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内涵、机理及路径*

2022-09-24孟凡丽王国宁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生活化

孟凡丽 王 静 王国宁

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点的关键表述历经了“牢固树立”—“积极培养”—“大力培育”—“铸牢”的政策话语递进过程,其演变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话语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重要时代体现,只有融入各族群众生活世界,才能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感召力,并获得全面检验和实现理论“化大众”。2022 年3 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在政策、制度等宏观设计上进行综合考量,更要在“润物细无声”的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其生活化正是立足各族群众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而开展的命题阐发和微观实践探索。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内涵解析

目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研究集中于历史形成、本体溯源、核心要素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主动形塑等方面:其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概念解析,如林意章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新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于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产物”[3]。其二,基于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内涵阐释,重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如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的认知和反映,既包括概念认知,也包括认同归属、理论解读”[4]。其三,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素的有机协调而界定内涵,如陈瑛、郎维伟认为,“五个认同”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5]。其四,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内核的分析,如范君、詹小美认为,共建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共意识、共享中华文化的共有精神家园意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理认同意识等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核[6]。其五,基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关系的分析,如张淑娟、陈宪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文化自觉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正视、反思、重新叙述和划定边界,将传统文化确立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力量的基本素材”[7]。

生活化,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细小甚微的方式融入其生活世界的过程,重在实现由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有效建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活化的相关论述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确立于“类本质”和“对象化”的概念之上,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1]147,着重强调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139~140,并提醒关注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同时,要重视观察和参与人们具体而细微的日常生活,主动追溯意识的“存在本源”,真正认识到“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152。此外,德国哲学家、二十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将生活世界定义为“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8]58。素有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的法国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则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作了基本区分,指出“日常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从所有方面,从所有方向上,包围着我们”[9]271。亨利·列斐伏尔的学生、匈牙利著名思想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则将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10]3。西方学者对生活世界的界定和区分揭示了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范畴和能动性因素。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重要理论,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11]381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学者和我国人民教育家关于生活化的相关阐述各有侧重,对于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内涵厘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不是主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极地适应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也不是日常生活完全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统摄,而是强调在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基础上,发挥其对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价值导引,在生活实践中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图景追求,并跃迁至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促进各族群众自由全面发展的意义世界领域。总体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具有人本性、体验性、潜隐性、持续性、广泛性的特点。

(一)“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人本性

2019年,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主体性,因此,必须坚持生活化的“人本性”理念,将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各族群众“需要不需要”为出发点,以解决各族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现实需求为着力点,将各族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落脚点,在各族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上下功夫;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机结合,重点关注各族群众业缘、趣缘等特点,根据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中的自我需求、认知困惑、行动偏好、未来愿景等进行靶向施策,引导各族群众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将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始终放在首位。

(二)“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在理论层面重在理清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基本范畴及向意义世界建构的内在逻辑,在实践层面重在以有形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体验和感悟生活世界,其本身就饱含着“接近生活,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气息,更是对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的有力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须落在有形的物质或活动载体上,以贴近各族群众生活实际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标识性实物为切入点,使具体举措“接地气、暖人心、有特色、见实效”,如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充分融入“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素,社会教育中可融入娓娓道来的社区民族团结故事、以人为本的“微服务”体验、城乡公共文化实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创造各族群众“置身其中”的融入环境,使各族群众“远能识之,近则感之”,在耳濡目染和实际感触中实现生活相依、情感相融、心灵相通,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三)“润物细无声”的潜隐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是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各族群众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变化密切相关,直接受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直接影响。所以,可通过文化浸润、舆论引导、风气习染、精神支持与物质帮助等潜隐化方式,在落实落细中发挥着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中华文化认同铸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引导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例如,各族群众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生动写照,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群众不分你我、并肩作战,充分显现出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亲近、共担共享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维,以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基本素材,通过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彰显中华民族力量与担当的伟大抗疫精神的敬畏与弘扬,形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主动担当感,在常态化抗疫中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新高度,使各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团结互助传统代代相传。

(四)“宣传教育常态化”的持续性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临时性、短暂性、过场化的动员式活动,只有依靠稳定的、持续的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融入经常性、习惯化的现实活动中,才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无时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存在深浅不一、理解多样的状况,如何引导各族群众准确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等,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通过早期的“蹲苗”式生活化浸润、初期的“育苗”式生活化融入、茁壮期“助苗”式生活化蓄力等方式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由生活世界重绘向意义世界建构的迈进,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群众人心凝聚、团结奋进、共画同心圆的强大精神支撑。

(五)“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的广泛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蕴含于各族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各项工作开展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差别显著,需要采取区域差别性的举措,才能有的放矢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作用于与各族群众有关的各项具体实践中,更好地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人民主体性价值,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元素“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在生活化工作实践中,准确全面地了解、把握和满足各族群众的基本需求,将文化浸润与日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各族群众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调动各族群众参与亲身体验、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等,加深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实践价值的认识,才能激发各族群众的心理共鸣,巩固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观认知上升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期许和砥砺前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发生机理

生活世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点和归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本质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能动互构过程,二者内在贯通且相互支撑,形成自洽的内在逻辑图式。

(一)以植根于生活为逻辑起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层面的重要内容,在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得以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并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159。日常生活包含人对物质生活本身的能动效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感性活动的缩影,是人的“现实的生活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集合,是由物的依赖到在物的基础之上追求人的独立性的超越,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因此,不断变化的生活世界正是人类生存、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世界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怎样生产是一致的”[1]147。毛泽东曾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13]28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实践基点是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始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动力源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等均是建立于各族群众日常交往交流交融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精神对话活动。植根于生活世界,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牵引相统一,在不同场域呈现出适合特定群体特点的融入方式,并根据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需求,结合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实际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浸润和微观实践探索,并融入各族群众接受度高、参与性强的生活体验中,不断构筑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群众在有感的融入活动中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活化认知,内化为自身精神世界的时代渴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生活实际中,为引导各族群众由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进阶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以升华于生活为意义探赜

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1。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理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思维”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五个认同”与“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作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源泉和意义世界建构的核心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世界的意义生成,是由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理性体悟过程,是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和归属。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升华需以各族群众的生活世界为现实基础,以各族群众生动、鲜活的交往世界为实践场域,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经验形态升华为科学样态,促进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意义建构与价值提升,实现由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成功跃升。

各族群众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体现着各族群众生活、学习、交往状况中的经验形态、内在发展规律与追求意义世界的努力,映射着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状况和向以“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意义世界的跃迁进度。应从各族群众的实际生活体验、实践工作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全面洞察,由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现象以及局部的生活世界认识上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全面认识,由对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深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本质的透视,形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规律的内在探寻,进而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世界对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积极推动作用,促进各族群众在生活世界中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睦相处,进一步维护“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大团结局面,为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内容,科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具体工作提供理念指引。

(三)以回归于生活为实践指向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1]413,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现实运动”的角度阐发了“共产主义”的实践性特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166毛泽东曾多次强调源于实践的理论仍需回到实践接受检验的必要性,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13]284,“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13]29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理论对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价值引领,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提炼的基础上,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核心内容和内在逻辑,形成了富有代表性、具有适用性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是否符合各族群众新的生活实践要求,仍需再次回归到各族群众生活世界,在指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化实践中得到真正理解、有效检验和再次升华,以此循环往复,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40。从回归各族群众生活世界来看,通过参与体验、自我教育、文化熏陶、典型经验推广等方式使各族群众在生活化认识中确立了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并将可以推广的有益经验、普遍模式和共有标准等因地制宜地打造成适用的“枫桥模式”,为更好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提供了经验支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社区实践为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党建、社区教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环创、智慧社区建设等现实载体,充分发挥社区治理要素隐性施教的潜在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社区“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公共精神培育等操作实践中,使各族群众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中自觉形成社区生活共同体意识;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社区实践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凝练,以社区思政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由对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积极转向和参与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以引领于生活为价值旨归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10。毛泽东也引用他人语言指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14]79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了一脉相承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提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理念,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政策举措以及重点任务,散发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时代光芒,彰显着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创新的强大吸纳力、巨大包容力和伟大实践创造力,是指导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行动指南。同时,伴随着全球多元文化主义和西方芜杂信息泛滥等带来的思想困扰,受地缘政治因素裹挟的民族分离主义等悄然涌动,西方国家主导的披着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外衣”的文化霸权依旧虎视眈眈,企图以隐秘化、科技化的形式向各族群众日常生活渗透,各族群众生活世界若缺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给养和精神引领,极易受到西方各类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占据。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表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现代化发展的内在精神要求,指引着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彼此“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日常生活思维,成为在生活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在精神情趣选择上主动对标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不断提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契合的道德素养;其内容和要求日益转化为各族群众的行为规范和实践标准,能够帮助各族群众正确辨析和鉴别生活世界中遇到的各类错误思潮,自觉形成坚决划清是非界限、抵制错误思想观点的政治定力;引导各族群众在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迈进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坚定“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作为自身价值追求和精神归属的最高域,不断夯实国家统一之基,巩固民族团结之本,守护好精神力量之魂。此外,伴随着全球多元文化主义和西方芜杂信息泛滥等带来的思想困扰,受地缘政治因素裹挟的民族分离主义等悄然涌动,西方国家主导的披着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外衣”的文化霸权依旧虎视眈眈,企图以隐秘化、多样化的形式向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广泛渗透,极易使各族群众受到西方各类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给予各族群众生活世界理论给养和精神引领,对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实践路径

遵循和运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发生机理,重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作为多维度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从内容、方式、机制、支持保障层面协同并举,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则有形”“触则有感”“行则有效”。

(一)打造“有形”的生活化内容

“有形”的生活化内容须以生活化呈现为抓手,以生活化的符号体系建构为支撑。一方面,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化呈现。习近平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15]。“从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发展到统一性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16]因此,应充分利用考古、历史和文物研究成果,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化呈现方式,如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古丝绸之路遗址,象征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红山玉龙,中华民族历史生动见证的茶马古道等都蕴含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各地应依托当地丰厚的文物资源,挖掘馆藏文物和文物遗址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如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长城烽燧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显著标志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化手段进行生活化形塑和处理,在街头巷口、公共文娱场所多彩呈现,有助于各族群众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形成全面了解和认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感染力、传播力,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另一方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符号体系。围绕自然山川、饮食生活、雕塑建筑、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等方面进行能动性符号建构,如在社区环境创设、公共街道、聚集性场合等图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标识,增强各族群众直观的国家认同视觉感知;积极挖掘“长城”“长江”“黄河”等地理符号,打造“龙的传人”“东方巨人”等书写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价值情怀的文化标识,有力涵育中华民族认同生活化的内容;对“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等耳熟能详的话语进行生活化符号表征,让中华文化认同内容更“有形”;将作为中国共产党象征和标志的党徽党旗充分展现在各族群众生活中,以党员公共场合正确佩戴党徽、城市街道集中悬挂党旗国旗等方式激发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结合当前时代境遇对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铸就的精神谱系进行生活化符号转化,实现各族群众对党史的全面了解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挖掘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优势的生活化符号,如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活化符号表现为各级人大代表,各族群众可通过向各级人大代表反映自身的合理利益诉求等方式深化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征和优势的认识,进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二)创新“有感”的生活化方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作为落实落细的社会化工程,其方式创新需在不同实践场域多维联动和同构互塑。

就学校教育而言,积极推行系统性的生活化教育方式。一方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第二课堂”,都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课堂滴灌”和日常生活教育的融会贯通,增强生活化内容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加强各族学生的融入性体验,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各族学生日常行为的思想规约与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创设、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互嵌式居住格局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组织各族学生定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红色景区、中华文化艺术作品展等,引导各族学生在“有感”接触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到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伟大崇高,认识到“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在集体生活体验和切身感受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就社会教育而言,多维融入社会范围的“大生活”与各族群众“与我有关”的“小生活”。一方面,广泛开展中华文化浸润社会主题宣传活动,塑造富有特色的中华文化样式,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号融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设置中华民族精神特质视觉形象宣传栏,在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创作体现中华文化的春联、美绘本等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引导各族群众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另一方面,以通俗易懂的口袋书、社区广播、公众号等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象化内容,以“传颂红色家书”“文艺+宣讲”方式激发各族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热情,营造富有时代特点和教育意义的浓郁文化氛围。此外,渗透到各族群众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价值要求对各族群众日常行为的规约,使各族群众在理论熏陶中养成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行为自觉,以生活化感知增进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情谊。

就网络空间而言,有力推进网络空间传播方式的优势互补。一方面,推广以“讲好中国故事”等线上微视频为主的生活化宣传教育方式,在各类官方抖音、微博等设置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宣传主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网络留言和线上互动,使各族群众在“面对面”与“键对键”的多位适应中加深了解、交友交心。另一方面,加强网络空间话语符号建构,通过对中华文化进行深耕、细描,塑造具有可视化特点的中华文化话语符号,如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打造成具有标识性的“石榴”型网络平台符号,加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直观认知。此外,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网络舆论纽带,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高对西方国家网络文化生活化渗透的有效防范处理能力,凝聚网上网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思想共识,使网络空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最大增量。

(三)建立常态化的“有效”落实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落实落细须以党的组织领导机制为保证,以具体执行机制基础,以评估激励机制为动力。

首先,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领导机制。习近平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7]。各级党委应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政策统筹、方案设计、安排部署中的引领作用;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过程中确保总体目标一致、各方有力协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核心要素和相关要求融入政策制定、分阶段执行等各环节,重构各族群众生活世界中“人心政治”治理实践新样式,通过以细化目标、确立标准、建立机构、完善机制等方式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宏观设计,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其次,形成与时俱进的具体执行机制。应通过制定逐级、逐步、逐层的分阶段生活化融入计划和实施步骤,确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活化宣传教育网络;因时、因地、因人精准施策,探寻由宣传教育者外显展示、外部熏陶到各族群众主动认知接受、内化吸收、外化践行的生活化机理,激发各族群众的自觉参与热情,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宣传教育走深走实;改进传统刚性的工作方式方法,依靠情感体恤、情感共享等情感联结纽带,使各族群众形成关系亲密、困疾相扶的情感互惠期许;重视升国旗仪式、“国庆”节日等生活化内涵的挖掘,引导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受到“爱国就在身边”;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向复兴”等红色经典歌曲融入各族群众生活中,将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光荣岁月转化为朴华无实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等,使各族群众在切身体悟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最后,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按照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当地党政主管部门可择机牵头成立常态化评估机构,由具体负责的常态化评估机构组建熟悉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专业评估队伍;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评估方案,明确评估过程中按照“增进共同性”方向设计具体评估内容;搭建日常检查和定期督导相结合的评估体系,逐步量化评估程序和操作步骤;培树一批高质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模范效应和动员作用,对落实工作不到位或反复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确保监督实效,力从机制上找原因、寻根源,对标纠偏,在深入整治中健全评估激励机制,形成持续长效的责任落实格局,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

(四)加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15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既要建立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也要为该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支持与制度保障。

首先,多措并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不断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适当向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和人财物扶持,加大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现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当地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进而大力提升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实际获得感、幸福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工作提供基本的人财物保障。学校、社会以及网络空间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实体依托,因此,应着力确保学校、社会以及网络空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工作的人财物支持,使各场域的具体落实“有组织领导,有人员完成,有经费支持,有具体做法,有实践成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覆盖全社会各层面、各方面、各角落,使各族群众在日益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坚定“五个认同”、牢树“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重要性,体验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精神愉悦感,从而积极适应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要求相对应的生活环境,并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果敢追求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合力构筑。

最后,通过具体制度规范的精准设计予以确认和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 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22 年1 月21 日,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召开会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在多数条款中充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并完善了相关规定[18]。因此,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部门规章、地方性条例进行适用性调整、修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工作中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落实举措等,逐步细化具体操作方法和执行程序,注重制度完善过程中“增进共同性”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内在统一,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指导性标准和评价性细则,使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切实提升制度保障成效。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