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2022-09-23杨勇

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子路志向理想

□杨勇

【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宗旨,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道”渗透其中。现在的教材中的古诗文可以说占据了选文的半壁江山,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又非一日之功,又无法一蹴而就。因此要想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就必须把立德树人的“道”渗透到每一堂课中,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每一篇选文对学生日教月熏,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从“小我”走向“大我”。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但是古诗文的教学在语文教学改革及“传道树人”中是一个“死角”(钱梦龙语)。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只落实文言知识和背诵默写,很少去挖掘文章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更没有把隐藏在文本之中的人文精神与今天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从而浪费了很好的立德树人的资源。本文就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和“勇于担当”“为民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想】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收录在人教版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等书中的精彩片段。作为文言文,固然首先要落实掌握其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文化常识,更要在熟识这些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文本,感受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找准“立德树人”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在分析古人的理想抱负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志向。

本文的总体设计是:以“志”为讲授本课的主线,前有“志”导入铺垫,中有“志”的分析探究,最后有“志”照应与拓展。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分析人物志向,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3.探究孔子理想,树立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本意思,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孔子及弟子的志向,用家国情怀熏陶学生,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用流沙河诗歌《理想》导入(PPT展示):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在安定繁荣的今天,习总书记要求我们新一代青年学子,追逐青春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由此可见“理想、志向”对我们青年学子的重要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去领略、去学习、去欣赏孔子的几位弟子的志向。

设计意图:用语言优美的流沙河的诗歌和习总书记的讲话,营造意境引起学生的阅读与探讨的兴趣。同时,“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这几句也为下面分析孔子及弟子的志向,做了引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温故而知新——温习常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请一位同学帮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孔子及《论语》的知识。

预设(PPT展示):

1.孔子生平及思想

2.《论语》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收集资料,温习有关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介绍的不够全面,借助PPT予以补充,另外PPT上重点知识点都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的,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学而时习之——品读分析

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学习古文首先要从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文化常识开始。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总结本课的文言知识。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按课前分好的小组讨论总结本课的文言知识。十分钟后请各小组选派一位同学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分组情况:一组整理通假字,二组整理古今异义词,三组整理重点的实词,四组整理重点的虚词,五组整理特殊句式,六组整理文化常识。

学生自主在小组内探究,交流,汇总。然后让小组代表,通过投影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小结:通过这六位代表的展示,我们学到了“希、莫”等通假字,“方、哂、等重点实词,“与、乎”等重点虚词,“童子”等古今异义词,“不吾知也”“为国以礼”等特殊句式以及“冠者”等文化常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落实总结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文化常识。既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下面请再朗读课文,并思考,师徒五人就哪一方面的问题展开谈话?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预设启发问题:

(1)孔子问了什么问题?

(2)四个学生都是围绕什么来进行回答的?

(3)孔子的最后几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PPT展示):

全文围绕“志向”展开,可分为三部分:问志、述志、评志。

设计意图:纲举目张,把握核心内容,理清文本思路。

3.俗话说“言为心声”,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他们不同的志向,通过他们的语言仔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讨论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此环节找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哪组读的好,哪位同学读的好,并说明理由。通过学生的评价,找出分角色朗读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指导学生在揣摩好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以怎样的语气去读,可以加什么样的辅助动作,同时还要强调小组合作协调的重要性。然后让读的好的同学再次分角色朗读。

经过这几位同学的分角色朗读,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下面让这几位同完成这个表格中他们所代表的角色的内容。

预设:

?

设计意图:分角色扮演,可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加强学生的主观感受。此环节既锻炼学生的诵读与表演能力,又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体会他们各自不同的志向,并能总结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四、学而不思则罔——合作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同学们思考并探究,孔子为何说“吾与点也”,由此流露出他什么“志”?

借助PPT补充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一贯主张,在让学生深入思考,要治理“千乘之国”的子路,因为不注重“礼”就被孔子的“哂”了,那么“消极避世”的曾点怎么会得到一直主张积极入世的孔子的赞同呢?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看本质,让学生去思考曾点的理想如果要实现的话,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预设:

曾皙的志向不向其他三个同学那样直白,而是通过描绘一个美丽、温馨、快乐的场景含蓄委婉的体现出来的。这种生活理想实质是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这是在实现了子路的强国,冉有的富民,公西华的以礼治国之后的理想社会;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没有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战争与掠夺的和谐、民主、公平、自由的理想社会。它是儒家“礼乐”治理天下的终极境界,也是儒家大同思想实现后的写照。由此我们也可窥见孔子的“志”即“大同世界”。

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因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此问题思考、探究,让学生学会通过事情表面现象去寻找其本质。透过曾皙志向的表面现象,去探寻他的志向背后的社会因素,并进一步探究出孔子的志向。

五、三人行必有我师——内化于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如何评价这师徒五人的志向?“择其善者”谈谈自己的“志向”。

此环节大多数同学忽略了孔子及弟子的志向的共性,只是对其中一个人的志向做了评价。如:有的赞成子路,治国首先要强军;有的赞成冉有,治国首先要富民;有的赞成公西华做个“小相”,主持军国大事;有的赞成曾点,去构建美好的社会蓝图等等。学生自己的志向更是不一而足,有的是考一个理想的大学,有的是弃笔投戎去保家卫国,有的是做一个科研工作者让科技强国,有的是想从事文学创作打造文化强国……

面对这种情况,提示学生去思考探寻他们志向的异同,也可以和今天某些不良青年的“志向”做出对比,以此来引导学生对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做出肯定的评价。

预设: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虽小异但大同,那就是治国、平天下。在那个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生命都无法得保障的春秋末期,他们考虑的不是钟鸣鼎食、金玉满堂、飞黄腾达,而是富国、强军、国是。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志向都是肯定的,只是笑子路“其言不让”而已。反观今天,不少青年人佛系,躺平,当网红,

而那个时代的孔子带着一群年青人致力于构建新的理想社会,致力于打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致力于开创知礼有序的太平盛世。这种志向难道不值得我们景仰吗?愿处在太平盛世的我们以他们师徒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我们的历史使命。就像习主席讲的一样,立鸿鹄志,以青春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在感悟孔子及学生的志向的同时,更让学生明白孔子及他的学生的志向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安定和平的今天,能以先贤为榜样,树立远大的志向。

本课总结:

流沙河说:“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希望同学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孔子为榜样,继往开来,传承“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树立强我中华,改变世界的志向。

六、见贤思齐焉——布置作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让我们再次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孔子被评为“时代楷模、万世师表”,请同学们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孔子的伟大。

【教学反思】

开篇以流沙河的诗句与习总书记的讲话导入,中间围绕孔子师徒五人的“志”展开探讨,最后再以流沙河的诗句的结束。在设计上做到首尾呼应,以“志”贯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次朗读,分角色朗读,重点语句朗读。在读中强化语感,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通过分角色扮演,借助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各自的志向。因本文是一篇关于言志的对话,所以在内容分析上,以“志”贯之,并借助曾皙的志向,透过表面现象推导本质,不仅能找出孔子的理想,更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再与今天的一些青年人的志向比对,明白孔子师徒五人的志向多么难能可贵,用孔子去激发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子路志向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