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心理特点对口腔医学本科PBL教学中学生互评的影响
2022-09-16朱嘉珺丁王辉斯露婕施洁珺
朱嘉珺,丁王辉,李 文,傅 振,斯露婕,施洁珺*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2.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一、背 景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积极性,已成为我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常用的自主性教学模式[1]。由于PBL更关注学习过程,因此过程性评价十分重要。学生过程性相互评价与PBL“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契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监督与激励的机会。学生通过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进一步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动力,培养团队交流与合作能力[2]。另一方面,相互评价作为主观评价,与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可以反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与思维特征。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本科PBL教学中的学生互评结果,研究学生社会心理特点对学生相互评价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浙江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4级学生共37人(男生21人,女生16人)被随机分为5个PBL小组(A-E组),其中2组(A,B)各由8位学生组成,3组(C,D,E)各由7位学生组成。
(二)评价方法。
每位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通过量表进行相互评价。量表涵盖6项评价内容:基础知识认知,参与度,主动性,思辨力,表达力,团队精神。每一项打分区间为1.0~10.0分。
(三)统计方法。
按学生个体、性别、讨论组别及评价项目分别统计学生互评得分与打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统计使用SPSS 16.0软件,以P≤0.05提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 果
(一)整体情况。
B组有1位学生没有提交评价量表,最终参与人数为36人,参与度97.3%。收集231份评价表共1386个单项评价分。学生的打分区间为7.0~10.0分。
(二)学生相互评价的影响因素。
1.学生个人表现。不同学生的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将所有学生按得分由高到低升序编号,得分最高的学生为1号。K-W检验显示编号越小,即个人得分越高的学生倾向于给同组学生较低的评分(P<0.001)(见图1)。
图1 学生个人得分与其在相互评价中打分的关系
2.性别。与男生相比,女生的互评打分明显较低(P<0.001)。但在得分方面,男女生平均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943)。
3.讨论组别。A、B、C 3组的互评分明显高于D组和E组(见图2),且这种差异与各组学生性别无关。
图2 不同讨论组中学生相互评价的平均得分
4.评价内容。“团队精神”的平均分最高,且显著高于“主动性”“思辨力”和“表达力”3个方面(P<0.001)。“主动性”的平均得分最低,显著低于“基础知识认知”“参与度”和“团队精神”(P<0.001)(见图3)。
图3 所有学生在六项评价项目中的平均得分(误差线表示SD)
四、讨 论
本研究中,学生互评的分数普遍偏高,该结果与已有报道一致[3],原因可能是同辈效应或对评价标准的把握偏差等[4]。因此,学生互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待商榷,不建议将其作为教学终末评价的指标[2]。但作为过程性评价工具,学生互评能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情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的自身表现、性别和性格特点与思维模式均会对互评结果产生影响。首先,得分较高的学生在评价行为上趋于严格,这一现象得到已有研究验证[5],但二者相关性尚待进一步明确。其次,可能由于女性更擅长沟通表达[6],心思细腻,因此观察同伴较为全面,从而表现出了更严格的打分行为。最后,学生在团队精神、基础知识认知和参与度方面有较好表现,但主动性、思辨力和表达力较欠缺,基本符合此前对我国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社会心理特点的研究[7]。即大多数学生属于内向型、判断型、感觉型和思考型[7],性格偏保守、可靠,倾向于服从与合作,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开展独特创新的工作。
五、结 论
学生相互评价可以作为PBL的过程性评价工具,但不建议作为终结性评价指标。此外,我国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的性格偏于保守,具有较强的组织合作性,但在批判性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和交流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