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对EICU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2-09-20杨云刘娟陈晓梅
杨云,刘娟,陈晓梅
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EEICU,山东 滕州 277500;2.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 滕州 277500
EICU 患者多病情危重、紧急,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EICU 护理的操作难度更大,记录更多、所需管理的管道较多,且接收患者无时间限制,抢救极多,涉及医院各个科室,管理难度极大[1-2]。 被动运动是多数患者的主要活动方式,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病房环境的管理程度均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病情恢复, 甚至影响患者生命[3]。 本研究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 年1月—2022 年1 月EICU 在职工作的40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为提高EICU 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将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应用于EICU 护理管理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EICU 在职工作的40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情况。 护理人员年龄20~46 岁,平均(26.56±3.56)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护士均是正式员工;②两年内均在职;③大专及以上学历。
排除标准:①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轮转护士;②全部为女性。
1.3 方法
实施前:常规管理护理。 ①护理人员统一由科室主任领导,护士长全面负责管理。 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的轮值工作和交接工作,制订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每位患者均24 h 被轮值监护。 ②每位护理人员接班后,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发展状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护理方法及用药情况、消毒情况等,交班时详细介绍患者病情情况、护理实施进展、病房消毒情况和仪器使用情况和保养工作进展。 ③科室所有仪器设备均安排专人保管、维修、养护,未经科室主任同意一律不得外借或转移存放地点,避免关键时刻医疗设备无法及时就位。
实施后:分层次小组制管理。 (1)召开科室大会,分析前期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存在问题:①护士长一人管理全科室工作分配、交接班、器械管理登记等诸多问题,无法全面监督各护理人员工作落实情况,管理不到位。 ②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无法满足患者的正常生理需求,导致部分患者不敢饮水或排便等。 ③对不良事件及并发症预防不到位,存在坠床、意外拔管、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关节强直等不良事件或并发症。 ④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不到位,致使多数患者不能及时下床活动,肢体功能退化。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到位,患者负面情绪较多。 ⑤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转出不及时,致使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依然留在重症监护室, 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和医疗经费,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2)制订分层次小组制管理模式。 ①整理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所有任务和完成目标,以医院基本制度为准则,科室护理工作实施核心为依据,大会统一选举科室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专业理论知识过硬、临床操作经验丰富、与科室各成员相处关系融洽的3 位护理人员,根据其擅长方向分别担任副护士长(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安排和相关业务管理,依据病房护理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护理工作,协助护士长定期培训,与护理人员谈心,培养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教育其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遵守劳动纪律、密切医护配合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合理安排查房和基层护理工作,指导并安排护理人员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协调科室与医院其他各科室间关系,护士长不在时代理护士长工作);护理管理督察长(日常巡视,检查各病房消毒情况和护理落实情况,审核交接班材料及内容完整度, 对护理不到位护理人员提出建议, 对病情特殊或危重患者提出建设性护理意见和措施, 检查各病房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及值班护士工作情况,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各类疾病的护理章程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有计划地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情况,定期请各科室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时安排病情稳定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并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卫生、器械检查长(每日检查各病房整洁度、安静度、安全性、患者及家属陪住情况、探视人员组织管理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及时清洁病房环境,更换床单被罩及患者贴身衣物,每天至少为患者清洁一次皮肤,检查病房消毒工作和消毒隔离工作落实情况,检查消毒记录和护理人员手卫生程度,检查仪器清洁、消毒工作落实情况,定期请专业人员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每台仪器均可正常运转)。 (3)设立奖罚制度,每半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一次综合评估,表现最优异的护理人员在大会提出表扬,并奖励休假1 d,其工作由表现最差的护理人员临时顶替,做好交接工作。 帮助服务质量较差,患者满意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寻找问题所在,根据其擅长的方向适当调整工作内容,安抚护理人员情绪,使其适当放松,避免长期压抑产生不良情绪, 护士长指导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和服务质量,确保每位护理人员态度和蔼,热情洋溢、精神饱满为患者实施周到服务。
1.4 观察指标
①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EICU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对比。 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医患护合作、理论知识。 每项满分为10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其中医生6 名,患者58 例,医生评分平均值占比60%,患者平均分值占比40%,计算最终数据。
②实施前后EICU 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包括同事间相处愉快度、排班合理拖班现象减少、各司其职及繁忙时相互帮助、工作热情、工作中疑难问题及可及时解决。 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③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措施落实、治疗目标达成、抢救成功和病区管理,每项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④实施前后EICU 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EICU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施后医生和患者对EICU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ICU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ICU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t 值P 值服务质量7.69±0.49 9.46±0.39 17.875<0.001服务态度9.01±0.37 9.68±0.38 7.990<0.001沟通技巧8.84±0.88 9.68±0.32 5.674<0.001医患护合作 理论知识8.96±0.58 9.58±0.37 5.700<0.001 8.17±0.42 9.72±0.27 19.634<0.001
2.2 实施前后EICU 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工作热情、工作中疑难问题及可及时解决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ICU 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实施前后ICU 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s),分]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t 值P 值同事间相处愉快度4.41±0.52 4.72±0.25 3.398 0.001排班合理拖班现象减少各司其职及繁忙时相互帮助3.56±0.72 3.96±0.56 2.774 0.007 3.21±0.75 3.61±0.76 2.369 0.020 4.32±0.52 4.61±0.38 2.848 0.006工作热情 工作中疑难问题及可及时解决3.52±0.76 3.82±0.81 1.708 0.092 4.13±0.58 4.35±0.53 1.771 0.080
2.3 实施前后EICU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ICU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实施前后ICU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t 值P 值基础护理82.35±3.72 94.23±3.58 14.553<0.001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措施落实治疗目标达成85.31±2.15 95.38±2.19 20.752<0.001 81.45±3.18 94.23±3.18 17.973<0.001 85.23±4.12 94.56±3.26 11.232<0.001 80.13±3.56 98.21±1.01 30.901<0.001抢救成功 病区管理78.59±2.78 95.82±1.10 36.449<0.001 84.52±3.28 94.38±3.53 12.941<0.001
2.4 实施前后EICU 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及负面情绪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面情绪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实施前后ICU 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及负面情绪比较[(±s),分]
表4 实施前后ICU 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及负面情绪比较[(±s),分]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t 值P 值理论考核83.27±3.42 95.46±3.02 16.898<0.001操作技能考核84.53±3.27 95.46±3.38 14.699<0.001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66.38±5.26 41.24±3.08 26.085<0.001 58.31±4.21 35.12±4.25 24.517<0.001
3 讨论
3.1 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用于护理人员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EICU 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是自身需求,还是客观所需。 护士的自身综合素质与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主观能动性包括思想与能动性两方面[4-5]。 提高素质是多数护士的动机,需借助对应方式激发内在动机, 转变潜在状态为活动状态,促使护士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能够主动学习,这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EICU 中收治的患者是危重症,病情变化复杂,对EICU 护士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6-7]。分层次小组制管理按照护士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等情况划分层次,科学培训,使护士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 每位护士均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互帮互助,在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8]。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提高晋升空间,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样得到提升[9-10]。 本研究中,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实施后EICU 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得到明显提升,考核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成绩均比实施前高, 医生与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也得到提高(P<0.05)。
3.2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用于护理人员的管理, 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按照护士受教育程度、职称等分组,不同小组成员年资、职责各不相同,因此确保护士成员各司其职,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取得成就感, 所制的奖惩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对工作的热情,挖掘其潜在力,有效提升业务素质[11-12]。 小组成员相互帮助,获取尊重和信任,该管理制在实施后,EICU 护士对排班合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P <0.05)。 管理中能够合理分工,重视护理工作的协调性,拖班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临床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也得到及时解决,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强护士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优化护理质量。
3.3 提高EICU 护理质量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用于护理人员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该管理中,明确规定不同人员的护理要职,小组成员的分级各不相同,可保障相同时间点各层级护士的工作,从业务上形成互补,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优化护理质量。 按照层级培训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年资不同的护士搭配护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均可得到优化。 本研究中,实施该管理后,EICU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P<0.05)。
3.4 改善负面情绪、手卫生依从性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的应用,同事间相互帮助,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均可得到提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护士的工作压力可得以减少,负面情绪得到明显减轻,工作热情倍增。 本研究中,实施后,护士负面情绪大大减轻(P<0.05)。
综上所述,EICU 护理人员管理中落实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负面情绪,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学习,管理价值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