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问候捎到“目的地”
2022-09-17逄春阶
□ 逄春阶
黎 青/图
我每次从济南回老家,根据路途远近,先看望在安丘市区的岳父、岳母,吃了午饭或晚饭,两位老人都会说:“快回家吧,回家替我们问孩子的奶奶好!”我答应着,再坐车回家看望我的母亲。如今岳父86 岁、岳母91 岁,他们让我捎给母亲的问候,已经数不清了。可是,我却很少郑重其事地跟母亲说:“我岳父、岳母向您问好。”而母亲呢,每当我走的时候,也会很认真地说:“见了孩子的姥爷、姥娘,替我问个好!”可是,我见了岳父、岳母,也常常把问候语给忘记了,没下文了。问候语呢?咽到我肚子里去了。这不是典型的“食言”吗?
想起了一个笑话,小儿子去给爹买酒肴,当爹的嘱咐:“给卖酒的王大爷捎个好!”到了沽酒铺子,买了猪肺、猪肝,还有猪耳朵,他把猪耳朵偷着吃了。回家,当爹的问:“给王大爷捎好了吗?”小儿子不说话,他忘记捎好的事儿了。当爹的又问:“没听着我问你啊,你耳朵叫狗吃了?”小儿子觉得爹真是神仙,赶紧回答:“不是狗,耳朵叫我吃了。”
让我捎的问候话,当时是装到耳朵里了,可是没有装到我心里,只是当作客套话,总感觉说不说一个样,心里有就行了。可是,能一样吗?对老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问候话,是一种亲戚之间的牵挂,是关心。我辜负了老人的一片心意。“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问候语没捎到,也是不孝顺的表现。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我不光是把岳父、岳母与母亲之间的问候话忘了,还忘记了好多问候话,没有把问候话捎到“目的地”。比如,我同学和朋友听说我要回家,他们会说:“给老母亲问好啊。”我答应着,可是到家见了母亲,一大堆事儿,就把问候置之脑后了。
问候、祝福,是人与人之间的黏合剂,乍听上去,可有可无,却是不可或缺。正是有了问候,人间才多了些温暖,少了些冷酷。问候语,是无形的,但是包含着真情,包含着祈愿,包含着彼此的尊重。
给亲戚捎问候话,其实也是一种承诺,就跟捎有形的东西,比如一瓶酒、一个蛋糕、一本书一样。没有把问候话捎到,就是没有践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不诚信。看来,诚信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体现在细节,体现在无形处。它是一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又有着沉甸甸的内容。这必要的形式,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是你把问候捎到了,一定会让老人心里得到安慰:“哦,还有那么多人牵挂着我呢。”
进一步想,问候多了,可能会产生一种倦怠,新鲜感没有了,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客套。我想第一次或第二次岳父、岳母让我代替他们问候我母亲的时候,我一定是问候了。可是,久而久之就不再当回事。这“倦怠”还真是个事儿。
前几天,山东大学教授马兵谈到了张炜小说《河湾》对“倦怠”的思考,他说,比起父辈、祖辈甚至更早期,人们有更强的倦怠感,人们对身份、时间、地域感知的丧失,都是心灵倦怠的体现。为何人们如此忙碌却没有很高的幸福感?忙碌而不幸福的状态背后到底是什么?马兵引述汉德克的《试论疲倦》和韩炳哲的倦怠理论来进一步说明,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那些非常不引人注意、谁都会体验到、却很难去记录和表达的疲倦,在侵蚀着我们的丰满的生活。在日常疲倦之后,还有更巨大的疲倦,那是来自人类灵魂深处的个体的疲倦。这个时候,疲倦这件事情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在疲倦的状态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从习以为常甚至是麻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重新获得审视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在21 世纪,深度注意力正在边缘化,人们的注意力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呈现出一种过度积极的状态。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注意力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感知因此变得分散、碎片化。
疲倦,是个顽症。不断重复地“问候”也真的疲倦了。就那么几句简单的话,不停地重复,重复多了,就像螺丝一样滑了丝。问候语成了被动应付,不得不说,于是就有了口是心非。
怎么才能拂去疲倦的尘埃,让问候保持新鲜度?
我想,首要的是真心对待问候和祝福。要主动把传递问候语当成传递友谊的种子,当成自己修身养心的种子,要自觉地把这颗种子种在心田,要从内心深处觉得本该如此,让问候语真正落地开花。多年前,我去日本山口县采访,在一家酿造厂参观日本上百年的白酒酿造工艺。临别,酿酒师永山先生和夫人小跑着跟我们挥手告别。我们坐在中巴车上,有个人就说:“快,擦玻璃,擦玻璃。”意思是,做出擦玻璃的样子跟人挥手告别。车继续往前走,日本翻译就跟我们慢慢地说,这对夫妇觉得一下午陪咱们很荣幸,是缘分,地球这么大,为什么咱们可以相处一下午呢?这次告别,很可能就是永别。所以告别时,就很珍惜这段友情。不能用擦玻璃的心态,要真心地挥手。你们可能没有注意,他们小跑着,眼里都有了泪痕。我听了感到很惭愧。日本侵略者很无道,而民间的日本普通百姓是友好的。这一点,我感受到了。
就老人来说,必要的问候和祝福,更是不可或缺。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暮年的生命之火,尤其需要我们晚辈的呵护。有时想一想圣人的话,就眼窝发湿。在《论语》中,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者,可以在心里问一句,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们今年有多大了?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的。现如今多数人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对父母的关心也日渐淡漠起来,除了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以外,就连节假日的时候也不主动问候一声。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有违孝道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即便生活再忙碌,都不应忽视。
其次是强化问候语的仪式感。诚如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同样的,我们要使每个问候都与其他的问候不同,让问候不再刻板、僵硬、勉强,而是更自然、更亲切、更温馨、更开心。归结起来就一句话,让平淡无趣的日子,因为问候的仪式感而变得绚烂多姿。
问候语也可以变通一下,换一种方式。比如前几天我回老家,看到母亲小院子里的太阳花、月季、丝瓜、韭菜等生机勃勃,我就拍了几张发了个微信朋友圈,备注是:“老母亲侍弄的花花草草……”没想到收到好多朋友的祝福,其中有个朋友感慨地说:“回家看看娘真好!有娘就有家。”我就拿着手机对母亲说:“这么多朋友说你养的花好,种的菜好。都祝福您呢。”老母亲开心地笑了,她接受并感受到了祝福。我把祝福人的祝福准确捎给了母亲,我也很开心。
写到最后,忽然感悟,岳父、岳母和我母亲之间的互相问安,其实是在教育晚辈,要学做人,要懂得礼。孔子曾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篇还记载,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们:“不知礼,无以立也。”我们的传统,“礼”是人生在世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就难以在世上安身立命。想到这儿,豁然开朗,我明白了好多。
朋友们,你把暖暖的祝福捎到“目的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