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未来取向的作用*

2022-09-20常保瑞林培钿黄江喜方建东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愿主义个体

常保瑞 林培钿 黄江喜 方建东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桂林 541004) (2 广西高校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心理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3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桂林 541004)

1 引言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有意识地做出对他人有益的行为(Carlo, 2014)。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会受到心理和情境因素的影响,人们表现亲社会行为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自己属于群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但当其感到被排斥时,个体可能会表现出对这种威胁社会联结的信息更加敏感,随后减少表现亲社会行为(李沛沛 等,2017)。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考察了社会排斥降低亲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但更多是从个体感知层面进行考察(Cuadrado et al., 2016; Ren et al., 2018),鲜有从个体价值观的视角进行分析,如物质主义价值观。有研究发现,在经历排斥后,人们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会随之提升(Jiang et al.,2015),而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高的个体可能会从事更少的亲社会行为(Yang et al., 2018),那么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否有可能在社会排斥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呢?此外,有研究发现高未来取向的个体会考虑到亲社会行为带来的长期利益,因此会从事更多的亲社会行为(Sjåstad,2019),那么未来取向是否可以调节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呢?本研究将深入探讨以上问题。

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他人或某一社会团体忽视或拒绝的社会现象(Williams, 2007)。根据社会交换理论(Blau, 1964),当个体感知到被他人排斥时会表现出更多自利行为而非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表明,经历社会排斥后,人们的信息共享行为更少(Takhsha et al., 2020)。实验室研究发现,遭受社会排斥的个体捐赠意愿更低(Cuadrado et al., 2016)。一项职场排斥的元分析也发现,排斥与帮助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Howard et al., 2020)。另外,有研究者指出,社会排斥的社会拒绝维度可以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如经历社会拒绝会使人们更少为他人点赞(Lutz & Schneider, 2021)。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社会排斥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

物质主义价值观(materialism)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Richins & Dawson, 1992)。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动机理论认为,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增强往往归因于内心未满足的心理需求(Burroughs et al., 2013)。因此当人际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也可能随之提升,如实验室研究发现,在经历排斥后,个体对金钱表现出更大的欲望(Zhou et al., 2009),而在回忆到积极的人际交往经历时,个体对于金钱的渴望却会降低(Lasaleta et al., 2014)。此外,社会排斥的两个维度均可以负向预测物质主义价值观,如采用相互认识范式诱发社会拒绝,个体会选择更大的金额作为奖励(Zhou et al., 2009),而采用网络传球范式启动被忽视感后,人们也会表现出对物质产品的渴望(Jiang et al., 2015)。然而,根据价值冲突理论,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提升可能会抑制受自我超越价值观所驱动的亲社会行为(Burroughs & Rindfleisch,2002)。实验室研究发现,当使用奢侈品图片启动物质主义价值观后,人们更加支持反福利政策(Leyva, 2019)。一项纵向研究也表明,物质主义价值观会抑制亲社会行为(Yang et al., 2018)。

尽管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个体有许多负面影响,但当个体面临社会排斥时,物质财富可以帮助个体提升自我认同(Wheeler & Bechler, 2021),因此,在经历排斥后,相较于发展人际关系,个体更加依恋于物质财富,因而会强化个体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提升会使个体更加关注“交换性人际关系”,把他人“物化”(李原, 李朝霞, 2012)。此外,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提升还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比较和竞争(Kim et al.,2017),因此更可能减少利他行为。综上,本研究提出假设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排斥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未来取向是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未来的方向,也代表了个体对未来的思考与规划的过程(刘霞 等, 2010)。未来取向的动机-认知-行为观(Seginer, 2000)认为,动机会帮助个体寻找未来的需要,诱导个体形成对未来的认知表征,并且促进最后的行动。在经历排斥后,人们更可能减少亲社会行为,但从长远来看,不帮助他人可能会损害个人利益,如减少亲社会行为可能会被视作一个差劲的团队合作者,因而遭受更多的排斥(LePine & van Dyne, 2001)。此外,个体与社会又是相互依赖的,如在工作场所中,减少帮助行为往往会损害所属组织(如工作效率低下),以及个体自身利益(如晋升机会、奖金减少)。因此,考虑到亲社会行为带来的长期利益,相较于低未来取向者,高未来取向者在经历排斥后可能不会减少亲社会行为(Balliet & Ferris, 2013)。并且相较于低未来取向者,高未来取向者也更倾向于表现更多亲社会行为,如高未来取向的个体在预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互动时表现出更积极的合作行为(van Lange et al., 2011)。一项交叉滞后的研究也发现,高未来取向的个体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更强(Maki et al., 2016)。综上,本研究提出假设3:未来取向在社会排斥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本文将通过两个研究来探讨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论假设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理论假设模型

2 研究1: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

2.1 被试

在广东某大学招募被试140名。其中男性66名,女性74名,被试平均年龄为21.52 岁(SD=2.30 岁)。将被试随机分为社会排斥组和控制组,每组各70人。

2.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社会排斥,中介变量为物质主义价值观,因变量为亲社会行为意愿。

2.3 实验任务及工具

2.3.1 社会排斥的操纵及操纵检验

采用Williams 等(2000)开发的虚拟传球游戏(cyberball)启动被试的社会排斥感,在游戏中设置3名玩家,共传球30 次,社会排斥组被试只在开始时接到3个球,之后则不再接到球,控制组被试则在游戏中接到10个球。

参考王玉龙等(2020)的研究,采用Zadro 等(2004)编制的基本需要及心境量表来对社会排斥操纵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采用回译程序将英文量表翻译为中文。量表共14个项目。前12 项测量“基本需要”,如“我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没意义的”。后2 项测量“心境”,如“我现在的心情是快乐的”。采用5 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采用总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感知到的社会排斥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

2.3.2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测量

为了减少社会赞许性的影响,改编Jiang 等(2015)的“幸福拼贴画”范式来测量被试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在本研究中,要求参与者选择词汇来回答以下问题:“什么东西令我感到幸福”,共有五个词汇主题:爱好(如阅读、旅游)、人物(如母亲、闺蜜)、物质(如大房子、游艇)、成就(如获得奖学金、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体育(如跑步、爬山),每个主题包含20个词汇,共100个词汇。第一阶段被试可以选择任意数量的词汇。在第二阶段则要求被试放弃他们已选择的一半数量的词汇,只保留最能令自己感到幸福的词汇。被试最后选择的词汇中物质类词汇在总词汇数中的比例作为衡量其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标准。为减少自编材料的主观性,在正式实验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测量材料开展相关度调查,采用方便取样法,招募64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9名,女生35名;平均年龄为21.86±1.75 岁)对材料中词汇与主题的相关度进行评定,采用5 点计分,从1(“非常不相关”)到5(“非常相关”),筛选出每个主题相关度得分排在前20名的词汇形成最终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测量材料(M=4.62,SD=0.26)。同时,为保证本研究中该范式的效度,以第一次物质类词汇选择数量作为效标,结果显示,最终物质类词汇在总词汇数中的比例与其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01),表明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2.3.3 亲社会行为意愿的测量

改编李沛沛等(2017)的情境问卷以测量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意愿,材料以第三人称视角展开,可以有效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具体情境如下:“李明正在学校里散步,看到有一个志愿组织正在组织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到当地的敬老院送去慰问和关爱。那里的老人大多是孤寡老人,没有子女照料,虽然平日里有护工照顾生活,但仍然很希望有年轻人来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表演节目。看望老人每次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如果李明就是您,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您愿意每周参加几次志愿活动?”被试需要在0~6 次之间做出选择,次数越多表明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意愿越高。

2.4 实验程序

首先,操纵社会排斥感,要求被试完成虚拟传球游戏,之后请被试填写基本需要及心境量表进行操纵检验,然后要求被试完成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亲社会行为意愿的测量,最后填写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信息。

2.5 结果

研究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2.5.1 社会排斥的操纵有效性检验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社会排斥操纵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组的被排斥感(3.23±0.47)显著高于控制组(2.07±0.42),t(138)=15.46,p<0.001,d=2.60。表明社会排斥感操纵有效。

2.5.2 中介效应检验

在分析前对除社会排斥之外的其他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 宏程序PROCESS 模型4检验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1.03,p<0.001),社会排斥对物质主义价值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85,p<0.001),同时纳入社会排斥和物质主义价值观后,社会排斥仍能显著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意愿(β=-0.67,p<0.001),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亲社会行为意愿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41,p<0.001),表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值分析结果显示,总效应值为-1.03,95%的置信区间为[-1.31, -0.74],直接效应值为-0.67,95%的置信区间为[-0.96, -0.39],中介效应值为-0.35,95%的置信区间为[-0.56, -0.18],占总效应的34.22%。

研究1 验证了研究假设1 和2,即社会排斥会提升个体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进而减少其亲社会行为意愿。但个体遭受社会排斥后必然会减少亲社会行为吗?研究2 中将进一步探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边界条件。

3 研究2:社会排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

3.1 被试

在广西某大学招募被试149名。其中男性56名,女性93名,被试平均年龄为23.10 岁(SD=3.45 岁)。将被试进行随机分配,其中社会排斥组75人,社会接纳组74人。

3.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社会排斥,因变量为亲社会行为意愿,调节变量为未来取向,中介变量为物质主义价值观。

3.3 实验任务及工具

3.3.1 社会排斥的操纵与操纵检验

改编自Park 和Baumeister(2015)的回忆范式,实验中让被试写下一段文字,要求社会排斥组被试描述自己被人排斥的经历,社会接纳组被试描述被他人接纳的经历,不同组别的指导语不同。在完成回忆任务后采用自编的排斥感自评量表进行操纵检验,包含2个题目:“在刚才的任务中,你感受到被拒绝/被忽视的程度有多高”。采用7 点计分,从1(“完全没有感受到”)到7(“强烈感受到”),采用总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感知到的社会排斥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

3.3.2 未来取向的测量

采用冯嘉溪等(2020)修订的未来结果考虑中文版量表,共12个项目,包含2个维度:考虑当下,如“我只考虑当前的事情,未来的事情自会迎刃而解”;考虑未来,如“我觉得为未来做最坏的打算是很重要的,即便这些坏事在未来很多年都未必会发生”。采用7 点计分,从1(“完全不相符”)到7(“完全相符”),采用总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未来取向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

3.3.3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测量

同研究1,本研究中第一次物质类词汇选择数量与最终物质类词汇在总词汇数中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01),表明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3.3.4 亲社会行为意愿的测量

采用独裁者游戏任务来考察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意愿,具体指导语如下:“双人分配任务。参与者被分成两种角色,一种是分配者A,另一种是接受者B。A 在最开始会获得125 元,这125 元将在A 和B 两人之间进行分配,由A 决定给对方多少钱,剩下的归A 自己所有,对方无权拒绝。假设您就是分配者A,会给接受者B 分配多少钱?”分配给对方数额越多表明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意愿越高。

3.4 实验程序

首先,采用未来结果考虑量表测量被试的未来取向,然后操纵社会排斥感,采用回忆法,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写下一篇不少于100 字的短文,报告自己经历过的被排斥/被接纳事件,并在结束之后进行操纵检验,然后要求被试完成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亲社会行为意愿的测量,最后填写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资料。

3.5 结果

研究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研究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3.5.1 社会排斥的操纵有效性检验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社会排斥操纵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组的被排斥感(5.19±1.41)显著高于社会接纳组(2.79±1.51),t(147)=10.03,p<0.001,d=1.64。表明社会排斥感操纵有效。

3.5.2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

在分析前对除社会排斥之外的其他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PROCESS 宏程序中的模型5 探究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及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结果见表3,社会排斥对物质主义价值观(β=0.85,p<0.001)及亲社会行为意愿(β=-0.41,p<0.05)的预测作用显著,且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亲社会行为意愿的预测作用也显著(β=-0.2 0,p<0.05),进一步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直接效应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间接效应值为-0.17,95%置信区间为[-0.31, -0.04],结果说明社会排斥不仅对亲社会行为意愿有直接预测作用,且能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意愿,验证了假设1 和假设2。社会排斥与未来取向的交互作用对亲社会行为意愿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2,p<0.05),且Bootstrap95%的置信区间为[0.03, 0.61],不包含0,说明未来取向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支持了假设3。

表3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未来取向作用效应检验

表4 直接效应检验

为了更好地说明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在低未来取向条件下(M-1SD),社会排斥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意愿(β=-0.73,SE=0.22,t=-3.37,p<0.01);而在高未来取向条件下(M+1SD),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意愿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该结果支持了假设3。

图2 未来取向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了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实证支持。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Takhsha et al., 2020),社会排斥可以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参与社会互动是为了满足彼此互惠的需要(Blau, 1964),而遭受社会排斥则可能使互惠关系破裂,进而使个体减少亲社会行为。此外,当人们感知到人际关系威胁时,也会更倾向于寻求物质财富、地位等外在目标,而削弱为他人与社会做贡献这种内在目标的追求(Sheldon &Kasser, 2008)。有研究指出,社会排斥的两个维度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李沛沛 等,2017),具体来说,社会拒绝使个体认为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社会关系中,因而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而社会忽视则不会增加或减少亲社会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个体并没有感受到对方明确的反感表示,因此对待他人或群体的认知评价没有变化。

4.2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通过提高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进而对亲社会行为起到负向预测作用。金钱的社会资源理论认为,金钱可以代替社会关系,使个体不那么看重与依赖人际关系(莫田甜, 周欣悦, 2020)。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也指出,社会排斥使个体的关系需要受到严重威胁,人们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可能会随之提升,通过积累金钱或物质财富来获得认可或价值感,以此作为补偿(Deci & Ryan, 2000)。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提升会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价值冲突理论表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自我超越价值观是对立的(Burroughs & Rindfleisch, 2002),因此个体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的提升可能会降低自我超越价值观的水平,进而减少亲社会行为。该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当个体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提升后其助人意愿更低(Yang et al., 2018)。

4.3 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

与本研究预期一致,未来取向可以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发现,相较于低未来取向的个体,高未来取向的个体在经历排斥后更不会因此而降低亲社会行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Balliet & Ferris, 2013)。根据未来时间透视理论(De Volder & Lens, 1982),高未来取向的个体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为未来提前做计划,在经历排斥后,他们更能发现实施亲社会行为带来的益处,如提高声誉、维护团队和自身利益(Haldorai et al., 2022; Sjåstad, 2019),此时亲社会行为便成为换取未来社会接纳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如开展有关未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未来意识,从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证实了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并未将社会排斥的两个维度进行区分和考察,未来研究应当尝试更精准地操纵启动社会拒绝和社会忽视(李沛沛 等, 2017)。其次,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上看,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而当个体长期遭受社会排斥就会进入退避阶段,远离社会交往(邵蕾, 张登浩, 2021),那么长期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是否也更少呢?未来取向是否还可以调节两者的关系?未来可以通过追踪研究深入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有研究指出,社会排斥会减少亲社会行为(Howard et al., 2020),而社会接纳会增加亲社会行为(Streit & Carlo, 2020)。研究2 中仅设置了社会排斥组与社会接纳组,没有设置对照组,所得结果可能是这两种效应叠加后的结果,未来研究可以通过设置控制组,进一步考察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5 结论

(1)社会排斥与物质主义价值观均可以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2)社会排斥可以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3)未来取向在社会排斥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未来取向削弱了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

猜你喜欢

意愿主义个体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近光灯主义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How Cats See the World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