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I 体系的多层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2022-09-24廉璧榕LIANBirong巩玉发GONGYufa

住宅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卫生间管线住宅

■ 廉璧榕 LIAN Birong 巩玉发 GONG Yufa

0 引言

20 世纪以来,住宅的大规模建造虽逐渐满足了人们对“量”的需求,却也造成了住宅形式的单一化与机械重复化。千篇一律的住宅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趋于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住宅产生了新的设想。于是,西方国家兴起了住宅空间灵活性的研究,希望通过此类设计,解决大规模住宅建设的重复性问题,以更好地贴合住户的需求。SI 住宅体系便是基于以上思想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 SI 住宅体系理念

1.1 SI 住宅体系的原理

SI(Skeleton Infill)住宅体系是一种建造体系,其原理是将住宅分成支撑体(S)和填充体(I)两部分[1]。

(1)支撑体由住宅的主体结构(梁、板、柱、承重墙)、共用设备管线和公共部分(公共走廊、楼电梯等)组成[2]。它是住宅内所有居住者共有的财产,具有高耐久性(要求耐久年限在100 年以上)。因此,其结构形式由专业人员设计决定;其公共部分的管理和维护则由开发方或后期管理方提供。

(2)填充体是除支撑体以外住宅的所有构件,包括住宅套内的内装部品、专用设备管线部分、外墙(非承重墙)和外窗等外围护构件部分,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填充体部分是居住者的日常使用部分,可由居住者自己决定其中的设计策略。围合自用部分虽然供居住者使用,但该部分的设计变更会影响到相邻住户及后期建筑整体的外观,因此,在设计前期需与相邻住户、物业方协调。随着户内套型空间的改变,外围护结构也会随之作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具有独立性,将打破原有住宅固定不变的外立面形式,使住宅立面多样化。

1.2 SI 住宅体系的特点

SI 住宅体系的基本概念是支撑体使用高耐久性材料作为建筑主体功能框架,同时,填充体在其中灵活安置,以满足不同家庭在不同时期对户内空间的生活需求,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因此,SI 住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建筑承重结构(支撑体)具有更强的耐久性;②建筑非承重结构(填充体)的灵活性更高;③支撑体和填充体互相独立。

1.3 SI 住宅体系的优势

当前,我国住宅结构寿命较长,而用户对住宅空间的使用功能变化较快,固定的户内结构已无法满足多变的使用需求,使得矛盾日益突出。SI住宅体系由于在建筑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改变填充体布局以适应多变的空间需求,进而增加住宅内部空间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住户的使用要求。

同时,SI 住宅体系可根据不同家庭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对户内套型进行改良,组成不同的平面及空间,进而得到多种外立面形式。在当前“千城一面”的情况下,SI 住宅体系能够在符合国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建设出形式丰富的住宅建筑,提高住宅空间的使用灵活度,贴合住户日益增加的住宅使用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减少大拆大建,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使住宅建设更加绿色、经济、环保。

2 住宅内部空间要素

住宅提供起居、饮食、卫生、休息等生活功能空间。因此,对于卧室、起居室、餐厅、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参考居住空间的人体动静尺度,能够更好地深入研究住宅内部空间的设计。

2.1 居住空间人体尺度分析

人是空间活动的承载者,居住空间都围绕着人的活动展开,因此,每个空间的尺度关系都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居住空间的设计要着重参考人在其中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及运动范围,人的静止尺度和动作尺度是空间设计的参考尺度,常用的人体活动尺度有行走、站立、坐立、水平伸展、竖直伸展等[3]。其中,通过站立、坐立分别确定各类家具的长度、高度及宽度;水平伸展和竖直伸展动作可作为起居空间或多功能空间尺寸的参考标准;行走尺度则是交通空间的重要参考。

2.2 起居室

起居室是提供家人聚会娱乐的场所,也有接待客人之用,其行为基本分为在沙发等家具上的静止行为和动态的室内运动行为。当前,有部分家庭将起居室与餐厅整合,进行整体设计,其整合形式主要有横厅、竖厅、“L”型厅等。起居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沙发、茶几、电视柜等常用家具,因此在整个住宅中所占的面积最大。如果复合其他功能空间进行设计,可将两个空间进行整体设计,适当隔断且保证两空间的连续性,以满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

2.3 卧室

卧室区域是人们日常的休息区,相对其他空间更加独立和私密,需要与公共空间进行明显分隔,不能相互干扰。卧室除了睡觉休息的功能外,还要考虑其他功能,如储藏、办公、学习等,这些功能都要求绝对隐私性,因此,设计中在避免来自其他空间的视线、声音干扰的同时,还要有充足的采光和通风。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卧室空间中也附加了其他空间,如增设熨烫空间、看护空间、更衣间、护工房等(图1)。

图1 卧室附加空间增设示意图

2.4 卫生间

卫生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可提供舒适卫浴、化妆洗漱等功能,其受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卫生间的布置既要与其他功能房间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的私密性,因而卫生间的门不可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卫生间内部应具有一定收纳空间,以便将收纳的物品与其他家用物品分开;同时,应考虑家中热水器的安放空间及热水器的插座位置,以保证人们安全活动。

2.5 厨房

厨房在室内空间中占有一定比例,随着家庭需求的变化,厨房由传统的封闭式空间转变为多元化的形式。在特殊需求下,可采用开放式厨房与起居室复合的设计,但应注意通风、吸油烟等方面的处理;也可采用与餐厅的复合设计,并通过隔断等方式分隔空间。厨房需要考虑整体设计,管线布置、厨房作业流程、电源位置均应考虑在其中。厨房设备的标准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空间。

2.6 玄关

玄关是公共空间过渡到私人空间的转换空间,其设计应注重仪式感,通过设置独立的操作空间,并与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配合,可以给人一种愉悦温馨之感。出入门的动作序列是人们做好空间转化过程中的心理缓冲,因此,合理的玄关设计,如在玄关处设置可置换鞋的椅子、置物台、服装收纳区等,可增强人们的归属感。

3 SI 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3.1 支撑体层面

从支撑体层面来看,支撑体影响的是同一楼层中相邻套型的空间联系与变化,套型的组合变换均会影响住宅内部空间的变化。

例如,可以将独立的大套型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小套型,或者将彼此独立的小套型合成大套型,进而适应功能变化的需求。这种变换方式通过对门洞的封堵、打开或分户墙的打断、连接来实现。所谓套型的排列组合,也就是将A 或B 的某一空间独立出来,形成新的套型,或者将套型A 的某一空间划分给套型B,实现两套型面积的变化(图2)。在分户墙中预留门洞作为相邻套型之间的联系,当套型相互独立时,为方便后期将门洞打通,可使用砌块将洞口封堵。此方式便于施工,适用于因家庭人口变化对住宅空间提出的不同要求;同时,也可为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做准备。灵活的空间划分提供了独立的办公空间,应保证每个套型拥有单独的入口,保证其独立性。

图2 套型的组合排列示意图

这种灵活布置套型空间的方式,由于功能空间的随意流动性,会影响电气管线、用水管线及采暖管线设备的铺设。传统住宅的建造方式是将管线埋设于建筑主体结构中,但这种铺设方式会增大空间变换的难度。SI 住宅体系下的管线铺设方式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其利用整体厨房、整体卫浴等架空形式,将管线设置在夹层之中,与主体结构相分离。这种形式既便于管线的安装铺设,也便于后期使用管线设备的检查维修,使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更加简单,便于施工。

3.2 填充体层面

在填充体层面,可变设计主要通过住宅内部隔墙的变化进行空间功能划分,进而调整住宅套型内部,其主要方法包括:基于家具可变的功能空间适应性调整、套型内部空间的合并与分隔及套型内部多功能空间的设置。本次方案选取多层住宅常用的三开间平面套型,面积在120 m2左右,该面积比较适合我国家庭的居住模式,同时,能提供比较舒适的空间环境。

3.2.1 理想模型设计

为使解决方案更具有普适性,本文采取简化后的理想模型设计。高耐久度结构支撑起大空间以提供开放式平面,使设计的平面轮廓尽量方正完整,减少外轮廓的凹凸转折;室内基本无承重体墙柱,以便将室内空间灵活度最大化;同时,将支撑体形式简化,各个功能空间划分由轻质隔墙完成,以此体现住宅空间的灵活性。轻质隔墙的设置和间隔距离符合水平扩大模数序列,在便于套型设计的同时,也利于部品模块的安装。

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实际的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合理布置剪力墙,使大跨度空间合理化;竖向承重构件布置在多功能空间位置,以便后期设计时能够将承重构件与隔墙、橱柜等填充构件相结合,使空间更加规整。在公共空间设置公共管井,尽可能地将管线设备的主管安装在公共空间部分,再通过横向排水的方式,将室内排水连接到管道井内(图3)[4]。

3.2.2 内部空间设计类型

19 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学家F.勒普累首先提出主干家庭概念;1949 年,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提出核心家庭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类型划分概念。近年来,我国社会学界也较多地运用到这一概念,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等类型[5]。本文在家庭类型划分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存在的家庭人口状况,进行家庭结构演变的内部空间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3.2.2.1 单身家庭

在单身家庭模式中,住户为1人,年龄阶层趋向于青年和老年两个较为极端范围。由于独自居住,个人活动范围较大,可灵活利用的空间较多。同时,青年人为了聚会结婚等社会活动、老年人为了子女或保姆照看,预留出除住户本人以外的睡眠空间,因此,单身家庭模式与二人住户的套内空间有重叠关系。

3.2.2.2 夫妻家庭

夫妻家庭模式主要为夫妻二人,这种家庭结构年龄跨度较小、生活习惯较相似,包含已婚未育的家庭、不生育的丁克家庭及子女成年离家后的中老年家庭。这3 种类型的家庭对空间要求各不相同,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分类设计套内空间,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图4)。

青年夫妻家庭(包括青年单身家庭)的社交活动和办公活动较多,除了固定功能用房外,较私密的办公空间以及灵活开敞的娱乐空间也应考虑进整体套型中(图4a)。①南侧与客厅相邻的多功能空间可通过软隔断的方式,与客厅增强空间上的联系;当有大型空间需要时,可将隔断打开,形成连通空间以增大社交空间。②设置中西结合的厨房餐厅模式,以增强室内空间的活跃度,使其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图3 现有集合住宅管线与SI 住宅公共管线设置对比图[4]

图4 夫妻家庭套型平面图

中老年夫妻家庭套型同样适合单身居住的老年人。相较气氛活跃的青年家庭,中老年家庭更应注重老年人的安全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存在较多不便,因而在套内设计中,应考虑适老化设计(图4b)。①将卫生间等房间的平开门改成推拉门,使腿脚不便的老人不用后退就能把门打开;且卫生间在套内两侧布置,便于老年人能够尽快到达卫生间。②如有护理人员,可在室内设计护理套间,使护理人员与老人能在同一套间内居住;同时,以卫生间和储藏间作为分隔,既可以维护个人隐私,又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老人的异常状况。③客厅内需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方便老年人活动,并在朝向好的一侧设置阳光房,使老年人拥有足够日照空间的同时,也能有个人施展爱好的空间。

3.2.2.3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由夫妻和子女两代人组成。由于两代人的生活,家庭活力增强,对室内空间功能提出了更多要求;而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家里卧室及卫生间等数量也随之提升,原本宽松的户型也逐渐变得紧凑(图5)。因此,在设计前期,可将未来可能用到的功能空间预设进平面中。一般来说,一胎家庭拥有足够的空间分配给办公运动与餐饮空间。当家中育有2~3 个孩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同样需要个人隐私,书房、餐饮等空间会逐渐缩小,卧室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牺牲部分活动空间以布置餐厅等公共功能空间,而客厅作为家庭聚集中心,会承担更多的活动任务。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带来家庭用品的增多,设置单独的储藏空间有利于家庭物品的整理收纳。随着成员数量增多,“抢厕所”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2 个或以上的卫生间设置能更加方便家庭成员的使用。相较于传统住宅,SI 住宅体系运用整体卫浴构造技术,可解决上下水及管线铺设问题,施工方式也更加便利快捷。

图5 核心家庭套型平面图

3.2.2.4 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主要是父辈、子辈、孙辈三代人共同居住的家庭,这种家庭模式氛围融洽,但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对内部空间的私密性和多功能性要求较高,内部结构往往非常紧密(图6)。主干家庭中,又分为老年人可自理型和不能自理型两种类型。其中,自理型家庭与核心家庭的平面思想一致,照顾到老年人在行动上有所不便,可在老年人的卧室单独设立一个卫生间,其他房间可根据家庭成员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卧室和办公学习空间;不能自理型家庭套型同样可以设置护理套房,护理套房与其他房间分隔开并有专人看护,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其他房间的干扰。

图6 主干家庭套型平面图

4 结语

无论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SI 体系对于住宅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多层住宅虽然只是住宅建设中的一小部分,但贴合我国住宅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以住宅室内空间分析作为切入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住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住宅构成的基本要素,并根据需求对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理想模型设计,为住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但是在SI 住宅的使用中,用户参与程度虽高,却没有专业的室内设计知识,且室内缺少填充体构件划分空间,会造成后期投入的装修费用较高、对室内空间的设计把握不当、成品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将是以后SI 住宅设计中需思考解决的方向。

猜你喜欢

卫生间管线住宅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Jaffa住宅
一家公司的卫生间能有多惊艳
卫生间抢劫案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我帮你上卫生间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