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建设初探
2022-09-16罗雅芳刘若芸熊昌伟通讯作者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罗雅芳 刘若芸 熊昌伟 张 拓 许 兰(通讯作者)(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为储备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大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公民科学素质普遍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青少年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涉及的重要群体,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后备军,科学素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定性因素。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五大群体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其中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居于首位。可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对于提高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程度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地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难以落地。其中,乡村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紧缺成了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对乡村课程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乡村小学课程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实际开发更是少之又少。但乡村小学课程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有较大的开发性,对于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科学课来说,乡村有比城市更独特的课程资源,学校附近的田园、河流、树木等都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自然环境资源。同时,由于经济、地理等条件限制,在乡村小学高素质教师资源匮乏、现代物力资源不足等方面影响下,乡村学校发展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而资源库将会对这些乡村科学课程资源加以整合, 必将有效促进乡村小学科学教学。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的特性
课程资源库可以理解为与某一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源的集合体。而对于课程教学资源库来说,课程资源库是充分利用资源网络化、便捷化的优势,既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教学内容补充,为乡村小学教师教学提供辅助;又紧贴城乡实际的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助于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论文所指的课程资源库是指适用于小学1~6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包括文档、课件、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媒介。建立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其授课与学习。通过前期的调研,我们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的特性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促进各学科多向融合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广域课程,拥有较为综合化的课程组织形式,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资源库首先建立在促进学科渗透、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将各学科的教育功能与思维培养能力有效融合,促进学生的知识连接,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联系生活与实际是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走进科学的必备手段。《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科学素养就包括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而,科学课程资源应融入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着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建立课程资源库时,应对其中的资源做出一定筛选,将课程资源与生活的联系及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对课程资源的要求。
(二)发掘创造更多的可能
根据时代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以小学科学课程为重点。因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与动手实践性,科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学生的创造力在科学课程中的体现与课程资源息息相关。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可为教师开展更多教学模式提供物质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的科学世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的建立,更是为科学课程资源的选取、搭配创造了多种可能性,在解决学校科学课程资源贫乏的同时,开拓创新,营造积极、高效、有益于培养创新思维的科学课堂。
(三)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
小学科学课程区别于其他基础学科的地方在于其实践性与综合性,这决定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形式、媒介、地点的丰富性。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局限于书本中、教室内,更应突破资源单一的局面,因地制宜,发掘课堂外、学校外的知识,为科学课程教学服务。
(四)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
课程资源库作为教学资源系统储存各类课程资源,以网络为载体帮助师生突破时间、地理的限制实现资源的利用。除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外,各地教师还能够上传特色教学资源于教学资源库中,供平台其他用户使用。科学课程资源搭乘网络的快车,顺利实现使用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构建高效、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
二、城乡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分析
(一)城乡课程资源设施配置不均衡
2017年,乡村小学体育场、运动器械、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设施配置情况在83%~88%之间,而城市小学这一数值在86%~95%之间,乡村小学建网率为56.81%,城市小学建网率为82.64%,可见城市与农村配置差距较大。
(二)城乡小学科学师资配备失衡
从教师的学历、专业、专职、教龄及教学实施情况几个方面比较,城市小学科学课的教师一般为专职科学教师,大学专业多为科学教育,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及随时代发展而更新的教学方式;而乡村的小学科学课教师多为“兼教科学课程”的语数英老师,没有扎实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的授课方式,一般都是对照着课本一成不变地教学,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兼教科学的教师也不会改变教学方式。
(三)城乡小学课程实施被重视度不一
对于学生层面,近92%的城市小学生喜欢科学课程,这不仅是中考考试课程的原因,还有科学课程形式多样,非常具有趣味性和研究性,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部分课程是实验学习,通过现象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而仅一半的乡村小学学生喜欢科学课,乡村科学教学设备少,教师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科学课程不感兴趣。
对于学校层面,城市小学学校多因需考试而重视小学科学,且配置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一般安排是一周三个课时;而乡村小学实验设施匮乏,难以进行更加丰富的课程教学,导致趣味性较低,学生不喜欢,学校也不够重视,一般是一周安排一到两个课时。
(四)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不充分
目前发现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开发性,对于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科学课程来说,乡村却有比城市独特的课程资源优势,乡村的田间地头、灌木、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扎染等特色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又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乡村小学科学教师若能充分认识到这一优势,对这些特色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必将有效促进乡村的科学教学。
三、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存在的问题
科学课程资源库的建立是乡村小学科学教学突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课程资源库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适用性不强
多数课程资源库对乡村小学科学教学的适用性不强。首先,网络上现有的科学课程资源琳琅满目,精美别致,但是不适合所有乡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最好的教学资源还是能够被本土化,既有针对性又能够适应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情境。第二,现行的课程资源虽包括各式各样的形式,如图文、课件、视频、音频等,但是其内容要么过于书本化,要么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无法与之有效匹配,不利于乡村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及学生探究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时效性不强
课程资源库还存在资源单一老旧、资源更新慢的问题。因多数资源库许久未清理更新,导致资源库内大量资源滞后,图片、视频等可视资源分辨率较低,清晰度不够,且某些资源内容无法服务于课改后的科学教学,此类教学资源容易降低学生兴趣,增加教师教学的工作量。
(三)开放性缺乏
课程资源库的共享性是课程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形式,然而如今缺乏开放性是课程资源库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乡村学校教师而言,除获取静态资源外,与其他教师的经验交流同样重要。通过了解其他教师的资源利用方式与教学模式,有助于乡村教师获取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促进特色教学模式的形成。
(四)管理欠规范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管理状况影响着这些资源能否很好地服务于教学,也是师生是否愿意使用的前提。目前课程资源库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分类不合理。诸多课程资源库中的资源鱼龙混杂,分类不够细致且存在错分、漏分的情况,造成使用者的检索难度加大。
资源质量缺乏保障。因资源管理的缺失,课程资源库存在一些“问题”资源,且许多资源存在重复现象,导致课程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师生的使用体验。
四、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一)提高普适性,引导教学模式改革
建立适合乡村小学科学课堂的课程资源库最为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有效提高其教学效果,培养乡村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课程资源库对乡村学校的适用性不足,对其教学效果的提高收效甚微。为尽力达到上述目的,首先需要依靠资源库内课程资源的呈现,如设计探究式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引导科学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资源库可吸纳各地乡村小学科学的特色教学及配套课程资源,启发乡村科学教师因地制宜,借鉴他人经验,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获取,增添课堂的丰富性。
(二)管理规范化,保障课程资源质量
就课程资源库内资源时效性不强、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课程资源库应当规范管理措施,保障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首先,课程资源库需安排管理人员定时清理不清晰、重复、内容错误、过时的资源,避免资源库内存在大量无效资源;其次,课程资源库还需有管理人员定时审查新上传的资源,选取普适性、探究性强的资源,寻找有特色、模式创新的内容,保证课程资源库内资源的时效性。
(三)促平台开放,加强课程资源共享
通过平台中资源经验的分享,能够有效解决课程资源单一与短缺问题。同时,鉴于科学课程的实践性,特别是乡村地区要开展有效、经济的实验活动更是需要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而通过同行间的交流分享,教师能够开放教学思路,吸收经验,进一步设计特色教学方式。此外,科学课程资源库应当开放经验、资源共享功能,鼓励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及资源共享,为课程资源不足的学校提供参考性教学案例与课程资源,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而且能丰富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
(四)合理分区,提高资源使用便捷性
课程资源库的使用感是广泛推广的基础。课程资源库设计时应该关注版面的便捷性与美观性,对库内资源进行合理分区,避免错分、漏分的问题,并且要加强库内资源的检索功能,保持资源库的使用便捷。在原有的课程库基础上,还可专门设置乡村小学科学特色乡土课程资源板块,帮助乡村科学教师分享所开发的特色乡土资源,供各地区乡村小学科学教师参考,共同促进特色乡土资源课程教学的开展,为乡村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科学课程教学内容。
乡村小学课程资源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因乡村小学硬件条件落后、教师教学思维单一,科学课程资源开发面临极大困境,强化课程资源库建设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经过对现有课程资源库的了解与分析,研究者认为,资源库开发者可通过对资源的严格审查、规范管理,提高其内容的普适性;同时,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共享的平台,促进课程资源的扩展;此外,还应重点关注乡村小学科学特色乡土资源,帮助乡村科学教师发散教学思维,积极开发乡土特色资源,突破课程资源贫乏的局面,实现乡村小学科学课程的更有效教学。在乡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库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将伴随乡村小学科学课程的特色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这将进一步提高乡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精神,为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