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22谢振玲苍圣胡瀚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胰腺炎共情量表

谢振玲 苍圣 胡瀚方

柳州市工人医院 545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发病原因与患者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患者患病后机体会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炎症因子并攻击靶器官,导致靶器官损伤及衰竭,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发病突然,病发后机体存在明显疼痛感,且患者死亡率较高,导致患者发病后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增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及治疗配合度。研究指出,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及指导将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康复及转归。共情护理是心理干预范畴之一,是指医护人员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心理问题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从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既往共情护理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而应用在SAP患者心理干预中则缺乏相关报告,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共情护理对SAP患者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及预后的影响,旨在为SAP患者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SAP患者1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对SAP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③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④入组病例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胰腺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老年痴呆症;③合并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④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4~68岁,平均(38.96±3.78)岁;疾病类型:酒精性胰腺炎20例,胆源性胰腺炎35例,高脂血症胰腺炎15例,其他5例;学历:初中以下22例,高中/中专28例,大专或以上25例。对照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25~70岁,平均(39.12±4.26)岁;疾病类型:酒精性胰腺炎22例,胆源性胰腺炎28例,高脂血症胰腺炎16例,其他9例;学历: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中专28例,大专或以上2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包括术前禁水禁食、避免胃肠道黏膜受损、改善维持呼吸、液体复苏疗法、健康指导、缓解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相关药物指导及预防术后感染。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措施实施如下:①护士要学会对患者的处境和情绪进行换位思考,由于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加之患者普遍对疾病缺少正确的认知,认为SAP势必会导致死亡或者残疾,因此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是抑郁等负面情绪。在日常护理中,护士要重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掌握患者情绪波动的规律,当发现患者情绪不佳时,主动和患者进行语言交流,鼓励患者将心理压力和负担表达出来,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向患者发放《SAP健康知识手册》,并标注出手册中的重点内容,讲解SAP日常护理注意事项;组织患者参与专业知识讲座,加强患者及家属对SAP疾病的认知与理解,缓解患者盲目的紧张及恐惧的情绪;用平板电脑展示视频和图片,向患者介绍SAP的发病机制、治疗途径及康复效果等,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让患者更直观了解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展现护理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对各项干预的依从性,保持更加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③建立共情体验:SAP患者存在较多的诉求,会对护理和治疗措施产生疑问,护士要鼓励患者说出他们的疑虑,当患者表达想法时,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分析他们当前的心理状态,耐心、全面、专业地解答患者的问题,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有效帮助,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要对患者的倾诉做出积极回应,如眼神上的交流、通过点头表示对患者的理解。通过拍肩膀等手势表示对患者的支持,向患者传递出共情情绪,逐步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与患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良好关系。④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护士可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患者消极负面的情绪对治疗的危害,让患者意识到积极态度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现阶段的治疗方案和功能训练方法,说明这些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强化患者的健康行为。同时也要重视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家属参与共情管理,让患者得到充分的社会与家庭帮助,这对患者来说是更加重要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遵医行为及预后情况。①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SAS量表、SDS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将各条目评分相加获得总评分(40~80分),SAS评分>50分、SDS评分>50分均为阳性,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②疾病不确定感: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复杂性、预后不明确性、疾病不可预测性、与疾病相关信息不一致性),合计33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级评分,总评分33~132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明显。③遵医行为:采用自拟的《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饮食、用药、日常生活、运动锻炼、睡眠情况、情绪管理等方面,合计25个条目,每个条目依次记为1~4分,总评分25~100分,遵医行为与评分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756,信度系数为0.823,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④预后情况:记录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急性坏死物积聚、全身感染、器官功能衰竭、腹腔室间隔综合征等。APACHEⅡ评分包括年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3个维度,总评分0~71分,评分>21分提示患者存在死亡风险。

1.4 评价方法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及干预后第5天由经统一培训的2名责任护士负责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其中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遵医行为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问卷填写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相关量表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现场填写完毕后由责任护士当场回收,本次共发出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50份,有效回收率100%。患者预后情况由主治医生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下降,而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及相关维度(包括复杂性、预后不明确性、疾病不可预测性、与疾病相关信息不一致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临床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共情护理对SAP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SAP患者由于病发突然,患者发病时腹痛明显,加之患者预后较差,且大部分患者对SAP缺乏认知,导致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情绪较明显,而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治疗信心下降,增加患者预后不确定感,从而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研究指出,共情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帮助护士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为患者构建积极的治疗观念,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本研究为了更好地改善SAP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共情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下降,而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与徐丽红等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共情护理获得的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共情心理护理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护理服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爱护与关心,强化了社会支持,使患者心理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从而更有信心去战胜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3.2 共情护理对SAP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SAP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加之患者对疾病普遍存在恐惧的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信心不足,从而增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基于共情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SAP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究其原因:共情护理干预关注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分析引起SAP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康复信心,减轻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3.3 共情护理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观察组临床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共情护理能有效改善SAP预后。这是由于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避免饮食不当或生活不规律导致病情加重。另外,共情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4 小结

共情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预后。然而本研究受人力资源及时间的影响,并没有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关于共情护理对SAP患者远期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日后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实验时间,使研究更加科学、全面。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胰腺炎共情量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