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坑侵入桥梁安全控制区对桥梁的监测研究与分析

2022-09-15刘书文

智能城市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架桥墩号线

刘书文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58)

1 工程概况

某道排工程下穿轨道交通1号线A站—B站高架桥梁,侵入轨道交通1号线高架桥梁安全控制保护区。

某道排工程沟槽基坑范围的轨道交通里程为左K5+315.0~EK5+355.0,轨道交通为高架桥梁结构,为25 m+40 m+25 m三跨连续梁,大、小里程端均衔接单跨25 m简支梁。沟槽基坑两侧高架桥梁基础形式为直径1.5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49~50 m,桩身进入岩层,桥桩为摩擦端承桩,承台埋深约3.5 m。

临近轨道交通高架桥范围,某道排工程沟槽基坑开挖深度为4.3~5.2 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FSP-Ⅳ型拉森钢板桩+内支撑形式,桩长9 m或12 m。

某道排工程基坑与1号线高架平面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某道排工程基坑与1号线高架平面关系

基坑距离轨道交通高架桥桩最小水平净距约6.42 m,距离轨道交通桥墩最小水平净距约8.4 m,基坑侧壁土层依次为1-1杂填土、1-2素填土、3-1黏土、3-2淤泥质黏土、3-4黏土,基底基本坐落于3-2淤泥质黏土、3-4黏土层。

基坑与轨道交通1号线高架桥桩剖面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基坑与轨道交通1号线高架桥桩剖面关系

2 监测内容及监测控制值

2.1 监测内容

为保证基坑施工期间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在项目监测前做好初始值调查及影像采集工作,随时掌握开挖及支护施工整个过程中轻轨桥墩的动态变化,进行信息化施工,在轻轨桥墩及轻轨高架道床设置监测点进行监测[1]。监测项目包括轻轨桥墩竖向位移监测、轻轨桥墩水平位移监测、轻轨桥墩倾斜监测、道床竖向位移监测、道床水平位移监测。

轻轨道床及轻轨桥墩监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轻轨道床及轻轨桥墩监测点布置

2.2 监测报警控制值

本项目桥墩的竖向位移、桥道床竖向位移控制值不超过5 mm(预警值4 mm)、桥墩水平位移控制值不超过4 mm(预警值3 mm),桥墩沉降控制值不超过5 mm(预警值4 mm),桥墩倾斜控制值不超过2‰(预警值1.6‰)

3 监测方法

3.1 轻轨道床及桥墩竖向位移监测方法

轻轨道床及轻轨桥墩竖向位移沉降监测使用DNA03电子水准仪,配合2 m铟钢条码尺,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执行。随现场测量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测站平差,存储在计算机上,利用统计模型进行粗差探测检验,确认不含粗差后进行整体平差。

3.2 轻轨道床及桥墩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轻轨道床及桥墩水平位移监测方法采用徕卡全站仪后方交会法。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对工作基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使用新的测量坐标设站,对基坑周围的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测量。测量方法采用极坐标法,采用独立坐标系,距离依据气象条件改正,测得监测点盘左、盘右的坐标,计算监测点盘左、盘右的平均坐标,作为变形监测点的坐标测量值。

利用水平度盘的盘左、盘右测量监测点的水平角β,求得监测点方向的方位角α,利用竖直度盘的盘左、盘右测量监测点的竖直角τ,斜距S需要依据气象条件改正,计算水平距离D,监测点的坐标X与Y为变形监测点的坐标值。

式中:D——水平距离;X、Y——监测点坐标值。

3.3 轻轨桥墩倾斜监测方法

轻轨桥墩倾斜监测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在被测构筑物所在工业场地建立独立坐标系,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构筑物的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构筑物顶部和底部各监测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偏移量,计算建筑物整体倾斜和位移。历次倾斜偏移量的变化值与上、下点高差的比值为倾斜率变化值。上、下观测标志的连线与结构的竖向轴线平行时,倾斜量与高差的比值为结构的倾斜率。

式中:α——墩柱倾斜率;s——墩柱顶部中心和底部中心的差值(mm);h——墩柱顶部中心和底部中心的高差(mm)。

4 监测结果及分析

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第三方监测于2021年7月15日进行初始状态调查取证,基坑施工前于2021年8月31日进行初始值监测,2021年12月15日—2022年2月15日,共进行40次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监测及巡视检查。

4.1 高架道床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高架桥梁道床变形量如图4所示。

图4 高架桥梁道床变形量

轨道交通1号线A站~B站区间,高架桥梁道床共布置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各48个。道床监测期间,巡视未发现异常,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及沉降变化量均未出现明显变形趋势,变形值基本为0,波动微小,考虑测量误差,可以认为高架桥梁道床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变形处于稳定状态。

4.2 高架桥墩的水平位移、沉降及倾斜监测

高架桥梁桥墩变形量如图5所示。

图5 高架桥梁桥墩变形量

轨道交通1号线A站~B站区间,高架桥墩共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点及沉降监测点各8个,布设桥墩倾斜监测点位4个。桥墩监测期间,巡视未发现异常,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沉降变化量及倾斜变化量均未出现明显变形趋势,变形值基本为0,波动微小,考虑测量误差影响,表明高架桥梁桥墩变形处于稳定状态。

5 结语

通过监测结果可知,基坑开挖引起的轨道交通高架结构道床最大沉降值为-1.1 mm,最大水平位移为0.9 mm,高架结构桥墩最大沉降值为-0.3 mm,最大水平位移为0.6 mm,桥墩最大倾斜变化率为0.01‰,监测结果在安全控制标准范围以内,基坑施工对桥梁影响可控。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高架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的保护,施工机械及施工场地需合理避开轨道交通结构,且桥桩上设置防撞措施,避免对轨道交通结构和运营造成影响。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控量测,随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生产,发生既有高架结构变形速率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启动抢险预案。

猜你喜欢

高架桥墩号线
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串列双矩形截面桥墩绕流流场特性研究
桥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高架渡槽不同支撑结构型式动力特性研究
桥梁限高架缓冲碰撞的结构改造研究
不同截面形式的低配筋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高架立体仓库地下室的吊装方案和实施
基于ABAQUS自复位桥墩与现浇桥墩性能对比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