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
2022-09-19黄小东
陈 东 黄小东
(1.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 102618; 2.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北京 100055)
德国职业教育为其经济发展培养、储备、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德国生产和服务一线人才的主要来源。德国职业教育为适应德国经济和技术发展,在教育结构、职业类型等方面不断调整,形成了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教育格局,建立了教育界和经济界相互协作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机制,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1 职业教育的规模基本稳定,教育结构适应经济技术发展需求
近十余年来,德国接受各类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每年基本保持在200万人左右(见表1),形成了稳定的数量规模,为德国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并通过实施各类职业教育,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表1 2005—2019年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
根据不同的用人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德国有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职业教育。根据德国联邦教育所的分类,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类型1 “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相关类型的职业教育;类型2 跨领域的综合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实施的教育,受教育者既参加职业教育,也参加普通教育;类型3 在高中阶段接受两个相近职业领域的职业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类型4 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的职业教育,是在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性大学等高等教育阶段接受的职业教育[1]。
2005—2019年接受四种类型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见表2,德国接受各类职业教育的总人数基本维持在200万左右,绝对人数从2005年的1 977 480人增加至2016年的2 030 083人,增加了52 601人,增幅2.7%。2019年又回落至1 983 564人,与2005年基本持平。回落原因主要是受教育的适龄人口数量下降。
表2 2005—2019年接受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 人
四种类型的职业教育中,“类型3”和“类型4”的绝对人数有所增长,“类型1”和“类型2”的绝对人数有所下降。
类型1 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相关类型的职业教育的人数,由2005年的739 168人减少至2019年的730 260人,减少了8 908人。虽然其人数略有减少,但是因有些年份的绝对人数在增加,因此,总体仍然持平。
类型2 接受跨领域的综合职业教育的人数下降最多,由2005年的417 647人减少至2019年的255 282人,降幅为38.9%。这反映出在中等教育阶段,人们或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或先接受普通教育进而准备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介于升学和就业之间的人员正在减少。
类型3 在高中阶段接受两个相近职业领域的职业教育的人数,从2005年的454 423人增加至2019年的486 261人,增幅为7%。这反映出为了能够增强就业本领和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增加工作岗位的选择机会,人们愿意接受不同职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类型4 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从2005年的366 242人增加至2019年的511 761人,绝对人数增加了145 519人,增幅约39.7%。这反映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逐渐重视职业教育,想通过职业教育获取实践经验和技能,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同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工作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有所增加,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岗位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一些青年在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后便进入高校学习,并同时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增加自身的再就业机会和就业竞争力。因此,类型4无论是绝对人数还是增幅都是最大的。
表3是2005年、2010年、2016年和2019年接受四种类型职业教育的人数分别占受教育总人数的比例情况。
表3 2005、2010、2016和2019年接受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人数占比 %
四年中类型1的人数基本维持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略多,是四类教育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平稳的一类。类型3和类型4的人数比例四年间呈增长趋势,类型2的人数比例下降且降幅最大。2019年,类型1的人数占比为36.82%,类型3和类型4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25%左右,类型2的人数比例最少,仅占总人数的12.87%[1]。
通过对2005—2019年德国接受四种类型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双元制”始终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究其原因,一是“双元制”有稳定的就业渠道,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意味着即可就业,因此,有相对稳定的、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二是“双元制”为用人单位培养和储备人才,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因此,受教育者愿意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三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为用人单位培养、储备和输送人才,用人单位会持续接收“双元制”受教育者。十多年来“双元制”一直保持着70余万受教育者的规模,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双元制”供需基本持平,专业设置适应经济技术发展需求
类型1“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相关类型的职业教育包括依据联邦职教法或手工业条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依据联邦或州相关法律在卫生、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学校职业教育等,其中依据联邦职教法或手工业条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界通常理解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2019年接受这类教育的人数占“类型1”人数的70%,占四种类型总人数的25%。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有稳定的受教育者数量规模,而且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主体。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实施的教育。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岗位(学徒岗位),受教育者依据“联邦职业教育法”,与实施职业教育的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成为企业的实习生(学徒),在工作岗位上接受职业教育。近年来,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岗位略多于申请到企业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即用人需求略多于求职人数,且略有增长趋势。
2009年至2019年,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岗位数量和申请到企业接受职业教育的绝对人数总体平稳,见表4,两者数量基本持平[1],差距最大的是2019年,两者相差2.8万人左右,相差不足5%。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基本保证了用人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的大致平衡,体现了“双元制”教育是德国最稳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最可靠的人力资源储备和供给基地。
表4 2009—2015年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岗位数量与申请的人数
“双元制”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制造业和商业”“手工业”“公共服务业”“农林畜牧业”“自由职业”“家政”。按照受教育者选择的职业领域,人员分布情况见表5。
表5 2009—2019年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员在不同领域的人数 人
由表5可知,在制造业和商业领域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数最多。但是从2009年至2019年,制造业和商业的学徒人数减少了73 890人,减少了10.01%;手工业减少了63 642人,减少16.74%;公共服务业增加了3 666人,增加了12.80%;农林畜牧业减少了4 431人,减少了14.66%;自由职业减少了1 647人,减少了1.59%;家政减少了3 432人,减少了46.30%。在上述几类行业中,人数减少绝对值最多的是制造业和商业。该行业实习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量操作工作被自动化设备取代,因而接受“双元制”企业职业教育的实习生(学徒)减少。近年来,德国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对护理人员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人员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公共服务成为实习人员增加的唯一领域。
技术类专业包括工艺助理、化学工业助理、工程师助理等[1]。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双元制”技术类专业的受教育者逐年增加。由表6可知,技术专业的受教育人数由2009年的135 411人增加到2019年的139 687人,增加了4 276人,增加了3.16%;占“双元制”受教育者总数的比例由2009年的24.10%增加至2019年的29.36%,增加了5.26百分点。由此可见,技术类专业的用工需求和受教育者人数均有所增加,需求和供给量都在增长。
表6 2009—2015年“双元制”技术类专业受教育者的人数和百分比
随着德国工业4.0的兴起,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受教育者数量逐渐增加。与工业4.0相关的专业主要有:信息技术员、信息经营人员、信息与通信技术员、软件技术员、数据编辑员等。对于一些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受教育者,也可以在与工业4.0相关的工作岗位就业[1]。2009—2019年“双元制”IT职业类签订职业教育合同的人数见表7。
表7 2009—2019年“双元制”IT职业类签订职业教育合同的人数
由表7可知,“双元制”IT职业类签证职业教育合同的人数,由2009年的21 000人增加至2019年的27 601人,增加了6 601人,增幅为31.43%。可见IT类专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增幅最高的一类,这反映了与此类专业相应的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度高,因此,受教育者愿意接受这类专业教育。
3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效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建设
德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德国职业教育为用人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使用人单位有了人才保障。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数量规模、层次结构适应了德国经济技术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其发展规律可供我国借鉴。
一是“双元制”长期以来是德国职业教育稳定的主体,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双元制”是由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教育形式。企业根据自己的用人计划,提供职业教育岗位(招收学徒),与职业学校共同实施教育教学。企业与受教育者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受教育者学习结束并成绩合格,会留在企业就业[2]。因此,学校能够在人员数量和教育内容方面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育,为企业输送适合的人才,这是“双元制”长期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用人单位承担的教育职责不够,因而学校的供给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够契合。新职教法提出企业要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因此,用人单位(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企业)和职业院校应根据国家政策,运用中国特色学徒制方式,构建紧密培养人才的机制,用人单位应承担培养人才的主体责任,校企可在共同保持相对稳定育人数量的同时,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二是借鉴德国为适应技术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和扩大受教育者数量的经验。德国职业教育为适应以工业4.0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发展需求,设置和调整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专业[3],受教育者数量保持增长趋势,为现代化企业输送了优质人才。我国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对专业进行调整,按照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扩大相关专业在校生的规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三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发展趋势,加强建设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4]。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岗位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的要求有所提高。同时,企业一线的技术服务、应用工作与操作工作界限并未截然分开,甚至两者相互结合。因此,在德国高等教育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增加,职业教育结构趋向高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已经是全部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一半,同时国家正在推进职业本科建设,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借鉴德国经验,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职业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5]。
综上所述,德国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在数量和结构层次上适应经济技术的发展。“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了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经验,在校企合作育人、专业建设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等方面有所提高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