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特征研究

2022-09-15雷强胜段陈诚

智能城市 2022年8期
关键词:里程城区站点

雷强胜 段陈诚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 401147)

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重庆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为2.260,排名第一。为了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态,2021年3月重庆发布限行措施,对内环范围内的十五桥一隧进行限行。百度地图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通勤高峰拥堵榜单》中,重庆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为2.006,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心城区机动交通工具日均服务客运量1 389.1万乘次,居民日均机动化出行总量1 036万人次。中心城区居民机动化出行方式结构中,个体机动化35.7%、轨道18.1%、地面公交36.9%、出租车和网约车8.5%、其他方式0.8%。轨道逐步成为市民机动化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轨道出行分担率还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分析轨道分布特征对提高轨道分担率具有积极意义。

1 重庆轨道建设成就

重庆属于典型的大型山地城市。全市面积为8.24万km2,中心城区面积为5 467 km2。2020年重庆全市常住人口3 208.9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 036.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 228.9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镇常住人口959.89万人。重庆生产总值为25 002.79亿元,中心城区生产总值9 822.09亿元。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209.1万辆,汽车180.8万辆,汽车拥有量175辆/千人。全年高峰时间的平均车速24.8 km/h,干路网工作日高峰小时交通运行指数5.7,处于轻度拥堵状态。重要通道的流量中,中心城区跨两江桥梁日均车流量为236.3万pcu,同比增加18.5万pcu,上升8.5%,但部分桥梁增长较少或无增长,已达容量极限。

截至2021年底,重庆轨道已累计开通9条线路,里程达370 km。轨道跨越长江、嘉陵江,穿越中梁山、铜锣山,轨道交通在重庆以特有的方式快速发展。目前,重庆轨道已开通轨道一号线、轨道二号线、轨道三号线、轨道四号线、轨道五号线、轨道六号线、轨道十号线、轨道环线、国博线。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4条(段),共300.5 km,包括五号线一期南段(大石坝—石桥铺)、十号线二期(兰花路—鲤鱼池)、九号线一期(高滩岩—回兴)、九号线二期(回兴—花石沟)、四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十八号线(富华路—跳蹬南)、五号线北延伸段(园博中心—悦港北路)、跳蹬至江津段、璧铜线、四号线西延伸段、十八号线北延伸段、二十四号线一期、十五号线一期、十五号线二期。重庆轨道线路以单轨、地铁为主。其中,轨道交通二号线、轨道交通三号线为跨座式单轨,其余现状线路为地铁系统。

近十年轨道里程开通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近十年轨道里程开通情况

2021年底各城市轨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底各城市轨道数据

由表1可知,上海轨道运行里程为831 km,排名第一,重庆总里程偏低,低于成都、武汉等周边城市。重庆轨道站点覆盖不足,已运营轨道站点500 m范围内的人口覆盖率仅约20%,岗位覆盖率约20%。轨道站点与公交线路接驳,周边步行空间不成系统,导致大部分居民乘坐轨道的步行时间超过15 min,轨道引领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仍需加强。

2 轨道分布特征

2.1 各线路里程特征

重庆轨道各条线路里程相差较大,客流分布不均衡,应加强轨道建设时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庆市已开通9条线路,总里程370 km,线路平均里程41 km。4条线路里程大于平均里程,为轨道一、三、六号线和轨道环线;5条线里程低于平均里程,为轨道二、四、五、十号线和国博线。其中,三号线线路里程最长,达67 km,四号线里程最短,为16 km。三号线是中心城区南北向的交通骨干线路,跨越长江、嘉陵江,串联南坪、观音桥等重大商圈,为四公路枢纽、菜园坝火车站、红旗河沟枢纽站、江北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服务。四号线目前仅开通第一期,主要串联火车站、工业园区等。

各条轨道线路里程如图2所示。

图2 各条轨道线路里程

2.2 各行政区里程特征

重点发展区域的轨道里程相对较长,其他区域里程较短。两江直管区轨道里程最长,达97 km,占比26%,高新区最短,为10 km。两江新区围绕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高新区在2019年被赋予建设重庆科学城的定位和发展使命,正以此契机快速发展。

各行政区轨道线路里程如图3所示。

图3 各行政区轨道线路里程

2.3 轨道线网密度特征

轨道线网密度方面,重庆拥堵状况最严重的区域为渝中区,轨道线网密度最高,对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居民出行具有积极作用。轨道线路密度方面,轨道线路里程与行政区面积比值中,渝中区最高,达0.98 km/km2,巴南区最低,为0.01 km/km2。

中心城区各区轨道线路密度如图4所示。

图4 中心城区各区轨道线路密度

2.4 槽谷及内环分布特征

重庆呈现组团式发展特点,轨道建设难度较大,重庆轨道具有独特的风景。重庆三大槽谷中,中部槽谷最高,达329 km,占比91%;东部槽谷最低,仅8 km。中心城区被中梁山、铜锣山分隔,形成西部槽谷、中部槽谷、东部槽谷。中部槽谷作为中心城区传统五大商圈所在地,是城市建设、居住就业的主要区域,中部槽谷建成城市轨道桥梁10座。其中,四座为轨道专用桥,即轨道三号线嘉陵江大桥、六号线嘉陵江大桥、轨道环线高家花园大桥、轨道环线鹅公岩大桥;六座为路轨共用桥,即鱼洞长江大桥(轨道二号线)、菜园坝长江大桥(轨道三号线)、朝天门长江大桥(轨道环线)、东水门长江大桥(轨道六号线)、千厮门嘉陵江大桥(轨道六号线)、曾家岩大桥。东部槽谷和西部槽谷正根据规划快速发展,成为重庆发展新区。目前,东部槽谷、西部槽谷的建成线路主要为中部槽谷线路的延伸,线路延伸至东部槽谷、西部槽谷,需要穿越铜锣山、中梁山,目前已有六号线铜锣山隧道、六号线中梁山隧道、一号线中梁山隧道3座穿两山轨道隧道。内环轨道里程146 km,占比40%。内环轨道线路基本开发建设完成,是中心城区的“中心”,轨道环线、轨道射线基本均通过内环。

2.5 轨道站点分布特征

各行政区轨道站点个数如图5所示。

图5 各行政区轨道站点个数

站点分布特征与线路里程相似。重庆已开通运营216个站点,两江直管区轨道站点最多,达56个,高新区最少,为4个。

2.6 轨道运行特征

重庆轨道负荷强度具有很大提升空间。线路运行时间为首班车6:30发车,末班车23:00发车,部分线路(4号线、国博线)的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2:30。截至2020年底,轨道全网在线运营列车343列,全线网年客运量为8.4亿乘次,年换乘量为2.79亿乘次。重庆不同轨道的客流强度差异较大,三号线最高,为0.95万乘次/(km·d);其次是一号线,为0.9万乘次/(km·d);四号线的客流强度最低,仅0.11万乘次/(km·d)。

2018年各城市轨道负荷强度如表2所示。

表2 2018年各城市轨道负荷强度

重庆轨道负荷强度低,仅0.89万乘次/(km·d),总体效率偏低,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3 结语

重庆轨道交通在居民出行分担率中的占比较低,线网规模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线路强度不够,轨道的建设、运营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重庆将轨道作为重要交通方式发展,提出“轨道上的都市区”。轨道引领城市发展的格局正在按规划逐步形成,轨道交通将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猜你喜欢

里程城区站点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怕被人认出