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2022-09-17北京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灯泡探究评价

◇隗 娜(北京: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育评价可分为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指在一个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测验。这种形式的评价称为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则是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才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推荐给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教学的效果,进而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中的第2 课。本课是学生建构电路概念的初步形成课。在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来点亮一个小灯泡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尝试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在探究活动中认识闭合电路,想象电流的流动过程。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初步建构电路的概念,并在后面的几课中不断巩固电路概念,应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点亮小灯泡》一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了连接简单电路、观察、记录、合作等多种科学探究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培养了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在用一节电池、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的探究活动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知道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

(二)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点亮小灯泡的几种连接方法,抽象出小灯泡被点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概括出“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的结论;在形成闭合回路概念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想象与推测。

(三)探究实践

能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用画图的形式记录下小灯泡亮和小灯泡不亮的所有连接方法;在点亮小灯泡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观察、描述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实验现象。

(四)态度责任

学生对点亮小灯泡的探究活动感兴趣,愿意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认识到电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进一步探究电路的兴趣。

三、设计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它是和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同一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就要做好过程性评价的设计,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设计《点亮小灯泡》一课的过程性评价任务时,重点关注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学习方法、知识理解、学习困难及原因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探究活动过程,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过程性评价任务:

?

根据评价的具体任务,笔者设计了各个评价任务的标尺。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用标尺去衡量学生所达到的水平等级,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四、过程性评价的过程

(一)在分组实验记录连接方法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

此环节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验记录的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其中,评价学生的记录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学生的记录是否全面;另一方面是评价学生的记录是否准确。下面是各个评价任务的标尺。

学习方法记录(是否全面)水平1只做实验,没有进行记录水平2只记录了小灯泡亮的方法,没有记录小灯泡不亮的方法水平3记录比较全面,把小灯泡亮与不亮的方法都记录下来了学习方法记录(是否准确)水平1不知道如何进行画图记录水平2能够画图记录,有些连接方法记录得不准确水平3能够准确地画图记录,记录与实际操作一致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水平1自顾自做实验,不理会他人水平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水平3愿意且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

评价结果分析。

1.记录是否全面

学生在实验记录之前,教师向学生讲清了记录小灯泡亮和不亮的方法同等重要,并且采取了奖励措施(与班级评测相结合)。因此,多数小组能做到边实验边记录,并且把小灯泡亮与不亮的连接方法都记录下来了。

2.记录是否准确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各个小组都知道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连接方法。但是,有的小组记录的连接方法不准确。例如实际操作时,导线的一端连接在了小灯泡的锡点上,画图记录时却把导线的一端连接在了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这时,教师就要对出现这种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让他们能够准确地画图记录。

3.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时,每个小组有4 名学生,每组发两套实验材料。这就要求组员之间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画得不好,或者不知道怎么画,其他学生就会主动帮忙。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探究任务。

(二)在汇报交流实验结果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

知识理解描述小灯泡点亮的连接方法水平1需要帮助才能表达小灯泡点亮的连接方法水平2能表达小灯泡点亮的连接方法,但语言缺乏条理性,不够规范水平3能有条理、规范地表达小灯泡点亮的连接方法

教学实录。

生:先把……导线插在电池的负极一端,之后,再把导线的另一端插在小灯泡的……

师:金属螺纹。

生:金属螺纹。最后再把锡点……锡点插在电池的正极一端。

评价结果分析。

学生汇报电路的连接方法时,描述上有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小灯泡的各个部位名称不熟悉。这个学生在描述连接方法时,是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来表述的,正好是一个圈。这样描述有利于学生后面发现闭合回路的特点。此时,教师让学生拿起小灯泡,再次认识小灯泡各个连接点的名称,避免学生因为不清楚连接点名称而造成描述困难,难以理解闭合回路的概念。

(三)在讨论闭合电路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分析闭合回路中各个元件的连接点以及连接方法,综合认识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抽象出小灯泡能够被点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概括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

思维活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水平1能够分析点亮小灯泡的各个连接方法,不能抽象出小灯泡能够被点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水平2能够分析点亮小灯泡的各个连接方法,抽象概括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有困难水平3能够分析点亮小灯泡的各个连接方法,抽象出小灯泡能够被点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概括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

教学实录。

生:把导线的一端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再把小灯泡的锡点放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就可以了。

生:把导线连接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然后让小灯泡的锡点压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之后,再让导线的另一端插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小灯泡就会亮了。

师:你觉得电池和小灯泡的哪些部位一定要连接到电路里面,小灯泡才会亮呢?

生:小灯泡的锡点、金属螺纹还有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师:在黑板上描出上述四个连接点。

师:小灯泡能亮的几种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小灯泡的锡点、金属螺纹还有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全都连进去了。

生:连好的线路是一个圈。

分析: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分析点亮小灯泡的各个连接方法时,没有抽象出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反馈,并进行集体指导。接下来学生重点观察连接点,发现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归纳概括出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

五、总结

(一)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

1.记录能力

学生能够按照要求,用画图的形式记录下小灯泡亮和小灯泡不亮的方法,并且记录得比较全面。通过课堂巡视,教师发现,8个小组中有3个小组在画电路图时,有些连接部位记录得不准确,存在着画图与实际连接不相符的现象,但经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及时改正。综合分析表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全面记录的能力,但是准确记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合作能力

每个小组的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课堂上学生在组内的活动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各负其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组内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些表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

3.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只有在教师不断指导和帮助下,才能总结出闭合回路的特点。这表明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比较薄弱,观察时需要教师有效指导。

(二)学生的知识理解方面

在汇报交流实验结果环节,共有4 名学生发言。这4 名学生在汇报结果时条理比较清晰,但都存在语言断断续续、不连贯的现象。尤其是前几名学生,汇报时不能用“小灯泡的锡点”“小灯泡的金属螺纹”这些词汇进行表达,语言不够规范。基于学生的情况,教师让学生拿起小灯泡,再次认识小灯泡各个连接点的名称。接下来,学生便可以清晰地描述小灯泡能被点亮的连接方法,为学生发现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更好地理解闭合回路的概念奠定了知识基础。

(三)学生的思维活动方面

在讨论闭合回路环节,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在分析点亮小灯泡的各个连接方法时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与提示。引导学生将观察的重点放在连接点上,发现连接方法的相同之处,归纳概括出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

六、思考

(一)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科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以此来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完善教学方法;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分析学生的记录单,掌握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情况;试卷测验,其中包括在开始学习前对学生进行的前测和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的后测;倾听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了解学生的想法;等。教师要根据设计的过程性评价任务,灵活采用各种评价方法。

(二)根据探究活动环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估等活动。过程性评价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进行,根据不同的探究环节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过程性评价。

科学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估过程性评价方法问卷、访谈分析记录单、倾听学生口头描述评测学生填写的记录单、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记录单、倾听学生汇报倾听学生的发言

科学课程强化过程性评价,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关注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课堂过程性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并能够基于学生课堂过程性评价的结果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灯泡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灯泡创意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