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屠宰同步检疫中旋毛虫的检验检疫处理

2022-09-25张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旋毛虫肌肉组织包囊

张明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烟台 265400)

猪旋毛虫病是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病原为旋毛虫线虫,成虫主要在猪的小肠当中寄生,而幼虫会在猪的肌肉组织当中大量寄生。生猪一旦受到旋毛虫侵染,不仅会对整个养殖业构成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我国将旋毛虫纳入到了同步屠宰检疫的法定传染性疾病的范畴。通过有效的检疫检验,及时发现患病的生猪,并将相应的生猪制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置,避免带病制品在市场中流通,维护消费者身心健康,保障生猪养殖产业安全。

1 猪旋毛虫病简介

旋毛虫是一种白色的小线虫,前端较细,后端较粗,体积较小,肉眼很难分辨。旋毛虫除了威胁猪之外,还可以与威胁多种牲畜动物,同时也可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猪肉是消费者餐桌上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如果人食用了被旋毛虫污染的猪肉之后,很容易出现感染。一般情况下,旋毛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生猪的小肠当中,特别是在十二指肠空肠当中危害最为严重,而旋毛虫的幼虫会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当中。当前旋毛虫病在我国很多地区呈现地方流行态势,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旋毛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当旋毛虫的包囊被宿主接触之后,可以经口腔进入到肠道当中。包囊壁破裂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幼虫钻入到十二指肠空肠和肠壁黏膜当中,并依靠黏膜组织获得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一般经过2~3d 之后即可发育成成虫。成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交配之后雌虫受孕,雄虫很快就会死亡,经过一段的时间的繁殖,雌虫会钻入到肠腺和肠黏膜下的淋巴间隙,产出大量的幼虫,幼虫会迁徙到肠系膜淋巴结当中,并沿着淋巴结汇集到胸导管,进入到前腔静脉当中,最后流入心脏,并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到达全身。旋毛虫幼虫主要寄生在动物的骨骼肌周围。患病猪的全身肌肉组织几乎都会分布幼虫,幼虫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虫体不断增大卷曲,最终形成胞囊,肉眼可以观察到胞囊呈现白色针尖大小。包囊钙化之后,能够将其中的幼虫包裹起来,在没有外界条件刺激的条件下,能够存活很长时间。

2 旋毛虫病的危害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感染生猪之后,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屠宰检疫,患病的动物制品一旦在市场中销售,旋毛虫很容易通过消化道侵入人类机体,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另外旋毛虫在肠道黏膜当中寄生繁殖和生长过程中会对肠黏膜产生物理性刺激,引发肠黏膜损伤造成肠炎。同时肠道腺体被雌虫寄生之后,会对肠腺的分泌造成一定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随着虫体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与动物争夺营养物质,造成个体较为消瘦,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养殖效益降低。寄生虫进入到肠系膜淋巴结之后,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T 细胞B细胞的分化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会引发严重的免疫抑制。

3 生猪同步屠宰检疫中旋毛虫的检疫处理

3.1 肉眼检测

生猪在未进行屠宰之前,肉眼很难观察到寄生虫感染,因此应该实施生猪同步屠宰检疫。屠宰之后应该对生猪的酮体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果发现屠宰生猪的肠道黏膜显著增厚并存在水肿现象,流出大量的黏液或者呈现卡他性炎症病变,肠道黏膜表面存在出血,并伴随有明显的出血病变,被认定为疑似感染病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采集疑似感染病例的左右膈肌角30g,在光线较好的地方将肌肉拉紧拉平,或者左右摆动肌肉纤维进行观察,观察肌肉组织当中是否存在向外突出、针尖大小、呈淡白色或者灰黄色卵圆形的小白点,如果存在这样的小白点,应该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之后对患病猪进行相应的处置。

3.2 实验室诊断

对于肉眼检测存在疑似感染的病例,可以将该组织带回实验室之后进行显微镜检测,然后判定是否存在旋毛虫感染。选择使用弓形剪沿着肌肉纤维的方向采集样本,如果不存在可疑病灶,则应该沿着肌纤维方向剪取12 个肉粒,肉粒大小成麦粒状,然后将采集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轻轻按压完成制片,放置在50~70 倍的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存在卵圆形或者类似于橄榄状的孢囊,即可以确诊为旋毛虫感染。如果在显微镜下发现包囊的体积大于正常的包囊,并且轮廓不清晰,形态多样,可以使用5%的碘甘油滴加到载玻片上,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之后盖上盖玻片,继续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包囊中存在一个黑色的钙化点,可以向其中滴加10%的盐酸进行脱钙处理,室温环境下静置2~3 小时之后再次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选择使用美兰染色液对包囊进行染色处理,染色之后能够发现包囊颜色呈现淡蓝色,虫体不能够被很好的着色。利用显微镜开展检测过程中,应该对样本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防止出现漏检现象,这对判定病情准确,诊断有很大帮助。

3.3 其他诊断方法

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旋毛虫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诊断方法为消化法采集,疑似患病猪的肌肉组织50~100g 样品,在消化肌肉之后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收集寄生虫虫体,然后进行检测。消化法可以有效提高猪旋毛虫病的检出率。另外在生猪疫病检疫市场当中研制出了一种利用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它能够对出旋毛虫病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该种诊断方法准确率相对较高,灵敏性较高。

3.4 科学处理

生猪同步屠宰检疫中,旋毛虫检疫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妥善有效的处置。按照上述检测方法,如果发现肌肉组织当中不存在旋毛虫则判定为阴性,其他同步检疫环节完成过关之后,在生猪的胴体上盖上检疫合格印章。如果发现生猪的肌肉组织当中存在旋毛虫感染,检测为阳性的,应该按照畜禽病害肉制品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置,不可上市销售。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旋毛虫病是一种威胁较为严重的体内寄生虫病,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可以在不同类动物和人类群体当中传播,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在生猪同步屠宰检疫过程中,就需要将旋毛虫纳入到屠宰检疫范畴,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检疫方法,及时判定猪肉制品,避免带虫的动物制品在市场中销售,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旋毛虫肌肉组织包囊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蒙古斑点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测定肌肉组织中4种药物残留的方法及其确认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4 种兽药残留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措施经验谈
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商品猪旋毛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Ni 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包囊反应的影响
水体中锌离子对锦鲤鳃和肌肉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