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质的量”在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比较

2022-09-16赵福琳古丽娜沙比提

林区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旧新教材习题

赵福琳,古丽娜·沙比提

(伊犁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物质的量”贯穿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始终,是连接宏、微观世界的桥梁,是学习者掌握化学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重要节点,学生只有熟练掌握本节内容,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才能够通过定量的方式表征化学反应,促进相关化学知识的系统化。本文通过对2004版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与2019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的对比,明确新旧教材之间的差异,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真实情景创设以及习题的有效利用等建议,以期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2017版课标对“物质的量”的要求

新教材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为编写依据,根据其对课程内容、学业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情况对旧教材进行了调整编排。2017版课标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物质的量”作为首次向学生引入宏—微观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需要教师认真把握、系统规划本节内容,确保顺利将学生代入宏—微观的情境之中。2017版课标对于“物质的量”在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方面作了规定,对课程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以要求及建议。(1)内容要求:了解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作用等;(2)学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及所要达到的素养水平;(3)教学提示:教学策略的建议及必做实验[1]。这三个方面从侧面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标要求,深挖教材内容,设计发展学生“素养”的完备教案。2017版课标提出了五条素养要求,从学业质量可以看到,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两条素养的形成,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让学生实际地掌握并能有效地利用是一大难题,需要教育研究者共同努力。

二、教材内容呈现及编排比较

本章前言分析,在旧教材中,“物质的量”的引入主要是从化学实验反应过程中微观的角度出发进行阐释的,但是对于刚由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来讲,初中所接触的反应大多是宏观的、可操作的,并且是定量的,而对于微观理论,相关知识还不够完备,认识也不够深刻。“物质的量”本身抽象且难懂,有些学生会望而却步,从而对化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基于上述问题壁垒,新教材根据学生已具备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将“物质的量”放于钠和氯这一章,力求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2]。须知,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更容易接受宏观定量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授“物质的量”时,也可以将“物质的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以全新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排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从“物质的量”在新旧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主要内容作比较,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物质的量”在新旧教材中,所处的“章”“节”的位置、“节”的标号、名称以及所包含的小标题有所变化,新教材中将“物质的量”置于第二章且将其直接作为“节”名称直接呈现,这种设置可加深学生对新名词的印象,使教与学的难度相对分散并后移,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节”之下的第三个小标题发生变化,对两版教材内容进行对比,本小节内容主要是针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的介绍以及应用,新教材的小标题更加明确具体。同样也可以发现,新旧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出入不大,新教材依旧借鉴于旧教材,可见“物质的量”相关内容在高中化学中的地位并不会因为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而消减,只是在内容的呈现上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

三、模块设置比较分析

(一)图表比较

化学教材中信息表征的方式除传统的汉字外,主要是以图像、表格的形式呈现。图像能恰适地将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解释与直观的概括,使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简单、具体,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看图明其意的能力[3—4]。图表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结构体系化,能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以“概念图”的形式实现知识的整体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表达的不足,将新旧教材中的图表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明确新旧教材中哪些知识发生变动,为执教者设计教案提供角度。

1.图像的变化

简洁明了、清晰直观的图像能引起看图者的兴致,就新旧教材中“物质的量”本节内容的插图进行比较,新教材仅删除了旧教材中“电解水实验”的插图,但整体图像仍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如从“1mol物质的质量及所含离子数”“1mol的几种物质等差图的呈现”中可以看到,新教材插图直观清晰、立体感强、排列整齐有条理,更易被学习者接受。并且新教材中的图像对于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也有一定的帮助,如“单质硅”图像的展示,两本教材都有图像的呈现,都有助于学生在其认知中建立“宏—微”观图示,但相比较之下,新教材中宏—微观的对比图像更具体、清晰,尤其是微观图像,更加立体,加之文字辅助,更能帮助学生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凭借文字+图像的方式自主建立“宏—微”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达成。

2.表格的变化

对新旧教材中的表格对比发现,新旧教材在“气体摩尔体积”这一小节内容的呈现中图表的差异化最明显,如图2,新教材将旧教材中的3个需要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自主完善的表格转换为1个基于“证据”提取信息,通过推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完备表格,从二者通过表格想要传达的信息来看,旧教材的探究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也未实际起到引入新知的目的,反而使问题复杂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另一侧面讲,通过实际计算完善表格内容发现,计算结果并不是理论上想要的数据,实际想要的结论是通过近似值比较得出的,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不严谨的科学思维[5]。新教材对旧教材中的表格进行了调整优化,简化问题,直接将数据呈现给学生,从“问题:……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可以看出,新教材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团结协作”的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人翁”角色,同时贯穿于证据推理这条主线。

(二)栏目比较

栏目隐含着丰富的学科教育价值,其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化学教材中的栏目更多体现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个体,帮助其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6]。对新旧教材中“物质的量”栏目进行对比发现,新旧教材栏目设置都位于正文中,意图衔接每个知识板块要点,但新教材的栏目更清晰、明了,其采用多样化的框图设计将栏目与正文内容进行明显的区分,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在整体栏目的设置上,新教材借鉴于旧教材且又创新于旧教材。现将新旧教材栏目对比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

表1 教材栏目数目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物质的量”在新旧教材栏目的设置上有直观的变化,如新教材直接将科学探究栏目删掉,但从新旧教材课本内容具体对比中发现,新教材将科学探究栏目整合至思考与讨论栏目,将抽象难懂的逻辑推理转换为精简的内容呈现,这种设置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由繁化简[4]。同样也可以发现,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只保留了两个传统的栏目:“中英译词”和“资料卡片”。一些栏目的名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组优化,比如,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整合为“思考与讨论”,“归纳和整理”调整为“整理与提升”等。这种设置不仅使栏目名称更直观清晰、贴近内容,同样也优化了栏目的功能,以达到外显学科素养的目的[7]。

(三)题目设置的比较

题目的设置包括教材例题的设置与习题的设置。精选例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能有效加快衔接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达到1+1>2的效果[3]。教材中的习题难度中等,是教师用于巩固、诊断、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升以及科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课后习题作为检验能力水平、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挑战性,同时还能起到边学边巩固的效果[8]。因而,题目的精心设置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及学生的发展,对新旧教材关于“物质的量”在题目设置中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教材题目数目统计

从题目数量来看,新教材新增了1道例题,减少了1道习题;从类型来看,新教材新增的例题属于“关系式”解析类,习题的类型名称由“习题”调整为“练习与应用”,“复习题”调整为“复习与提高”。继续深入对比,在例题的变化上,在介绍“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时,旧教材中与之相衔接的是“学与问”栏目,设置1道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新教材则设置了1道有详细解答过程的例题[2]。“物质的量”作为新出现的物理量,其概念本身就生涩难懂,更何况是与之相联系的“关系式”,学生虽具备一定的计算基础,但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需要计算的化学“关系式”,还是需要提供解题的思路,例题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难度;在习题的设置上,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无论是“联系与应用”还是“整理与提升”,有保留、有删减,如“整理与提升”习题的设置不仅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同样其在难度上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去呈现,在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迁移、巩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建构学生的解题思路、强化学生的解题效率、发展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建议

(一)利用问题导引,厘清核心概念

依据课标对“物质的量”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业质量标准,教师在教学之前即备课过程中需狠下一番功夫,厘清知识本身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本节内容有几个名词需要讲解,尤其是“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很难仅凭平铺直叙的讲解使学生听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思考,比如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如何根据物质本身的质量来计算其所包含的微粒数呢?(2)单个微粒不能通过电子秤直接称量得到,应该怎么办呢?(3)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微粒作为一个大的集体,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代表呢?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自主搭建知识网络结构,攻克难题。

(二)创设真实情境,初探微观世界

“物质的量”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而微观粒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陌生知识和陌生概念。可以采用类比迁移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在解释“物质的量”概念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集合体,如用笔芯的数量与“物质的量”进行类比,让学生在类比迁移过程中,对“物质的量”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实现从物质观转变为微粒观,培育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三)有效利用习题,培育证据推理能力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是“物质的量”相关内容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且贯穿于高中化学学习全过程,依据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需要准确写出解题过程以及最终的正确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习题以及高考试卷中的相关题目,在教授涉及计算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示范解题步骤,然后抛出几道类似或变式的题目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另一种方式解答。最后教师先说出答案,再整体讲解解题步骤,学生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能够体验解题成功的喜悦,在核对解题步骤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同之处,整理出适用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当然,这对于刚接触陌生知识点的大多数学生来讲很难实现,但教师须坚持这种思路,以期培育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猜你喜欢

新旧新教材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