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某文物建筑的整体迁移保护

2022-09-24LINHua

住宅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物价值建筑

■ 林 华 LIN Hua

0 引言

文物建筑是城市发展的文脉,镌刻着城市的记忆,承载着建造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要历史信息,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推进,对一些文物建筑以迁移的方式进行了保护。但由于隔断了建筑与原址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文物的部分原生态价值丧失。本文将以上海松江陈氏宅的整体迁移保护为例进行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1 项目概况

1.1 建筑概况

陈氏宅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泾北街36 号,始建于20 世纪40 年代,为一幢近代单层砖木结构民居。现存住宅坐北朝南(图1、2),推测为原院落式住宅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东西向长约21 m,南北向宽约10 m,五开单进,总建筑面积约为213 m2。房屋平面布局基本对称,且总体传承中式建筑。其中,白墙青瓦体现出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歇山顶浅出檐(图3)表明其传统的审美情趣。房屋立面装饰中西结合,且细部受西方审美的影响较大。其门窗洞口普遍采用砖砌劵顶,窗楣设有灰塑线条(图4),室内的壁炉、通风孔铸铁件(图5)及部分门窗的五金件(图6)均借鉴了洋房的设计细节。

图1 建筑南立面

图2 建筑西立面

图3 白墙青瓦、歇山顶浅出檐

图4 劵顶窗洞及线条装饰

图5 通风孔铸铁件

图6 门窗五金件

1.2 结构概况

陈氏宅的施工标准相对较高,工艺上采用近代建筑的手法来取代传统作法。但受到当时的经济及建筑材料限制,房屋屋面系统存在渗漏水和耐久性隐患。

房屋的歇山顶外观虽为中式形制,但其承重结构、营造工艺均参照近代洋房。房屋无中式台基,仅在入口处设有条石踏步;地下部分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图7),基础宽度主要有230 mm、410 mm 两种,埋置深度主要为0.64 m,局部加深2~3皮砖;条基下方为碎砖灰泥垫层,较基础两侧各加宽约200 mm,且垫层处下挖约0.21 m 后现素土层。

图7 条形基础

房屋的上部结构采用砖木结构。其竖向承重构件主要为青砖砌筑的外墙,内部横墙亦为青砖砌筑的隔墙,隔墙内设有3~4 道竖向木柱作为构造措施,且部分房间内设有东西向的木质隔墙。水平承重构件主要为木搁栅、木地板及木屋架(图8),其中:木屋架搁置于砖垛上方,且搁置处设有枕木;屋架节点采用榫卯与铁件连接,并将檩条搁置于屋架上,且椽条布设于檩条上。现存屋面为青瓦,青瓦下方直接铺设望砖,无苫背或防水层作法。

图8 木屋架内景

1.3 价值评估

陈氏宅在建筑功能使用、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特色及施工工艺与技术等方面,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其最典型的特点是中西结合的设计手法。其中国传统形式的建筑特点包括:砖木结构,单层歇山顶浅出檐式建筑,沿袭旧有的功能布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其西方建筑形式的特点包括:以柱式为构图的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且建筑立面装饰及内部设计也大量应用了西方元素。

房屋地处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附近的永丰街道旧改地块,建筑风格与仓城历史风貌一脉相承。仓城地区因松江府仓城而得名,是松江府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边缘外延,以漕运之责,历经元、明、清、民国数百年的发展积淀,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市井风貌,成为上海工商文明的发迹之地。由于当时西方文化的大量渗入,房屋汲取西方建筑的部分形制并加入了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元素,建筑形式更加简化、建筑造型朴素大方,其立面真实反映内部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理性思想,反映了民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2016 年1 月,陈氏宅被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点。

2 迁移原因

2.1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在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中,将永丰街道旧改地块划定为居住用地。地块内大部分建筑已拆除(图9),仅陈氏宅独立于其中,成了一幢孤房,而周边已成荒地,杂草丛生;加上房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多次改建后被空置,自身的老化、损坏非常严重,多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陈氏宅急需抢救保护,以及时阻止房屋进一步损坏。

图9 建筑所在地块示意图

2.2 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对建筑最好的保护方式是合理利用该建筑。陈氏宅作为文物保护建筑,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同时,其作为开放的保护点,公共性较强,因而在地块规划上宜与商业用地统一布置(图10),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及更好的保护。否则,若今后在周边建设住宅,陈氏宅将被围困在其中(图11),既不便于游客参观了解其价值,也不利于小区的后续管理及对陈氏宅本身的管理。

图10 拟迁移后地块布置示意图

图11 不迁移地块布置示意图

2.3 改善民生,价值最大

无论是既有建筑还是新建筑,建筑本身的功能就是为人服务。陈氏宅迁移后将进行保护性修缮,还原其历史风貌,保留建筑形式上的文化符号,并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重新植入新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最终实现文物建筑内在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和外在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统一。由于其所在地块的启动已经搁置多年,居民也早已外迁,尽快推动项目的落实关系到当地民生的改善。若陈氏宅仍留在原地,不仅会对用地规划造成影响,也无法落实对建筑的保护。

陈氏宅所在地块西侧临玉树路区域划定为城市公共空间,其余为住宅用地。若将陈氏宅迁移至临近玉树路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凹广场区域,不仅能够使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与价值得到提升,还能在玉树路与南侧仓城历史风貌区之间形成有效串联,从而传承并延续本地域的整体历史文脉;同时,住宅用地也将不再受文物保护建筑的影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布局,提高其利用率;而陈氏宅也将直接面向城市界面,与城市开放空间广场融合,将会有更多的使用可能性。这对于陈氏宅、城市公共空间、住宅用地而言,都是一次价值的提升。

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陈氏宅文物建筑的价值和地域的整体历史文脉,在权衡各方利弊之后,决定对陈氏宅实施迁移保护。

3 迁移方案

3.1 迁移方式

迁移指因保护工作特别需要,在无其它更为有效的手段时,对文物采取整体或局部搬迁、异地保护的工程。按照具体的实施方法,迁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迁移;另一种是异地重建,即迁建。其中,整体迁移不改变文物建筑基础以上部分,能保留建筑本体的原貌和结构整体性,但费用较高并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且迁移距离不宜过远;迁建则需要拆卸建筑的各部分,并在异地重新安装复原,对建筑物本体的影响较大,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1]。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陈氏宅的文物价值,尽量保留建筑本体的原貌和结构整体性,结合陈氏宅自身体量不大、迁移距离不远等实际情况,本项目采取整体迁移的方式。

3.2 迁移路线及步骤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将陈氏宅迁移至所在地块临近玉树路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凹广场区域(图12),使其沿玉树路与南侧仓城历史风貌区形成有效串联。具体迁移步骤为:①向西侧弧线转向平移7.854 m;② 向西南直线平移137.77 m;③向西侧弧线转向平移7.03 m;④向南直线平移6.728 m;⑤向北侧直线平移36.65 m(图13)。

图12 陈氏宅迁移路线示意图

图13 陈氏宅迁移步骤示意图

3.3 移位方法比选

目前,建筑物的移位方法主要有顶推法和车载法,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点如表1 所示。

表1 顶推法和车载法对比

本工程新址与原址之间的距离较长,移位距离约为200 m,且建筑自身体量不大,对沿程段场地要求低、无需精确找平,故采用车载法的移位方法。

3.4 迁移流程

陈氏宅的迁移流程为:下底盘施工—上托盘施工—临时加固—顶升施工—平板车移位—基础连接—临时加固拆除—上托盘拆除。

4 修缮方案

4.1 修缮原则

迁移完毕后,在“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总体原则下,遵循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可逆性等原则,对陈氏宅进行保护修缮,尤其是保护其特色部位的文物价值,即保护其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4.2 修缮目标及思路

根据修缮原则,在确保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对建筑现状进行保护修缮;同时,对于已改变原状的部位,在有可靠依据的前提下,也要尽可能地恢复其历史原貌。必须在认真考证原始设计资料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重点保护部位应严格按照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进行修缮,具体思路如下。

(1)恢复建筑历史风貌,还原历史细节。

(2)示意历史空间格局。该宅院目前仅剩正厅,迁移后拟运用铺地材质变化示意原建筑院落的完整轮廓(图14)。

图14 迁移修缮后效果图

(3)提升城市景观。将文物建筑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成为空间中的亮点。

(4)植入新功能。建筑是具有功能性的,文物建筑在其历史价值之外,尚应具有现实的功能。迁移后,应考虑新功能的植入,使之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焕发新活力。

5 结语

迁移并不是文物建筑最好的保护方式,只有当文物建筑和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活动发生冲突矛盾时,在权衡各方面利弊后,才能有选择性地考虑使用。本文通过对陈氏宅的整体迁移保护,在传承并延续文物建筑价值和地域整体历史文脉的同时,也使其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重新植入新的功能,实现了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再结合与周边的合理布局,于陈氏宅、城市公共空间、住宅用地都将是一次价值提升。

猜你喜欢

文物价值建筑
文物的栖息之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文物的逝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物失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