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级《字里冬夏:书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教学课例

2022-09-26

江苏教育 2022年61期
关键词:字头立春讲师

姚 瑶

“书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是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以学校“种子课程:二十四节气”为依托,将节气文化与小学书法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成果,旨在让学生学习软笔书法技能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讲解,了解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交流,知道组成二十四节气的这些字的形态特征、书写方法。

2.通过观察笔画、探索特征、临摹字帖、巩固练习等,让学生写好节气名字。

3.将节气文化与小学书法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将节气文化与书法教学相结合。

2.让学生在学习软笔书法技能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片段一:节气:立春

一、赏视频,了解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了吗?看完开幕式,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开幕式非常精彩,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师:老师也特别欣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特别是它别出心裁的倒计时方式,以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作为倒计时开场,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冬去春来,四季更迭,每一帧都是壁纸,每一秒都美如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播放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视频)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二十四节气歌》吗?一起来背一背。

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2022年2月4日开幕式这一天恰逢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着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充满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诗意。今天这节书法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书法中的“立春”。

设计意图:以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导入系列课程的第一课,开篇就在学生心中根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倒计时视频的导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书法中的节气更有兴趣。

二、溯字源,感悟文字含义

师: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大地回暖,迎春花开,这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立春之后,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万物复苏。

师:请大家先来欣赏书法家吴昌硕写的篆书“立春”(见图1)。你们有什么感受?

(图1)

生:我感觉这个“立”就像把一个人的两条腿分开,站立在地上。而“春”,上面是草,下面是日,中间的部分应该是屯,就像一颗种子,上面冒芽,下面生根,预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你特别善于观察,说得真形象。“立”就是开始的意思,而“春”呢,《说文解字》中认为“春,推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师:看了篆书版的“立春”,我们再来观察比较一下其他书法家笔下的“立春”。(见图2)

(图2)

生:看了几位书法家的作品,我觉得颜真卿的字就像语文书中说的筋肉丰满,浑厚有力;米芾的笔画有肥有瘦,处理得很得当;王羲之的“立春”写得很潇洒,但是他简化了很多笔画,我都没认出是“立春”,他的字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自由与飘逸之美。

师:你说出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书写颜体的“立春”,请大家准备好笔墨纸砚。

设计意图:了解篆书的“立春”,能让学生很好地根据字形特点理解字义,加深学生对这个节气的理解,将传统文化形象地植入学生心里。教师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立春”,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书法家的书写特点,初步学习鉴赏书法作品。

片段二:节气:大暑

一、比较日字头与日字底的写法

师:在学习立春节气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日字底的写法。大暑节气中的“暑”字,部首是日字头,请同学们观察对比日字头和日字底,说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见下页图3)

生:日字头和日字底的笔顺是一样的,但是日字头比较扁,日字底比较长。

(图3)

师(小结):日字头和日字底呈长方形时,竖长横短;呈扁形时,竖短横长,中横不接右。

师: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日字头和日字底。

(师范写)

(生分别临写日字头和日字底各三遍。)

师:在“暑”字中有两个“日”,既有日字头,也有日字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书写要领是什么?

生1:“暑”上面日的竖短横长,下面日的竖长横短,而且“暑”的横画较多,要做到平行等距、长短有序。

生2:“暑”下面者的第一横要比日字头的横稍长,下面者的第二横最长。

师:两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老师是如何写的。

(师范写)

师:同学们,其实日字头和日字底的笔法是一模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纸笔,临摹字帖,认真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春”与“暑”两个字,学生了解了日字头和日字底的特点、“暑”字中两个日的不同,以及横画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对比中不断找到书写要领。

二、激趣书写,拓展延伸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有一门“种子课程:二十四节气”,马上就要到大暑节气了,学校在向大家征集优秀的“大暑”书法作品,优秀作品将作为本次活动推广的封面。看一看你们的“暑”字,再对比字帖,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再临帖)

师:下面请大家找出放假前发的一张节气书法纸,请同学们认真将这节课学习的“大暑”两个字写入格中。开学后,老师会把优秀作品投稿至学校校办,期待大家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种子课程”成果展示中。(见图4)

(图4)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书法作品与学校的“种子课程: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期盼学生书写的节气名出现在课程展示的首页,既激发了学生的书写兴趣,也拓展了学校的课程领域。

片段三:节气:立秋

一、“葑雅小讲师”来说“秋”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的书法节气课程已经从春天走到夏天,现在更是步入了秋天。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的总趋势是逐渐凉爽。关于立秋的习俗,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生1:我知道立秋要贴秋膘和喝红豆汤。

生2:我还知道啃秋的习俗。立秋这天我们家都要吃西瓜。

师:立秋的习俗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习俗也不同。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没错。今天,老师还邀请了几位同学作为“葑雅小讲师”,给大家讲一讲书法家与“秋天的故事”。

生1(“葑雅小讲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书写的《秋兴赋》。赵孟頫《秋兴赋》卷,纸本,纵25.7厘米,横184.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未书年款,从用笔结体之工稳熟稔及通篇气息之蕴藉密丽看,应为其中年之作。下面请大家看屏幕,欣赏这幅作品。(见图5)

(图5)

生2(“葑雅小讲师”):刚才有同学介绍了赵孟頫的《秋兴赋》,现在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董其昌的《秋兴赋》(见图6)。《秋兴赋》是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赋作之一。展读董其昌书写的此作,一股只属于董其昌的风神气韵扑面而来,清淡空灵,超凡脱俗。其平和简静处似王羲之,潇散有致处似杨凝式,姿媚秀逸处似赵孟頫。囊括众美,裁成一妙。

(图6)

师:两位小讲师讲得太好啦!他们介绍的内容都为《秋兴赋》。你们觉得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作品有什么异同呢?

生:两幅作品都是行书。赵孟頫的字中规中矩,更加工整;董其昌的字随性一点,富有个性。

师: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两位书法家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学习、欣赏。关于两位书法家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我们请第三位小讲师给大家讲一讲。

(师播放“葑雅小讲师”视频)

设计理念:本环节将立秋节气与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相结合,做到了“种子课程”与书法课程的融合。教师通过引入“葑雅小讲师”讲课环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书法课上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课堂内容也得到了拓展。

【教学小结】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老校,学校一直十分重视书法教育,将其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探索。在长期的书法教育实践中,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当“双减”遇假期,习字正当时,我校为“葑溪娃”的寒暑假书法学习做了以下尝试。

一、精心开发积极引进,线上线下携手并进

对于“葑溪娃”的假期书法学习,学校坚持“两条腿一起走路”:一条是将书法课程与“种子课程”相结合,使节气文化与小学书法教学有效融合;另一条则是积极引进成熟的书法学习平台。

“种子课程:二十四节气”是学校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旨在向学生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在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中常有体现。将两种传统文化因素相结合,可谓珠联璧合。

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发了“字里冬夏:书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这样的融合课程,不仅让学生对书法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学习、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气知识,让书法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当前,很多学校开展书法教学都受限于没有充裕的、专业的师资,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扶持。但是,学校并未因此而停止书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积极出资引进了成熟的书法学习平台供师生使用。这些书法平台会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推出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硬笔、软笔书法课程,有基础类的与课文生字配套的指导练习,也有提升类的作品创作指导课程,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精心制作且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鼓励学生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平台上的书法课程学习,每天跟着平台的专业书法教师一起习字,上传作业、作品。平台还会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自动评价、自动统计。开学前,会对每个学生习字的质、量给予反馈、奖励,对全校学生习字的情况也会出具详细的报告,以便学校后续进一步推进。

二、智慧引导学生参与,成立“葑雅小讲师”团队

学校的书法项目名为“葑雅书院”,“葑”取自校名“娄葑”,“葑雅”同音“风雅”,为高贵典雅的指代,正合书法特征,“葑雅小讲师”之名也由此而引申。

为了提升学生在书法课上的参与度,学校成立了“葑雅小讲师”团队,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讲师团的一员。“葑雅小讲师”们的主要任务是向同学们讲述书法名家的故事,带着同学们共同赏析书法作品,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写字的同时,积累更多的书法知识。

寒暑假期间,“葑雅小讲师”更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录制讲述视频,声情并茂,可以说是给同学们呈现了一节节优秀的微课。而这些微课程也会在“种子课程”中进行展示,让全校的家长和学生进行观赏、学习。“葑雅小讲师”们轮流上岗,让很多学生得到了锻炼,也让书法课的形式得到了多样的拓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书法,真正体现了“双减”精神。

“双减”政策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寻求的是“回归教育初心,着眼长远发展”的目标。假期的学习活动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升。“双减”遇假期,我们再出发,让“葑溪娃”在假期中学而有法,学而有乐,学而有得,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墨香”假期。

猜你喜欢

字头立春讲师
第六讲 横折弯、三点水、人字头的写法
农事 立春
“立春”知识大比拼
《羊字头》教学设计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许珂作品
肥豆豆的一天
“戈德堡今天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