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例
2022-09-24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 伍 静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加大了中小学教师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关注.“双减”减的是学生的负担,但对教师来说,不减责任,不减质量,反而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教学质量.针对这个问题,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堂教学为例,简要分析基于“双减”政策下的数学课堂改革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效课堂;反比例函数;课堂改革
1 引言
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快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在更短的时间内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在探索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自主性.
反比例函数作为初中数学内容中继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后的又一函数知识,其函数性质的复杂性、图象的多样性及相关定理的多变性让该部分知识讲解充满了抽象和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在这一部分以“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为课堂的主旋律[1].由于双减政策的落实,要求教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被当下教育所淘汰,教师要在新的背景下探索出适应于“双减”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中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例,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应如何实施课堂教学.
2 合理划分授课时间
3 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教师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情况下,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2],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知识,课后练习只是起复习巩固的作用.
3.1 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及使用
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的好坏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低,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所以教师在开展新的教学任务前,应让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关预习.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课文,没有真正起到预习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依笔者所见,可以将经过科学设计的导学案放在课前预习阶段使用,会收获不错的预习效果.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节为例,将导学案分为以下两个部分,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1)知识回顾,热身练习.
①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②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2时,y=6,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能区分其他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复习归纳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新知探讨及思考.
①如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②如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设计意图:复习二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即列表、描点、连线,通过函数图象找出函数的相关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3.2 合作探究
图1
再通过GeoGebra软件的加密功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两点之间的连线应是光滑的曲线而不是折线,如图2所示.
图2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讨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变化,此时需强调x的取值范围.在教学中使用GeoGebra软件,能够很好地展示出反比例函数图象只是不断地接近x轴和y轴,但是并不相交.通过对比k>0和k<0两种情况,强调讨论反比例函数单调性时需要一支一支地讨论,中间有“跳跃”的过程.通过计算机作图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呈现图象之间的变化,相较于传统教学更为直观形象,也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3].
4 课后作业优化布置策略
完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改革,还应该将“双减”政策明确要求的“减轻课后作业负担”严格落实.“双减”减的是作业的数量而不是作业的质量,所以,如何安排学生的课后作业成了当代教师的一大难题.作为教师,应提前预知本节作业的难点和易错点,估计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长,并将针对性、经典性的题目筛选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全盘布置,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巩固及运用的效果不会因数量的减少而降低.下面以反比例函数一节课后习题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考虑到班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作业应采取分层布置的方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4.1 复习作业
该部分作业预计耗时5~10分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浏览课本或其他参考资料,进行本节知识的自主复习.知识复习作业主要分为三点,如表1所示.
表1 反比例函数知识复习作业
4.2 书面作业
在完成知识复习作业后,进入书面作业环节,该阶段预计耗时15~20分钟,此阶段也分为三个方面:
①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只需要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并标清楚所运用的知识点;
②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除了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还需要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题;
③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除了完成上述任务,还需要完成练习册上的提升题;
学生在处理书面作业时,需将有问题的地方圈点出来,并且在每道题的旁边写出计算要点.
4.3 操作型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课后巩固中,除了知识复习作业和书面作业,还应该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在电脑上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且通过改变k值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另外,学生在绘制图象的过程用手机或者电脑录屏功能录制视频,并配以讲解,将视频发至班级群中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5 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减少家长和学生对课外补习的需求[4].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
5.1 关注课堂教学的“全链条”
“双减”主要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对教师而言,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应该具有“全链条”视角,即如何通过有限的作业量达到学生训练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考虑的内容,将教学环节从备课到课后作业形成一个闭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机械性和重复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更清楚地了解到学生薄弱的地方,以便改进后面的教学.
5.2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于学生的学.所以,为了真正做到“提质增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所谓的“趣味性”并不单纯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小丑的角色,只是让课堂搞笑而已,而是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不管教师通过哪种方式,都要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促使学生以轻松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
5.3 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丰富,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更好地做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5].教师在使用教育技术时,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教育技术辅助,有些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更为适合.所以,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哪一堂课该用哪一种教学模式,什么内容需要教育技术的辅助,应该在哪个环节使用哪种软件,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所采用的音频和图片都应该深思熟虑.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课堂需求足够了解,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充分地挖掘适合该堂课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6 总结
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及方式,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例题解析等关键性内容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本节课所涉及的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在软件上操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总之,双减政策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课后分层布置作业,打破传统的“题海战术”,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进而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双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