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中的日常交往认知*
2022-09-24王瑞萍
王瑞萍
本文所说的日常交往认知,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出现频率最高、出现次数最多的交往活动中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一个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认知心理反映机制的构成。日常交往认知不仅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使生命得以延续所进行的衣食住行活动,也包括人们为了满足在生存基础之上的精神需求所进行的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日常交往覆盖了各民族的所有领域,因为这种有效和持续的互动,认知的心理反映机制随之形成,成为各民族感受万千生活形态、凝练思想感情的基本样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法治化、制度化和仪式化轨道上的推进使日常交往认知呈现了丰富性、多样性和规范性的样态。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丰富含义
要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丰富含义,就要把“认识”和“认知”做一番辨析,以便认识和了解“认知”的要素、性质、功能和作用。
(一)“认知”和“认识”
认知和认识都指人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和认知都包含着‘知’、‘情’、‘意’三个方面。”[1]从学界对认知和认识的讨论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知和认识具有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交替使用。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认为,认知和认识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在哲学领域,使用认识比较切合该学科的属性、该学科的语境和该学科的对象。在心理学领域,使用认知更为恰切。比较起来,认知则要把认识过程中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具体表现出来。[2]张积家列举《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和台湾学者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解释,以区分哲学的认识和心理学的认知,说明认知指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心理学研究‘认识’,但不关心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真理性,而聚焦关心认识的心理过程”[3]。
我们认为,认识和认知虽然都与人的意识相关,但是认知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认识丰富,不仅表明人的认识的心理过程,而且指一种社会关系的相同点。这与认识仅仅讲概念的相同点、思想工具的相同点不同。认知是包括分析、追溯、洞察和综合在内的复合型活动,由个人主动创设出来,不仅可以体现认识的优势,而且以心理和心态的优势推进一个新世界的创造和一个旧世界的瓦解,还可以对心态和心理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认识和认知都是大脑、心理的活动单位,不仅表现大脑、心理的活动过程,而且表现大脑、心理的活动结果。认知的结果就是创造、形成一个心理反映机制,这个机制不是现实的照相,是在复写现实中的对现实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是给予感觉以意义的感知的结果。
(二)认知系统的四个要素
认知作为一个系统是一个多个要素的联合,也是一个自身需要表现完整性的要素的集拢。
1.认知中的概念构成。概念构成就是从事物的相同点出发概括出一个完整的概念,赋予这个概念一个名称。比如,我们对某个民族的认知就是通过这个名称进行。在这个名称中所包含的内容成为一个概念的基础,我们的认知就是寻名求实,形成对这个概念的内容的认知。这个阶段的认知也可以称之为印象的认知。因为我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的总体性印象上,对这个概念包含的实际内容还需要进行实践的把握。
2.认知中原则的构成。认知活动就是要把复杂的认识活动概括归纳为最普遍、最简单的原则。认知的最简单、最普遍的原则就是人活动的一般遵循。对这个原则可以用“必须如此”来表现。观念意义上的“必须如此”是解释、评价、选择和实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必须如此”是双方达成协议自愿进行的交往过程;伦理学意义上的“必须如此”是为了一个目标不怕困难,勇敢前行;心理学意义上的“必须如此”是接受和赞同。认知中原则的构成其实就是一个普遍规则的构成,是对一个认识的重要性、一个观念的必要性的感觉感受的具形。在具体实践中,这个原则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的结合,是人们根据认知结果所进行的实践。这个“必须如此”不仅仅是主观的、心理的活动的规则,也是客观、理性活动、感情活动、交往活动的规则。
3.认知中“模式”概念的构成。认知中的模式主要解决的是部分和整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我们把这个模式称之为理想和现实相统一的反映模式,目的是对认知的对象做出主客观相结合的反映,既要避免一味的主观化,也要避免脱离主观的客观化,不是马克斯·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这样的“理想模式”,也不是洛克的人的心理是一块白版的“现实模式”,而是一个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模式。当事实与之不符合的时候,就要根据认知的结果调整充实这个模式,使之对现实做出正确的反映。而不是像马克斯·韦伯把事实当做阻力予以排斥,像洛克一样为现实没有的东西增加一个天赋观念。
4.认知中最复杂的概念是思想的构成。思想的概念通常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其一,是对现实社会的预设,其二,是对未来社会的预设。无论哪一种预设都是为了表明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一个改天换地、建设新生活的希望,是一切围绕这个目的的相关概念的集合。这样带有主义特点的概念就是一个复杂的思想的概念构成。
认知就是通过以上四个要素的组合成的心理反映机制。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日常交往认知,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处于交往状态的人。因为认知作为人的一种能力和组织机能,包括上文提及的认知的四个要素都是与人分不开的。把人和人的认知能力、认知机能、认知功能组织在一起、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心理反映机制。这个心理反映机制的构成要素不仅有思维、思想、逻辑、概念、原则、模式、语言,而且包括感觉、感知、统觉、情绪、情感、心态等。认知就是在这个心理反映机制的引导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思考判断,表现情感的倾向性,发出感知感觉的声音,感受蕴含其中的“国之大者”的道理,体会纵贯数千年的历史哲思和关联中华民族之心的自信。这个心理反映机制支配着我们自己的认知,使我们对研究对象做出是非判断,决定我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让我们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鼓励我们坚持对的,改正错的。
认知的构成,就是对上面几种感知方式的结合而成的观念和心理意义的表述系统。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和综合就是这种表述系统的典型,把世界精神看作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历史运动的外化过程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认知作为一个系统又可以具体化为分析、溯源和综合的结合。分析就是把认知这个概念分解为单一的概念、原则、公式、思想和理论;溯源就是对上述因素进行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进一步分析,追溯人的意识和心理的关键作用;综合就是把所有与认知相关的要素结合起来进行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分析,以便进行认知的心理反映机制的构建。
(三)认知是一种洞察事物的方法
认知要洞察的是一个永远处于变化中的具有新的意义、新的价值的世界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一个对事物具有明确认识的意识和心理动态。一个认知是一个包括了分析、溯源和综合等复合的要素在内的认识和心理活动的集合,是我们主动建立起来的,具有认识现实、控制行为和预测未来的心理反映机制。我们可以把认知的洞察分为建立在事实上的认知洞察和建立在理论上的认知洞察。前一种认知洞察强调事实对认知的作用,认为事实是认知的决定者、引导者。后一种认知洞察则把理论看作是决定认知的要素,常常不顾事实的存在或者某个新的现象的出现,而主张在理论范围内建立认知的模式。前一种认知洞察因为没有把分析、溯源和综合三者结合成为正确的洞察,所以,看不到事实中各种关系的作用,很难得到认知的正确结论。认知这个词的重要含义就是对限制和补充要素的洞察。这两个要素是否正确往往决定认知的水平和层次。如果把认知洞察仅仅限制在理论的范围内,而不顾理论是否在现实行得通,不顾及理论的实际价值,仅仅把理论作为一种假设、一种范式,就会使认知洞察走向缺乏限制和补充的纯理论的极端。在实践中还会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一种认知洞察并不是来自事实和理论,而是来自假设。通过假设产生概念、原则、公式、思想和理论,推导出来新的认知结果,指导认知走向新的境界和新的世界。
通过洞察这个认知活动的进行,促进认知理论与生动活泼的实践在限制和补充中相结合。没有限制和补充的理论和实践是不完全、不合理的。正因为理论和实践在限制和补充的前提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才能成为人们变革世界的强大动力。例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了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就要对超越这个范围的实践行为设立一个边界,做出一个限制。对没有达到这个新实践要求的人和事提出新的要求,补充所缺少的内容。“认知理论的首要原则是坚持认为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认知或观念的产物。”[4]如果不把认知的心理活动、观念活动和各种行为在实践中进行条件、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进行新的认识成果、理论成果和心理发展变化的新的补充,认知就很难成为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具。认知理论在强调就限制和补充而言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认为人们的认知模式具有在限制和补充中趋同性发展的特点。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特点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诸多论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点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源归结为自发产生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过程,这种自发性转变为自觉性,这种自觉性转化为主动性。认真分析这些论述,就会发现,这些论述的立论基础没有离开天赋观念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存在甲,一定存在乙。甲与乙的关系已经不是存在和反映的关系,而是命令和被命令、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不管乙愿意不愿意都必须是甲的存在物。甲和乙具有完全同一的关系而不是具有相对的同一关系。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存在都是对象性、感性的自我存在,通过这种存在才能够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表现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就是说存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确立的条件,不是一个决定人作为主体活动性确立的必然条件,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是与存在分不开的。但是,人从来不是被动地去接受一个存在,存在只是作为一个基础、一个前提对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和先天性,但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主体确立的方式是超越这个现实的存在,可以通过自我的选择去改变存在达到一个境界。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特点就是围绕存在和被存在、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而产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交往的认知是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主动选择、主动作为的产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表现人的主体性和自我的尊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日常交往的认知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个伟大的实践必然要造就伟大的思想。日常交往的人们可以借助这个认知结果确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让认知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机制。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实践特点
正是这种从个人的日常交往关系变为集体行动的日常交往关系,使人从一个个体转变为集体的成员。个人从婴儿开始就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往,服从各种规则。在一个集体里,人与人之间并非天生就具备交往的观念,而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才生成了集体意识。
人是自然,自然是人,是“天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依据。1922年在美国费城的八百多名实业家通过的一项声明指出:“自由是我们天赐的人权。”[7]这个天赋人权包括财产权的观念,洛克在1689年就已经提出。把一种观念说成是先天的、一成不变的、必然的,被洛克解释为这是神的恩惠。洛克在回答唯心主义先天论的命题时说:“神的恩惠和世界上的丰裕是同一的。”[5]88正因为洛克把上帝、自然和理性看作是同一的,才把天赋人权和财产权视作天生的。这是混淆了社会和自然、理论和实践、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表现。在人身上不仅具有自然的烙印,而且明显表现了社会的特点。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决定了人在社会中是与他人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如果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早就有之的这种先天论是忽视了自然与社会、思想观念与社会实践、历史和现实的区别,那么随着我们对劳动的认识就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实践的产物、社会关系变化的产物。由此可见,古代社会的人民群众与今天社会的人民群众从事的实践是不一样的。实践的反复、重复和变化没有一次是相同的,实践过程的这种变化也必然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在这个变化中,旧的观念会消失,新的观念会产生,结果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新观点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内容。因此,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都以同样方式存在着,乃是对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实践所知有限的产物,在思想方法上、认知构成上难免重蹈洛克的唯心主义覆辙。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概念特点
我们能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牢固的信念,是因为认知活动参与了构建这种信念的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如果不与日常交往的具体形象、符号、内容和标志物相结合,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仅仅是一个标记、一个词语、一个口号和一个空洞的形式。只有与对象相结合,这个概念才能够获得内容和意义。在日常交往中,一个概念在没有标记一个内容之前什么都不是。但是一个概念在标记一个内容的时候必须正确无误,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必须正确,才能在交往中达到有用的效果。在日常交往认知中,交往双方是在一个认知心理反映机制中通过概念、原则、模式、思想互相认识和理解的。所以概念就是双方日常交往的基础,这个概念不是天生的,不是文本意义上的一个符号,而是后天习得的与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形态、标志物相结合的实践产物,其核心支点是不要让这个概念在交往中产生歧义。
只有在对一个概念做出正确的认知,日常交往认知的基础才能建立起来,在一个秩序的保证下接续进行下一步的认知活动。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个对象性的存在和感性的存在。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阶段特点
按照认知的主观意义,我们可以把认知分为概念、原则、模式、思想四个方面,按照认知的客观属性,我们可以把认知分为概念、管理和自觉三个阶段,以及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伦理价值。
第一阶段的认知活动可以称之为确定概念的认知活动。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集合概念,我们把这个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常常具体化为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使概念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的称呼,而是一个与现实生活、日常交往、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具有实际内容的统一体。在这个阶段,使用价值超过其它价值居于重要位置。这个使用价值的重要表现就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概念的使用价值更重要、更突出。哪一个概念或者说哪一些概念能够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能够经常在日常交往认知中运用,哪一个概念或者说哪一些概念就是最有使用价值的概念。在此认知阶段,出现了认知中常有的“再认”。这个“再认”不是对已经熟悉的认知内容的重复,而是在一个反映模式里,将认知内容进一步熟悉、提炼,凝结为一个思想、一个主义。所以,比起那些依靠共同性构成的简单概念,思想和主义这些复杂的概念和模式更有使用价值。因为思想、主义和模式能够把复杂的日常交往认知问题解释得更清楚、更明白,能够更好地彰显理论的力量。
第二阶段的认知活动可以称之为管理的认知活动。我们认识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称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在于我们进行的日常交往实践遵循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原则,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立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使交往交流交融不断进行和进一步深化。从认知的心理反映机制看,在这个阶段里,引导和强迫的心理活动占居主导地位。我们是在制度的引导之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这种日常交往的平等性并不等于法律、伦理的平等,因为只要出现违规问题,这个平等就成为不平等。这时候,法律的强迫、伦理的强制都会使交往一方处于不平等地位。在此认知阶段,日常交往认知的交换价值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人与人之间在管理的认知活动中,需要确立一个权威管理日常交往的认知。要使日常交往认知中规中矩,就要在实际交往中以信任交换信任,以尊敬交换尊敬,以团结交换团结。在管理的认知活动中,日常交往认知已经不是普通的一般的认知,而是具有意识形态特色的认知。认知中的概念、原则、模式和思想都打上了深深的政党和国家的烙印,成为表达党和国家倡导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的重要渠道,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必不可少的阵地。管理认知活动中的交换价值是在一个比例中的平衡,是在一个共同关系中的增值,是在一个沟通过程中的理论武装。只有这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交往的认知才能够在平等的机会、公平的规则和满足最大需求的互动中产生最佳效益。
第三阶段认知可以称之为自觉的认知活动。这是人们在日常交往认知中形成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一致的情感和心态的心理活动,人们从是非判断中,从倾注的感情中,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培育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和心态。这个阶段,人们积淀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爱好,培育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感情,形成了对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符号、形象、标志物的爱好。在这个阶段,人们不过是在从事所喜爱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的反复和进一步深化其实就是认知中的心理反映机制已经构建起来和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在认知中带有主义特征的思想形成的结果。自觉的认知活动就是心理反映机制自觉和思想自觉的活动。这时候,人们已经从日常交往认知的被动地反映世界,发展到主动地反映世界,这也是日常交往认知的法则从个人说了算向集体说了算转变的形成。
这个阶段的伦理价值开始显示自己的力量,这是因为人与人的交往已经摆脱了诸多的限制,达到了一个超越个人利益、个人得失和喜好的新的境界,人在交往中的价值和尊严得到确立。这种交往是交互性影响的新的交往的开始,正是这种从实用意义和交换意义的交往关系向显示人的价值和尊严意义的交往关系的过度,标志着日常交往的认知依靠制度、规则和仪式展开,那种主观随意性、自我恣意妄为、自恃甚大的日常交往认知正在被文明、人性、团结、和睦、互助、自尊的日常交往认知所代替。
如此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认知活动就是这么简单明了。认知活动就是从极为平凡、极为普通的事情中引申出来极为有用、极为深刻的东西,我们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所发现的东西常常在最复杂的问题中又重新发生。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三对关系
概念认知活动的理解和感知、管理认知活动中的命令和服从、自觉认知活动中的愿意和主动都表现了日常交往认知的主体物和附着物关系、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关系、依存和冲突关系。只有把这三对关系处理得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交往认知才能够顺利进行。这些关系的处理离不开认知中的四个要素的运用,也离不开认知反映机制的运用。
(一)日常交往认知的主体物和附着物关系
认知作为人们认识、理解和认同事物的方式,毫无疑问属于认识的范畴。但是,作为与人们心理活动相联系的这种认识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运行过程。在日常交往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建立了概念、原则、思想、情感和心理反映机制。因此,影响人们认知的不仅仅是理智、逻辑、范畴、概念、语言等主体物,而且包括人们的统觉。记忆、感情、心态、情绪、感性等环绕在主体物周围的附着物。这些附着物对于认知来说不是多余的而是有用的,特别是感情和心态可以说是认知中的一对孪生姐妹,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影响认知的构建。它们也可以说是认知中的两根柱子,共同支撑认知的发展。如果在日常交往认知过程中,能够自始至终坚持以概念、范畴、思想、理论作为指导和遵循,主宰认知进行,我们的认知就突出了认识的效果。如果不是这样,在日常交往的认知中,突出以情感和心态为主的作用,那么,贯穿在日常交往认知中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就会通过记忆、感知、统觉、情绪等方式表现出来,使认知的心理效果更加突出。记忆、感知、统觉、情绪、情感和心态作为认知的心理活动的构成,与概念、范畴、思想、理论、逻辑、语言相互贯通,长期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形成认知的心理反映机制。这个机制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形成一个本能的反映,既是有意识的、心理的,也是习惯性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为是意识和心理互相结合的产物,它成为个人的一个社会习惯。凡是遇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的诸问题,这个社会习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成为大家共同遵循的谁也不能破坏的惯例。这个惯例不仅体现的是现代社会身处一个组织中的个人的特点,而且也是日常交往认知默许的一个大家互相认可的契约。如果说有一种感觉能够使这种惯例反反复复持续不断,那就是对这个人人默许的契约的感觉。因为这个默许的契约具有强迫性和控制性,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谁都必须遵守,没有例外,特别有助于构建日常交往的社会主义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和财产权的观念实际上就是这种惯例人格化的表现。他们把人性中反复出现的倾向说成是永恒的不能改变的法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旧社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说旧时代、旧社会不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是说旧社会、旧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今天相比,只不过是原始契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现代契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说旧时代、旧社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具有法治、自由和民主的特点,是缺乏明确表述、明确文字和概念界定的朦胧状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代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政治制度和法治制度的建立为现代契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明确的含义、内容、要求和表述方式。不同的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往往使一个观念具有了不同的内容和含义。
(二)日常交往认知的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关系
当每个人进入日常生活交往领域进行交往的时候,这个人已经不是他能够主观随心所欲、自我想象如何交往的自由人,而是一个被制度限制和约束的不自由的人。首先,是这个人的行动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化的集体行动。这就需要对集体行动进行认知,对个人行动进行限制。集体行动产生的控制和约束原则使这个人产生了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社会情感、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复杂的关系的概念。影响个人交往关系的已经不仅是个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且是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这个人要想把交往继续下去,已经不取决他个人的一厢情愿,还有诸多来自社会、法律、习俗等方面的限制。在交往背后的利益博弈、竞争和制裁、命令和服从也是促进交往更加正规和标准的要素。但是,这种交往的规则和制度并没有那么精确精准,不可能把交往的方方面面都管到。交往如果发生在制度管不到或者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就需要集体行动介入解决纠纷,以便使交往规则更加有约束力和强制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例,只要对这种集体行为的认知符合要求,任何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不论身居何处,从事什么工作,哪怕在天涯海角,都可以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中华民族”入宪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国家大法的保障,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每个人的这个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
由此可见,个人的交往行为之所以能够进行,一方面来自对制度、法律和习俗的认知,以保护和推动日常交往健康进行,一方面来自对他人行为控制的认知。如果说制度、法律和习俗就是集体行动对他人行为的约束、对个人行为的保护,那么,集体行动在交往中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有不可的。集体行动约束、控制和解放扩展了个人交往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的认知可以说是对具有集体行动的大脑和行为的认知,不是对具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大脑和行为的认知。
(三)日常交往认知的冲突和依存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冲突的关系,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除了和谐的关系外,还会产生冲突的关系。冲突和依存这一对矛盾的解决离不开对秩序的认知。秩序就是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又与限制和控制分不开。通过对日常交往秩序的认知,交往双方就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依存关系的控制权进行让予和取得。一方把信任和依存的关系的控制权让渡出来,另一方把这个控制权接受过来,通过控制权的互换,实现了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交换,实际上则是一种信任和依存关系的建立。我是如此相信你,愿意与你共同构建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依存关系,现在,你可以把这个关系的控制权据为己有,把我对你的信任变为你对我的信任,把我对你的依存关系变成你对我的依存关系,人和人的交往关系就是这样在互换控制权的过程中得到建立的。这就是你站在我的立场上与我交往,我站在你的立场与你交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降低交往风险、弱化交往冲突的交往依存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交往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平行关系的交往、上下级关系的交往、限制关系的交往。平行关系的交往一般发生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在这个领域,每个人都处于平等地位,交往各方都是国家公民、普通市民、一般群众,大家没有身份区别、等级区别、职业区别,都被一个原则、一个尺度平等对待。上下级关系的交往主要出现在具有明确身份规定的法定的管理领域,上级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限制关系的交往主要出现在具有明确规定的特定领域,比如教学单位的师生关系、工作场所的同事关系、交易场所的买卖关系。在这个领域,人与人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是这种交往作为日常交往关系的一个最小的单位,一个交往各方建立的结构,一个认识现实关系的手段,承载着人与人日常交往关系认知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无论哪一种交往,都不能离开对交往结构、交往价值和交往意义的认知。交往最早与交换在一个意义上使用,这就是在市场和集市中,商人仅仅是一个小贩,拿着货物去与别人交换,以钱币购买别人的货物。这种交货和收货的让渡和取得货物所有权的活动既是交换,也是交往。在交换中,商人让渡了对货物和钱币的控制权,也转移了对货物和钱币的所有权。这种愿买愿卖的关系成为在交往中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就是要认知交往各方对交往的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归属,并且在观念中、行为中给予确认。如果说日常交往的控制权是交往各方类似订立契约那样可以互相让渡出去,表现在交往规则的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里,那么,日常交往的所有权并没有随着交往的控制权的转移与让渡消失不见。日常交往的所有权无例外地归属交往个人所有,是个人的公民权、人格权和所属权的集中表现,因为愿意还是不愿意交往、想不想交往、与谁交往、不与谁交往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不是他人强迫、威胁和裹挟所能决定的。
在日常交往认知过程中,必有一个或者几个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其他因素就是通过这个重要因素产生作用。这些因素在这个时间里的作用不明显,在下一个时间里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个要素被称之为关系要素。概念认知活动的理解和感知、管理认知活动中的命令和服从、自觉认知活动中的愿意和主动都与这些关系要素紧密相关。所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交往认知中,交往各方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主体物和附着物关系、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关系、依存和冲突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处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社会关系共同点才能够充分表现出来。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的认知与认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更加完整、全面、深入地表现日常交往认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感知方式的独特性就表现在它是以心理反映机制的构建对现实生活做出的反映。对贯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中的主体物和附着物关系、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关系、依存和冲突关系的处理,充分表现了认知就是确认社会关系共同点的特点和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概念、原则、模式、思想这些认知要素还是心理反映机制这个认知枢纽的构成,都离不开理性、逻辑和语言,也离不开感知、感情和心态,是这两个系列要素综合作用客观世界的结果。作为一种制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的意识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交往认知已经排除了盲目、强迫、威胁、裹挟等不文明、不道德、不讲理的要素,成为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文明思想观念感情心态的创建活动。这在本质上得益于今天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也显示了科学理论指导的优越性。把认知各种要素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是克服认知局限性、片面性和唯心主义的最佳方式,将交往各方的交往控制权和所有权一分为二,使之互相分开又相互结合,有利于加强集体行动对个人行为的监督控制,保证日常交往的合理性合法性,调动各方面的交往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会促进日常交往认知的要素和心理反映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价值意义和理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