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蕴及时代价值

2022-09-21武玮芸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研制中华民族

武玮芸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两弹一星” 伟大事业是20 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敌对势力的核威胁、核讹诈,独立自主取得以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为代表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1]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2022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2]“两弹一星” 精神激励与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步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努力传承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使其变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一、“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缘起

独立解放的新中国给一直以来惨遭侵略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与曙光,推翻了依靠西方列强势力的旧统治并夺回了外国列强所攫取的一切特权,同时也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西方列强依旧企图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阻挠各国与我国的友好往来。国家安全问题严峻地呈现在国人面前,如何应对大国威胁尤其是核威胁成了当时国家的重大使命。

列宁曾指出:“一支军队不准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谁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3]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增强新中国国防实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认识到核时代的和平只能靠核武器来赢得,核武器只能靠核武器来消灭,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果断作出自主研制 “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

1958 年,中央批准了在青海金银滩草原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筹建报告。草原上1279 户牧民赶着15 万多头牲畜,仅仅用了10 天时间就搬离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热土。牧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迁走,仅凭一句 “国家建设需要”,便把故乡留给了 “两弹一星” 事业的建设者。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随后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陆续奔赴这场草原盛会。研制基地地处海拔3200 多米,高寒缺氧、气候多变,水烧不到沸点、饭煮不到全熟,一年四季有8、9 个月要穿冬装。在研制过程中,还遇上了全国性粮食、副食品短缺的危机,这对于身处恶劣自然条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确保食物能够正常供应,打鱼队队员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天气里,赤脚踩进封冻的青海湖中打鱼;为挺过严冬,牧业队藏族群众送来自家牛羊。但是,让科研人员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竟是在空旷的草原上建设核武器研制厂房。几百人经常不眠不休,讨论摸索,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们手抬肩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震惊世界各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自主研制并成功爆炸原子弹的国家。1967 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中国仅用了2 年零8 个月,时间间隔远远短于苏联、英国、美国以及法国(详见表1),成为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于1970 年4 月24 日发射成功,这是开创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的伟大壮举,使得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正式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在研制 “两弹一星” 的历程中,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人员、建设者、久居草原的牧民群众们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用青春和血汗在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设施下,铸就了中国核工业的起点,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爱国、奉献、自强、奋斗、协同、登攀的宝贵精神体现,他们的无私奉献、报效祖国、齐心协力、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开拓创新最终汇聚成了集体的精神标识,即 “两弹一星” 精神。

表1 主要核国家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时间

二、“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蕴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的 “两弹一星” 精神内涵,是江泽民同志在1999 年9 月18 日召开的表彰在研制“两弹一星” 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会议上提出的。他强调,“两弹一星” 精神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精神,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灵魂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心、报国志的深厚家国情怀。成千上万名科技工作人员、建设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通过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创造人民历史伟业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对祖国的挚爱,他们用汗水、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共筑强国梦。

热爱祖国,是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意。“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心怀大我、至诚报国的由衷心声。当初怀着科学救国梦、远渡重洋的科技工作者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克服种种困难,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4],为国防建设甘做隐姓埋名人。在23 位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9 位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归国而来。1955 年,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这条路走得艰苦艰辛、历尽波折。当问及为何能舍弃优待归国的时候,他满怀深情地说:“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家国贫困,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5]这句话也诠释了郭永怀一生的爱国情怀。为了早日归国,他忍着没完没了的突击检查,甚至不惜焚烧积攒多年的研究心血。很多人都好奇,早已是千疮百孔的中国为什么能让他舍弃一切回去?郭永怀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有责任和义务在关键时刻回到祖国怀抱,和广大人民一起,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正是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两弹一星” 精神,生动、集中地体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无私奉献,是中国人民为国付出、以科学报国的崇高信仰。数以万计的研制工作人员为“两弹一星” 事业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他们淡泊名利,为报效祖国甘当无名英雄。除了科学家外,还有成千上万与他们共同奋斗、攻坚克难的普通建设者、后勤保障人员。几十年中他们在大漠奋力拼搏,在戈壁默默生活,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留在了青藏高原,为祖国国防尖端事业贡献青春才智。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里有一张名为《禁地芳华》 的照片,是四位刚刚毕业的女学生初来基地时在居住的帐篷前留下的私人生活照。前来参观的游客们看到这四位二十初头、风华正茂的女学生,都钦佩她们无私的奉献精神。2009年7 月,67 岁的罗惠英和老伴儿、女儿一起重游金银滩,在刚开放的纪念馆里她惊奇地发现了这张宝贵的照片。在接受采访时,罗惠英表示:“那个时候,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我爱我的祖国,我很自豪曾经在这片热土上为国家的核事业贡献过自己的力量!” 其实,这四位女学生只是众多为“两弹一星” 事业无私奉献者的缩影,她们把青春、奋斗挥洒在了西部高原,无怨无悔,她们舍身爱国、为国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不断激励后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奋斗。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根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奋勇当先的高尚情操。“两弹一星” 事业是在新中国百废待兴、内忧外患的状态下完全从零起步的,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国内经济拮据,工业基础薄弱,物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虎视眈眈,动辄以核武器威胁。不仅帝国主义封锁我国,就连一向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断绝了与我国交往,想要完成“两弹一星” 伟大事业只能凭借自己坚定的毅力、依靠拼搏奋斗的精神。

自力更生,是内在的精神支柱,凡事不依靠外力,靠自己才是根本。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早在核武器研制的起步阶段就清晰地认识到外部援助是有限的,凡事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果断制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的方针,以免受制于人。1959 年6 月,中苏两国出现分歧,随后苏联单方面毁约,拒绝向中国提供一切援助,这对于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新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有些外国人开始对中国冷嘲热讽,认为即使有20年的时间,中国也不可能造出原子弹。然而,仅在外国专家撤走两个多月后,由中国仿制的导弹便试射成功。导弹研制队伍甚至还将“造争气弹” 设为发奋图强的目标,下定决心要为国家、为民族争气,拼尽全力尽快造出自己的原子弹。1964 年,中国仅用了4 年多的时间,就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碎了“离开苏联中国造不出原子弹” 的国际嘲讽。历经磨难的中国科研人员,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树立了对“自力更生” 的满满自信。

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顽强斗志。1958 年3 月,由苏联专家安德烈也夫、卡列尼奇等12 人组成的选厂组抵达中国开始核研制基地筹备,并确定了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作为选点。通过比较分析三地的地形、水文、居民分布等情况后,认为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大草原基本符合建厂的要求。同年8 月,李觉将军带领一支20 多人的队伍,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第一件事便是割去一人高的牧草,支起三顶帐篷,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正是以这“三顶帐篷” 起家的。基地建设者顶沙尘、住土屋、挤帐篷、喝咸苦水,以“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 的坚强毅力,奋战两年多建起了试验基地。在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由于资料封锁、设备简陋,科研工作者们都是用手摇计算机、算盘计算出所需精密零件的形状、体积等,日常生活中的盆盆罐罐更是被当作溶解炸药实验的工具。他们常常为研制新型号、工程结构、精密零组件日夜奋战、呕心沥血。铀,是重要的核装料,铀矿勘查地质队为了得到铀进行了土法试炼。由于没有任何经验,试验性生产付出了很大代价:酸雾和灰尘充斥四周,科研工作者下班后拿掉面罩,发现自己的鼻子都绿了。为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全国各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终于摸索出了可操作的生产方法,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为首次核试验赢得了时间。

(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保障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集体智慧协同攻关的特点。“两弹一星” 这项伟大的事业是在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科技人员的集体智慧,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相助,是难以完成的。

大力协同,有力诠释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协同发展的精神品格。“‘两弹一星’ 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6]伟大事业成功的背后不只是两弹元勋们的辛勤付出,还有无数中国人民为核事业的默默奉献。1962 年,毛泽东发出了总动员令:要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在中央专委的统筹领导下,全国范围内快速形成了科研攻关、物资材料、大型试验三大协作网开展重点突破。与此同时,建工部、铁道部、交通部、水电部等13 个部门的施工队伍仅用时一年多的时间全面铺开了几十个工程项目,为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基地建设队伍全部到位时包括2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6000 多民工,2000 多建筑工人,总计约10000 多人。随着基地的建成,海内外成千上万名科技骨干怀着“奉命于危难之际” 的责任感、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途,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荡队伍。

勇于登攀,是中国人民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实践品格。1958 年2 月,我国核事业正式进入了全面研制阶段。先后归国的钱学森、郭永怀、林家翘,他们都是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最优秀的学生。钱学森认为原子弹是很重要的军事武器,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便立即向中央领导提议研制。中央很快批复了钱学森的建议,调派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等科学家参加核武器研制工作。1960年4 月,邓稼先带领十几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人开始对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及基本结构模型进行研究,他亲自授课,从最基本的三本书学起,一天三班倒,用四台简单的手摇计算机计算内爆型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这样的研究共进行了九次,历时一年,终于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同一时间,在北京长城脚下工程兵开展试验的帐篷里,孙维昌和10 多人浇铸出炸药部件,打响了爆轰试验的第一炮。他们使用的器具再普通不过:锅炉、桶、铝壶、马粪纸。1963 年3 月,在理论与爆轰试验结合的基础上,科技工作者终于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并提交了相关设计方案。我国开展核武器研究,先后取得6 个突破式里程碑的佳绩,从最初的仿制到迅速自主设计再到各类运载火箭都能成功研制,从研制“东方红一号” 起步到研制各类应用卫星,充分凸显了中华民族勇登攀、敢超越的精神,求突破、求发展的顽强毅力。

三、“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行,得益于其宝贵的民族精神。2021年9 月29 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 周年之际予以发布[7],“两弹一星” 精神位列其中。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弹一星” 精神,更将影响和塑造一代代中华儿女。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我们传承、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怀,永远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集体主义和科学创新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对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8]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新时代精神航标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两弹一星” 的研制过程是极其艰苦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科研设备再加上苏联专家的毁约等,广大科研工作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这最主要的精神力量源自于科研工作者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能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志向同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他们至诚报国、无私奉献,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 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伟大事业时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中,激励着中国人民持之以恒、攻坚克难、创造辉煌。

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鲜血、用理想信念抒写出的历史。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凭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凡的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奋进的精神航标,才铸就了今天的丰硕成果。新的时代有新的任务和新的使命,“两弹一星” 精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树立了前行的精神航标,也为奋力走好新征程汇集了无穷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保持坚定执着的信念信仰,补足精神之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激情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二)厚植家国情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两弹一星” 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蕴含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1958 年底,核武器研制基地在青海金银滩秘密建设,时任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的夏茸尕布,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做通母亲的工作后,第一户拆卸的便是自家帐篷,开始了异地搬迁。在他的耐心解释、劝说下,世世代代生活在金银滩草原上的上千户藏族牧民全部迁出,仿佛一夜之间从这个草原上消失了。各路建设大军、科研工作者、技术工人、干部、人民解放军和藏族牧民群众,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怀着“受命于危难之中” 的责任感和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舍家为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服从国家需要,以 “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 的坚强毅力,扎根高原、驻守草原,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数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两弹一星”精神是各族人民在通力合作完成“两弹一星” 伟大事业中孕育而成的,早已深深融入了各族人民的灵魂和血液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生动写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也是建构社会成员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两弹一星” 精神是集自觉性、召唤性、能动性于一体的内在力量,具有持久的激励、鼓舞作用,是厚植家国情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的精神纽带,能够加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深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 “三个离不开” 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加强团结奋斗,激发青年创新精神

伟大的精神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9]“两弹一星” 的研制就是靠着全国 “一盘棋、一本账” 的统筹组织,靠着团结奋斗、自主创新、协同攻关,使得我国经济、科技基础薄弱与发展尖端科技需求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在生产实践中孕育生发了伟大崇高的“两弹一星” 精神,这是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自力更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造创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创造创新,而创造创新离不开精神的有力支撑。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坚持团结奋斗,培育和武装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创造在核心领域及关键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些许的差距,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获得核心技术依靠外在的力量是不行的,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正处于爬坡阶段,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全社会营造和激发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和活力之时,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使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成为全社会各类人才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用 “两弹一星” 精神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就是要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蕴涵的创新创造精神,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创造意识,释放新时代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力,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

(四)坚持制度自信,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两弹一星” 从构想变成现实,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筹领导下完成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群众大讨论”“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 等,都是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和成功实践,是制度优越性形成的强大合力。钱学森曾说,是党中央、毛主席的集中领导,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中国才能在工业、科技落后的情况下研制出“两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在物质上强,精神上要更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和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主题。在实现宏伟目标的过程中,要依靠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迎战困难与坎坷。虽然“两弹一星” 精神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事件,却有着长久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克服千难万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10],更是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不竭动力。“两弹一星” 精神,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给我们协同创新的优良传统和 “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法宝,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具有极大的引导力、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弘扬 “两弹一星” 精神,坚持制度自信,是动员、激励、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研制中华民族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