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效率的意义和策略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2022-09-19王晶
王 晶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并提出要做到“八个相统一”[1]。“八个相统一”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指明了正确方向。
“八个相统一”主要包括“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等。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学理性、理论性、启发性,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课要结合现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拿着文件干巴巴地读[2],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思政课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考效率,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高效地进行思考,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既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一环,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毋庸置疑。如何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其质量和水平,保证其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和有关学者极为关注并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展开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思考效率”这一问题的关注不多[3]。
本文意在分析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效率的深层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思考效率的若干策略。在各门高校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原理”课程的教学不能只让学生记住某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而是应该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因此,本文以“原理”课程为例,对高校思政课课堂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效率的深层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考效率,不仅是教学层面上的问题,而且具有多个层面的理论意义。
1.1 契合“八个相统一”的目标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八个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不仅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而且要体现在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效率的深层意义也恰恰体现于此。
第一,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虽然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底色,但是思政课不是政治说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5]换言之,高校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重在讲理,以理服人,需要深度的理论来分析和支撑课程内容。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思政课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特别是理论的思考,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充分认识相关理论的含义和本质,并由此真正认识和明确理论的正确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真信”,避免思政课流于空洞的政治宣传和乏力的政治口号。
第二,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意味着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6]。从教学方法上看,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高校思政课要保证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让知识入脑入心。另外,在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会用所学理论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发展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7]。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应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既要能坚持正确的导向,又要有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时,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批判要提高有效性,对批判的内容要具体化,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具体有何表现,等等。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批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让批判具体实在、有的放矢,并让学生真正了解与明确批判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主流观点的不一致之处,进而明白正确的主流观点是什么,最终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上,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学生的思考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地让高校思政课实现“八个相统一”。
1.2 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受课程、学生、教学设施等实际条件的影响,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教学方式自然也不例外。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特点使得教师在高校思政课堂上必须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
第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本身便具有相当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这在“原理”课程上体现得尤其鲜明。从知识谱系的角度看,“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高校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从“原理”课程的教学主旨看,其由始至终贯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着重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谓是遍涉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系,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具体理论,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文化和生态等学科的知识,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哲学性。如上文所言,只有当学生的思考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时,才能真正地让高校思政课教学符合“八个相统一”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本身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为拓展、加深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知识基础,反过来也可能对学生的思考构成阻碍,例如,如果学生尚未对课程相关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了解和把握,思考便无从谈起。
第二,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其一,高校思政课课时有限,如“原理”课程本科阶段一般为3学分,48学时,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环节需占用一定课时,导致一些教师难以把控教学进度,不敢开展小组讨论、协同学习等,担心赶不上教学进度[4]。其二,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往往以期末闭卷考试形式为主,这导致了学生及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功利主义思想。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教学内容选择中更倾向于“求多”“求全”;二是在具体讲解中存在浅层化、应试化倾向,甚至将教学“异化”为“考研题目讲解”,这在客观上产生了挤占上课时间的问题,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简而言之,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引导学生思考又需要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矛盾。在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条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效率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效率的具体策略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具有多个层面的意义,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的策略,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效率。
2.1 围绕教学目标,聚焦特定核心内容
思考需要一定的指向,只有把思考集中到特定的对象上,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和核心内容,才能提高思考的实效。如上所述,虽然“原理”课程内容丰富,但是课时有限,课程中哪些是关键、哪些是核心,应由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手法的设计,也应以此为宗旨。因此,只有明确每个章节中的学习目标,抓住核心问题,才能明确学生的思考方向,更好地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案,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效率。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重点明确、详略得当。根据“原理”课程整体的学习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方面,集中精力引导学生对这些重要内容和问题进行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对一些非核心内容,如人物介绍、历史事件等背景知识,则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上简要陈述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具体教学方法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时刻谨记,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形式而背离教学的内容。例如,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会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发言,如果教师没有提供适当的引导,或者没有事前布置合适的讨论材料,就容易出现形式上活跃,但实质上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8]的情况。
思维导图正是一种有助于让整个教学环节始终围绕核心教学内容来开展的良好思维方式和工具。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会使用PPT课件来进行教学,但PPT课件本身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页面是线性式前后呈现的,而不是共时式并列呈现的,这种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会显得不够明晰,容易让学生走神而跟不上教师的讲授思路。而辅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随时把握当前思考的要点。例如,在讲授“原理”课程中“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把授课内容的层次清晰地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经由思维导图梳理,可把相关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辩证关系和对应关系非常清楚、全面、形象地展现出来,这对学生把握核心问题和提高思考效率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图1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思维导图
2.2 构造情境联系,有序组织思考逻辑
除了内容这一层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关注如何组织思考逻辑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有序的思考逻辑,始终聚焦核心内容,减少枝节性内容对学生思考的影响,从而保证学生思考的效率。
构造情境联系是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有序思考逻辑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机制在于通过让学生沉浸在某一具体情境中,减少学生思维脱逸的可能。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思考的开展首先取决于思考者所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一般来说,思考者拥有的知识量和信息量越大,思考就能越具体、越全面和越深入。情境的建构有两个要点:一是问题的设置,二是事件的呈现。一方面,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内核,它应该作为贯穿整个情境建构的主线,同时,一个好的问题应当具有探究性,它要能引导学生对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另一方面,事件是整个情境的具体表现,它能使问题落到实处并凸显出来,一个好的事件应当具备真实性和适切性。真实性能让事件显得更加可信,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获得共鸣,这是虚拟的事件所不能达到的。事件的适切性,要求事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特征,如年龄特点、知识背景、成长环境等,只有事件具有适切性,才能让学生的思考具有更多的现实基础[9]。
除了遵循以上情境设置的要点之外,教师还要适当使用情境设置的技巧。其一,情景设置应具有直观性。运用图像或影像,便是一种能让情景设置更具直观性的可行方法。相对于文字或语言描述,图像或影像更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给予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融入情境。其二,情景设置应具有丰富性。思考者拥有的信息量越大,思考才能够更加具体、全面和深入,大量的例证和多种不同角度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且深刻地认识和剖析情境中呈现的问题,通过深入推敲,去伪存真,从而对知识点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其三,情景设置应具有联系性。所谓联系性是指设置情景所用的例子应该具有有机联系,可形成功能互补的关系,具体包括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例如,递进关系通过先后顺序介绍例子,呈现出情境之间的联系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跟随例子一步步地深入思考。
举例而言,在讲授“原理”课程中“意识与人工智能”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这一话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关的知识点。人工智能是近些年的热门话题,大部分学生都有所接触和了解,因此,这个话题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适切性。在具体教学中,首先通过图像或影像等方式展示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职业棋手李世石对弈的事件,让学生迅速地融入情境。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能与人下围棋的AlphaGo是否具备意识?这个提问直接突出了情境的内核及其核心的知识点——意识。在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其回顾意识的定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因此,“人工智能AlphaGo是否具备意识”的答案便显而易见了。人工智能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谈到的意识,但它却具有意识的一些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AlphaGo的由来,从而把“物质”这一知识点联系起来,即通过指出AlphaGo是由人的劳动和生产实践所得出的算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其属于物质的范畴。此外,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思考,还可以继续追加情境,例如通过展示人工智能行业图谱,让学生广泛了解到人工智能的诸多应用。通过上述相互联系且递进的情境,便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工智能进行思考,并由此让学生真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理解“原理”课中的相关知识。
2.3 调动非理性因素,有效激发思考动力
一般而言,思考的过程既有理性因素的参与,也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所谓理性因素具体体现在个人的知识积累、思维模式等方面,与“能否完成思考”的层面相对应;而非理性因素则主要体现为能动性,与“是否有意愿完成思考”的层面相对应。学生只有真正具有进行思考的意愿时,其关注点才能更容易聚焦思考本身,才更可能进行深度且有效的思考,从而对授课内容获得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其思考效率才能在根本上获得保证。
在某一具体课堂上,学生的理性因素通常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非理性因素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是可以发生很大变化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重视如何着力调动学生的非理性因素,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具体来说,要调动学生的非理性因素,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兴趣,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从思考主题的选材入手。话题所涉及的情境如果与学生密切相关,如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事物、近期热点时事问题等,就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从设问的技巧入手。某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是显而易见的,就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某一个问题如果是学生容易回答错的,就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得知自己回答错误的时候,其进一步思考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在构思教学设计时,不妨多从学生的易错点切入来设置情境和话题。例如,“原理”课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一教学内容是一大难点,学生较难从字面意义上准确理解。教师可以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对这一概念的直觉理解,接着比较概念的直觉理解和概念本意之间的异同,使学生在比较中反思,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中更加集中注意力。
2.4 引导协同学习,提高思考的自主性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在学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即主张让同学们自发自愿地合作、分工、交流,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10]。协同学习的要旨之一是让学习个体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解决问题,由此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可按照这一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思考。这一模式主要有两个优点:第一,可让学生的思考互相激发,提升课堂整体的思考效率,促进思考的深入;第二,可以将思考的主体性转回学生身上,提升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在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协同学习也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教学模式,其难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难以把控。独立思考是合作思考的前提,学生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充分的协同学习。然而,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如何,并非由任课教师把控,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容易影响协同学习的效果。其二,学生的课堂讨论过程难以精准把控。协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这意味着比起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方式,协同学习更容易出现“偏离”的情况。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选择采用协同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时,必须有针对性地拟定相应策略。一是要定期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师要将协同学习视为一个连续的教学进程而不是仅仅指课堂教学的部分。教师可通过课前、课后布置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协同学习予以引导,以明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二是要做好主导学习进程的准备。虽然协同学习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和交流中学习知识,提升思考效率,但是为了确保学习的成效,教师应该做好随时介入协同学习过程进行引导的准备。如此一来,当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如讨论不积极,偏离了教学目标等情况时,教师才能做到及时、适当地介入和引导,确保协同学习不会阻碍学生思考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讨论“意识与人工智能”“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内容时,教师均可通过设置适当的讨论问题和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题中心式和问题解决式的协同学习。
3 结语
启迪学生思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具体知识并最终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课应以其思想教育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到“原理”课,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其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让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事半功倍。聚焦特定核心内容,构造情境联系,调动非理性因素,引导协同学习等策略符合基本的教育学理论,也符合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目标和教学实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策略的实际应用呈现出了较好的效果。至于如何将这些策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学生,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