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积厚成势 迈向新征程
2022-09-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在经济体量持续壮大的背后,创新驱动发展的成色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处处呈现新气象:全省生产总值连续跨上3 个万亿元大台阶、粮食总产突破1100 亿斤、251.6 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越式增长、247 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一个个成绩、一组组数据,映射出10 年来山东辉煌的成就,振奋人心的答卷,托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山东人民用聪明才智与辛勤汗水划起新时代的船桨,力发千钧而身轻如燕,擘画出走在前列谋新篇、共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美好蓝图。
山东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
□ 徐锦庚 侯琳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城乡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表示,这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十年来,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决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新旧动能转换正强势突破。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4 个万亿元大台阶,2021 年增加到8.3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284.5 亿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31.7%,4 年提升10 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市场主体达1380 多万户,翻了近两番,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 万家,增长7 倍。
十年来,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开放步伐越走越坚实。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1.5 万亿元增至2.9 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由53.8亿美元增至215.2亿美元,占全国份额由4.8%升至12.4%。
今年上半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41717 亿元,同比增长3.6%,增量2810.65 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产量增幅分别达33.1%、18.2%,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61%。
眼下,山东正从供给侧抓好“十强产业”,从需求侧实施“十大扩需求”,在增强创新力上推进“十大创新”,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城乡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十年来,山东锐意改革、勇闯新路,深入实施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扩权强县、国资国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重要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城乡发展竞争新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呈现新气象。
山东半岛城市群能级加快提升,“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加速形成,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近12 个百分点。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上半年突破9.4 亿吨;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提速推进,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发展支撑更加坚实。
山东稳妥有序推进乡村“五个振兴”,“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焕发新活力,三涧溪村、代村、耿店村等成为新典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
“我们着力夯实产业之基,着力彰显生态之美,着力弘扬文明之风,着力探寻善治之策,着力拓展共富之路,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性和引领性。”山东省省长周乃翔说。
十年间,山东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竞相涌现。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山东农村基础设施网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2500 个省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全域向田园美、生态美转变。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山东狠抓水体、河岸、河口系统治理,努力蹚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正在创建的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已顺利完成8 项创建任务。黄河三角洲的鸟类由187 种增加到371 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东平湖、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山东开展南四湖退圩还湖、水资源利用北调,实施东平湖老湖区分区运用、洪水南排工程,一体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共治”,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这十年,山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山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654 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60 万名黄河滩区群众圆了安居梦。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过去5 年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44缩小到2.26。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美丽山东底色更靓。全省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尤其近两年,全省PM2.5 浓度分别下降11.5%、15.2%。十年来,全省单位GDP 能耗年均下降4.2%,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3.8%,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回顾十年历程,山东发展取得的一切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山东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这场发布会,解码山东十年之变
□ 赵洪杰
8 月20 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东专场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像金秋的果子一样振奋人心。
新时代十年,3600 多个日夜,齐鲁大地的巨变与跨越,激荡着深沉的历史回音,彰显着磅礴的时代力量。十年巨变,为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勇挑大梁、为全国大局多做贡献积蓄了强劲势能。
在山东,看见经济转型的时代脉动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蹚出一条新路子。
2018 年1 月3 日,在总书记和党中央关怀下,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被赋予了“试验田”的国家使命。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场大考,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这场大考中的山东卷。从2018 年到2022 年,接近5 年时间。齐鲁大地上,重塑、重构、变革、拓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时速600 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2016 年至今,在工信部公布的6 批共455 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以109 家居全国第一。7 个集群入选首批66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2021 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 万家,比上年增长38.2%,创历史新高。
从“粗、黑、重”到“高、精、尖”,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呈现趋势性、转折性、关键性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面对重重困难,山东咬紧牙关不走回头路,矢志不渝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受住了转型阵痛,走过了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
在山东,看见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山东十年之变的最强劲动力。新发展格局之下,无论是经济复苏,还是结构转型,创新都被放在前所未有的核心地位。今年以来,山东更是以科技研发、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等“十大创新”为牵引,聚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为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布局起势。
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达到145 亿元,是2012 年的近10 倍;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近半壁江山;人才资源总量已突破1500 万人,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15 名,以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共同体、生产托管服务等创造新经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明显成效……“十大创新”正把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汇聚山东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过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通过自主创新让增储上产更有保障——凭借自主掌控的化石能源“碳中和”的“兜底技术”CCUS项目,将捕集之后的二氧化碳注入油层,提高采油率,实现二氧化碳入地为宝。自去年10 月正式投产运行以来,已注入封存二氧化碳近万吨。以此创新为抓手,胜利油田争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引领者、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设想正在成为现实。
回首这十年,山东创新创造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上接天线,是对“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抓落实的方法论施工图;下接地气,是从山东实际出发寻找突破口、塑造新风口的创造性实践。
在山东,看见勇挑大梁的奋进担当
为全国大局多做贡献——山东一直以来不曾褪色的鲜明个性。蓄积十年发展带来的强省建设强大势能,这份担当,山东更有底气、更有实力。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大规模疫情,山东创新实行纵深防控方法、“5+1”综合防控措施和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等卓有成效的策略措施。在此基础上,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先后推出4 批政策包、284 条措施,全力稳定经济运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今年上半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
端牢“中国饭碗”,山东有担当。今年上半年,山东夏粮生产呈现面积、总产“双增”的良好局面,总产再创新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山东贡献。发布会上介绍,山东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龙大、得利斯、中裕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竞相涌现。深化农业科技展翅行动,提升“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给了全国人民安稳的“粮袋子”、充实的“菜篮子”。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有担当。山东树牢开放强省鲜明导向,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力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十年间,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增长了近一倍。今年1—7 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8.8%,5 月、6 月、7 月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纪录。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一派繁忙景象。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勇挑大梁,先要塑造“挑大梁之人”。山东从强化思想引领、基层党建等“八个强化”和优化选人用人切入,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这些年来,山东干部的精气神更足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走在前、开新局”成为共识,“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成为自觉追求。踏上新征程,担当是不变的底色,能扛事、能成事是不变的追求。山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
十年·齐鲁印记
牢记嘱托走在前,砥砺前行谱新篇。这十年,山东以改革作楫、开放为帆,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绘就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壮美画卷。回首十年,请看山东之变。
2012 年
山东全年粮食生产首次超过900亿斤,率先实现“十连增”。
临沂市兰陵县代村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办全国第一家国家农业公园。
2013 年
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执行神舟十号任务,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送达山东。
2014 年
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获批,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动建设。
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山东启动“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
2015 年
全国首个国家级海洋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
第22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系百年来首次在亚洲举办。
2016 年
青岛李沧上流佳苑社区通过集体经济改制,人均年收入6 万元。
山东首条地铁青岛地铁3 号线全线通车运营。
2017 年
全国最先进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 号”在烟台命名交付。
2018 年
“完全自主可控”的神威E 级原型机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全国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 号”建成交付。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山东创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
2019 年
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7 个沿海港口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两院院士吴良镛担纲设计的孔子博物馆正式开馆。
2020 年
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多地完成测产,成果获袁隆平盛赞。
2021 年
世界首套时速600 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
由山东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智能雪蜡车交付国家队。
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圆了60 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增至371 种,38 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
山东九大比较优势
山东认真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在落实好“三新一高”要求方面蹚出路子、取得成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山东至少在九个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这些优势,正是山东发展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
优势一: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山东一二三产业都不弱。农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 万亿元,去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3 位。
优势二: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山东是全国唯一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省份,“四上”企业超过9 万家,可以实现通过优化供给创造需求、激发需求牵引供给。
优势三: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新动能方面,“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1.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 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四年提高近12 个百分点、达到46.8%。老动能方面,通过数字赋能、技术改造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优势四: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山东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发展势头都不错。国企资产总额达4.1 万亿元,山东能源、潍柴、万华、海信、浪潮等龙头企业都是名声在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2.2%,魏桥、歌尔、威高等53 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外资企业总数达1.8 万家,惠普、阿斯利康、采埃孚等大批世界500 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山东。
优势五: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山东陆地和海域面积基本相当。目前看,海上山东潜力更大,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2 位。
优势六: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等建设加快推进,“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优势七: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26,低于全国2.50 的平均水平。济南、青岛引领力不断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相对均衡。
优势八: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相继获批,RCEP 在山东开展试点示范,山东在对外开放上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优势九: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也是江北最大侨乡,海内归侨侨眷120 万人,海外华人华侨120万人,人文资源非常丰富。
“走在前”是荣光更是担当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 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今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公布,山东GDP 增速3.6%,在全国各省份中居于前列。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寄予厚望,从“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在前列”到“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山东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
事非经过不知难。2018 年以来,山东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 万多家,化工园区由199 个压减至84个,完成粗钢产量、焦炭产能压减任务,整合转移炼油产能780 万吨。山东咬紧牙关,忍住阵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新动能,全省经济迎难而上。
7 月13 日至15 日,山东省举行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这些项目规模体量大、创新元素多、融合程度深、综合效益好,观摩人员普遍评价:看出了信心,比出了干劲。翻看成绩单,全省经济结构、质量正呈现出趋势性、关键性变化,一系列关键指标持续向好,正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走在前,蹚路子、当表率、树标杆,为全国发展提供更多经验、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山东的荣光,更是山东肩负的使命担当。
今年5 月举行的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六个新跃升”的目标任务,系统部署12 个方面重点工作,目标更高,任务更重,挑战更大,每一项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山东省委提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发展思路上强调坚决做到“六个一”,在策略方法上强调“六个更加注重”,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抬高标杆、加压奋进,大力开创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走在前,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且看新时代的山东奋进新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