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

2022-09-19孙婷王锐谢明

科学咨询 2022年15期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药学

孙婷,王锐,谢明

(1.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药事管理课程作为药学类、中药学类学生的必修核心专业课,具备法治为先、诚信为本、爱国情怀、责任至上,促进国家药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学科特征,是开展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天然渠道。应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良好协同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课程优质育人元素,发挥专业课思政价值,探索药事管理学课程“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有效实践路径,实现“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在党的十八大被明确界定和提出,在十九大进行了内涵完善与补充并被写入党章,目前已被融入宪法。该价值体系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指出了各自的要求与任务,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精神,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和指导意义。“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时代教育理念,为消除思政教育“孤岛”困境,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事管理学课程是充分且必要的。一方面,药学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认同需要药事管理学课程为载体。由于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战略工程”[1],加之药学事业的特殊性,因此,对药学类学生的关键核心素质进行着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药事管理学课程在传授药学领域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管理理论和规律基础上,强调以法律约束为准绳、以药师的职业道德为行为标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安全,促进药学事业健康发展,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力度的必要载体。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内容的首要选择。药事管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兼具强时代性和强社会性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价值内涵与课程内容高度契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观指引着药事领域的国家药物政策、国家药事组织、药事法律法规体系、中药现代化战略与措施的制定与发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观在药事领域中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药品生产与经营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品研究与注册管理、药品市场与经济管理、药品信息管理的运行与监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价值观更是药师与药学职业道德、药学教育管理、药品上市后监督管理等方面实践路上的“指明灯”,是药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使命和职业素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贯穿于课程的每一章节,渗透于学生未来在药事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将其作为塑造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法治、责任至上”职业素养的价值指导是该课程思政教育的首要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具体表现

(一)融入富强、民族、文明、和谐价值观

国家药物政策中,国家逐年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政策方面的实施力度,建立起城乡全覆盖、实施规范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鼓励创制新药的氛围逐渐形成,大量符合条件的新药优先审评审批,国内医药产业结构性调整、产业竞争力增强等,无一不体现中国的大国崛起,国家正走向民主、富强;药品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建立完善,《药品管理法》《疫苗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用药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幸福安康作出贡献,有效提升了国家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二)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

药品研发与生产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国家医保制度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均实现了人人可平等、自由地依法享有药品研发上市、药品供应保障的权力[2];药品质量第一、责任至上、规范生产的要求,合法采购、诚信经营、公平公开公正招标流程的要求,旨在保证药品质量,保护公众健康,营造平等、公正、法治的行业环境;药品生产过程检查、开办药厂的审核、药店经营与运输仓储监督、医疗机构药品的使用过程等,处处体现了监管与处罚的公正、法治精神;药事领域依法治理、照章办事、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原则与社会层面价值观高度一致,药事立法体系也充分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丰硕成果和对社会公平法治的有效促进。

(三)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

讲授药师与药学职业道德过程中,药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其必须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维护患者健康为最高宗旨,以救死扶伤、实施人道主义为己任,对待患者亲和友善,诚信科学指导患者用药,完全符合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药品生产全过程、药物研发全过程、药品运输与发运全过程需要记录真实完整准确的生产、质量检验及各项验收数据,要求企业符合GLP、GCP、GMP、GSP等法律法规要求,坚持诚实守信,坚守制药人的责任底线,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药事管理学课程既要有自身特质,又要以育人为核心目标,建立具有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特点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融入的基本思路为:首先,明确并融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政育人目标;其次,按章节梳理课程知识点,提炼思政教育元素,搜集思政教育素材与案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知识点,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再次,针对不同思政元素制定不同教学方法,有效融合多种教学方法,隐形灵活地将思政内容演变成教学内容、分解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理解、实践思政教育内容;最后,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融入课程思政评价的考核体系,通过学生全程参与的方式评价思政学习效果。据此,形成“设计更新教学目标、重构打造教学内容、灵活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四位一体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有效实践路径(如图1),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相融共进,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守护者、持续传播者、有效践行者,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奉献服务。

图1 药事管理学课程“四位一体”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结合课程实践,及时优化了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实施。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基于国家建设一流金课“两性一度”的基本原则,更新了课程教学目标,使之既体现一流金课程的建设目标,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思政目标[3];

第二,通过网络媒体、文献整理、新闻资讯、会议学习等多种途径,查找搜集最新药事领域热点事件、新版法律法规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挖掘整理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字素材、典型案例、视频资料等多样化教学资源,对教学素材和资源进行甄选、设计和制作,探索思政教学的融入点和融入方式,以此重构调整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第三,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选择上,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整体以BOPPPS教学模式为主线,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灵活创新了课程的教学方法,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PBL教学法、CBL教学法、情景扮演、翻转课堂等多种手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提高其创造性的目的。随着新时代“互联网+教育”进程的加快,近三年来,课程团队逐渐建设完成了立体化的药事管理学课程线上学习资源,将课程搭载在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对分易等在线教学平台上,通过微课、SPOC、直播等多种“在线教学”方法和形式,匹配自建专项在线习题库和试题库,并配备PPT课件、法律法规原文、案例库、知识扩展资源、前沿科研论文集等学习和思政资源,通过线上线下齐聚力,灵活恰当地选用不同教学方法,将在线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凝练成价值、道德、伦理进行高效输出,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立体化的思政学习体验;

第四,改革原有考核模式,融入思政考核评价标准,重新分配考核评价比例,设置期末量化考核(占比70%)和平时过程性评价(占比30%)两部分,并在过程性评价中加入思政教育评价分值,形成融入思政评价的新型形成性评价考核机制。平时过程性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线上、线下、校外实践三方面的学习效果,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将学生课堂表现、PPT展示作业、小组讨论、在线教学平台学习情况、校外药企实践基地表现等形成量化分数进行实时记录,采用学生全程参与、突显思政素质表现的过程性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完善全过程评价、全员参与的“产—学—研—创”一体化考核新模式,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目标,促进药学事业健康发展。

四、总结

药事管理学课程的交叉学科属性、时代性、实践性强决定了其在专业课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合理挖掘和融入思政教育切入点,帮助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药学专业人才。通过“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特色实践路径,可有效促进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统一,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公正、法治、敬业、诚信”的药学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药事管理学药学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