因,自杀的原因大都与负面评价有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负面评价恐惧高度相关,根据社交焦虑量表(LSAS)、社交恐惧与焦虑量表(SPAI)、人际问题量表(IIP-32)和人际动机量表(IIM)发现:对他人评价恐惧的大学生有明显的社交障碍(SAD)[33]。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FNE在我国也是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图5B交往焦虑与FNE是该领域的聚类。钟佑洁等[34]对焦虑大学生的评价恐惧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社交焦虑大学生外显正面和FNE均高于非社交焦虑大学生,焦虑大学生的外显效应高于内隐效应,非焦虑大学生则反之。彭顺等[35]通过FNE量表(简版)、LSAS量表对8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FNE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吴桐等[36]对全国19所大学的961名大学生采用FNE量表、正面评价恐惧量表与交往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发现正面评价恐惧和FNE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上述为我国学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评价恐惧也是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社交焦虑与情绪体验的研究上,这些情绪体验包括孤独、自尊、自悯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恐惧等。PRESTON等[32]以社交焦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FNE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发现社交焦虑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KIM等[37]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情绪调节在大学生社交焦虑、饮酒动机与酒精相关问题中起中介作用,情绪调节困难程度较高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以及与酒精相关的问题。在STEFAN等[38]的研究中发现自我同情水平高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较低,反之社交焦虑水平较高。改善自我同情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一种方法。

3.2.4 大学生社焦焦虑与种族差异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种族差异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热点领域。图5A中#10(cultural difference)是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种族差异的研究聚类,该热点领域以跨地域文化为背景对大学生社交焦虑进行研究。先前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亚裔美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欧洲裔美国大学生[39]。随后LAU等[40]也证实了该观点,且进一步探究并发现社交焦虑的种族差异是由协调关注和情绪识别能力的差异导致的,通过对亚裔美国人和欧洲裔美国人的比较,发现自我意识与社交焦虑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自我意识越高社交焦虑也会越高,反之亦然。亚裔美国大学生处于一种双重困境,对周围环境敏感,文化因素导致情绪体验较为深刻。WOODY等[41]也有类似的研究,参与调查的东亚大学生社交焦虑高于西欧大学生,究其原因:东亚人种在整个社会中均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自尊心强、悲观主义、倾向完美主义等[42]。由此可以得出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的差异。

在我国不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所以相关研究较少,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群体(如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社交焦虑特征。周碧薇等[43]对有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情绪调节与自我效能感上明显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张阳阳等[44]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以及社交方面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女生社交焦虑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女生的社交困难主观感受要强于男生,女生的社交回避行为多于男生;男生的社交焦虑主要表现在对他人的信任感较低。国内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焦虑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对东方文化之羞耻感与社交焦虑之间的研究[45],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羞耻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前沿是在个体情绪体验与文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种族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差异。基于亚裔美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高于欧美同龄人,KIM等[37]的研究发现亚裔美国大学生社交焦虑较高,可能与亚裔文化更关注他人情绪情感有关,在相互依存的亚裔社会文化中,会增加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担忧。但与此同时,控制情绪的行为规范可能会限制情绪识别的能力。

3.2.5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干预研究 图5B#3(团体辅导)在国内研究中形成聚类,而在图5A国外的研究中没有形成该聚类,但国内外学者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杨笑颜等[46]在继承了前人对孤独感、焦虑感与手机依赖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以952名大学生为样本纵向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为缓解孤独与焦虑,大学生更容易将手机、网络作为逃避现实的替代性选择,进而对手机、网络形成依赖,研究建议对焦虑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同时学校与相关部门可通过正念减压、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缓解大学生焦虑感与孤独感。韩晶晶等[47]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针对不同性别、专业及焦虑程度不同的大学生进行焦虑量表调查分析,建议高校为缓解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等症状提供干预方案。国外研究中,TOBIAS等[48]通过“心理教育与治疗”和“心理教育与激励”两种干预方法对267名有明显社交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进行在线干预治疗,发现这两种方法对成年人的社交焦虑均有一定缓解,但在改善态度和行为方面“心理教育与激励”这一干预方法效果较好,可作为未来治疗成年人社交焦虑的研究方向。ABDOLLAHI等[49]对52名社交焦虑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与没有任何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社交焦虑症状有明显改善,这为治疗师以及临床医生对焦虑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干预方法与研究方向。

3.2.6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下的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图5B#4(新型冠状病毒属)显示国内在该领域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聚类。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可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应激源,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江瑞辰等[50]对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了量表分析,最终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佳,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较高。奥登等[51]用类似的量表对北京市259名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人际关系、抑郁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大学生的焦虑与敌对因子远高于低年级学生,缺少朋友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以及焦虑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邓旭阳等[52]的研究发现受疫情影响,研究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日益严重,低年级女生尤为显著。基于目前疫情的形势,相关学者建议有关部门需长期不懈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7 中英文数据研究热点与取向对比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中文数据文献的作者均为我国学者,数据可很好地代表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研究的现状;英文数据文献主要来自国外学者,可反映国外学者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研究的现状。通过对比中英文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与取向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研究类型的差异:作为基础研究的物质滥用机制问题仅在英文数据库形成聚类,而作为团体辅导的应用研究仅在中文数据中形成聚类,可能与国外侧重于基础研究、国内侧重于应用研究有关。(2)研究内容的差异:种族差异、物质滥用问题仅在英文数据中形成聚类,而新型冠状病毒问题仅在中文数据中形成聚类。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的差异,如国内不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因此没有形成聚类。第二,相关问题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如大学生饮酒问题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但我国学者尚未广泛开展酒精滥用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提示该问题应该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第三,与国情差异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同时也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防疫政策的不同,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防疫政策下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

3.3 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研究趋势 对被引文献进行突发性检验,可用于探索该研究主题的研究趋势[53],近几年来持续暴发的被引文献,可以用来探索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的研究趋势。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主题的演化轨迹,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本研究对被引文献进行突发性检验,可将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趋势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3.1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KEOUGH等[54]首次发现独处是促使社交焦虑大学生酒精使用的重要因素。社交焦虑水平高的大学生在聚会前会进行单独预饮,大学生社交焦虑与酒精使用均陷入恶性循环,独自预饮酒这一模型为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BUCKNER等[55]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单独饮酒可作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酒精使用的中介因素,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更容易在特定的环境(尤指独处时)中频繁饮酒。以上研究均表明焦虑大学生饮酒与独处环境有较大关系,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交焦虑与频繁的单独饮酒和较少的社交活动有关。社交回避、消极情绪、社会支持感较低、自我效能感较低等均是焦虑大学生单独饮酒的机制。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在近3年出现暴发性引用,预示着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刘玲佩等[15]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某高校大学生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饮酒行为与同伴饮酒普遍、拒酒效能感低、缺乏预见性等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可能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应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3.3.2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智能手机使用成瘾的机制研究可能是未来的另一个研究趋势。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将智能手机广泛用于社交的大学生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问题。DARCIN等[56]对土耳其367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进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孤独感量表以及社交恐惧症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智能手机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社交是其使用智能手机的重要原因。ELHAI等[57]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严重程度与智能手机使用程度相关。VAN DEURSEN等[58]对386名习惯性使用智能手机并对手机成瘾的受访者在情商、社会压力、自我调节、年龄和性别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习惯性使用智能手机是导致大学生对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没有发现情商对习惯性或上瘾性的智能手机行为有影响,一定程度上社会压力对智能手机上瘾行为有干预作用,大学生自我调节失败会导致其手机上瘾。由于女性的社会压力高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发展为习惯性或上瘾性的智能手机行为,老年人不太可能养成习惯性或上瘾性的智能手机行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的研究,李宗波等[59]采用手机依赖量表、LSAS以及幸福感量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存在中等程度的手机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杨笑颜等[46]也运用类似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量表、LSAS以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问卷调查,并开展为期1年的跟踪访问,分析得出:大学生孤独感、焦虑感程度与手机依赖呈正相关,孤独感能够预测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均可预测手机依赖。以上均说明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机制研究是我国未来的研究趋势。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近二十年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物质滥用,手机、网络成瘾,FNE,种族差异等方面。除此之外,对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探究是我国当前研究的两个热点。对被引文献进行突发性检验,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研究趋势可能集中于两个方面:(1)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物质滥用的机制研究,(2)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机制研究,希望能引起从事该问题研究学者的关注。

本研究局限性:受限于CiteSpace所支持的数据库,本研究检索了WOS核心合集以及CNKI核心集的文献,大量未被上述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或非核心期刊文献并未被纳入分析。同时,WOS数据库文献仅纳入了英文文献,而未纳入非英文文献。因此,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倚。另外,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探索研究热点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发表的文献被引用的机会较小,故其无法完整体现研究热点。此外,难以判定复杂合作关系中不同作者的贡献大小,因此部分国家和机构的贡献可能被低估。

作者贡献:李科科、于文兵负责论文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撰写;李硕奇、焦乾鑫负责收集数据;鞠明晓、高丽丽负责对论文质量控制及审校;王彩霞负责研究的构思与设计,对论文整体负责。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聚类社交文献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社交距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数种基于SPSS统计工具的聚类算法效率对比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