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金融环境、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介效应与异质性分析*

2022-09-21王仁祥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异质性约束效应

王仁祥 刘 甜

一、引言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截至2021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以企业总数的90%带动了80%以上的劳动就业,创造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对GDP和税收的贡献度分别超过60%和5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发展、增加财政和国民收入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张倩和张玉喜,2020)。但是,中小企业在信息获取、融资渠道、风险管理和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劣势(耿宇宁等,2020),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创新投入强度是企业能否保持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着收入降低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虽然各国实施了多维度的救助措施,如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美国政府对小企业实施长达6个月的债务减免计划等,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投入不足的问题。

回顾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相关的探索历程,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因素主要有:资金不足,企业内部创新意识不够,外部环境不健全,研发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等(夏清华和何丹,2020)。随着国家和社会创新意识的增强,不断提高的社会创新氛围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而严重的融资约束成为企业创新投入的一大阻碍(温军等,2011;许罡和朱卫东,2017)。

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通道之一,科技金融的模式创新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困境。科技金融的实践较早,起初以商业银行开办科技开发贷款业务突破传统金融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通过设立风险、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随着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科技金融逐步发展为支持企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张明喜等,2019)。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能为企业创新的前期、中期、后期提供综合服务,如国务院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的基于“六专机制”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加速创新资金的回流以及增强知识产权的资本化应用等(黄继忠和黎明,2017;陆岷峰,2020)。目前学者对科技金融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观点达成了共识,但是对其作用机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一方面,以往研究只强调科技金融及其发展,忽视了企业个体创新活动的科技金融环境;另一方面,学者大都专注于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的效用,没有突出当前科技金融体系对其他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而且缺乏从空间异质性、行业异质性、企业性质异质性,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等多维度的考察。因此,本文利用2013~2019年科技金融的宏观数据和上市中小企业的微观数据,探究科技金融环境、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在各类异质性影响中能否发挥其中介效应,从理论上扩大了科技金融环境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研究视野,同时探索了其影响路径。在实践层面,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融资约束是否扮演中介角色有助于确定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根本原因,明确关注要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中介效应和异质性研究可以更好地识别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推出更适合各类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政府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类型的情况,可以因地制宜构建更完善的科技金融环境。

二、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说

众多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投入是企业生存实力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梁榜和张建华,2019)。而企业创新投入除受企业规模、组织结构、企业发展阶段等内部因素影响外,还受宏观环境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Lin等(2017)、李香菊和杨欢(2019)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外部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以政府政策和经济水平为最。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企业创新投入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然,企业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企业融资约束强意味着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源,从而抑制了企业创新(宋洪玲等,2019;陈建丽,2020)。

在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早期的研究把“非正规金融”作为研究对象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并增加企业融资渠道(Brown et al.,2012),以此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但随着科技的加成,以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科技金融企业和人才环境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不断创新的金融业态,推动企业创新。理论方面,张明喜等(2019)通过演化经济学的方法系统阐述了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脉络。实证方面,耿宇宁等(2020)也证实了科技金融发展对于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增益作用。目前来看,科技金融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型企业,而是随着创新活动扩散至企业的每一个创新环节。关于科技金融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同其是促进科技开发、创新投入与产出的一系列金融理念、制度、金融工具和服务体系。在学术研究中,环境也可以理解为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因此科技金融环境可以理解为以科技金融理念和制度主导的科技金融政策环境、以金融工具和服务体系为主导的科技金融企业环境和人才环境相辅相成的状态。一方面,科技金融政策和企业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获取信息,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庄雷和王烨,2019);另一方面,科技金融政策和人才环境加强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创新的风险管控能力(陆岷峰,2020)。总之,完善的科技金融环境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周转率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投入,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开展投研活动(宋洪玲等,2019;薛阳和胡丽娜,2020)。

从科技金融环境的间接作用来看,科技金融环境可以为中小企业创新改善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增强企业营运,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增加。具体表现为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间接地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宋洪玲等,2019;薛阳和胡丽娜,2020)。

首先,科技金融政策和企业环境的完善逐步增加了中小企业可接触的金融资源,提高了融资资金的可得性(张建刚和张云凤,2017)。研究表明,在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中,银行的社会存款减少而同业拆借增加,这些减少的社会存款在科技金融企业的运作下变成了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的资金来源(Ikramuddin et al.,2019)。在科技金融环境下孕育的小额信贷、众筹等融资方式以其低门槛、高效率的特点打开市场,满足中小企业额度相对较低、风险较高的投研融资(温军和冯根福,2018)。替代融资理论表明,非正规金融主体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极大地缓解了群体庞大而活跃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高星等,2018)。而科技金融环境的完善不仅通过有效的手段使非正规金融正规化、合理化,而且还赋能传统金融机构,对传统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适时有效的金融服务(高星等,2018)。

其次,科技金融的政策和企业环境催生了足够大的融资市场和投融资平台,其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节约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并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权(潘雅琼和方冰丹,2020)。科技金融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足够大的融资市场和充分的融资信息,中小企业可以跨越传统的地理优势,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因此具有一定的议价优势。基于科技金融环境的信贷产品具有简化信贷的审核流程、缩短融资交付时间的优势,降低了中小企业在资信评估、贷款审核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成本(陈建丽,2020)。除此之外,这种高效的融资方式还能节省中小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形成良性循环(潘雅琼和方冰丹,2020)。

最后,科技金融企业和人才环境的运作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从信息获取的角度来看,投融资双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投融资双方的匹配度,融资的成功率上升(高星等,2018)。从整体上来看,科技金融打破了实物资源的竞争性,满足了大量中小企业频繁的服务需求。而且无纸化、数字化的交易流程使得融资的各个阶段简单化,速度大大加快,从而提升了融资效率(陆岷峰,2020)。另外,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提供了可信度高的信用体系,避免了审核时间的过多消耗,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得融资服务(梁榜和张建华,2019)。实践中,京东金融等通过总结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风险偏好为投融资双方推荐合适的投融资项目,加强了投融资双方的联系和匹配度,有效提高了资金的融资效率(陆岷峰,2020)。

因此,本文认为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传导机制发挥作用(见图1)。由此,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科技金融环境对企业创新具有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显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第一种知识生产的模式已经过时,第二种逐渐成为知识生产的主流模式,而第三种模式正在影响、引导着知识生产的资源流向和价值取向。

图1 科技金融环境、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创新传导机制

虽然众多研究表明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各地科技金融环境良莠不齐(Liu,2019),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能够为企业研发投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保障,反过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形成良性循环。而较差的科技金融环境则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如政府补助来辅助企业进行创新投入(张建刚和张云,2017;宋洪玲等,2019;薛阳和胡丽娜,2020)。由于企业性质不同,面临的融资约束也不同,虽然国有企业在大多数金融机构有资源优势,但是,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激烈,驱动这些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投入的价值(张璟和刘晓辉,2018;温军和冯根福,2018)。因此,科技金融的精准定位能否平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优势值得探究。另外,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发展阶段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的行业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研发需求和融资约束(刘辉和滕浩,2019;温军和冯根福,2012)。综上所述,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传导路径因企业所在地域、行业和企业性质而异,因此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2: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性质异质性。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首先,对科技金融环境进行界定和度量。科技金融环境可以理解为以科技金融理念和制度主导的政策环境、以金融工具和服务体系为主导的科技金融企业环境和人才环境相辅相成的状态。在对环境的度量中,采用最多的是指数研究法。本文在构建指数时按照科技金融政策环境、科技金融企业环境和科技金融人才环境三大主体分级处理。由于政策通常以文本形式呈现,苑泽明等(2015)、张剑(2016)考虑了政策强度、力度和方向使用赋分法进行量化,李华杰等(2018)设计了科技金融政策的量化手册,虽然研究方法上有所区别,但是总体上离不开政策文本的强度和效力两个层面。因此,本文采用赋分法,以文本层次考察政策的强度,以政府活动作为政策实施效力整理出科技金融政策环境的指标。企业环境一般由企业规模和数量来衡量,考虑到科技金融环境作为整体研究,企业数量在科技金融领域被弱化,重点考察规模的量化指标。本文将整个社会的科技金融企业环境指标定为1,各个区域科技金融企业环境指标则按规模比重来分配。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类似,一方面考虑政策的强度,这部分也是按照文本层次赋分法来量化;另一方面考虑人才战略实施的情况,这部分以人才的薪资及福利支出来衡量。考虑到科技金融环境的区域异质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具体的科技金融环境指数构建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金融环境指数成分

其次,被解释变量设定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由于企业具有不同的规模,仅以绝对价值作为度量标准,很难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创新能力。一些学者将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视为企业创新投入的代理变量(潘越等,2015),也有部分学者采用研发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企业创新投入的代理变量(吴超鹏和唐菂,2016)。考虑到企业营业收入可操纵性相对较大等因素,本文选用研发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用IR表示。其中,研发投入包括企业在创新创业项目的投入以及用于发展和研究的经费,主要关注资金投入。除了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外,解释变量还有融资约束指数,众多研究采用SA指数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Zhang et al.,2020),因其兼具无内生、计算简单的优点,即以此作为融资约束的衡量指标。

最后,控制变量为企业所在行业、企业规模、政府补助、企业年限、企业性质、生命周期位置、企业资产回报率和企业营收增长率。其中,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企业规模的变量设定为企业总资产取自然对数;企业性质则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个虚拟变量;生命周期位置这一指标,以往的研究往往用企业初创到上市的日期来衡量(潘雅琼和方冰丹,2020),本文考虑了该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用初创到当前年份的跨度与初创到上市年份的跨度的比值来测度。

本文所用变量及说明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及说明

(二)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上述假说,本文采用中介效应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研究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研究融资约束是否发挥中介效应,以此探索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传导路径。据此构建了以下三个模型:

IRit=Cit+β1ENVit+∑βjControllersit+εit

(1)

SAit=Dit+θ1ENVit+∑θjControllersit+εit

(2)

IRit=Eit+α1ENVit+α2SAit+∑αjControllersit+εit

(3)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年份,Controllersit为控制变量,β、θ、α表示回归系数。

(三)样本选择

考虑到选择指标的稳健性和面板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以2013年及以前上市的581家中小企业为样本,获取了时间跨度为2013~2019年的样本数据。首先,通过EPS全球统计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获取了上市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其次,基于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收录的上市中小企业的动态发展数据,整理出模型所涉及的行业、企业规模、企业地区、企业性质以及企业初创年份和首发上市年份的观测值。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和可得性,依照薛阳等(2020)的研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剔除样本期间ST、ST*以及数据缺失的企业,并且对连续变量在1%的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最终得到580个上市公司7个年度的平衡面板数据。

四、统计及实证分析

在实证模型中,首先应该进行数据的稳健性检验。通过LLC检验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数据是平稳的。单位根检验通过后,在数据平稳的基础上通过Kao检验进行协整分析,五种不同的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均小于0.01,故可在0.01水平上强烈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认为所列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1)因篇幅所限,LLC检验和Kao检验结果未展示。若有需要,可联系作者索取。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对科技金融环境指数的测算,发现广东、江苏和北京三个省(市)的科技金融环境排在前三位,这一方面归功于政策,另一方面这三个地区被纳入科技金融指数的上市企业较多,说明这三地科技金融环境较好。从时间来看,科技金融环境在2013年和2014年处于基础阶段,整体较弱,之后逐年完善,尤其是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发展较快(见图2)。2015年以来,科技金融开始逐步替代互联网金融,延伸了金融运行模式、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应用范围。

图2 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年度变化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测算结果显示,企业创新投入和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大多数样本数据低于均值,说明这两个指标在协调性和成长性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生命周期位置平均值为2.5600,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成立之后越快上市,也表明该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性质的虚拟变量均值为0.1450,趋近于0,说明非国有企业在样本中占多数。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关系分析

如表4所示,相关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环境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二者与融资约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小于0.50,可初步分析所列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很低。进一步通过测算相关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证明了这一点。在模型(1)中,VIF值为1.09,远小于5,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在模型(2)和模型(3)中,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将控制变量中的SOC和AGE变量省略,得到的VIF值分别为1.01和1.02,由此,可以认为三个模型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4 变量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在数据稳健的基础上,本文通过Stata 15,先对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进行分析,固定效应检验结果P值趋近于0,可认为固定效应显著;随机效应检验结果也证明随机效应显著。而Hausman检验统计量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优。因此,本文应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上述三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中介效应模型回归分析

续表

回归模型(1)结果显示,科技金融环境指数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有正向影响,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增强1个单位,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增加的总效应为0.010。回归模型(2)和回归模型(3)考虑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影响中是否发挥中介效应,回归结果均在1%水平上显著。回归模型(2)中科技金融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868,显示科技金融环境的优化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回归模型(3)科技金融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011,融资约束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003,表明科技金融环境优化以及融资约束水平降低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总的来说,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该中介效应弱于其直接效应(0.868×0.003<0.011)。因此,假说1成立,科技金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提供了便利,虽然只有少部分通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创新,更多可能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并通过风险识别有效改善研发过程的风险状况,进而增加企业创新投入。

为了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本文选择怀特检验来验证,结果显示F值为51.489,P值显著小于0.010,拒绝原假设,即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因此,模型的回归结果也是稳健的。

(四)异质性分析

为了验证假说2并进一步证明模型的稳健性,本文依次按照区域、行业、企业性质,将原有样本进行分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表8、表9所示。由于分组回归结果均显著,进一步说明该模型具有稳健性。

1.区域异质性分析

本文依照国家发改委在政策上的划分将研究样本区域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内的样本企业数量分别为447家、79家和54家。从表6中可以看出,模型(1)回归结果表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模型(2)回归结果中科技金融环境指标的系数及模型(3)回归结果中融资约束的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表明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而在模型(1)和模型(3)回归结果中科技金融环境指标均不显著,说明中介变量融资约束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然而,在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环境改善和融资约束降低均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融资约束在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可能原因在于,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竞争激烈,创新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也较强,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障碍,因此,科技金融环境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释放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方面的优势则被忽略或隐藏。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新意识的觉醒、研发风险的控制和融资约束的缓解都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

表6 区域异质性回归分析

续表

2.行业异质性分析

依照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本文将研究样本企业划分为13类企业(见表7)。其中,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的样本企业数量分别为457家和34家,占所有企业样本的84%,其他行业样本数量过少,暂时不予研究。因此,本文以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为代表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从表8中两组模型(1)回归结果对比来看,科技金融环境指标的系数均为0.01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于这两类企业的创新投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总效用差异不大。两组样本的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科技金融环境指标的系数为负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且模型(3)中融资约束的系数分别为-0.003和-0.035,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且对制造业的中介效应小于对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中介效应。从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科技金融环境指标的系数来看,科技金融环境对制造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更大,但是通过融资约束传导至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用却不及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这一方面可以说明科技金融环境的优化在缓解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方面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资源在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给予不够,可能原因在于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意识不如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行业,也从侧面说明科技金融环境还可以通过提升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意识的途径促进其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综合来看,融资约束在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而在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

表7 分行业企业样本描述

表8 行业异质性回归分析

续表

3.企业性质异质性分析

企业性质异质性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其中,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科技金融环境指标的系数为正且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于这两类企业的创新投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对融资约束的反应系数为负且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科技金融环境的优化能缓解国有和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且科技金融环境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结合模型(3)回归结果来看,国有和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均与其企业创新投入显著负相关,但是科技金融环境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融资约束在国有中小企业样本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中小企业样本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国有企业在传统金融环境中有一定的融资优势,科技金融环境对其发挥的作用弱于对非国有企业发挥的作用。另外,科技金融环境对于非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且效用更大。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非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利用科技金融环境的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印证了国有企业在获取融资信息和融资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因此,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企业性质异质性。至此,假说2得证。

表9 企业性质异质性回归分析

续表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的视角以及对科技金融环境指数的定义和测算,实证表明:第一,2013年以来,各省份科技金融环境逐步完善,改善速度在2015年和2016年较高,之后略有降低进入平稳优化阶段。另外,各地科技金融环境差异显著,西藏、新疆等地区从无到有,科技金融环境相对较弱,广东、北京、江苏的综合科技金融环境优良,无论是科技金融政策的完善度还是科技金融企业的资本和数量都有较大优势。第二,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约束在该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一方面,科技金融环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增加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这一传导路径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科技金融环境还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风险管理能力等来促进企业创新。第三,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性质异质性。从区域来看,科技金融环境对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效用递增,系目前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偏弱,企业创新投入对科技金融环境的敏感度更强。融资约束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从大样本行业来看,科技金融环境对于这两类企业创新投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总效用差异不大。融资约束在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且对制造业的中介效应小于对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中介效应。从企业性质来看,科技金融环境对于非国有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并且效用更大,科技金融环境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直接效应大于融资约束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科技金融环境对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的改善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第一,提高融资约束释放进入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转化率。科技金融部门鼓励创新创业的号召应更恰当地落于实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同时强调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免造成负向调节作用。特别是西部地区、制造业和非国有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缓解,应当提高自身的研发意识和研发能力,在研发准备阶段做足工作,后续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进而带来好的研发成果和可观的利益,科技金融部门也能发挥优势监管其准备是否充分,从而降低双方的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与周转率。第二,促进科技金融环境改善对融资约束的缓解。科技金融部门应当从渠道、成本和效率多方面综合考量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于融资约束普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应当加大科技金融的利用程度,如设立专项基金等,更好地分配融资资源,避免由于过少和过剩的融资给不同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带来负效应。另外,完善科技金融监管制度和提高科技金融部门的责任意识可以更好地发挥科技金融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优势,保障信息的准确和合理合法的应用,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第三,促进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直接效应。西部地区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除了享受科技金融带来的由融资约束传导的部分中介效应外,应该寻求科技金融的直接增益作用,利用合适的科技金融应用、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研发的转化率,降低研发过程中的风险以及提高研发资金的回流效率。科技金融部门可以从产品和服务方面开拓科技金融应用场景,如创新保险、研发创意资本化等,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加紧落实科技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配合区域政策完善各区域科技金融环境,使得科技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应用于中小企业,降低科技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风险。

猜你喜欢

异质性约束效应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懒马效应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马和骑师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