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数学竞赛中“整数解问题”的探索研究

2022-09-2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二次方程平方差一元二次方程

孙 宇

(江苏省宜兴市硕博教育中心 214200)

1 整数解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初高中的数学竞赛和高中自主招生考试中,整数解问题是最热门的题型之一.整数解问题一般方法分为三种:

1.1 分式类型的整数解问题

对于分式类型的整数解问题可以利用分离常数法进行求解.

通过分离常数进行变形:

可以通过平方差公式进行分离常数的变形:

从而转化为上述的解答方法.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可以设出根的判别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对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mx+c=0有整数解(a,c均为整数),m为整数,且m是参数.

则Δ=m2-4ac必定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从而设Δ=m2-4ac=n2,(n为自然数)

则m2-n2=4ac.

所以(m+n)(m-n)=4ac.

由于a,c,m都是整数,n是自然数,所以(m+n),(m-n)必然是4ac的整因子且其奇偶性相同.从而可以求得m,n的值,最后代入求根公式求解x的值.

1.3形如kmn+pm+qn=r(m,n为参数且m,n是整数,k,p,q,r为常数)的二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

对于形如kmn+pm+qn=r(m,n为参数且m,n是整数,k,p,q,r为常数)的二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可以直接进行因式分解.对于这一类的因式分解,有两种方法进行变形.

第一种:

第二种:

转化为第二种进行求解.

如果k,p,q,r为分数,则可以先转化为整系数代数式进行求解.

1.4 形如pm2+km=qn2+rn+t(k,p,q,r,t为常数,m,n为参数且m,n为整数)的二元二次方程

对于形如pm2+km=qn2+rn+t(k,p,q,r,t为常数,m,n为参数且m,n为整数)的二元二次方程,首先进行配方,得到关于m,n的平方项.

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将m,n的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转化为上述的的情况.

2 典型例题剖析

分析该题来自于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二试的压轴题,是一道很典型的整数解问题.将两个方程联立,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三次方程,所以第一个关键点在于找到三次方程的一个有理根,然后再将该三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把题目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最后就可以利用上述平方差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求得最终结果.

解析联立方程

即2x3+(2a+23)x2+(10-7a)x+3a-11

=0.

将①式变形可得

(2x2-7x+3)a+2x3+23x2+10x-11=0.

则可将①式分解因式,得

(2x-1)[x2+(a+12)x+11-3a]=0.

如果两个函数图象有公共整点,则方程①必有整数根,从而方程②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12)x+11-3a=0③必有整数根.所以方程③的判别式Δ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从而设Δ=(a+12)2-4(11-3a)=a2+36a+100=(a+18)2-224=n2(其中n为非负整数),则(a+18)2-n2=224.

即(a+18+n)(a+18-n)=224.

显然a+18+n与a+18-n的奇偶性相同,且a+18+n≥18,且224=112×2=56×4=28×8,

当a=39时,方程③为x2+51x-106=0,其根为2或-53,则可得两个函数图象的公共整点为(2,-53)或(-53,2).

当a=12时,方程③为x2+24x-25=0,其根为1或-25,则可得两个函数图象的公共整点为(1,-25)或(-25,1).

例2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两点P(1,a),Q(2,10a).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B,与y轴的交点为C.如果关于x的方程x2+bx-c=0的两个根都是整数,求△ABC的面积.

分析该题来自于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二试压轴题.首先通过消元将参数b,c均用a的代数式表示.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为第二问做好铺垫!该问的最关键点在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方程的两个根m,n,再将参数a消去,得到关于m,n的二次方程,然后再利用二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方法进行求解.

解析由于P(1,a),Q(2,10a)两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代入解析式可得

设m,n是方程x2+bx-c=0的两个整数根,且m≤n,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消去参数a可得

9mn-8m-8n=-6.

则9m·9n-8×9m-8×9n=-54.

由于m,n是整数,对等式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可得(9m-8)(9n-8)=10.

而10=1×10=2×5=(-1)×(-10)

=(-2)×(-5),

则b=-(m+n)=-3,

c=-mn=-2.

所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3x+2.

则A(1,0),B(2,0),C(0,2).

所以S△ABC=1.

注对于④式进行因式分解,如果不太熟练的话,可以进行如下变形:

对等式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可得

由于m,n是整数,所以(9m-8)(9n-8)=10.

例3二次函数f(x)=x2+x+11图象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其横坐标是正整数,纵坐标是一个平方数?如果存在,求出这样的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该题来自于2011年高中数学联赛湖北省预赛,难点在于第二问的整数解问题的转化:设出点P坐标(m,n2)后,得到关于m,n的方程,此时需要注意,由于方程中含有m的一次项而没有n的一次项,所以首先将关于m的代数式进行配方,得到关于m的平方项,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就可以求出最后的结果.

解析设点P(m,n2)是符合条件的点,其中m是正整数,n为自然数.

则m2+m+11=n2.

所以4n2-(2m+1)2=43.

则(2n+2m+1)(2n-2m-1)=43.

由于43是质数,且2n+2m+1>2n-2m-1,2n+2m+1>0,

所以函数y=f(x)的图象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其坐标为(10,121).

在整个中学数学竞赛中,整数解问题层出不穷,在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强基计划中也屡见不鲜.因此理解并学会利用“因式分解”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必须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激活与运用,不能过于关注“述”,而轻视“法”、忽略“道”,更加要关注题设的条件和解答的方法,更需要通过回顾与反思,来理解题目中的本质结构.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用心钻研,总结经验和方法,这样才能一通而百通.

猜你喜欢

二次方程平方差一元二次方程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浅谈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两个关于平方差公式应用问题的思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趣谈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方程问题
基于“三个理解”下的“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