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2-09-20秦棠
秦 棠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知识渊博。而其文化主要内容通常是以诗歌、文言文、小说等文学体裁形式记录在语文教材中。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单独只注重对文言文等相关体裁的阅读理解,更应该回归到该文言文诞生的历史渊源、了解主人公的经历、表达的情绪以及结合自身收获的启示。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阅读多种文学体裁形式的课文内容结合真实发生的历史过程形成学生个体独特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国家的起源与演化,还能通过历史的发展规律预测国家未来的发展。文章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提出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希望对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人民代表大会中发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学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基础语文学习之后,已经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学需要通过不断阅读、积累语文资料,培养学生联合各种素材进行独立、深度思考的能力。为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标,仅依靠语文教材中相关资料明显是捉襟见肘。需要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回归主人公的真实处境,结合真实历史知识研究主人公的理想抱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知识。
(一)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中国领土创造的具有极其鲜明特色、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资料、丰富多彩的文化、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简而言之,它是不同文化形式所表达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更为重要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和中国历史密切相关,能直接反映中华文明的演进与融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从文字、语言、民族的诞生、民族的演化、国家的诞生、国家的演化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历史。在丰富自己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发现我思故我在的魅力。
(二)提升学生文化、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及精神品质,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思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中学生在学习中学语文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民族精神并传承发扬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还包括不畏艰难、乐于助人等多种思想品质,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之中,则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还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实现自身的价值。可以说,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既能够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中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提升
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主要是通过学生将自己和主人公的精神品质、理想抱负进行比较实现自我监督以及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
中学语文课程主要分为古诗词、文言文、现代诗歌、近现代说明文、近现代小说等。阅读古诗词不仅仅是把自己带入诗人的处境当中,理解诗人为何作诗以及想要通过诗词表达的情绪,还需要联合历史回归诗人的真实处境。例如阅读屈词时,不仅要将其爱国情怀与端午节起源挂钩,还需要通过深入阅读了解屈原在作词时的真实处境,进而理解其真正想表达之意,也从侧面了解了历史的发展情况。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可以间接联合其他学科丰富语文课堂知识,并通过深入思考同自身的行为进行对比监督自己实现自我提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中学生了解了中华文明的演化起源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之后,可以实现自我监督,同自身进行比较实现自我提升,并帮助自己进步。
(四)促进社会进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当少年融入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收获更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实现自我进步,自我提升,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家、民族也会逐渐进步。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关注,激活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活力,还能通过了解更多学科知识更为全面地帮助学生进步,并提升学生学科知识紧密联系、互不独立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深度思考的能力。
二、 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语文教学中包含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为了适应考试需要,教育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弱化。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语文教学在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逐渐渗透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但教师迫于各种压力,导致语文课堂更注重教学技巧、教学重点、答题技巧,学生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也不敢在课堂中多花时间研究课文中扩展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课文延伸的其他深层含义。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诸多问题。
(5)检测噪声。启动无轨胶轮车并检测背景噪声并做下记录(控制在低于被检测车辆噪声的10 db(A)以上)。之后使胶轮车在额载情况下以额定速度行驶,利用声级计测试驾驶人员耳部位置噪声,三次测试完毕之后记录结果,求取平均数。之后进行下一个测试,将胶轮车停发在测试点40 m处,鸣笛或者鸣警铃3次,用声级计测试3次,最后求得平均值并记录。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够重视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但老师和学生都迫于各种压力对课文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够重视。笔者调查发现,超过60%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课文时只是浅显地介绍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更深层次的意义老师则当作课后随机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学生也因此不够重视去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层含义。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导者,他们不够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致使学生放弃研究与学科考试内容不沾边的课后作业,直接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被忽视。
(二)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微
缺乏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意识,学生只记得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笔者调查发现:中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最为关注的是可否因此放假休息。而对该节日所涉及的历史渊源以及节日意义都了解甚微。
(三)缺乏有效的文化教育方式
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讲授,更需要考察语文教师的讲课技巧、讲课内容。因为传统文化往往涉及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地理知识,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广泛涉猎联合多学科知识进行讲授。鉴于此,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因缺乏开设专门的课程、高质量的讲授老师和有效的授课方式,导致中学生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 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创新,开发多元化语文课堂
1. 教师不断创新
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励者,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同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完成教师头脑创新。此外,教师的创新还包括自身品质方面,语文教学通过不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最终都希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在实现知识传播、讲授的基础上,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语文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格品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品质。语文教材中的文人侠客通常充满正义色彩,具有较高的精神品质。精神品质、思想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实现不断的更新、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意义在于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改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的固有认知。因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各种文化资料得以体现,具体包括《诗经》《资治通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宋词、唐诗、元曲、古代小说及近现代小说等。如果在语文课堂中仅仅只是通过文字理解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料的深入解读,中学语文课堂会因此枯燥无味,学生会因此丧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深入领会的兴趣,甚至因此丧失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与热爱。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相关传统文化资料的解释时,可以结合校园、班级、地域情况,通过互联网资料、教学用具丰富课堂内容,开展多元化课堂,帮助中学生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的兴趣与热爱。例如在文字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或音频内容丰富《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情节,帮助学生再现小说中各角色的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以及内心活动。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以及个人角色在学生的心里“活动”起来,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文字阅读的基础上再度想象主人公以及各角色,提升学生的人物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同时可以推荐学生线下看相关电影,例如改编自著名中华文化传统资料《北冥有鱼》的动漫电影《大鱼海棠》,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授课,引导学生一起进入《北冥有鱼》中的文字理解、情景想象,在讲授《大鱼海棠》的背景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线下看电影《大鱼海棠》,重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出现的各种神话传说、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心活动甚至民间建筑风格。通过课堂的语文教学结合线下合理的互联网资料使用,侧面帮助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3. 情景交融展现文化魅力
在教师不断创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开展多元语文课堂的基础上,更为需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含义,并能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的文化魅力。鼓励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自身,同自身的行为进行比较,帮助自己实现自我提升。为实现此目标,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采用情景交融式的课堂教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资料,进行生动的人物表演或者组织班级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例如在学习《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时,可以配合秦灭六国的表演帮助学生深度体会传统文化中总结的历史含义、历史规律,并通过此种方式和历史人物形象进行深度的历史对话和交流。帮助学生回归历史真实情景,领会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深度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的文化魅力。
4. 课后深化中华传统文化记忆
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各学科的课堂效果都存在共性,即学生通过正式的课堂讲授留下的课堂记忆仅存在课堂结束后的40分钟左右。因此,为了深化学生的课堂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记忆,可以结合课后的实践活动实现此目标。课后实践活动的组织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班级人数、学生的能力水平的评估状况开展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下棋、辩论赛、讨论会以及其他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棋艺对弈比赛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进行对弈前可以了解下棋的历史来源,下棋的注意事项。丰富自己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素养,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帮助学生预测分析棋局,间接培养学生的预测分析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帮助其课下放松的文化知识环境,在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程度以及丰富各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增设阅读课堂,吸引学生兴趣
增设语文阅读课堂,是发挥高效语文课堂教育影响的重要基础。在普通教学模式下,教学课堂中极度缺乏师生合作,课堂效果在于老师进行声情并茂的授课和强行灌输知识。调查发现,在缺乏课堂预习、课前准备的条件下,学生通过正式课堂学到的知识是一片空白,不能留下相关知识的课堂回忆。对比在课前预习的学生课后课堂效果发现,存在课前准备的学生接纳正式课堂的学科知识能力大幅提高。分析发现,通过课前准备帮助学生梳理正式课堂的相关框架,学生在正式课堂中直接将知识进行分类,罗列进整理的框架中,因此,学习效率大幅提高。通过增设阅读课堂,不仅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将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于大脑中。大脑的知识不再混乱,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有联系的多学科知识。此外,通过增设阅读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掌握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整理知识联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等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有效引导,建构多重知识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者,在学生写出不同语言、发表不同见解、产生不同思想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反驳学生,需要利用包容开放的思想去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正如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美,就不存在美;如果只有一种思想,思想其实不复存在。语文教学中对待同一问题也不能急于要求学生只能从同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思考。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多角度思考建构多重知识,包括多元学科知识、多元文化知识。但在这期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因为没有被及时纠正误入歧途。
(四)实践结合,深化记忆
课堂教学中能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资料,并带领学生回归真实历史处境,但不能帮助学生建构并深化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及意义,需要通过教学课堂与相关实践进行结合。例如选择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可以通过开展春节相关的节日活动,帮助学生深化传统文化的知识、意义以及春节的来源、春节的历史渊源。诸如此类,通过实践结合深化传统教育的意义。
四、 结语
语文新课标的改革体制下,诞生出语文课堂的新目标。即帮助中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与学生自身结合,促进学生进步与自我提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积累素材形成自身文化内容,更为注重提升学生理解、积累传统文化并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上述分析,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此外,结合相关传统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放松压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并且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教育影响,能够正面促进学生的学科发展以及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