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师生在创新氛围上的认知异同
2022-09-17吴吉月
陈 虎,王 睿,吴吉月
(1.山东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济南大学 文化和旅游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3.山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1 引言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对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创新性人才是指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今酒店业发展迅速,高校作为酒店业高端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培养重点也正由单一性人才逐步往创新性人才转移。其中,创新氛围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出,创新氛围是由组织氛围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效能感、诱发创新行为和提升创新绩效的环境氛围[2],在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研究以创新氛围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样本和数理分析得出酒店管理学科师生在该领域认知的异同,揭示高校酒店管理学科创新氛围的形成路径和发展策略,旨在改善和优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设施和资源,进一步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助力酒店管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创新氛围的理论
1930年,心理学家Lewin首次提出“心理氛围”概念,描述一般环境刺激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动态复杂关系。Litwin于1968年提出的“组织气氛”理论脱胎于该理论,随后各领域关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大致可分为2类:一是强调个体主观知觉心理环境的知觉性观点,刘云等学者利用认知图式法将其定义为个体关于创新性工作环境的结构性表征或者认知图式,反映了个体对周围工作环境的意义建构[3];Amabile认为组织创新气氛是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环境的整体性认知,是其感知到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情境中支持创造力和创新性行为的程度描述,着重强调创新的心理背景[4]。二是认为氛围专属于组织特色或属性的结构性观点,West认为团队创新气氛是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共享认知[5],其在之后开发的TCI量表很适用于团队创新氛围的测量。Ekvall在研究CCQ量表时,将组织氛围定义为:“描绘组织生活特征的态度,感觉和行为的综合体,并且独立于组织成员的看法和理解而存在”,认为其是真实存在物,而不是个体的知觉[6]。本文是基于前者观点,结合高校特征,将创新氛围定义为:能有效刺激学生创新效能、意识和行为的环境氛围。
自1962年创新氛围概念产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构成和维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氛围的构成,对已有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相关文献见表1),发现可以归纳为:包含领导力、领导支持、主管鼓励等内容构成的“上下级间感知”;同事关系、人际关系、互动频率等内容构成的“同级之间感知”;资源供应、创新支持、资源支持等内容构成的“创新支持感知”;自由、自治、能力发挥等内容构成的“自由程度感知”;压力、挑战和挑战性工作等内容构成的“压力程度感知”;组织特性、一致性、组织理念等内容构成的“团队氛围感知”。
表1 高校创新氛围构成属性的相关文献
2.2 创新氛围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经常把创新行为、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这三者联系起来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李媛等提出了团队创新氛围的五因素模型,认为基础研究团队和技术开发团队在团队创新氛围的各维度上有差异,影响团队创新绩效[7];隋杨等人认为团队的创新效能感起中介作用,团队领导引领创新的行为调节了创新效能感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8]。第二,创新氛围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顾远东等认为组织创新氛围是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来影响产生创新构想的行为和执行创新构想的行为[9]。杜璿等人认为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的双重中介作用[10]。学者都是基于“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创新行为”影响路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企业,对于高校方面的研究较少。阎大伟从教育学角度研究了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11];聂倩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感知的学校氛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把学生感知的学校氛围定义为:学校生活和体验的特征及质量的总和[12]。上述研究都是基于学生的角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所以本研究从师生不同角度来探究酒店管理专业创新氛围的认知异同。
国外学者会通过开发一些新的测量工具,为组织创新气氛结构维度的构成添加了一些新元素。有学者从组织层次出发,认为氛围的积极性和心理安全这两个属性跟公司绩效有关系,最后研究发现,心理安全可以作为团队和组织级别的构成维度;有学者从真诚、压力、凝聚力、内在动机和公平性这几个维度来探究组织创新气氛的结构;还有学者认为组织背景和个人价值跟员工的创新行为有关,并将组织结构、体制、组织支持、沟通与互动以及风险承担作为维度来研究组织创新气氛。由于组织背景在不同的社会中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社会过程可能有助于创造力。
综上所述,关于创新氛围的研究现主要集中在组织和公司方面,研究对象基本是电子业、生物技术、制造业等行业的服务人员和研究人员,关于高校学生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在创新氛围的测定上,我国大部分创新氛围量表都是在国外教育环境的CCQ、SSSI等量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可靠性需要大量的数据检验。所以本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研究,把指标和概念进行修订运用到高校方面,探究酒店管理专业师生在创新氛围上的认知异同。
3 研究方法与调查内容
3.1 测量指标
本研究以相关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基于高校的特性,与5名教育学教师、5名管理学教师和5名高校管理工作者进行了讨论,对较具公信度的指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拓展。最终得到关于教师授业维度的7个指标,资源支持的9个指标,自由程度的6个指标,校园文化的6个指标,学友关系和学业挑战各5个指标,共计38个指标(见表2)。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以“很不赞同—很赞同”分别由低到高赋1~5分。
表2 高校创新氛围的评价指标推导
3.2 调查对象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样本采集,最终回收问卷380份,经过将有规律性填写和漏填问题的问卷进行筛选,最终379份有效样本,有效率为99.7%。其中学生349人占92.1%,教师30人占7.9%,男性109人占28.8%,女性270人占71.2%。在年级方面,大一至大四学生以107人、81人、100人和91人分别占28.2%、21.4%、26.4%和24%,样本分布较为均匀合理。
本研究先以SPSS 26.0,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样本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然后,使用散点法实现对创新氛围重要性师生认知异同在因子和指标两个层面的矩阵分析,以教师认知和学生认知的均值为横轴和竖轴,将平面划分为第一象限:共同高认知、第二象限:教师高认知—学生低认知、第三象限:共同低认知、第四象限:教师低认知—学生高认知等4个象限,以此判断师生认知的异同。
4 数据分析与调研结果
4.1 信效度分析
文章通过SPSS 26.0对样本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系数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60(有效标准为大于0.800),p值在小于0.001的水准上显著(有效标准为小于0.05);各指标因子载荷和公因子方差提取值均在评判标准0.500以上;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561%(有效标准为大于60%);总量表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的测定值为0.967,各维度表现均在0.900之上(有效标准为大于0.600)。综上所述,研究的样本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见表3)。
表3 信效度分析
表3(续)
4.2 描述性分析
通过描述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学生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的认知分布在4.088 8至4.501 4之间,准偏差则介于0.696至0.931之间;教师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的认知分布在4.133 3至4.733 3之间,标准偏差则介于0.546至0.996之间,两者的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未跨越性质范围1,说明教师与学生基本相同,认为各个指标均在重要程度之上,且认知较统一。在因子方面,学生对6因子重要性的认知由大到小依次分别是教师授业(āTT=4.432)>学友关系(āFD=4.338)>校园文化(āCC=4.325)>资源支持(āRS=4.324)>自由程度(āDF=4.310)>学业挑战(āAD=4.160)。而教师对6因子重要性的认知由大到小则依次是教师授业(āTT=4.595)>资源支持(āRS=4.503)>学友关系(āFD=4.473)>校园文化(āCC=4.422)>学业挑战(āAD=4.240)>自由程度(āDF=4.238)。
表4 描述性分析
4.3 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差异
4.3.1 教师与整体学生的认知差异
教师认知均值(4.427 1)为矩阵Y轴,设学生认知均值(4.322 6)为X轴。第一象限内存在19个指标:分别为“教师授业”的全部7个指标TT1、TT2、TT3、TT4、TT5、TT6、TT7,“资源支持”的部分指标RS1、RS5、RS6、RS7、RS9,“校园文化”的3个指标CC3、CC4、CC6,“学友关系”的4个指标FD2、FD3、FD4和FD5。第二象限内存在3个指标:关于“资源支持”的3个指标RS2、RS4和RS8。第三象限内存在12个指标:分别是“资源支持”的指标RS3,“自由程度”的3个指标DF1、DF2和DF6,“校园文化”的CC1和CC5,“学友关系”的FD1,以及“学业挑战”的5个指标AD1、AD2、AD3、AD4和AD5。第四象限存在4个指标:关于“自由程度”的3个指标DF3、DF4、DF5,“校园文化的”的CC2。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和学生指标层次的分析结果
4.3.2 教师与大一学生的认知差异
教师认知均值(4.427 1)为Y轴,设大一学生认知均值(4.178 3)为X轴。第一象限内存在18个指标:分别是“教师授业”的全部7个指标TT1、TT2、TT3、TT4、TT5、TT6、TT7,“资源支持”的大部分指标RS1、RS4、RS5、RS6、RS7、RS9,“校园文化”的3个指标CC3、CC4、CC6,“学友关系”的FD2和FD5。第二象限内存在4个指标:关于“资源支持”的RS2和RS8,以及“学友关系”的FD3和FD4。第三象限内存在10个指标:分别是“资源支持”的RS3,“自由程度”的DF1和DF2,“校园文化”的CC5,“学友关系”的FD1,“学业挑战”的5个指标AD1、AD2、AD3、AD4和AD5。第四象限存在6个指标:关于“自由程度”的4个指标DF3、DF4、DF5、DF6以及“校园文化”的CC1和CC2。如图2所示。
图2 教师和大一学生的认知差异
4.3.3 教师与大二学生的认知差异
教师认知均值(4.427 1)为Y轴,设大二学生认知均值(4.352 1)为X轴。第一象限内存在18个指标:分别为“教师授业”的6个指标TT1、TT2、TT3、TT4、TT5、TT7,“资源支持”的6个指标RS1、RS4、RS5、RS7、RS8、RS9,“校园文化”的3个指标CC3、CC4、CC6,“学友关系”的3个指标DF2、FD3、FD4。第二象限内存在4个指标:主要是“校园文化”的3个指标CC1、CC3、CC5,“学友关系”的FD5。第三象限内存在13个指标:分别为“资源支持”的RS3,“自由程度”的6个指标DF1、DF2、DF3、DF4、DF5、DF6,“校园文化”的CC1,“学友关系”的FD1,“学业挑战”的4个指标AD1、AD3、AD4、AD5。第四象限存在3个指标:分别为“校园文化”的2个指标CC2和CC4以及“学业挑战”的AD1。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和大二学生的认知差异
4.3.4 教师与大三学生的认知差异
教师认知均值(4.427 1)为Y轴,设大三学生认知均值(4.511 2)为X轴。第一象限内存在15个指标:分别为“教师授业”的6个指标TT1、TT2、TT4、TT5、TT6、TT7,“资源支持”的3个指标RS1、RS5、RS7,“校园文化”2个指标CC4、CC6,“学友关系”4个指标DF2、FD3、FD4、FD5。第二象限内存在7个指标:包含“教师授业”的TT3,“资源支持”的5个指标RS2、RS4、RS6、RS8、RS9,以及“校园文化”的CC3。第三象限内存在11个指标:包括“自由程度”的3个指标DF1、DF3、DF6,“校园文化”的2个指标CC1和CC5,以及“学业挑战”的5个指标AD1、AD2、AD3、AD4、AD5。第四象限存在5个指标:分别为“资源支持”的RS3,“自由程度”的3个指标DF2、DF4、DF5以及“校园文化”的CC2。如图4所示。
图4 教师和大三学生的认知差异
4.3.5 教师与大四学生的认知差异
教师认知均值(4.427 1)为Y轴,设大三学生认知均值(4.321 0)为X轴。第一象限内存在16个指标:分别为“教师授业”的全部7个指标TT1、TT2、TT3、TT4、TT5、TT6、TT7,“资源支持”的4个指标RS1、RS2、RS6、RS9,“校园文化”的CC4,“学友关系”4个指标DF2、FD3、FD4、FD5。第二象限内存在6个指标:分别为“资源支持”的4个指标RS4、RS5、RS7、RS8,“校园文化”的CC3和CC6。第三象限内存在13个指标;包括“资源支持”的RS3,“自由程度”的4个指标DF1、DF2、DF4和DF6,“校园文化”的3个指标CC1、CC2、CC5,以及“学业挑战”的4个指标AD2、AD3、AD4、AD5。第四象限存在3个指标:分别为“自由程度”的2个指标DF3、DF5,“学友关系”的FD1。如图5所示。
图5 教师和大四学生的认知差异
5 结论
5.1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本文采用的关于创新氛围的6个因子和38个指标在师生两个层面的认知都很重要。其中,“教师高-学生高”(第一象限)的区间,“教师授业”“资源支持”“校园文化”“学友关系”指标都占据了大部分;在“教师低-学生低”(第三象限)区间指标的整体表现中相对较低,主要由“自由程度”和“学业难度”中的指标构成;在重要性认知“教师高-学生低”(第二象限)区间主要是“资源支持”“学友关系”和“校园文化”这3个指标构成;在重要性认知“教师低-学生高”(第四象限)的区间,主要是由“自由程度”的部分指标以及“校园文化”的少数指标构成。
从因子视角来看,教师授业属性的重要性是教师和学生的共识。而学生在校学习的自由程度、课业的严格和难易程度这两个方面虽然也很重要,但师生对其重要性的认知是相对较低的;而同学之间的关系、资源支持属性以及校园文化氛围这三个属性是学生和教师认知的差异点,教师认为资源支持的重要性仅低于教师授业属性,校园文化属性仅高于学业难度和自由程度;学生却认为学友关系的重要性仅次于教师授业属性,而资源支持属性的重要性仅高于学业难度和自由程度。所以,酒店管理学科师生视角对创新氛围重要性的认知,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同的,但仍然存在部分差异。并且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大一学生对于“学友关系”这一指标整体认知度低;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于“资源支持”这一指标认知要比大三大四高;大三大四的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指标认知度低;大四整体认知低的指标最多,为19个;大一整体认知高的指标最多,为24个。
5.2 研究启示
第一,在教师授课环节实现酒店管理学科创新氛围的优化,引导和提升酒店管理学科教师对创新氛围的营造意识和能力;第二,在资源支持方面实现酒店管理学科创新氛围的优化,优化场所、设施和设备的品质,并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适当地放宽开放程度,及时采集酒店管理实践和赛事活动的信息,并建立快捷的信息渠道;第三,在确保教学稳定的前提下尝试自由地逐步释放,采用意识开放和步伐相对保守的进程,实现对酒店管理专业创新氛围中自由程度的科学把握;第四,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全面感知,强化酒店管理专业师生对于校园活动的参与意识;第五,从学友关系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建议,采取“任务-探究式”的实践活动模式;第六,适当降低酒店管理教学的严格程度,加强灵活性,在教师为主体的指导下,适当在某些合理领域和时间段,配合学生的主观意念科学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