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2022-09-17夏奉安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
夏奉安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布置作业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个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调整:控制作业数量,合理安排时间;提升作业趣味,立足学生趣点;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个性作业;注重学科整合,加强学生体验。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作业设计,减负又增效,还能让学生带着探究、带着好奇去体验,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扎实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优化作业结构,实行分层作业
有学者指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因此,教师可以依照每日教学实际、上课前预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基于课堂教学反馈,分层布置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与自身学习能力相匹配的作业,真正实现因生定制的个性化作业。
(一)基础分层
可以依照单元语文要素,结合单元中需要掌握的基础字、词、句、背诵的内容等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这类作业难度最低,也是学生必须要完成并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
梳理全册生字、词语,教师将本册语文书后的生字表和词语表进行梳理、归纳,找出一些书写上的易错字、易错的拼音、多音字等进行汇总,在学习生字和词语时,教师要在课上讲解到位;在日常默写中关注学生的易错字词,将这些错误频率较高的字、词、拼音等汇总在一起,制作出“拼音、词语汇总单”,在日后的学习和复习时集中对这些易错词、拼音进行识记。
梳理全册需要背诵的课文、古诗、古文,汇总到“背诵汇总单”中,统一印制下发到学生手中,“背诵汇总单”分为“自评”“生评”“师评”三项,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先进行背诵,并对自己的背诵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在四人学习小组中进行“组评”,最后由教师在课下或者课上针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师评”。三次评价,一次又一次地落实,从而促使学生背会全册要求背诵的篇目。
这部分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可以按照学生的层次来进行。拼音、词语部分经常作为课堂上的基本作业出现,但不同的学生记忆能力也有所不同。此种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识记水平设计分层作业。这样设计作业,一方面能够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有兴趣的作业,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能力较差的学生尽量跟上节奏。
(二)发展分层
发展分层是指在字、词、句的基础上,向句、段、篇发展,把已经学习的基础知识,以综合运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就是增加实践体验的语文作业,如安排与课上所学相关的课内外阅读、口头表达、课内小练笔、词句段的运用等。比起基础性作业,实践类作业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能力。如果说基础作业是面对全体学生,那么发展作业则是面对大部分中等学生。
增加实践体验作业的设计就要结合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综合运用,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建立起语、数、英、自然、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口语交际“风向袋”一课后,课文对如何制作风向袋有很清楚的介绍,学生对这一平时很少接触的事物也很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结合劳动技术和美术学科布置作业。根据课文的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劳动技术课的知识和美术学科方面的知识自行动手制作一个风向袋,再制作一份说明书,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个实验。在制作风向袋和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建立起语文、数学、劳技、科学、美术等各个学科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充分理解制作风向袋的要求,学会如何利用风向袋来辨别方向。而在语文学科方面,能顺利地完成说明书的介绍以及向同伴介绍风向袋的制作方法。
(三)提升分层
面对一部分学生设计提升分层的作业,是就单元目标或某篇课文中个性化目标中的某个重难点,设计出面对一部分有特别需求的学生习题。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习题,基础性练习量可适当减少,使他们有时间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作业,从而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以课文《牛郎织女》为例,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能把故事复述给父母或小伙伴听。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指导他们再次梳理复述要求:用连环画的形式把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当然,这类作业的延伸性、整合性更强,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提升作业并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而是自主选择。对于完成此类作业的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交流分享,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作业分层设计,既关注了能力较弱的学生,又与大部分学生能力相匹配,还给予了一部分优秀学生提升的空间。
二、提高整合能力,设计主题作业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设计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学习活动,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一)着眼单元整体,系统规划课外作业
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其中《精卫填海》是文言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单元学习的两个语文要素。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与本单元的主题紧密联系,旨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快乐读书吧”则是“神话故事”阅读的拓展和延伸。
细细咀嚼发现,这个单元的重点就是学习神话故事的阅读方法,实现课内得法,课外用法。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项作业:
作业一:“神话故事我来讲”。在每篇课文学完后,让学生课后把故事讲给伙伴或家人听,或者由一篇带一篇,即再读一则神话故事,也要讲给伙伴或家人听,并让同伴或家人通过“讲故事评价单”对学生讲故事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该作业虽然是同一主题,但是具体到每篇课文中却有细微差别,由讲述课文中的故事到讲述自己课外阅读的故事,要求逐步提升,充分体现了课外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延伸性。当然,“神话故事我来讲”还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的板块。“快乐读书吧”为学生提供了必读的一些经典神话故事,那么作业的布置也可以结合此板块进行设计。例如,布置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可以先在班级做导读推荐,再给学生设计“讲神话故事篇、漫画神话人物篇、漫画神话人物想象篇”等系列阅读任务,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重点选择呈现自己的阅读所得。在丰富多彩的交流与展示中,学生就会自然地沉浸在阅读中,从而通过交流实现相互促进。
作业二:“神话故事触我心”。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内容就是阅读神话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两本书的阅读至少需要安排2 周以上的时间。将这项时间较长的作业布置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前,使其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并行,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神话的认识,在交流中感悟神话的魅力,从而实现课内得法,课外用法,系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业三:“神话人物我评价”。在学完本单元的神话故事后,可以安排学生对所读的神话故事中感兴趣的人物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神话人物说一说”,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神话人物的评价单”,这也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性评价。
可见,着眼单元整体,设计单元课外作业,避免了零散、重复、脱节的现象,让作业规划更有系统、更有层次、更有针对性。而这三项作业也如一条线贯穿于整个单元,让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有层次、有梯度、有成效。这样的主题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各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有实效。
(二)综合运用知识,体验多样化作业
有些作业可以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来解决某些问题,也可以综合运用同一学科的多种学习方式来完成某些任务。呈现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为例,阅读了神话故事后,可以探访神话人物,为神话人物制作一张名片,制作神话人物的思维导图,为神话故事制作课本剧,还可以用绘画、配音、课本剧、唱主题歌曲等方式呈现探究的成果。该作业涉及语文、美术、音乐等不同学科,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差异,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这一类作业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挑战,但是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来说正可以“跳一跳”,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获得感,更能提升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查阅、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好记录、实践练习,感受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课堂以外的经验,在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现代诗”为例,学了本单元的诗歌后组织实践活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于是,在学完本单元诗歌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写诗歌,看看课文中诗歌的样子,也可以搜集课外的现代诗读一读,再引导学生从句式、结构方面进行仿写。仿写时难度降低些,形式活泼些,如可以美化一下自己的小诗集、编个目录、列个题目、画些画,让家长写个卷首语等等,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
(三)关注生活领域,融入生活趣味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最原始的资料,收获成功的喜悦。新课程的作业设计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应用领域,让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作业融入现实生活中。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观察日记》,教师可提前两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去种植一棵绿植,或者观察水中黄豆或绿豆的变化,每天做好记录:可以拍照做好记录,可以画画写好观察记录,还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上课的时候再请学生从自己的记录中简要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生有了观察的记录,自然会滔滔不绝,从而在分享中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培养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还有课外阅读类作业,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是关于名作家描写小动物文章,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学了这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后,教师会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如“阅读描写小动物的课外书不少于30 分钟”,但是学生到底有没有读、读了什么、效果如何都不得而知。显然,这样的作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可以提供阅读收获卡,这样不仅能要求学生阅读,而且能让学生阅读有痕迹、有收获。这样的课外阅读作业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能鞭策学生做到潜心阅读,也可以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
课外阅读收获卡
姓名_______ 阅读时间:_______
阅读书籍:_______ 阅读页数:_______
积累的好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的好段(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因此借助语文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通过观察、参观、访问、调查、体验等多种形式感悟生活、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努力构建活泼有序、有趣、有理的语文生态课堂。
总而言之,作业设计首先应符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核心素养导向,体现语文要素的融合,同时又要因材施教,因生定制,设计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开放式作业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业的乐趣,使学生对作业从反感、畏惧变为喜欢,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