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阻隔剂结构热稳定性研究

2022-09-16李佳欣张雨萱徐元媛

煤炭与化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热稳定性光谱区间

孟 露,李佳欣,张 蕊,戎 媛,张雨萱,常 明,徐元媛

(石家庄学院 化工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0 引 言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具有阵发性和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工作以及健康。目前对于AR的治疗,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虽快速但存在易反复发作、毒副反应多、价格昂贵等缺点。中医药治疗AR,可以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其毒副作用较小,疗效持久且稳定,但中医治疗周期过长,存在患者难以坚持等治疗瓶颈。过敏源物理阻隔剂则是一种新型治疗AR的技术。过敏源物理阻隔剂在鼻前庭形成保护膜,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新型过敏源物理阻隔剂不含任何药物、类固醇和防腐剂,所以无任何副作用,小孩大人皆可长期使用。传统的中红外光谱(MIR)法,主要应用于化合物结构研究领域,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则广泛应用于化合物结构热稳定性研究,并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光谱信息。本项目主要采用TD-MIR光谱技术开展了国外新型过敏源物理阻隔剂(泰斯花粉阻隔剂)的结构热稳定性研究,为我国药企生产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泰斯花粉阻隔剂Dr.Theiss Alergol Pollen Blocker,德国泰斯天然品公司生产。

1.2 仪器与设备

Spectrum 100型中红外光谱仪,美国PE公司。Golden Gate型ATR-FTMIR变温附件,英国Specac公司。

1.3 方 法

1.3.1 红外光谱仪操作条件

以空气为背景,每次实验对于信号进行8次扫描累加,测定范围600~4 000 cm-1。

1.3.2 数据获得及处理

物理阻隔剂结构MIR光谱数据采用Spectrum v6.3.5操作软件获得。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理阻隔剂MIR光谱研究

303 K的温度条件下,开展了物理阻隔剂MIR光谱研究。物理阻隔剂MIR光谱(303 K)如图1所示。

图1 物理阻隔剂MIR光谱(303 K)Fig.1 MIR spectrum of physical blocker(303 K)

由图1可以看出,2 952.85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3)。2 920.03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2 851.39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1 739.47 cm-1(νC=O-1)、1 721.07 cm-1(νC=O-2)和1 715.94 cm-1(νC=O-3)处的吸收峰归属于酯类物质C=O伸缩振动模式(νC=O)。1 603.67 cm-1(νC=C-1)和1 580.90 cm-1(νC=C-2)处的吸收峰归属于芳环C=C伸缩振动模式(νC=C)。1 461.3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3不对称变角振动模式(δasCH3)。1 376.82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3对称变角振动模式(δsCH3)。720.24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H2面内摇摆振动模式(ρCH2)。研究发现,物理阻隔剂主要化学结构为长碳链烷烃,并含有极少量酯类及芳环类杂质。

2.2 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在“303~373 K”和“383~433 K”的2个温度区间,采用T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物理阻隔剂结构热稳定性研究。

2.2.1 第一温度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研究发现,物理阻隔剂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集中在“2 800~3 000 cm-1”、“1 550~1 750 cm-1”、“1 350~1 500cm-1”及“700~750 cm-1”等4个频率区间,因此在这4个频率区间,分别开展了物理阻隔剂结构热稳定研究,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303~373 K)如图2所示。

图2 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303~373 K)Fig.2 TD-MIR spectrum of physical blocker(303~373 K)

物理阻隔剂TD-MIR数据(303~373 K)见表1。

表1 物理阻隔剂TD-MIR数据(303~373 K)Table 1 TD-MIR spectrum data of physical blocker(303~373 K)

续表

续表

2.2.1.1 第1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νasCH3-第一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发生红移趋势,而373K温度下,对应的吸收峰进一步消失。物理阻隔剂νasCH2-第一温度区间和νsCH2-第一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发生蓝移趋势,而相应的吸收强度进一步降低。

2.2.1.2 第2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νC=O-1-第一温度区间、νC=O-2-第一温度区间、νC=O-3-第一温度区间、νC=C-1-第一温度区间和νC=C-2-第一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没有规律性的改变,但吸收强度则进一步增加。

2.2.1.3 第3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δasCH3-第一温度区间对应吸收频率没有规律性改变,而δsCH3-第一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发生蓝移趋势。物理阻隔剂δasCH3-第一温度区间和δsCH3-第一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强度进一步降低。

2.2.1.4 第4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ρCH2-第一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没有规律性改变,吸收强度先降低后增加。

2.2.2 第二温度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383~433 K)如图3所示。

图3 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383~433 K)Fig.3 TD-MIR spectrum of physical blocker(383~433 K)

在第二温度区间,进一步开展了物理阻隔剂结构热稳定性研究,物理阻隔剂TD-MIR数据(383~433 K)见表2。2.2.2.1第1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表2 物理阻隔剂TD-MIR数据(383~433 K)Table 2 TD-MIR spectrum data of physical blocker(383~433 K)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νasCH2-第二温度区间和νsCH2-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发生蓝移趋势,而相应的吸收强度进一步降低。

续表

2.2.2.2 第2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

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νC=O-1-第二温度区间、νC=O-2-第二温度区间、νC=O-3-第二温度区间、νC=C-1-第二温度区间和νC=C-2-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没

有规律性的改变,但吸收强度则进一步增加。

2.2.2.3 第3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δasCH3-第二温度区间对应吸收频率没有规律性改变,而δsCH3-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发生蓝移趋势。物理阻隔剂δasCH3-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强度进一步降低,而δsCH3-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强度基本不变。

2.2.2.4 第4频率区间物理阻隔剂TD-MIR光谱研究

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物理阻隔剂ρCH2-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吸收频率先红移后蓝移,吸收强度不变。

3 结 语

物理阻隔剂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asCH3、νasCH2、νsCH2、δasCH3、δsCH3、ρCH2、νC=O和νC=C。研究发现,物理阻隔剂的主要化学结构为长碳链烷烃,并含有少量酯类及芳环类杂质。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303~433 K),物理阻隔剂主要官能团对应的吸收强度及频率都有明显的改变,物理阻隔剂的热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猜你喜欢

热稳定性光谱区间
芝麻种子中内源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及其运用
煤炭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估测
郭守敬望远镜获取光谱数破千万
V型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只可能在端点取到
浅析光谱技术在200 nm以上和以下尺度范围内的不同
某染色车间应用导热燃气油炉与传统蒸汽供热的经济性比较
锂辉石砂锅热稳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快速烧成瓷片热稳定性研究
分析师一致预期大幅调高个股
单调区间能否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