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困境突围
——基于A市六所农村小学的调查研究

2022-09-20戴月琦王爱菊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小学教师结构性

戴月琦,王爱菊

(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133)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缺编亦称“缺额”,指单位、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少于编制规定的限额。教师缺编指教师数量没有达到规定的限额。教师结构性缺编是教师缺编的一种特殊现象,指教师总量符合或超过省市下达的教师编制数,但在某些结构层面教师的实际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而出现的缺编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性缺编、年龄结构性缺编、学历结构性缺编。教师结构性缺编作为历史遗留下来并持续存在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亟待突破的瓶颈。

2016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要积极推动部署落实,各地积极行动、综合施策,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农村小学生入学率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城乡经济差距过大,师资问题依然是我国农村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本文以A市所辖两县六所农村小学的校长及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发现A市农村地区小学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缺编现象,不少学科岗位缺少任课教师,甚至无法正常开课。

一、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表现

(一)学科结构性缺编

学科结构性缺编指农村小学无法配齐所有学科的专任教师。素质教育强调学校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学科结构失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无疑是偏离的,任何一门学科专任教师的缺乏都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科专任教师的短缺也使得一部分教师身兼多职,被迫成为“全科教师”,不仅加重了部分教师的工作量,导致他们无暇备课、课后反思,也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这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A市农村地区的六所小学英、音、体、美等学科的专任教师十分缺乏(见表1),中心学校的某些学科尚能够保证有2-3名专任教师,没有专任教师的学科则由语数教师兼任,而中心学校之下的村校需要通过线上课堂来实现英、音、美的教学。几位校长都表示,线上课堂虽然一周两次,但是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比较少,设备也经常出现故障,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得等中心学校派人来维修,等的时间比较长,线上课堂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时候,英、音、美学科的课程就无法正常开展。并且,这几所学校都没有合格的操场,体育由其他教师兼任,流于形式,且经常被占课。

表1 A市农村小学紧缺学科专任教师结构情况

(二)学历结构性缺编

学历结构性缺编指农村小学缺乏学历水平较高的教师。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反映了教师所学理论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技能的的高低[1]。一方面,教师学历水平是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学历水平也影响着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以学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高素质人才的确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而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在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之后,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得到了基本保证,但总体看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仍然偏低。我们所访谈的六所学校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教师非常少(见表2),年龄较大的教师是中师毕业,或民办教师转正、顶职,他们虽然具有较深的文化功底和教育经验,但在多媒体操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是比较欠缺的。年轻一辈的教师大多是中专、大专学历,且不具备师范背景,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通过函授、自考等方式获得本科、专科文凭,他们的实际授课水平与学历要求的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表2 A农村小学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三)年龄结构性缺编

年龄结构性缺编指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匮乏,整体师资结构老龄化。教师队伍是义务教育健康、均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然而在如今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师资老龄化。根据费斯勒教师职业生涯理论,教师在50岁以后进入职业消退期和离岗期,50岁后的教师进入等待退休的状态[2]。老龄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很难在教学中有所创新。此外,老龄教师安于现状,对于教学改革的参与不够积极,使目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举步缓慢,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我们所访谈的六所小学青年教师非常稀缺,教师队伍老龄化(见表3),有的教师已经50多岁了,但仍然要兼任体育教师。我们访谈一位体育教师,当问其如何开展体育活动时,该教师说:“我这把老骨头了,只能带他们做做操,剩下的时间就自由活动呗。”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几所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师出身,退休后又被返聘回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已经大大降低,更不要指望退休后被返聘回来的教师会有教学创新,他们沿用老一套教学方法,出于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当我们询问他们是否有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时,一位教师满不在乎地告诉我们:“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表3 A市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情况

二、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原因

(一)城乡社会背景二元分割

我国长期施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国家推行一种“农业哺育工业和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方略,各种政策安排明显地“偏向城市”和“偏向城市人”[3]。在推进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政府更加注重城市高学历、高水平师资力量的选拔、培养、任用,具有本科学历的农村教师纷纷跳出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机会,留下来的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转正或退休教师返聘,这是造成农村小学结构性缺编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虽得以迅猛发展,但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赶不上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农村的经济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对教师引进不能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也无法提供较快的晋升机会,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们访谈的六所小学中,只有一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安装了空调。教师们大多数是本村人,骑电瓶车上下班。乡村医院或医务所的医疗设备也很不完善,三一小学的教师表示:“这里交通很不方便,就怕有什么突发疾病,去县里的医院要好几十分钟车程,白天可以坐班车,晚上遇到点事就麻烦了。”种种条件限制致使大学生毕业后宁愿留在城市住“蜗居”,做“房奴”“蚁族”,也不愿意去农村小学任教。

(二)农村教育边缘化

农村地区生源流失十分严重,有条件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进县里或市里的小学读书,留下来的大多是跟着老人生活的留守儿童,导致一些学校被迫“小班化”,甚至一些班级仅仅只有五六名学生。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社交范围狭窄,教育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致使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不被认可,在农村小学教书被视为是“没有出息”的象征。因此,农村教师长期远离社会视线,游离于社会关注之外。

我们访谈的几位教师谈及此话题都表示很无奈,她们本身有心教好各门学科,奈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配合。一位教龄40年的老教师说道:“在这里教书,家长什么都指望老师。你布置任务回去,家长根本不会理你的,哪像城市的家长,都愿意花重金给小孩补课,我们这边无偿补课,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的。”还有不少教师表示,家长认为音体美是副课,并不重要,不如拿来上语数外。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农村小学很少会特地招音体美专任教师,只要保证语数学科师资充足,其他学科由语数教师兼任即可。此外,政府对城市教育质量的考评十分严格,对农村教育质量的评估尚不够完善,导致很多教师得过且过,我们访谈过程中就发现一所小学里一个办公室的教师都在打毛衣。

(三)农村优秀师资单向流失

价值规律表明,人才总是向经济效益好的方向流动。人都会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教师也不例外,薪资待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流动的方向。部分年轻教师为了突出个人自身价值,追求更高发展平台;或受家庭影响,考虑到日后婚配、子女受教育等问题,一旦获得较高的职称或荣誉,遇到城区学校招考的机会,就会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学校,到城区学校任教。为缓解优秀师资单向流失的问题,《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完善小学教师交流机制,倡导农村与城镇小学教师交流互换,旨在推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但在实践中,轮岗暴露出很多问题:一些优秀的教师借校际交流的机会,直接被借调到其他学校;一些在交流学习中能力得到提升的教师,也在一心备考市里小学的编制。交流换岗非但没有让优秀的师资流向农村小学,反而使农村小学师资的流失更为严重。

树林中心小学的校长表示,近2-3年只招进一名年轻教师。该教师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虽然本科学习的是体育教育专业,但由于他是全校唯一一个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的教师,所以他承担了整所学校的英语教学任务,年仅27岁就担任了该校的教导主任。城西乡中心小学的校长说:“有时候很担心教师去参加交流培训,怕他们被城镇学校挖去另谋高就。”农村小学优秀师资的单向流失自然会造成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阻碍了教育公平的推进。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对策

(一)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说到底是现有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学生数量持续偏少、农村学校小规模化的当下,足额乃至超额配备教师数量恐怕不太现实,因而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倘若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普遍较高,那么就能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一个顶俩”,从而有力缓解结构性缺编问题。前述调查表明,由于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平均学历水平偏低,教师队伍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中庸思想比较严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先天不足。因此,教育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师培训,促进农村教育平稳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村小学领导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很多农村小学领导认为只要教师把知识教到位,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就够了,却忽略了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针对这种现象,教育部门可定期组织农村小学领导参加“国培”“省培”,确保农村小学定期开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活动。其次,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年纪大的教师普通话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还在用方言授课,不利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且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掌握都不够熟练。培训可以使教师注意语言规范,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解决优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最后,应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也是专业发展的主人[4]。要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使他们感到“职业危机”,他们才会主动汲取知识,勤于反思。学校可建立教师反思评价体系,通过自评、他评、校评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气息,形成良好的专业发展风气。

(二)完善青年教师入乡渠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也需要注入年轻的血液,只有青年教师愿意到农村并扎根于此,才能从根源上改善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首先,高校要加大定向培养全科教师的力度,有效缓解农村小学因教师人手不足而造成的“偏科”问题。全科师范生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不断锻炼实践能力,在毕业以后既能胜任小学语、数、英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能从容应对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农村小学每门课程的正常开设,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教育厅要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规模,增加特岗教师的计划指标数,这是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的重要方式,可以有力缓解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需要强调的是,招聘特岗教师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把控教师的质量,综合考虑报考教师的学历、专业,同时要对报考教师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考察。并且,招考的教师要有一定的“乡村情怀”,只有真正热爱农村这片土地,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长久地扎根下去。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支教短期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我们访谈的几位校长都表示,学校里有城镇教师对口支教的计划。一位校长还告诉我们,有一位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在该校支教了两个多月,学校对大学生前来义务支教非常欢迎。虽然义务支教只能在短期内缓解农村小学缺教师的现状,但是其带来的积极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三)健全城乡教师交流交换机制

要保障农村小学教育水平,就必须打破区域内农村教师的单向流失,形成区域内常态化教师交流交换机制。首先,政府部门要明确城乡教师交流的价值定位,落实这一举措的政策效益。明确城乡教师交流的目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公平,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第二,政府部门要消除交流教师的信任危机。部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呈现一种消极观望、等待的心理,他们担心交流后的待遇会降低,交流后回不来,对于交流政策的连续性也有所怀疑。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保障交流政策的连续性和权威性,积极营造一种制度信任的文化氛围[5],充分尊重交流教师的意见,让每位教师心中形成信任感和稳定感。最后,在交流方式上,可采取教师一对一帮扶的方式。由于农村小学学科结构性缺编,导致多门学科无法正常开课,城市的优秀教师可以向农村教师提供音、体、美等学科课堂教学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同时,向农村教师传授现代教育技术,使农村教师熟练应用多媒体,运用更多新鲜丰富的教学素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城乡教师还可以通过磨课、互评方式,取长补短。在交流过程中,城镇教师不仅要发挥援助作用,更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切实改善农村教师薪资待遇

教师的薪资待遇是教师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农村青年教师留下来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工资水平低不仅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长远的角度看,还会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只有切实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A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A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参照公务员依法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除此之外,健全农村教师生活保障机制,一一落实农村教师的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通知》还指出要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因此,政府要建立阶梯式的补贴制度,加大财政支出,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偏远程度发放补贴,特别是对于一些村小、教学点的教师来说,给予生活补贴对他们来说是最实在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虽然A市政府部门已把改善教师待遇作为一个重要举措提上日程,但是在A市农村地区,该计划还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政府财政部门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财政支持力度,针对各县区的现实问题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和补贴政策。

四、结语

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并非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既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全体人员的关注和努力。只有执行好现有的政策,并在政策执行中继续推进制度创新,增加新政策的供给,才能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小学教师结构性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